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明朝
(《四库总目》:王冕天才纵逸,其诗多排奡遒劲之气,不可拘以常格。然高视阔步,落落独行,无杨维桢等诡俊纤仄之习,在元、明之间,要为作者。
宋濂《学士集》:元章当天大雪,赤足上潜岳峰,四顾大呼曰:「遍天地间皆白玉合成,使人心胆澄澈,便欲仙去。」及入城,戴大帽如筛,穿曳地袍,翩翩行,两袂轩翥,哗笑溢市中。应进士举不中,弃去,买舟下东吴,渡大江,入淮楚,历览名山川。或遇奇才侠客,呼酒共饮,慷慨悲吟,人斥为狂奴。北游燕都,馆秘书卿泰不花家,欲荐以馆职。元章曰: 「公诚愚人,不满十年,此中狐兔游矣!何以禄仕为?」即日南辕。既归越,复大言天下将乱。时海内无事,或斥为妄。元章曰:「妄人非我,谁当为妄哉?」携妻孥隐九里山,种豆三亩,粟倍之,树梅花千,桃杏居其半,芋一区,薤韭各百本,引水为池,种鱼千馀头,结茅庐三间,自题为「梅花屋」。尝仿《周礼》著书一卷,曰:「吾未即死,持此以遇明主,伊、吕事业不难致也。」当风日佳时,操觚赋诗,千百不休。鹏鸯海怒,读者毛发为耸。善画梅,不减杨补之,求者肩背相望,以缯幅短长为得米之差。来几汝、颍兵起,一一如元章言。皇帝取婺州,将攻越,物色得元章,授咨议参军,一夕病死。元章状貌魁伟,美须髯,磊落有大志,不得少试以死,君子惜之。
刘基《文成集》:元章诗直而不绞,质而不俚,豪而不诞,奇而不怪,博而不滥,有忠君爱民之情、去恶拔邪之志,恳恳悃悃见于词意之表,非徒作也。
郎瑛《七修类稿》:王冕字元章,号山农。身长多髯。少明经不偶,即焚书读古兵法。戴高帽,披绿蓑,著长齿屐,击木剑,行歌于市,人以为狂。士之负材气者,争与之游。尝游京城,名贵侧目。平生嗜画梅,画成未尝无诗也。有诗云:「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誇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或以是诗刺时,欲执之,一夕遁。后太祖物色得冕,因与粝饭蔬羹,山农且谈且食。上喜曰:「可与共大事。」 授咨议参军。一夕暴卒。应制作绝云:「猎猎北风吹倒人,乾坤无处不生尘。胡兄冻死长城下,始信江南别有春。」今《竹斋集》中未刻。昨见蒲庵禅师复见心题其《梅花》一歌,亦奇特也。因举其槩,同录歌云:「会稽王冕高颊顾,爱梅自号梅花仙。豪来写遍罗浮雪千树,脱巾大叫成花颠。有时百金闲买东山屐,有时一壶独酌西湖船。暮校《梅花谱》,朝诵《梅花篇》。水边篱落见孤韵,恍然悟得华光禅。我昔识公蓬莱古城下,卧云草阁秋潇洒。短衣迎客懒梳头,只把梅花索高价。不数杨补之,每评汤叔雅。笔精妙夺造化神,坐使良工尽惊诧。平生放浪礼法疏,开口每欲谈孙吴。一时骑牛入燕市,瞠目怪杀黄髯胡。地老天荒公已死,留得清名传画史。南宫侍郎铁石肠,爱公梅花入骨髓。示我《万玉图》,繁花烂无比。香度禹陵风,影落镜湖水。开图看花良可吁,咸平树老无遗株。诗魂有些招不返,高风谁起孤山逋?」
《国雅》:王参军元章才赡思新,善绘梅竹,得意处辄题,往往奇拔。尤长于七言,如「云合紫驼开虎帐,天连春草入龙沙」,「海气或生山背雨,江潮不到石头城」,「千峰回影陷落日,万壑欲尽松风声」,抽思虽奇,摛词未秀。
《诗薮》:王元章世但知其梅;王孟端世但知其竹。前哲以艺为讳,良不虚也。)
支允坚《梅花渡异林》:胜国王元章,豪侠士也。其词语跌宕不羁,可想见其为人。如「五更骤雨随风过,满眼落花如雪飞」,「可爱华山陈处士,风流文采却贪眠」,「恒温岂解知王猛,徐庶从来识孔明」,「野蒿得雨长过树,海燕隔花轻笑人」,「可喜一湖杨柳色,不禁三月杜鹃声」,「青苔蚀尽床头剑,白日消磨镜里霜」,皆为时事而发。至「花落不随流水去,鹤飞长带白云来」,「独鹤远从天际下,老夫如在画中行」,「秋风绕屋树声杂,夜雨落山溪水多」,「万里山河秋杳杳,一天风雨夜萧萧」,亦佳句不可没也。
顾嗣立《元诗选》:元章尝游燕都,工于画梅,以胭脂作没骨体。燕京贵人争求画,乃以一幅张壁间,题诗其上曰:「疏花个个团冰玉,羌笛吹他不下来。」或以为刺时,欲执之。冕觉,亟归隐于会稽之九里山,自号煮石山农。
汪日起《润亭漫钞》:至元中,杨琏真伽恢复佛寺三十馀所,时弃道为僧者七八百人,皆挂冠于上永福寺帝师殿梁间、飞来峰石壁皆镌佛像。会稽王元章冕诗云:「白石皆成佛,苍头半是僧。」
田按:顾侠君据朱竹听作元章传,云元章为元逸民,未尝一日参军事。且引徐显《稗史集传》为證,录入元诗。《四库提要》云:「明太祖下婺州,闻冕名,物色得之,授咨议参军,未几卒。宋濂为作传,载《潜溪集》中,叙其始末甚备。旧本题为元人,非其实矣。一馀谓稗史传闻异辞,《提要》据宋景廉传以为信,识卓矣!元章诗雄快豪宕,七古尤为独绝,称其为人。
循吉字君谦,吴人。成化甲辰进士,授礼部主事,以病乞归。有《松筹堂集》十二卷、《都下赠僧诗》一卷、《菊花百咏》一卷、《斋中拙咏》一卷、《灯窗末艺》一卷、《攒眉集》一卷。
(《艺苑卮言》:杨君谦为仪部主事,与郎中不相得,因谢病归。久之,病良已,起复除原官。君谦多病而好读书,最不喜人间酬应。尝开卷至得意,因起踔掉不休,人遂相目呼「颠主事」云。复官弥月,再乞病告,吏部以格不可,曰:「郎病已,复病耶?安得告?而可为者,致仕耳!」君谦恚曰:「吾难致仕何!」即自劾罢,时仅三十馀。既以归,益亡复问外事,而踪迹益诡怪寡合,出敝冠服赢舆马,故以起人易而更侮之。又好缘文章语中伤人。正德末,君谦老且贫,尝识伶臧贤,为上所幸爱,上一日问:「谁为善词者,与偕来。」贤顿首曰:「故主事杨循吉,吴人也,善词。」上趣为诏起。郡邑守令心知故,强前为君谦治装,见君谦冠武人冠,韎韐戎锦,已怪之,又乘势语多侵守令。已见上毕,上每有所幸燕,令君谦应制为新声,咸称旨受赏,亡异伶伍。又不授君谦官与秩,间谓曰:「若娴乐,能为伶长乎?」君谦愧悔,汗洽背,谋于贤,乃以他语恳上放归。益不自怿,诸后进少年非薄之,亡礼问者,而其文亦渐落,不复进。卒穷老以死。所著《奚囊杂纂》,未成书。
《续吴录》:家君尝云,杨君谦先生过,大父令题家君扇,语以当扩大其意,遂题云:「山人扪摸胸次笑,烟水万顷云千层。」又题一画扇云:「一竿竹,一笠蓑,知是陆鲁望,知是张志和。醉醒张眼问人世,我是何人识得么?」又题云:「蚕豆香生涧水深,溪边闲立听风吟。有人识得寒山子,直到天台寺里寻。」此皆过家君时顷刻书,故载之。
《笔精》:吴郡杨循吉初授官即致仕归。读书支硎山南华寺,沈石田赋诗以美之云:「到手功名赋《子虚》,深山长谷觅安居。读书已足功名事,更读人间未见书。」「都门祖帐百花飞,多见龙钟赋《式微》。较取柳条千万折,不曾送一少年归,」
谈迁《枣林杂俎》:武宗南巡,于北固山上见杨循吉留题,因召见行在,见上不能对,遂罢遣归。忌者因以为伶人臧贤所荐,不知此际循吉贫不能糊口,其赴召也,典衣为装,恶从市伶人?王元美轻信,笔其事于《卮言》,因而传播天下,冤哉!徐文贞云:世庙初年欲起君谦,闻其颠而止。杨公实颠,不以伶人事也。愚按:正德十六年癸未发京师,是日即杖臧贤等于午门,戍边。安得从南巡荐循吉也?又江宁徐子仁霖亦曰臧贤所荐。是年十二月,上至南京,贤死久矣。流闻之谬如此。
田按:君谦才力富赡,徒以不受古人检束,取易晓于里夫竖子,故体多近俳,然集中合作如《咏阳山云泉庵大石》、《永石假山》诸篇,未尝不叹为奇宝也。)
维基
李春芳(1525年—1566年),字实夫,号东明,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人,民籍,明朝官员。年十六登福建乡试第五十六名举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中式庚戌科会试第七十六名,二甲第五十一名进士。初试户部,奉命犒大同军。选授刑部主事,晋员外郎,三十四年十二月恤刑江西,出为广东潮州府知府,年四十二卒,祀乡贤。著有《白鹤山存稿》。
全粤诗·卷五七○
林枝桥,字阳仲。新会人。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一六一六)进士。初授当涂令,征授礼部主事,改吏部,历员外郎、郎中。以忤魏忠贤,与李邦华、周宗建、周顺昌、李日宣同日夺职。崇祯初,诏复官。出为湖广参议,进福建副使,以事谪官。起贵州参政,进按察使。寻以忧归,卒于家。有《白鹤山房集》。清道光《新会县志》卷九有传。
维基
林枝桥(1586年7月7日—1642年),字阳仲,别号存莪,广东广州府新会县民籍。丙戌年五月二十二日生,己酉乡试五十一名,会试一百五十一名,廷试三甲七十名。刑部观政。母梁氏,弟枝荣、枝茂。娶陈氏,子尧世、尧徽、尧揆。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初授当涂县知县,征授礼部主事,改吏部,历员外郎、郎中。以忤魏忠贤,与李邦华、周宗建、周顺昌、李日宣同日夺职。崇祯初,诏复官。出为湖广参议,进福建副使,以事谪官。起贵州参政,进按察使。寻以忧归,壬夏六月卒于家。有《白鹤山房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