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宋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镇江丹徒人,字清叔。慷慨有大志。从端宗入闽,又入广。以陆秀夫荐,授兵部侍郎。元兵逼厓山,投海死。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吴人。凌策后。端宗避兵海州,震以都统复海州,其后散居岭南。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6
【介绍】:
宋濠州人。少时被掳往河北,后逃回淮南从军,为通州副都统。德祐元年,元兵攻扬州,才协助李庭芝守城,屡立战功。次年,恭帝降元,谢太后遣使招降,才发矢射却之。七月,与李庭芝同应宋益王召,突围东至泰州,将入海,为元将阿术追及,部将开门降敌,遂被俘。拒降,被剐于扬州。
全粤诗·卷四四
区仕衡(一二一七 — 一二七七),字邦铨。顺德人。宋理宗淳祐间举乡贡,入太学为上舍生。上书论贾似道误国,不报。归筑九峰书院,聚徒讲学,学者称九峰先生。宋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军渐逼,端宗航海幸闽广,仕衡出家资万金,集乡兵为声援,上恢复策,议未决,而宋军屡战不利。景炎元年(一二七六),仕衡病,次年卒。有《九峰先生诗文集》十卷。事见本集附录欧大任撰《家上舍公传》、孙蕡撰《上舍公墓表》。
全宋文·卷八一六七
区仕衡(一二一七——一二七六),字邦铨,广州南海(今广东广州)人。淳祐中乡贡,入太学为上舍生,与刘黻等同学。慷慨有大志,曾伏阙上书论奸臣误国,兵士解体,乞黜斥贾似道,不报。遂归田里,筑九峰讲院,聚徒讲学,学者称九峰先生。德祐二年,元兵渐逼,端宗航海遁闽广,宋太后命举国以降,仕衡出家赀万金,集乡兵为郡邑声援,而宋兵屡战不利。仕衡知大势已不可为,景炎元年病,不食而卒,临终言:「吾得为宋家完人,幸也!」著有《理学简言》一卷、《九峰集》三卷(存)。见刘黻《九峰讲院记》、九世孙大任《家上舍公传》(并见《九峰先生集》卷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9
【介绍】:
宋人。度宗妃。初选入宫为美人。咸淳三年进封淑妃。生建国公赵是,即端宗。及端宗在福州被推为主,册妃为太后。端宗卒,帝赵炳投海死,妃闻之大恸,亦赴海死。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9
【介绍】:
宋度宗妃。初以美人选入宫。度宗咸淳三年进封淑妃。五年,生赵是。宋亡,是走温州、福州,众推是为主,是为端宗,册妃为太后。是卒,赵炳代立。次年闻炳投海,大恸,亦赴海死。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9
【介绍】:
宋涿州范阳人。由小校积功至都统。元兵来攻,提所部兵入卫临安,与刘师勇等拒元军于焦山,兵败。临安危急时,欲与文天祥背城一战,为丞相陈宜中所阻。临安失守,率部入海。从二王入福州,与陆秀夫等立赵是为帝,后又与陆秀夫等立赵炳于碙洲。拜少傅、枢密副使,封越国公。元兵攻崖山,与元将张弘范决战海上,兵败突围出,遇飓风坏舟,溺死平章山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合州人。理宗开庆元年进士。为金华尉。临安降元,与从子由鉴携太皇太后帛书诣益王赵是,擢宗正寺簿、监军。与元兵战,复明州,以败被俘而死。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宗室。和州人,寓居太平州,字宗白。度宗咸淳元年进士。知旌德县。端宗初,擢知邵武军。文天祥开都督府于南剑,辟为参议军事、江西招讨副使。统兵趋赣州,收复宁都县,数以偏师当一面,战皆有功。空坑之役,兵败被执,不屈死。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广州番禺人。度宗咸淳四年进士。为连山尉,寻家居。端宗召权兵部侍郎兼广州转运判官。景炎三年,兼兵部尚书。枢密副使张世杰遣与凌震袭广州,兵败被执。宋亡不仕,以忧愤卒。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开封祥符人,寓居镇江丹徒。举进士。宋末为高邮知府。扈从端宗、赵炳至海上,拜枢密使。与陆秀夫等同死于厓山。
全宋诗
文天祥(一二三六~一二八三),初名云孙,字天祥,后以字为名,改字履善,中举后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开庆元年(一二五九)为宁海军节度判官。景定二年(一二六一)除秘书正字,累迁著作佐郎兼刑部郎官。以上疏劾董宋臣,出知瑞州。五年,迁江西提刑。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召除尚右郎官。五年,知宁国府。六年,召除军器监兼学士院权直,以忤贾似道,罢。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十年,改知赣州。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元兵渡江,应诏勤王,除枢密副都承旨,浙西江东制置大使兼江西安抚大使。二年,除右丞相、枢密使,诣元军议和,被拘。押至镇江,夜亡入真州,泛海至温州。同年五月,端宗继位,改元景炎,召赴福州,拜右丞相、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与元兵周旋于汀州、漳州一带。景炎二年,败于空坑,出南岭。三年,授少保、信国公,移屯海丰,军溃被执北行,在道绝食八日不死。拘燕三年,终不屈。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十二月九日遇害。著作遭难后散佚,元元贞、大德间其乡人辑编为前集三十二卷,后集七卷。明初重加编次为诗文十七卷,另有《指南录》、《指南后录》、《集杜诗》等传世。事见本集卷一七《文山纪年录》,《宋史》卷四一八有传。 文天祥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张元喻刻《文山先生全集》为底本,校以明景泰六年韩雍刻《文山先生文集》(简称韩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文山集》(简称四库本)。《集杜诗》各本诗句诗题都有舛误夺漏,酌据《杜少陵集》(简称杜集)订补。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诗
马南宝,香山(今广东中山)人。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端宗过邑时,献粟千石供军,拜权工部侍郎。帝炳祥兴二年(一二七九)与元兵战,被执,不屈死。《宋季忠义录》卷七、《广州人物传》卷一九有传。今录诗三首。
全粤诗·卷四五
马南宝(一二四四 — 一二七九),香山(今中山市)人。家殷富,而读书好义,尤工诗。宋景炎二年(一二七七)十月,端宗自潮州避敌航海过邑境,南宝献粟千石饷军,召拜权工部侍郎。时元军追迫帝舟,丞相陈宜中、少傅张世杰等奉帝暂居南宝家。南宝竭力保卫,元人无知者。居数日,元兵陷广州,诸将召募潮居里民以行,南宝为敬酒曰:“痛饮黄龙府,在此行也。”遂歌岳飞满江红词以相激励,闻者莫不壮之。端宗舟遇飓风,惊悸而崩,还殡南宝家。南宝为设疑冢以惑元人。宋亡,逃匿不降。后传闻帝炳犹在占城,南宝遂与黎德等起兵运粮往迎。寻战败被执,不屈而死。《宋季忠义录》卷七、明黄佐嘉靖四十年《广东通志》卷五八有传。诗三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8—1279
【介绍】:
宋楚州盐城人,字君实。理宗宝祐四年进士。李庭芝镇淮南,辟置幕中。元兵东下,扬州臣僚大多逃散,被调临安,任礼部侍郎。从益王赵是、广王赵炳走温州,与陈宜中、张世杰在福州立是为帝(端宗),任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端宗死,复与世杰等立炳为帝,徙驻厓山,为左丞相,与世杰共秉政,抵抗元兵。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厓山破,负帝跳海而死。有《陆忠烈集》。
全宋文·卷八三二六
陆秀夫(一二三八——一二七九),字君实,一字实翁,楚州盐城(今江苏盐城)人,徙家镇江(今江苏镇江)。宝祐四年登进士第。入淮南幕,擢淮东参议官兼提刑。德祐初除司农寺丞,累擢至宗正少卿兼权起居舍人。恭帝降元,二王走温州,秀夫追从之,与陈宜中、张世杰等立益王于福州,进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景炎三年端宗殂,又与众共立卫王,秀夫为左丞相,与张世杰共秉政,坚持抗元。祥兴二年三月,厓山兵败,秀夫杖剑驱妻子入海,抱幼君蹈水而死,时年四十二。
全宋诗
邓剡,字光荐,一字中甫,号中斋,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恭宗德祐元年(一二七五)避兵于闽。端宗音炎元年(一二七六)辟干官。二年,除宗正寺簿。帝炳祥兴元年(一二七八)扈驾至崖山,除秘书丞兼权礼部侍郎。二年,权直学士。崖山败,投海未死,与文天祥同被执北行,至建康,从黄冠归。元大德初卒。有《东海集》,已佚。事见《广州人物志》卷二四,清雍正《江西通志》卷五、七六。今录诗二十三首。
君主 | 庙号 | 谥号 | 年号 | 统治时间 | 注 |
---|---|---|---|---|---|
赵昺 | 1278年—1279年 | ||||
祥兴 | 1278年五月—1279年二月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2—1279
【介绍】:
即宋帝炳。度宗庶子。始封永国公,恭帝立,封信王。端宗立,改卫王。景炎三年四月,端宗死,陆秀夫、张世杰等立以为帝。五月,改元祥兴。六月,迁居新会之厓山。次年二月,元将张弘范袭厓山,张世杰抵御兵败,陆秀夫负之投海死。南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