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宋朝
包繶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庐州合肥人
包拯子。
娶崔氏。
通判潭州卒。
陈炳北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虔州赣县人字晦之
结庐崆峒山,躬耕求志,勤于著述。
包拯曾师事之。
有《文权》、《白云编》。
王询北宋 992 — 1031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王询 显宗 大孝德威达思元文大王 1010年—1031年
简介
王询(992年—1031年)字安世高丽王朝第八任君主(1009年—1031年在位)。
他的父亲是高丽太祖的儿子王郁高丽安宗),母亲是高丽太祖的孙女献贞王皇甫氏孝肃王后)。
宋庠北宋 996 — 106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96—1066 【介绍】: 安州安陆人,徙开封雍丘初名郊字伯庠后改字公序
仁宗天圣二年进士第一
累迁翰林学士
宝元二年,除参知政事
宰相吕夷简论事不合,出知扬州郓州
复入参政,改枢密使
皇祐元年拜相。
三年,为谏官包拯奏劾不戢子弟,无所建明,出知河南府
旋加使相,充枢密使封莒国公
英宗即位改封郑国公,请老致仕。
与弟宋祁俱以文学名,时称“二宋”。
读书至老不倦,善正讹谬。
卒谥元宪
有《国语补音》、《宋元宪集》等。
陈峤北宋
全宋诗
陈峤字景之,一作景山(《排韵增广事类氏族大全》卷四),馀干(今江西馀干西北)人。
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
大理寺丞,尝受学包拯
致仕归,建白羊书院
有《吟集》八卷,已佚。
事见清道光万年县志》卷一一。
张尧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南永安人字希元
张尧封兄,仁宗张贵妃伯父。
进士
宪州筠州推官
殿中丞、知犀浦,县多田讼,乃正其疆界,讼事顿减。
累迁给事中端明殿学士三司使
皇祐中,改户部侍郎,寻拜淮康军节度使群牧制置使宣徽南院使景灵宫使
包拯王举正等极力谏阻,遂罢宣徽、景灵二使。
旋复以宣徽使河阳,后徙镇天平军。
颇通吏治,晓法律。
以戚里进,由寒士遽至崇显,留恋恩宠,为世所鄙。
张择行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青州益都人字行先
进士
历官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改言事御史右司谏,与唐介包拯等极论张尧佐节度宣徽二使不当,又言河北兵多财乏,愿分兵就食内地。
侍御史知杂事,擢天章阁待制知谏院,累迁吏部员外郎
后除户部郎中集贤殿修撰,逾年卒。
赵尚宽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南人字济之
赵安仁子。
仁宗时历知平阳县忠州,有治绩。
嘉祐中以考课第一知唐州,发故渠溉田万余顷,以勤于农政为包拯等荐,进秩赐金。
唐州五年,民绘像以祠,王安石苏轼皆作诗赞誉之。
徙同、宿二州,以直龙图阁梓州,积官至司农卿,卒。
卢士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郑州新郑人字子高
以父任入仕。
屡更州县,所至著清名。
汉州,校实民产,使力役不滥。
改知洋州,以圭田多虚籍,令随实以输,自部使者而下,皆十损七八。
文彦博包拯荐其廉能,擢夔州路转运使、知广州
后以光禄卿致仕。
卒年七十三。
孙洙北宋 1031 — 1079
全宋文·卷一六九九
孙洙(一○三一——一○七九)字巨源真州扬子(今江苏仪徵东南)人,锡子。
羁丱能文,十九岁登进士第,补秀州司法参军,调杭州于潜县
包拯欧阳修吴奎举应制科,进策五十篇,一时传写摹印,曰《经纬集》(又称《孙贤良进卷》,共十卷)。
集贤校理知太常礼院
秘书丞,兼史馆检讨同知谏院,与王安石不合,出知海州
寻干当三班院,进知制诰
元丰初,兼直学士院,以作《澶州灵津庙碑文》擢翰林学士
元丰二年卒,年四十九。
撰《褒恤杂录》三卷、《褒题集》三十卷、《张氏诗传》一卷。
李清臣孙学士洙墓志铭》(《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二五,残),衢本《郡斋读书志》卷一九,《宋史》卷三二一本传。
王鼎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大名馆陶人字鼎臣
王沿子。
进士
累迁太常博士
仁宗庆历中提点江东刑狱,与杨纮王绰竞擿发吏,至微隐罪无所贷,号为“江东三虎”。
累迁淮南两浙荆湖制置发运使,精于吏事,转漕调发,务均劳逸,吏不能为重轻。
入为三司盐铁副使,数与包拯争议。
河北都转运使,徙使河东,卒。
性廉不欺,或劝增其子年龄以图速仕,不从。
所荐士多知名,有终身不识者。
吴祗若南宋
全宋文·卷四七○二
吴祗若处州丽水(今浙江丽水)人。
绍兴十五年进士第
绍兴中左修职郎庐州州学教授绍兴末诸王宫大小学教授
官终奉议郎
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九五,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五及其自撰《跋包孝肃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