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宋朝
秦国大长公主北宋 ? — 973
简介
燕国长公主(?
-973年),宋宣赵弘殷之女,母昭宪太后杜氏,宋太祖同母妹。
开始嫁给米福德,米福德去世。
宋太祖即位,建隆元年(960年),封妹妹为燕国长公主,再嫁忠武军节度使高怀德,赐府第于兴宁坊。
开宝六年(973年)十月去世,宋太祖临丧而哭,废朝五日,赐谥号恭懿
宋真宗追封大长公主
元符三年(1100年),改秦国大长公主
政和四年(1114年)改封恭懿大长帝姬
魏元吉南唐至宋初
全宋诗
魏元吉南唐时南丰玄贞观道士
宋真宗曾召入玉清昭应宫。
乞归,居妙灵观。
有《山居诗》百篇,已佚。
事见清乾隆建昌府志》卷五五。
刘蒙正唐末宋初 930 — 100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0—1001 【介绍】: 宋州宁陵人字颐正
刘熙古子。
太祖乾德中以荫补殿直,迁供奉官,从王师征江南,与卢绛战,虽中矢而战愈力。
真宗初出知磁三州,未几以擅乘驿马,责授亳州团练副使
杨砺唐末宋初 931 — 99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1—999 【介绍】: 京兆府鄠县人字汝砺
太祖建隆元年进士第一
开宝九年,召试学士院,授陇州防御推官
历知鄂州,以善政闻。
真宗即位,因素重其不以科名自伐,拜给事中判铨吏部
寻召为翰林学士,官至工部侍郎枢密副使
及卒,真宗冒雨临其丧,乘舆不能进曲折小巷,步至其第,嗟悯久之。
有文集。
赵元僖北宋 ? — 992
全宋文·卷二○九
赵元僖(?
——九九二),太宗次子,真宗之兄,初名德明
太平兴国七年出閤,授检校太保同平章事封广平郡王
八年进封陈王改名元佑
雍熙二年,为开封尹侍中,改元僖
进封许王,加中书令
尹京五年,政事无失。
淳化三年薨,赠皇太子谥恭孝
真宗改谥昭成
宋史》卷二四五有传。
吕端唐末宋初 935 — 100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5—1000 【介绍】: 幽州安次人字易直
吕馀庆弟。
以荫补官。
后周时著作佐郎直史馆
入宋,历知成都府
太宗时累拜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至道元年拜相。
为政识大体,以清简为务。
太宗称其“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太宗死,力主太子继位,真宗乃得立。
右仆射监修国史
以疾免相。
卒谥正惠
全宋文·卷五八
吕端(九三五——一○○○)字易直幽州安次(今河北安次)人。
少敏悟好学,后周时,官至著作佐郎直史馆
太祖即位,迁太常丞、知浚仪县同判定州
开宝末知成都府,为政清简。
太宗淳化四年,以枢密直学士参知政事
至道元年,擢户部侍郎平章事
太宗称其「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太宗疾大渐,内侍王继恩谋立故楚王元佐
继恩于阁内,奉太子继位,是为真宗
右仆射监修国史
卒,谥正惠
宋史》卷二八一有传。
潘慎修南唐至宋初 937 — 100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7—1005 【介绍】: 兴化军莆田人字成德,一作德成
以父任入仕南唐起居舍人
入宋,授太子右赞善大夫,累进知直秘阁
真宗同修起居注,擢右谏议大夫翰林侍读学士
善弈棋,太宗屡召对弈,因进所著《棋说》。
博涉文史,多读道书,善清谈,士大夫推其素尚。
僧洪蕴唐末宋初 937 — 1004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一
释洪蕴姓蓝氏长沙人
母翁氏,初以无子,专诵佛经,既而有娠,生洪蕴
年十三,诣郡中开福寺智巴求出家,诵课馀暇,兼攻方枝医祝之书。
后游京师,以医术知名。
太祖召见,赐紫方袍,号“广利大师”。
太平兴国中诏求医术,洪蕴录数十以献。
真宗在蜀邸,洪蕴尝以方药谒见。
咸平初,补右街首座,累转左街副僧录
洪蕴尤工于诊切,每先岁时言人生死无不应。
贵戚大臣有疾者,多诏遣诊疗。
景德元年卒,年六十八。
毕士安唐末宋初 938 — 100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8—1005 【介绍】: 代州云中人,徙居郑州原名士元字舜举改字仁叟
太祖乾德四年进士
监察御史知制诰翰林学士
真宗景德初契丹谋入境,应诏陈选将、饷兵、理财之策,被采纳。
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旋拜平章事
真宗澶渊亲征,士安扶疾从。
和议既成,择良将守边,许通互市,量时制法,次第施行。
卒谥文简
有文集。
张去华唐末宋初 938 — 100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8—1006 【介绍】: 开封襄邑人字信臣
张谊子。
以荫补太庙斋郎
后周世宗淮南,献《南征赋》、《治民论》,召试授御史台主簿,弃官而归。
宋太祖建隆二年进士第一
右补阙中书舍人
太宗太原,历任京东江南转运使
雍熙三年上《大政要录》,为开封府推官
坐事贬安州司马,历知、许、、苏等州。
景德初工部侍郎致仕。
善谈论,尚气节。
尝献《元元论》,大旨以养民务穑为急,深得真宗嘉赏。
全宋诗
张去华(九三八~一○○六)字信臣开封襄邑(今河南睢县)人。
太祖建隆二年(九六一)进士,拜秘书郎直史馆,擢为右补阙,后知、乾二州,选为益州通判,迁起居舍人,知凤翔府
太宗朝为京东转运使,历礼部郎中
真宗朝复拜右谏议大夫,迁给事中,历知杭州苏州
景德元年(一○○四),改工部侍郎致仕。
三年卒,年六十九。
有集十五卷,已佚。
宋史》卷三○六有传。
王延德唐末宋初 939 — 100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9—1006 【介绍】: 大名人
给事晋王邸。
太宗太平兴国初,补殿前承旨,再迁供奉官
出使高昌国,使还,撰《西州程记》以献。
真宗朝历知郓州青州,以左千牛卫上将军致仕。
以攀附得官,倾险好进,为时人所恶。
贺亢宋初
全宋诗
贺亢琅琊(今山东临沂)人。
真宗东封时谒于道,自称晋水部员外郎(《齐乘》卷六)。
苏轼诗集》卷二九《送乔仝寄贺君六首叙》称其为唐末五代人,得道不死。
呼延赞北宋 ? — 100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0 【介绍】: 太原人
少为骁骑卒。
太祖朝,以骁雄军使王全斌,以功补副指挥使
太宗太平兴国中,以铁骑军指挥使从征太原,后随崔翰定州,累擢马步军副都军头
曾献阵图、兵要及树营寨之策。
后出领边任,因无统御、治民才,复为都军头康州团练使
真宗尝补军校,独其自念无以报国,不求迁擢。
善使铁鞭、枣槊,勇武有胆,遍体刺“赤心杀贼”字,诸子耳后刺“出门忘家为国,临阵忘死为主”。
钦慕唐尉迟恭,自称“小尉迟”。
天息灾北宋 ? — 1000
新续高僧传·译经篇第一之一
天息灾者,中天竺惹陀难国密林寺僧也。
宋太平兴国五年二月,与施护西来,止于汴京,时法天蚤至,方译《大乘庄严宝王经》,太宗为制《大宋新译三藏圣教序》,诏普度天下童男为僧,使习梵书,复敕设译经传法院东京太平兴国之西,如唐故事,以宰辅为译经润文使
息灾译经十馀部,中有《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二十卷,二十有八品,又《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四卷:佛在舍卫国,有无量菩萨及八部男女集,从大地狱出大光明遍照园中,见大庄严,除盖障菩萨请问因缘,佛为说圣观自在菩萨历劫救苦之事,及说所住种种三昧之名,又说身毛诸孔希有功德,普贤菩萨十二年不得边际云云。
词义明晓。
施护译《给孤长者女得度因缘》,语意简括,皆依次呈览。
宋自太宗尊崇梵典,译经设官,前后所翻新来一切经律都九十馀部。
真宗为制《继圣教序》,息灾皆承锡三藏朝奉大夫光禄卿,并号传法大师
息灾更得紫方袍之赐。
咸平三年八月息灾示寂,谥曰慧辨法师,敕有司具礼送终。
宠恤并优。
施护者,乌埙曩国人,其国属北印度,故称北印度僧也。
僧法天宋初 ? — 100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1 【介绍】: 僧。
天竺摩伽陀国人
宋初至鄜州,与河中梵学僧法进译经义,始出《无量寿经》、《尊胜经》、《七佛赞》。
太祖建六年召见,赐紫衣师号,入译经传法院
太宗雍熙二年改名法贤
真宗咸平元年所译新经,真宗为之制序。
卒谥玄觉法师
新续高僧传·译经篇第一之一
释法天,一曰法贤,中天竺摩伽陀国人。
宋初,至鄜州,与河中梵学僧法进译经义,始出《无量寿经》、《尊胜经》、《七佛赞》。
州牧王龟从润色之,献阙下。
太祖建六年八月,召见赐紫
初兴译事,诏童子五十人习梵书。
法天所译,《大方等总持宝光明经》五卷,《佛说未曾有正法经》六卷、《外道问圣大乘法无我义经》二纸馀,《佛说一切如来乌瑟腻沙最胜总持》七纸馀,《佛说圣曜母陀罗》三纸半,《圣无能胜金刚大陀罗尼》三纸半,《佛说大乘圣无量寿决定光明王如来陀罗尼》五纸,《毗俱胝菩萨一百八名》三纸馀,《诸佛心印陀罗尼》一纸半,《圣虚空藏菩萨陀罗尼》六纸馀,《佛说慈氏菩萨誓愿陀罗尼》一纸弱,《佛说大护明大陀罗尼》五纸,《佛说大乘圣吉祥持世陀罗尼》七纸,《佛说普贤菩萨陀罗尼》二纸强,《最上大乘金刚大教宝王》二卷,《妙臂菩萨所问经》四卷,《佛说金刚菩萨降伏一切部多大教王经》三卷,《圣多罗菩萨一百八名陀罗尼》六纸馀,《佛说宝藏神大明曼拿罗仪轨》二卷,《大寒林圣拿罗陀罗尼》四纸馀,《最胜佛顶陀罗尼》二纸强,《无能胜大明陀罗尼》七纸半,《无能胜大明心陀罗尼》一纸半,《佛说圣宝藏神仪轨》二卷,《七佛赞呗伽陀》二纸强,《佛说文殊师利一百八名梵赞》三纸半,《佛说圣观自在菩萨梵赞》二纸弱,《犍椎梵赞》七纸半,《佛说长者施报》六纸馀,《佛说七佛》一卷,《毗婆尼佛经》二卷,《佛说大三摩惹》四纸半,《妙法圣念处》八卷,《佛说分别缘生》一纸馀,《嗟袜曩法天子受三归依获免恶道》三纸馀,《佛说诸形有为》一纸强,《佛说目莲所问经》二纸弱,《佛说苾刍五法》四纸馀,《佛说苾刍迦尸迦十法》二纸半,《菩提心观释》二纸馀,《佛一百八名赞》二纸馀,《胜军化世百喻伽陀》七纸弱,《六道伽陀》五纸。
综上所译,都四十四种,大小百一十九纸,成帙者三十五卷,其所敷者博,而功亦勤矣。
太祖以来,迄于真宗,四十馀年中,累承恩锡,赐天竺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号曰“传教大师”。
太宗雍熙二年,帝览新译已,改其名曰法贤
盖天、贤皆译音,本叠韵也。
咸平元年,复进所译新真宗为之制序。
今大藏载法贤译经共六十馀部,中有《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七卷,共二十五品,首列圣教序。
咸平四年五月示寂。
谥玄觉法师,敕送终,如慧辨礼。
舒知雄北宋 942 — 102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2—1022 【介绍】: 颍州沈丘人
舒元子。
初补殿直,荐为鄜延路驻泊都监,后辞疾居嵩山
太宗召授西京作坊副使,泉、福都巡检使
真宗初,恳请入道,归嵩阳旧隐。
复被荐,历知棣州虔州
又求入道,赐号崇玄大师
尝献《字母图》。
王能北宋 942 — 101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2—1019 【介绍】: 广济定陶人
太宗朝累官济州团练使、知静戎军
建议决鲍河,断长城口,北注雄州塘水为戎马限,方舟通漕,以实边塞。
又开方田及击退北敌之进攻。
真宗朝官至彰信军节度
王子舆北宋 ? — 1002
全宋文·卷一三九
王子舆(?
——一○○二),字希孟密州莒(今山东莒县)人。
太平兴国八年进士
历知临海县光禄寺丞江淮两浙制置茶盐
真宗朝,为殿中侍御史度支员外郎,兼充淮南转运使
子舆久掌茶盐漕运,周知其中利害,裁量经制,公私便之。
后拜右谏议大夫、户部使
咸平五年二月卒。
宋史》卷二七七有传。
王陟北宋 ? — 100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3 【介绍】: 潞州上党人
太宗淳化三年进士
开封府司录参军,以谨干闻,为真宗所知。
咸平初出为河东转运使,后以工部员外郎棣州
五年判三司盐铁勾院
卒于任。
宋抟北宋 944 — 1009
全宋文·卷一○五
宋抟(九四四——一○○九)字鹏举莱州掖(今山东掖县)人。
治《毛诗》。
开宝八年得第,调补遂宁
真宗朝官迁司封员外郎河东转运使,在任凡十一年。
时边事未息,经制漕运,以干治称。
景德四年,入为户部副使
大中祥符初,进秩刑部郎中,俄使契丹
二年卒,年六十六。
宋史》卷三○七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