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宋朝
刘鉴
清叟字立雪江西人
少年才气卓荦,连蹇不第。
中更世故,蹙頞悲吟,鳏居隐处,年踰七十而终。
同门生邓光荐序其第五稿曰:余尝评君一生,琢对匠语,洗削治择,齿牙间纚纚有声,大率成就「精切」二字而已。
今皮毛落尽,孤立兀然,雷霹之琴,火成之鐻,潮湍激齧之山,皆自然成趣,有不假绳削而合。
盖于是门外雪三尺矣,得其髓者,非齐腰子不能。
今读其遗稿,如《见率斋王廉使》云:「尽起绮园山个里,更招温石水之涯。
」《和率斋》云:「送酒马军江上去,持书驿使陇头来。
」《上尚郎中》云:「为役谁怜烛之武,浮言杜累铁元城
」造语信为精切。
强至北宋 1022 — 1076
全宋诗
强至(一○二二~一○七六)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
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除泗州司理参军,历浦江东阳元城
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韩琦永兴军,辟为主管机宜文字,辗转在韩幕府六年。
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判户部勾院,迁群牧判官
九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
卒,年五十五。
其子浚明集其所遗诗文为《祠部》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祠部》三十五卷,又《韩忠献遗事》一卷。
咸淳临安》卷六六、清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简称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简称同治本)。
另辑得集外诗四首,附于卷末。
胡宗愈北宋 1029 — 109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9—1094 【介绍】: 常州晋陵人字完夫
胡宿侄。
仁宗嘉祐四年进士
神宗时累官同知谏院,反对王安石李定御史,出通判真州
哲宗元祐初,累进给事中御史中丞,进《君子无党论》,拜尚书右丞
刘安世等合攻之,出知陈州,徙成都府人安其政。
召为礼部尚书,迁吏部
卒谥简修,一曰修简。
卢秉北宋 ? — 109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州德清人字仲甫
卢革子。
仁宗皇祐元年进士
累擢两浙淮东制置发运副使,请罢献羡余
渭州,与西夏战有功,迁龙图阁直学士
哲宗元祐中,知荆南
刘安世论其行盐法虐民,降待制提举洞霄宫
冯山北宋 ? — 1094
全宋文·卷一七○八
冯山(一○三一——一○九四)初名献能字允南号鸿硕先生普州安岳(今四川安岳)人。
嘉祐二年进士及第,与苏轼兄弟为同年。
熙宁中,为秘书丞通判梓州
熙宁九年御史中丞邓绾举为台官,不就。
元祐八年范祖禹荐于朝,次年卒,年六十四,官终祠部郎中
著《冯太师集》三十卷(今存诗十二卷)、《春秋通解》十二卷。
见《安岳》卷首刘安世所撰序,《范太史》卷二五《荐冯山张举劄子》,《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七三,《宋史》卷三七一《冯澥传》。
范育
全宋诗
范育字巽之邠州三水(今陕西彬县东北)人。
进士,为泾阳清宣统泾阳县志》卷一○)。
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崇文院校书权监察御史里行
四年,坐劾李定亲丧匿服,罢知韩城县
十年,权检详枢密院兵房文字(《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三、二二三、二八一)。
元丰元年(一○七八)直集贤院
八年,擢直龙图阁、知秦州(同上书卷二八九、三五九)。
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枢密都承旨刘安世暴其闺门不肃,权发遣熙州公事。
七年,召为给事中
八年权户部侍郎(同上书卷四三○、四七八、四八二)。
宋史》卷三○三有传。
今录诗二首。
韩瓘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开封人字德全
韩亿曾孙。
刘安世游,好学博雅。
神宗元丰间秀州徽宗政和初于潜,所至兴利除害,事无壅滞,吏不敢欺。
尝录安世言谈为《元城谈录》。
李光宋 1078 — 1159
全宋文·卷三三○六
李光(一○七八——一一五九)字泰发一字泰定号博物居士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人。
崇宁五年进士第
宣和中,累迁司封司勋员外郎
钦宗立,擢右司谏,迁侍御史,反对割地乞和。
建炎三年,知宣州,守备有方。
知临安府
绍兴初,知婺州,擢吏部尚书
寻充端明殿学士江东安抚大使知建康府
吕颐浩所挤,落职提举宫观
五年,复知湖州平江府
礼部尚书,去知台州温州
七年,为江西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洪州
八年,自吏部尚书参知政事
以为和不可恃、备不可撤,并于高宗前面斥秦桧「盗弄国权,怀奸误国」,为所恶,执政一年而罢。
十一年,复谪于藤州安置。
居三年,移琼州
居六年,又移昌化军
二十五年卒,始得内移郴州
二十八年,复官听自便。
二十九年卒,年八十二。
孝宗立,追复资政殿学士谥庄简
尝学于刘安世,著有《读易老人详说》十卷、文集三十卷、《兵略》十卷、《神仙传》十卷。
见《宋史》卷三六三本传,《会稽》卷一五,《会稽续志》卷五。
吴可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建康人字思道
原名默
徽宗大观三年进士
尝以诗谒苏轼刘安世,得二人称勉。
蔡绦所用,又出入梁师成之门。
累官至团练使
宣和末避战乱辞官,责授武节大夫致仕。
有诗名,兼长于词。
张学诗当以杜甫为体,以苏轼黄庭坚为用。
有《藏海居士》、《藏海诗话》。
全宋诗
吴可字思道(元《至正金陵新志》作吴思道,此据《诗人玉屑》卷一),金陵(今江苏南京)人。
官至团练使,曾谄附权宦梁师成(《浮溪文粹》附录孙觌《汪公墓志铭》)。
徽宗宣和末师成败,黜致仕。
宋室南渡后,流寓东南。
吴可系武官,但潜心文翰,与李之仪交颇密,诗为苏轼刘安世等人称誉。
有《藏海居士》、《藏海诗话》,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诗集二卷,诗话一卷。
见元《至正金陵新志》卷一三。
吴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藏海居士》为底本。
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孙伟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陵人字奇甫
初为静州幕官
访刘安世夷陵谪所,言愿听先生五日话,安世嘉之,与言司马光所以传习者,将所闻录成一卷。
自是身体力行之,每称终身受用只此五日所闻。
后以争和议不胜,不复求用。
全宋文·卷三二六三
孙伟字奇甫江陵(今湖北江陵)人。
初为静江幕官宣和中侍郎,官终判监,以朝奉郎致仕。
尝于夷陵受教于刘安世五日,至是终身践履一以安世之学为宗。
晚年游衡山,与胡安国父子游,论学甚契。
有奏议数卷,胡宏称之为「不为一身之谋而为天下之虑」者。
又著《靖康野史》、《小臣孤愤野录》。
见《三朝北盟会编》卷一○○、一三三,《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之二○,《宋元学案》卷二○。
曾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赣州人,徙居河南府字天游
徽宗崇宁二年进士
曾从游酢学,与刘安世交。
累擢起居舍人权中书舍人
掖垣草制,多所论驳,忤时相意,左迁太常少卿
高宗时刑部侍郎,上言增补禁军,迁礼部侍郎直学士院
秦桧,罢知婺州,改徽州,以病免。
卒年七十一。
李若水北宋 1093 — 1127
全宋诗
李若水(一○九三~一一二七)原名若冰,系钦宗所改,字清卿广平曲周(今属河北)人。
上舍登第。
徽宗宣和四年(一一二二),为元城(《睽车志》卷二),调平阳府司录济南府教授,除太学博士
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为太常博士
既而使金,迁著作佐郎
使还,擢尚书吏部侍郎兼权开封府
二年,从钦宗至金营,金人背约,逼钦宗易服,若水骂敌不屈被残杀,时年三十五。
高宗建炎初观文殿学士谥忠悯
有《忠悯》,《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十二卷,《宋史·艺文志》作十卷,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三卷,其中诗二卷。
宋史》卷四四六有传。
 李若水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忠悯集》为底本,校以残本《永乐大典》、影印《诗渊》所引。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四○六六
李若水(一○九三——一一二七)字清卿原名若冰钦宗赐今名,洺州曲周(今河北曲周)人。
上舍登第,调元城
靖康元年,为太学博士,选为使,见粘罕于云中。
归,擢吏部侍郎
二年二月,金人再邀钦宗出郊,若水扈从。
金人计中变,逼帝易服,若水抱持而哭,骂金人为狗辈。
被囚,不少屈,面斥粘罕为封豕长蛇,遂被害,年三十五。
高宗即位谥忠悯
宋史》卷四四六有传。
胡珵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常州晋陵人字德辉
徽宗宣和三年进士,学于杨时刘安世
李纲为相,理在幕中,为汪伯彦黄潜善所忌,以尝润色陈东所上书,贬梧州
高宗绍兴初召试翰林,兼史馆校勘
秦桧主和议,理与朱松等抗疏极言不可,出知严州
罢职穷困而死。
有《苍梧集》。
马永卿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扬州人字大年一作名大年字永卿
徽宗大观三年进士
永城主簿,时刘安世亳州,寓居是县,因求教,遂从学二十六年。
历官江都淅川夏县
高宗绍兴间追录安世语为《元城语录》。
又有《懒真子》。
全宋诗
马永卿字大年自号懒真子扬州(今属江苏)人。
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
亳州永城主簿至知达州凡六任,仕宦四十年,官终左朝散大夫
有《懒真子》五卷、《元城语录解》二卷传世。
事见《铅书》卷三、卷八。
今录诗四首。
李燧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吉州安福人字与贤号似剡老人
高宗绍兴中,与杨万里同学于刘安世
晚当特奏名,不就。
所居似剡溪,因以自号。
有《似郯正论》。
林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兴化军仙游人字商卿号萍斋
幼孤,随母鞠于外祖陈次升家,读书熟典故。
师事刘安世任伯雨陈瓘诸人。
母没,寓迹龙华寺法华庵,榜所居轩曰听雨,小园曰意足。
孝宗乾道四年特赐进士,为兴化军教授
卒年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