人物库 宋朝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68
字孟文,自号葆光子,陵州贵平(今四川仁寿东北)人。曾为陵州判官。后唐天成元年(926),因梁震之荐,为荆南高季兴掌书记。累官荆南节度副使。宋建隆四年(963),劝荆南节度使高继冲降宋,宋太祖授黄州刺史。颇有治声。乾德六年(968),宰相荐其为学士,未及召而卒。生平见《新五代史》卷六九、《宋史》及《十国春秋》本传。光宪博通经史,能诗,善小词,属花间词派。其词清丽疏朗,较少脂粉之气。尤善于描绘江南风光,清新秀丽。其词五代时即广为流播,《花间集》录词60首,《尊前集》亦录23首。著作颇多,据《宋史》本传,有《荆台集》30卷、《笔佣集》3卷、《北梦琐言》30卷等。今存《北梦琐言》20卷。《全唐诗》存诗8首、断句2联、词80首(其中《竹枝》、《八拍蛮》等3首已录于其诗中)。《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
全宋诗
唐诗汇评
光宪字孟文。贵平人。唐时为陵州判官。后唐天成初避地江陵。为荆南武信王高季兴掌书记。累官荆南节度副使。试御史中丞。入宋授黄州刺史。乾德末卒。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6—976
【介绍】:
宋京兆长安人。少事荆南高季兴,颇见委任。历事四帅,人称其忠荩。高继冲纳土归宋,延嗣尝劝之,授复州防御使。入宋,改濠州防御使,有善政。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宋初并州晋阳人,本名洪威,避后周太祖讳改。李洪信弟。后汉时历官武信、镇宁军节度。王殷屯澶州,少帝密诏令洪义杀之,因怯懦不敢发。后周太祖起兵,遂降。广顺初,拜归德军节度,权知许州。世宗时累迁永兴军节度。宋初,加兼中书令,移鄜州。乾德五年代归。卒年五十九。
全宋诗
刘昌言(九四二~九九九),字禹谟,泉州南安(今属福建)人。节度使陈洪进辟为功曹参军,太宗太平兴国三年(九七八)随洪进归宋。八年,举进士得第,迁保信、武信二镇判官。后迁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又出知襄州。至道二年(九九六),徒知荆南府。真宗咸平二年卒,年五十八。有文集三十卷(清乾隆《泉州府志》卷七四),已佚。《宋史》卷二六七有传。今录诗三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陕州硖石人,字文悦。高季兴四世孙。年十三能属文,通经史百家之书。闻种放隐终南山,乃筑室豹林谷,从放受业。与张荛、许勃号南山三友。屡召不起。范雍建京兆府学,召怿讲授,席间常数十百人。仁宗赐号安素处士。卒年七十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69—1250
【介绍】:
宋僧。武信人,俗姓荀,号痴绝。应进士举不第,遂入梓州妙应院落发。后游吴楚,参曹源道生于妙果。大悟玄旨,出主嘉禾之天宁,次迁蒋山雪峰。奉旨住四明天童,三年,诏补灵隐。时京兆尹建法华寺,特奏请为开山第一代。理宗又命主杭州双径。临终,上堂说法,辞众入方丈,至夜分与众论道,蜕然而逝。
禅师名道冲。字痴绝。出武信荀氏。少为书生。精通六艺。有声。然数困棘围。冲自解曰。无忧也。非当成我出尘之志乎。竟剃落于梓州妙音院。具戒。出蜀放浪。于吴楚间。藐诸宗匠。而不愿见也。当此之时。曹源生禅师唱密庵之道于妙果。冲几拟进谒。复中止。流连讲肆。惟见禅者接足往来妙果。且颂妙果之机用。冲心计生公。若无长处。何得人心若是耶。乃奋起往见。与生酬对数语。深畏之。求侍左右。不去者一年。生公宗乘玄旨。冲俱领会。但于拳棒交驰。似有所滞。且屡呈伎俩。生屡拂之。冲恨辞去曰。尚馀一双穷相手。要向诸方痒处爬竟去。历诸保社。信宿即行。又见灵隐岳。岳又不诺。冲又拟去。乍遇故友挽之。住经八馀月。或告岳曰。冲君才华非易得也。不以方便接之。其失士乎。岳曰。我已八字打开。渠当面错过。却怪阿谁。冲闻之。口耳俱丧。彻见生公妙用。乃北面妙果。而拜之曰。几负吾师。几负吾师。住后嗣法曹源。生初江湖衲子观望不归。及其开堂。接纳星飞电捲。老师宿德称善。于是众归如云。上堂。有僧问。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如何是过去。心曰。放待冷来看。如何是现在。心曰。你问我答如何是未来。心曰。后次上堂向你道。如何是过去差别智。冲以拂子击禅床左。如何是现在差别智。冲击禅床右。如何是未来差别智。冲向中间一点。僧乃礼拜曰。心佛众生无向背。十方刹海一毫收。冲曰。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三心既不可得。唤甚么作差别智。若人见得彻去。三世诸佛无一时。不在诸人顶𩕳上。转大法轮。更来者里挨肩。并足讨甚么碗。以拄杖一时赶散。冲初住嘉禾光孝。次迁蒋山。蒋山濒江。多恶岁。艰于行乞。一众有菜色。冲振起谓之曰。我佛祖门风处违常顺。且饥寒冻馁。独非佛事乎。况法喜之食。食无穷也。即自携布袋。日走街坊。不以风雨自间。每回必命鼓集众。提持不倦。如此一十三载。如一日。丛林不窘。有诏移居天童。会育王又虚其席。以为冲善荷大众。请冲摄理之。乃小参曰。天童用底来。育王用不著。育王用底来。天童用不著。用不著处。用有馀一箭。双雕随手落。晚迁径山。一日上堂曰。世尊生平用尽伎俩。及其摩胸。告众。求生不得生。求死不得死。山僧则不然。要行便行。要去便去。八臂那吒拦不住。移时坐寂焉。冲善书。暮年尤好之。然所书者。皆先觉古德警策偈颂。无杂言也。有学士求书。欲冲自撰诗文。冲诺。即命引纸。乃大书摩诃般若波罗蜜七字。学士笑曰。仍是旧底。冲以手婆娑曰。我不敢轻慢你等。你等皆当作佛。
赞曰。田单持不二心以守节。即墨不逾年。下七十馀城。还之于齐。可谓壮矣。冲公以妙年持不二心入道。蹶然绍生公一脉。于将绝未绝之际。且处违常顺奠。蒋山一众。于风雨飘摇中。俾曹源生公之道。复振于时。不亦伟哉。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五
释道冲,字痴绝,武信荀氏子也。首参杭之妙果曹源生,大悟玄旨。出主嘉禾之天宁,次迁蒋山雪蜂,无何,移住四明天童三年,诏补灵隐。时京兆尹建法华寺,特奏请冲开山,允之未赴。宋理宗降敕,命主杭州双径,冲谓众曰:“不赴法华则不信,违径山之命则不恭,既失恭与信,何以为后学法!”遂先就法华,开堂月馀,即衔旨登径山,于是一众响合,欢声若雷。当住灵隐时,朝命改灵隐菜圃为阎妃香火院,冲不肯署文字,后命养老虎邱。临入灭,乃手书记叙得法之由。上堂说法辞众,入方丈嘱后事,至夜分,正坐与众论道,移时蜕然而逝,时理宗三年三月十五日也。寿八十二,僧腊六十一,荼毗舍利莹然。弟子分塔二处,一于菖蒲田玉芝庵,一于金陵玉山庵。冲尝游鼓山,题诗大顶峰,诗曰:“野径斜连石涧傍,草根呢呢语寒螀。郊原经雨多秋意,庭院无人自夕阳。风捲暮云归碧嶂,叶随野水入寒塘。数家篱落枫林外,枳壳垂青菊绽黄。”识云:“淳祐辛酉立秋后三日。”刻于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