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宋朝
侯益宋初 886 — 96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6—965 【介绍】: 宋初汾州平遥人
唐昭宗光化中,以拳勇隶李克用麾下。
仕后唐、后晋,累迁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少帝时授河中尹、护国军节度
契丹入汴,授凤翔节度
后汉高祖即位自以尝受命契丹,颇忧之,谋归蜀。
后授开封尹
广顺间,封齐国公致仕。
宋太祖即位,以耆旧厚待之。
汾州平遥人
唐光化中李克用麾下。
天成中累授费州刺史
应顺初加西面行营都巡检使
晋初领光州防御使
河阳三城节度
充邺都行营都虞候
移镇潞州
天福四年武宁军节度同平章事
五年徙镇泰州
充西面都部署
河中护国军节度
契丹入汴。
凤翔节度
汉祖即位。
加兼侍中
乾祐中开封尹
中书令
封鲁国公
周广顺初封楚国公
太子太师
又改封齐国公
显德元年致仕。
乾德三年卒。
詹迥北宋
全宋诗
詹迥字明远
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
官至礼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以少保齐国公致仕。
事见《缙云文徵》卷一。
楼异北宋 ? — 1123
全宋诗
楼异(?
~一一二三),字试可人称墨庄先生清同治鄞县志》卷二六引《义田庄记》),奉化(今属浙江)人。
神宗元丰八年(一○八五)进士(《宝庆四明》卷一○)。
哲宗元符二年(一○九九),知登封县(《攻愧集》卷七六《跋先大父嵩岳图》)。
后除直秘阁,知秀州
徽宗政和七年(一一一七),知随州,入辞,改知明州(同上书卷七三《跋陈进道所藏杜祁公诗》)。
宣和三年(一一二一),知平江府明洪武苏州府志》卷一九)。
五年,卒,赠太师齐国公(《跋先大父嵩岳图》)。
宋史》卷三五四有传。
今录诗二十四首。
全宋文·卷二七七三
楼异(?
——一一二三),字试可明州奉化(今浙江奉化)人。
钥祖父。
元丰八年进士
绍圣元年汾州灵石县,调汾州司理参军,历大宗正丞度支员外郎吏部左司郎中太府鸿胪卿
直秘阁、知秀州
政和末徙知随州明州
宣和初徽猷阁直学士、知平江府
宣和五年卒,累赠太师齐国公
楼钥《跋先大父嵩岳图》(《攻愧集》卷七六),《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二之三。
宋史》卷三五四有传。
释善
妙峰善禅师
刘氏子。
世居彭城
后徙吴兴
年十三落发。
其师教以经论。
一览辄了大意。
久而弃之。
时佛炤唱道鄮山
师往参焉。
于风幡话下悟旨。
佛炤可以偈曰。
今日与君通一线。
斩钉截铁起吾宗。
自是辩慧泉涌。
然不以是自足。
入武康庐妙高峰
壁坐十年。
身隐而名彰。
学者尊之。
妙峰禅师
出世于台之慧因鸿福万年诸刹。
退居皋亭刘寺者。
又十馀年。
其徒推迫不已。
复领明之瑞岩
苏之万寿。
常之华藏。
次至灵隐
灵隐
密迩于阙。
轮蹄凑集。
师掩户若不闻。
一无所将迎。
公卿贵人
或见之。
寒温而已。
会天童虚席。
郑清之秉钧轴。
谓非师莫宜居。
勉师行。
师答曰。
老僧年耄矣。
尚夜行不休乎。
郑公高之。
于诱掖后进。
未尝厉声色。
然一经指授。
无不心融神化。
充然有得。
相传。
师住灵隐时。
夜坐方丈。
为四鬼舁出入。
此与洞山宝事相类。
得道人。
时或有是。
不欲章异以惑修。
故讳而不言。
中峰所谓当时赖遇妙峰
若王老师。
又作修行无力会也。
将示寂。
澡身趺坐。
书偈云。
来也如是。
去也如是。
来去一如。
清风万里。
遂逝。
释之善南宋 1152 — 1235年9月28日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五
释之善,字妙峰,姓刘氏,吴兴人
佛照光鄮山,照举风幡语,妙峰直截了当,机锋不让,遂印可,赠偈曰:“今日与君通一线,斩钉截铁起吾宗。
”乃游匡庐,面壁妙高峰下十载,出世慧因洪福、万年诸刹。
会天童虚席,时郑清之秉钧轴,谓非妙峰莫属,勉其行,妙峰答曰:“老僧踰耄矣,尚夜行不休乎?
“郑公高之。
晚住灵隐,上堂云:“久参高士,眼空四海,鼻孔撩天,见也见得亲,说也说得亲,行也行得亲,用也用得亲,只是未识老僧拄杖子在。
何以故?
将成九仞之山,不进一篑之土。
峰平生善诱,一经指授,辄神融意悟。
端平二年九月示寂,寿八十四,腊七十一。
荼毗,舍利不可数计,塔灵隐西冈郑清之为之铭。
胡朝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严州淳安人字达卿
孝宗乾道八年进士
武昌通判嘉兴
宰相郑清之家奴暴横,朝颖置之以法。
除守岳州湖北提刑
有《静轩集》。
郑奕夫南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庆元鄞县人字景允
郑清之曾孙。
潜心性理之学。
尝为慈溪丽水常山三县教谕,调徽州紫阳书院山长,迁浮梁教授
学者称习斋先生
有《论语本义》、《中庸大学章旨》、《衍桂堂集》。
杜范南宋 1182 — 1245
全宋诗
杜范(一一八二~一二四五)初字仪甫改字成己(《漫塘集》卷一九《杜成己字序》,《宋史》本传作成之),学者称立斋先生黄岩(今属浙江)人。
宁宗嘉定元年(一二○八)进士,调金坛,再调婺州司法参军
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为主管户部架阁文字。
端平元年(一二三四),授军器监丞
累迁监察御史
以劾郑清之,出为江东提点刑狱
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宁国府
四年,迁权吏部侍郎兼侍讲,改礼部尚书兼中书舍人
淳祐二年(一二四二),擢同签书枢密院事四年,迁同知枢密院事
五年卒,年六十四,谥清献
有《清献》十九卷。
事见清同治吴县孙氏刻《杜清献公集》卷首黄裳戊辰修史丞相杜范传》,《宋史》卷四○七有传。
 杜范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明刻《杜清献公集》(简称明本,藏日本静嘉堂文库),并酌校《两宋名贤小集·清献》(简称名贤集)。
明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七三四一
杜范(一一八二——一二四五)字成己一字成之号立斋台州黄岩(今浙江黄岩)人。
嘉定元年进士第
端平初军器监丞,奏言端平「更新」,而乃浸不如旧。
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
正直敢言,弹击不避权贵,忤宰相郑清之等。
嘉熙二年,出知宁国府
四年,复入为吏部侍郎兼中书舍人,上疏痛陈朝政无一事不弊,无一弊不极。
淳祐二年六月,除同签书枢密院事
四年正月,迁同知枢密院事,不屑与参政李鸣复共政而去。
其年十二月,拜右丞相兼枢密使
在位仅八十日,淳祐五年四月卒,年六十四。
著有诗词三卷、杂文六卷、奏稿十卷、外制三卷,及进故事、经筵讲义等。
今存《杜清献公集》十九卷。
事迹见《宋史》卷四○七本传。
程公许南宋 1182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叙州宣化人字季与一字希颖号沧洲
宁宗嘉定四年进士
历知崇宁县施州通判,皆有惠政。
理宗淳祐元年秘书少监,历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礼部侍郎等职,官至权刑部尚书
立朝刚正,奏论时政得失,先后忤宰相史嵩之郑清之,屡被排挤。
为文有才气,著述多散佚,今存《沧洲尘缶编》。
全宋诗
程公许(一一八二~?
),字季与一字希颖人称沧洲先生(《耻堂存稿》卷五《沧洲先生奏议序》)。
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寄籍叙州宣化(今四川宜宾西北)。
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进士
华阳绵州教授,知崇宁县通判简州施州
理宗端平初,授大理司直,迁太常博士
嘉熙元年(一二三七),迁秘书丞兼考功郎官,二年,因言事劾去。
三年,以著作佐郎召,兼权尚书左郎官,累迁将作少监,兼国史馆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
淳祐元年(一二四一)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拜太常少卿(《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
出知袁州
杜范荐,召拜宗正少卿,为权倖所格,退处二年
起居郎兼直学士院,累官中书舍人礼部侍郎
郑清之再相,屏居湖州四年
十一年,起知婺州(本集卷一三《宝庆府改建设厅记》),官终权刑部尚书,卒年七十馀。
有《尘缶文集》等,已佚。
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沧洲尘缶编》十四卷,其中诗十一卷。
宋史》卷四一五有传。
 程公许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
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十二卷。
全宋文·卷七三三六
程公许(一一八二——?
),字季与一字希颍号沧洲叙州宣化(今四川宜宾西北)人,一云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嘉定四年进士
历任华阳县,知崇宁县通判简州施州
端平初大理司直,迁太常博士,历尚左郎官兼直舍人院,迁著作郎
淳祐元年秘书少监,拜太常少卿,为言者论罢,知袁州
召为宗正少卿,迁起居舍人
累官中书舍人礼部侍郎
郑清之,退居湖州
起知婺州,权刑部尚书,授宝章阁学士、知隆兴府
卒,赠宣奉大夫
有《尘缶文集》。
宋史》卷四一五有传。
释慧开南宋 1183 — 1260
慧开
字无门
杭之良渚人。
俗姓梁
母宋氏。
礼天龙肱和尚
为受业师。
月林观公法于万寿。
师同石霜印公。
往谒之。
林令看无字话。
六年迥无入处。
乃奋自尅责。
誓云。
若去睡眠。
烂却我身。
每至困剧时。
廊下行道。
以首触露柱。
一日在法座边立。
忽闻斋鼓声有省。
成偈云。
青天白日一声雷。
大地群生眼豁
万象森罗齐稽首。
须弥𨁝跳舞三台
入室通所得。
林叱曰。
何得见神见鬼。
师便喝。
林亦喝。
师又喝。
自此机语吻合。
嘉定间
出世住安吉报国。
龙兴天宁。
黄龙翠岩
苏之开元灵岩
镇江焦山
金陵保宁
淳祐间
还里。
于西湖北山林木幽荫处。
乐而居之。
有石自山趾斗折而上。
𥓂砑不合如砺。
师之来其下。
划然出泉。
色绀而甘。
洌澄若重渊。
言者谓。
师自黄龙移是山。
盖龙随师锡而归也。
遂呼其石处。
黄龙洞
而峰为黄龙峰
是凡夏雨初霁。
有物蜿蜒松上。
气茀茀而黄。
其黄龙焉。
时境内大旱。
少保孟珙
丞相吴潜郑清之
奏师道行。
致泉自涌龙时现。
必能为苍生救枯槁也。
有旨。
召入文德殿演法。
师升座。
无所说唯嘿坐。
雨应时大作。
远近普洽
上喜甚。
问何以致是。
师曰。
寂然不动。
感而遂通。
上悦。
赐号佛眼禅师
被以金缕伽梨。
敕祠黄龙。
曰灵济侯。
黄龙峰下。
建护国仁王寺
平江官田三千亩。
命师开山
师形体矬小。
其赴召也。
指日观众。
而后踰阈。
施重墄于座级而升焉。
朝士多窃笑之。
师誓弘法教。
惟自讳报身不伟。
洞之颠。
玉峰一片。
削成插天。
莹如脂肪。
高二丈馀。
因命工肖己形。
长丈许。
飞云隐其足。
缘背光𦦨蔚起。
凿龙首蟠。
绕右向虚。
左窦可俛入。
前施案焉。
皆就石势镂之。
幻若从地涌出。
而登坐于空中者。
私祝云。
愿后有身视此。
师迁化之夕。
钱塘孙氏妇。
梦一僧篝灯。
自称开道人
寄宿。
翼日产男子。
后为大禅师
中峰本公也。
师法嗣为永嘉和尚
高峰语石屋云。
温有瞎驴。
是也。
亦为大宗匠。
不坠家声者。
郑起南宋 1199 — 1262
全宋诗
郑起(一一九九~一二六二)初名震字叔起号菊山连江(今属福建)人。
思肖父。
初,潜心于性理之学,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二二○),出游临安
理宗嘉熙四年(一二四○),主于潜县学。
淳祐四年(一二四四),忤史嵩之,得旨免解。
七年,忤郑清之,被执得纵。
十二年,主诸暨县学、萧山县学。
宝祐二年(一二五四),相继充尹和静书院堂长泰州胡安定书院山长平江三高堂长。
晚年专心著述。
景定三年,将脱稿而疾卒,年六十四。
其诗作有《清隽集》传世。
事见《知不足斋丛书·三山郑菊山先生清隽集》卷末《先君菊山家传》。
 郑起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林佶手钞本《三山郑菊山先生清隽集》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厉寺正南宋
全宋诗
厉寺正,名未详,理宗端平嘉熙间有诗贺乔行简郑清之(《新编通用启劄截江网》卷四)。
今录诗十二首。
沈平南宋
全宋文·卷七八七八
沈平号东皋嘉兴府崇德(今浙江桐乡西南)人,一说乌程(今浙江湖州)人。
雅好作文,郑清之吴潜皆与之游,荐于朝,欲官之,辞疾不赴,人称沈处士
著《东皋遗稿》、《乌青记》四卷。
见《乌青文献》卷九,《吴兴备志》卷一二。
黄大受南宋
全宋诗
黄大受字德容自号露香居士南丰(今属江西)人。
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游踪颇广。
遗著《露香拾稿》,于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子伯厚仕鄞时,请应𢖟郑清之作序。
事见本集卷首序及有关诗。
 黄大受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编为一卷。
潘凯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温州永嘉人字南夫
弱冠入太学,尝上书言史弥远擅政。
理宗绍定间进士
教授常德府,镇压勇信军起事。
淳祐末监察御史,三疏论宰相郑清之不胜任,未报即归。
刑部侍郎,丐外,擢宝章阁待制知太平州,卒。
方逢辰宋末元初 1221 — 129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1—1291 【介绍】: 严州淳安人初名梦魁字君锡,一作圣锡
方镕子。
理宗淳祐十年进士第一
累官兵部侍郎,国史修撰。
宰相郑清之贾似道擅权,逢辰力诋其非,称疾归。
除吏、礼二部尚书,俱不拜。
宋亡后,隐居蛟峰,授徒讲学,学者称“蛟峰先生”。
元朝召之,坚辞不赴。
尊崇朱熹,阐释孟子和程朱学派道德论。
有《孝经解》、《易外传》、《尚书释传》、《学庸注释》、《蛟峰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