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宋朝
周子雍
全宋诗
周子雍汝阴(今安徽阜阳)人,曾学诗于陈师道(《容斋四笔》卷二)。
曾巩北宋 1019 — 1083
词学图录
曾巩(1019-1083) 字子固
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人,世称"南丰先生"。
"唐宋八大家"之一。
好藏书,珍藏古籍达两万余册,收集篆刻500卷,名为《金石录》。
曾校勘战国策》、《说苑》、《列女传》、《李太白集》和《陈书》等。
陈师道王无咎曾肇曾布等皆其门弟子。
有《元丰类稿》50卷、《续元丰类稿》 40卷、《外集》10卷流行于世。
另有《卫道录》、《大学稽中传》、《礼经类编》、《杂职》、《宋朝政要策》、《诗经教考》等。
有词见《梅苑》。
黄庶北宋 1019 — 1058
全宋文·卷一一一一
黄庶(一○一八——一○五八)字亚夫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庭坚父。
庆历二年年二十五登进士乙科,为信州属吏
丁父忧归山中。
皇祐中,历京兆府许州青州幕职
官终大理寺丞、摄知康州
嘉祐三年卒于任,年四十。
工诗文,不蹈陈因,不作骈偶纤浓之词,「庭坚之学韩愈,实自先倡」(《四库提要》)。
其事迹略见本集及《后山居士文集》卷一八《李夫人墓志铭》、《黄氏金字谍谱》。
蒲宗孟北宋 1028 — 1093
全宋文·卷一六二九
蒲宗孟(一○二八——一○九三)字传正阆州新井(今四川南部县西)人,师道子。
皇祐五年进士,调夔州观察推官
熙宁三年,召试学士院,以为馆阁校勘中书检正官,进集贤校理
七年,奉命察访荆湖两路,奏罢辰、沅役钱及湖南丁赋,助吕惠卿制手实法。
九年同修起居注直舍人院知制诰
神宗称其史才,命同修仁、英两朝国史,为翰林学士兼侍读
元丰五年,拜尚书左丞
次年罢知汝州
资政殿学士,历知郓三州河中府
御史劾其惨酷,夺职知虢州
后复职知河中永兴大名
元祐八年卒,年六十六,谥恭敏
有文集五十卷、奏议二十卷。
宋史》卷三二八有传。
黄叔达北宋 ? — 1100
全宋文·卷二六三四
黄叔达(?
——一一○○),字知命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庭坚弟。
少负奇节,性豪爽,以躄废,优游终老。
元符三年卒于荆州,年未及五十。
亦工诗词书法,小诗乐府清丽可爱。
黄庭坚《题知命弟书后》(《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三○)、《祭知命弟文》(《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二一),陈师道李夫人墓志铭》(《后山》卷一六),楼钥《跋黄知命帖》(《攻愧集》卷七五)。
释道潜北宋 1043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3—? 【介绍】: 僧。
杭州于潜人俗姓何氏号参寥子
杭州西湖智果寺,能文章,尤善作诗,为时推重。
性傲僻寡合,与苏轼秦观陈师道诸士人为友。
杭州时,尝赴智果精舍居之,相与赋诗作记。
徽宗崇宁末,归老江湖。
赐号妙总大师
有《参寥子集》。
黄庭坚北宋 1045年6月12日 — 1105
全宋诗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为底本。
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乾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
并参校乾隆间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
《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等的系年,底本多疏漏,据《四库全书·山谷集》所附黄𧦬《山谷年谱》拾补,分别系于诗题下。
底本中涉及山谷跋语、手迹、石刻及版本文字异同的注释文字,酌予保留。
山谷》中多出底本的骚体诗及偈、赞、颂(其中多为六言或七言诗)等,参校明弘治叶天爵刻、嘉靖乔迁重修本(简称明本),编为第四十五至四十八卷。
另从他书中辑得的集外诗和断句,编为第四十九卷。
寇国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徐州人字荆山
哲宗绍圣四年进士
吴县主簿
陈师道学诗,为叶梦得所称。
全宋诗
寇国宝字荆山徐州(今属江苏)人。
陈师道学。
哲宗绍圣四年(一○九七)进士(《石林诗话》卷中、《宋史》卷四四五)。
吴县主簿清乾隆徐州府志》卷一九)。
赵𪛌之
全宋诗
赵𪛌之字子雍(《墨庄漫录》卷六)。
宗室,魏王廷美五世孙,为武翼郎(《宋史》卷二四一《宗室世系表》)。
少学于陈无己,有句法。
徽宗大观初上元日有代应制之作。
事见《耆旧续闻》卷三
晁冲之北宋 1073 — 112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济州巨野人字叔用一字用道
晁补之从弟。
少有才华,受知于陈师道吕本中
为《江西诗社宗派图》二十五人之一。
哲宗绍圣初入元祐党籍,隐居具茨山下,屡拒荐举。
有《具茨集》。
魏衍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徐州彭城人字昌世号曲肱居士
陈师道游,以学行见重乡里。
不事举业。
家贫,惟以经籍自娱,见异书必手自抄写,为文章操笔立成。
名所居室为曲肱轩。
全宋文·卷二八七四
魏衍(?
——一一二七),字昌世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陈师道门人,以学行见重于乡里。
自以不能为王安石新学,遂不习举业。
家贫甚,未尝以为戚,唯以经籍自娱。
为文操笔立成,名所居为曲肱轩,自号曲肱居士
政和中徐处仁守徐,招置书馆,使教其子徐度兄弟,时已五十馀岁。
建炎初死于乱。
见《却扫编》卷中。
吕本中宋 1084 — 114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4—1145 【介绍】: 寿州人,郡望东莱字居仁人称东莱先生
吕好问子。
高宗绍兴六年进士出身
历官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兼侍讲权直学士院
曾上书陈恢复大计。
秦桧为相,私有引用,本中封还除目。
又与赵鼎深相知,忤,被劾罢。
工诗,得黄庭坚陈师道句法。
卒谥文清
有《童蒙训》、《江西诗社宗派图》、《紫微诗话》、《师友渊源录》、《东莱先生诗集》等。
陈与义宋 1090 — 113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0—1138 【介绍】: 洛阳人,祖籍眉州青神字去非号简斋
陈希亮曾孙。
徽宗政和三年上舍甲科。
文林郎开德府教授
累迁太学博士
金兵破开封,避乱南下。
高宗绍兴元年至行都绍兴,历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参知政事
工诗,初学黄庭坚陈师道,后师杜甫,抒写家国之感,伤时恨别,悲壮苍凉。
后人推为江西诗派“三宗”之一。
亦能词。
有《简斋》、《无住词》。
任渊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成都新津人字子渊
高宗绍兴元年,以文艺类试有司第一。
历官提点潼州刑狱。
有《山谷内集注》、《后山诗注》、《精华录》。
全宋文·卷四六六八
任渊字子渊蜀州新津(今四川新津)人。
绍兴十五年四川类试第一,绍兴末尝知双流县,累官至潼川府路提刑
著有《山谷诗注》(存)、《后山诗注》(存)、《沂庵集》等。
嘉庆四川通志》卷一四四。
方回宋末元初 1227年5月11日 — 1307
字万里别号虚谷徽州歙县人
宋景定壬戌,别省登第,提领池阳茶盐,累迁知严州
元兵至迎降,即以为建德路总管
寻罢,徜徉杭、歙间以老。
虚谷傲睨自高,不修边幅。
贾似道败,尝上十可斩之疏。
晚而归元,终以不用,乃益肆意于诗。
吟咏最多,亦不甚持择也。
其自序《桐江续集》云:「予自桐江休官閒居,万事废忘,独于读书作诗,未之或辍。
」是时年已六十馀矣。
仇仁近尝赠诗云:「老尚留樊素,贫休比范丹
」颇为时论所笑。
尝选唐、宋以来近体诗评论之,名曰《瀛奎律髓》,于情景虚实之间,三致意焉。
而尤以山谷后山简斋为标准。
海虞冯定远曰:「方君所娓娓者,止在西江一派。
观其议论,全是执己见以绳缚古人,以古人无碍之才,圆变之学,曲合于拘方板腐之辈。
吾恐其说愈详而愈多所戾耳。
」此言可谓深中虚谷之病矣。
全宋诗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
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
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为甲科第一,为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
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历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
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为太常簿
以劾王爚不可为相,出知建德府
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府尹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
前后在郡七年,为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
以诗游食新贵间二十馀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
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
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
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
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
回以宋守土官腼颜仕,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为“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为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
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为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为韵》),即为此事之證明。
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方回或有私愤,而人品确不能称道。
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
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
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