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明朝
周霆震元末明初 1292 — 1379
霆震字亨远吉州安成人
以先世居石门田西,故又号石田子
初云生于前至元之季,宋之先辈遗老尚在,执经考业,遍于诸公之庐。
王梅边、彭鲁斋龙麟洲赵青山诸公皆器重之。
科举行,再试不利,乃杜门授经,专意古文辞,尤为申斋桂隐二刘所识赏。
晚遭至正之乱,东西奔走,作为诗歌,多哀怨之音。
明洪武十二年卒,时年八十有八矣,门人私谥曰清节先生
庐陵晏壁葺其遗稿曰《石初集》。
老友梅间张莹称其沈著痛快,慷慨抑扬,非勉强步骤者所能及。
近时诗文一变,蹈袭梁、隋,以夸淫靡丽为工,纤弱妍媚为巧,是皆先生之罪人。
石初之序梅间也,亦曰近时谈者,糠秕前闻,或冠以虞邵庵之序而名唐音,有所谓「始音」、「正始」、「遗响」者。
孟郊贾岛姚合李贺诸家,悉在所黜。
或托范德机之名选少陵,止取三百十一篇,以求合于夫子删诗之数。
承讹踵谬,转相迷惑而不自知。
盖石初天性介特,其持论之严,固非时好之所能易也。
杨维桢元末明初 1296年12月25日 — 1370
维桢字廉夫会稽人
泰定丁卯进士,署天台尹,改钱清场盐司令,迁江西等处儒学提举
会兵乱,避地富春山,徙钱塘
张士诚招之,不往,又忤达识丞相,自苏徙
明洪武二年,召修礼乐书,维桢谢曰:岂有八十岁老妇,就木不远,而再理嫁者邪!
赋《老客妇词》以进。
赐安车诣阙,留百二十日,以白衣乞骸骨,放还。
卒年七十有五。
廉夫尝居吴山铁冶岭,故号铁崖
太湖,得莫邪铁笛,又称铁笛道人
筑室松江上,有小蓬壶、草玄阁诸胜。
海内荐绅大夫,与东南才俊之士,造门纳屦,殆无虚日。
玉山草堂之会,推主敦盘。
笔墨横飞,铅粉狼藉,或戴华阳巾,披鹤氅,踞船屋上,吹铁笛,作《梅花弄》,坐客皆蹁跹起舞,以为神仙中人也。
所著书数百卷,其《古乐府》尤盛行。
张伯雨曰:《三百篇》而下,不失比兴之旨,惟《古乐府》为近。
今代李季和杨廉夫遂称作者。
廉夫上法汉、魏,而出入少陵、二李之间,故其所作,隐然有旷世金石声,又时出龙鬼蛇神,以眩荡一世之耳目,斯亦奇矣。
元诗之兴,始自遗山
中统至元而后,时际承平,尽洗宋、金馀习,则松雪为之倡。
延祐天历间,文章鼎盛,希踪大家,则虞、杨、范、揭为之最。
至正改元,人材辈出,标新领异,则廉夫为之雄。
而元诗之变极矣!
明初,袁海叟杨眉庵辈皆出自铁门。
钱牧斋谓铁体靡靡,久而未艾,斯言未足以服铁崖也。
张以宁元末明初 1301 — 1370
以宁字志道古田人
元进士,官翰林学士
入明,复授侍讲学士,出使安南还,道卒。
有《翠屏稿》、《淮南稿》、《南归纪行》、《安南纪行集》。
何乔远《闽书》:学士奉使安南,御制诗送之。
北还,道卒。
学土亮直通敏,廉谨自将,临终口占曰:「覆身惟有黔娄被,垂橐都无陆贾
」 徐熜勃《笔精》:淮西阃帅夏贵,以至元丙子附元,授中书左丞至己卯薨。
有吊以诗曰:「自古谁不死,惜君迟四年。
间君今日死,何似四年前?
元学士古田张以宁洪武二年徵为原官,四年卒。
夏贵略相似。
列朝诗集》:国初诗派,西江刘泰和崧、闽中则张古田志道
泰和以雅正标宗,古田以雄丽树帜。
江西之派中降而归东里,步趋台阁,其流也卑冗而不振。
闽中之派旁出而宗膳部,规模唐音,其流也肤弱而无理。
王士禛《古诗选》:有明一代,作者众多。
七言长句。
在明初则高季迪张志道刘子高为最,后则李宾之
至何、李学杜,厌诸家之坦迤,独于沈郁顿挫处用意。
虽一变前人,号称复古,而同源异派,实皆以杜氏为昆仑墟。
汪端《明三十家诗选》:志道七古骨力遒健,才气排宕,发源杜陵,出入遗山道园之间,可以独张一军。
田按:志道八岁赋《琴堂》诗,释伯父于狱。
史称其与朱升秦裕伯等扈从拥翠亭,给笔劄赋诗,可谓荣幸:《翠屏》一咀含英华,当为闽诗一代开先,二蓝、十子,皆在下风。)
僧宗衍元末明初 1309 — 1351
宗衍字道原中吴人
善书法,遍读内外书,而独长于诗。
至正初,住石湖楞伽寺佳山水处,一时名士多与游,为危翰林太朴先辈觉隐诚公所推许。
尝以僧省堂选主嘉禾德藏寺,才辩闻望,倾于一时。
年四十三而殁,孙西白金嗣其法。
道原为诗,博采汉魏以降,而以少陵为宗。
取喻托兴,得风人之旨,所著曰《碧山堂集》。
太朴道原相知而未尝相见,及洪武革命,太朴江南,而道原之殁久矣。
特为之序其首云。
袁凯元末明初
字景文松江华亭人
洪武三年举人,荐授监察御史,以病免归。
有《海叟》四卷。
何景明大复》:我朝诸名家集,独海叟诗为长。
叟歌行、近体法杜甫,古作不尽是,要其取法亦必自汉、魏以来者。
其所造就,盖具体而未大耳。
陆深《金台纪闻》:国初高季迪袁海叟皆以诗名,而云间姑苏近,殊不闻其还往唱酬,若不相识然,何也?
都玄散尝道季迪有赠景文诗曰:「清新还似我,雄健不如他。
」今其集不载。
是诗玄敬得之史监明古,史得朱应祥岐凤
岐凤吾松人,以诗自豪于一时,为序《在野集者》。
其事虽无考,然两言者盖实录云。
《国雅》:袁侍御景文才清遒拔,往往有奇语,尤闲于咏物。
其题《白燕》、《闻笛》,颇为时口脍炙。
香祖笔记》:明初诗人,共推高季迪为冠,而大复独以海叟为冠,空同许为知言。
今读其诗,古诗学魏、晋,近体学杜,皆具体而微耳。
遽跻之青丘生之列,未免失伦。
《明诗别裁》:李献吉海叟师法子美
何仲默谓歌行杜之体。
鄙意伤于平直,未极变化。
若七言断句,在李庶子刘宾客间,青丘、孟载俱未及也。
田按:孝陵严切,海叟以权谲免,幸矣!
大雅集》录海叟《蚊诗》云:「群蛇戢戢方斗争,虾蟆蝼蛄相和鸣。
百足之虫行无声,毒气著人昏不醒。
蚊蚋虽微亦纵横,隐然如雷吁可惊。
东方日色苦未明,老夫闭门不敢行。
」盖元季伤乱之作。
何元朗四友斋丛说》引为讥切太祖,亦附会之过也。
海叟诗骨格老苍,摹拟古人无不逼肖,亦当时一作家。
何大复标为明初诗人之冠,过为溢美,宜诸公之不取也。)
乌斯道元末明初
斯道字继善慈溪人
洪武初以荐起知石龙县,改永新
坐事谪戍定远,寻放还。
有《秋吟稿》、《春草斋集》。
(《四库总目》:乌斯道诗寄托深远,吐属清华,能刬除元人繁缛之弊。
列朝诗集》:继善精楷法,罢官后,求诗及书者,户限常满。
郑梁《寒村见黄稿》:春草先生善弈、工画、精琴,楷书、行草尤妙。
为文章质实有体裁。
诗则清新潇洒,一洗元人雕镂填砌之习。
田按:继善明初以文名,诗亦高秀,以事谪戍定远,放还。
郑千之继善诗云:「误传海外苏公死,终许羌村杜老还。
」纪其事也。
列朝诗集》、《诗综》均云以疾去官,盖未得其实矣。
谢肃元末明初
字原功上虞人
洪武中明经,官福建佥事,以事下狱死。
有《密庵》八卷。
戴良九灵山房集》:密庵五言古则本之魏,歌行则遵李、杜,近体则祖少陵
他若山川之离合,土地之沿革,人物之废兴,可以正史策之讹谬,补志之缺略。
纪行之诗而至原功,可谓盛矣。
田按:《四库提要》称:《密庵》传本久希,藏书家罕著于录,惟《永乐大典》中所录诗文颇多,采缀编次,历为八卷。
我朝四库馆开,凡前人著作之遗佚者,无不甄录。
明初专集如钱宰临安》、蓝仁蓝山》、蓝智蓝涧集》、郑潜樗庵类稿》、龚敩鹅湖》,皆从《永乐大典》录出。
原功古诗朴健,七律尤为到格。
牧斋原功出按漳、泉,有虎患,移文告境内之神,即日遁去。
今观集中有《谕虎行》,自序云:「将之泉南,道出兴化,人云有猛虎伤人者甚众。
余未信,薄暮而行,果遇虎。
虎伏不敢动,久将遁。
辞以谕之,并示八闽官吏。
」诗云:「当前立马一叱虎,卒隶意气方峥嵘。
铁篮焚香明夺昼,照耀崖谷无形。
」夫以卒隶之众,焚香夺昼之明,虎虽猛,即不逢按察,讵不遁且伏耶?
原功之意,盖以虎喻苛吏。
其曰:「我职分符省风俗,狐兔必扫豺虎逐。
于菟跑跃最豪雄,啖人肥已当先戮。
」其后劾布政使薛大防不职寘法,有如此虎矣。
世遂附会其说,移文告神,虎遁出境,若宋均渡虎之事,不绝于后世也。
异哉!)
王履
覆字安道号畸叟昆山人
一作太仓人
祝允明《祝氏集略》:王畸叟学术渊邃,吐露奇杰。
沧州武将军家藏得其《华山图子》凡数十段,诗数百首,首尾烂然完整。
发卷便如携人到异境。
诗句巉窅,模象深古,叙记脱迈。
人间世艺事有如此俊者哉!
近世当有几何?
西岳雄诡精神,与人踪迹。
言语间相警发者,韩公、杜老潘子陈先生后,乃始得叟。
(《续吴先贤赞》:王履善为诗文,图画学夏圭
使腕有馀力,故秀劲,行笔意在前,故丽密。
尝游华山为图四十馀,系以诗,时称合作。
弇州山人四部稿》:游华山者,往往至青柯坪而止。
韩退之登其颠不能下,恸哭与家诀,其语闻于人,而仙掌莲花间永绝缙绅先生之迹,而仅为樵子牧竖所有。
洪武中,吾州王履安道独能以知命之岁,挟策冒险,淩绝顶,探幽宅,与羽人静姝问答,归而笔之记若诗,又能托之画,而天外三峰高奇旷奥之胜尽矣!
画册凡四十幅,绝得马、夏风格,天骨遒爽,书法亦纯雅可爱。
安道没,归之里人武氏,而失其四。
后于长干酒肆见之,宛然延津之合也。
倾橐金购归,为武家雅语。
梅花草堂集》:王安道兴孤心远,读书无所不极,心手都灵。
听作诗文字画,皆成独造,无规则首尾而神脉清澈,欲令千载上未有古人。
列朝诗集》,王安道笃志问学,博通群籍,能诗文,工绘事。
洪武十六年秋七月,游华山,作图四十幅、记四篇、诗一百五十首。
自有华山以来,游而能图,图而能记,记而能诗,穷揽太华之胜,古今一人而已。
安道少师夏圭,评者谓行笔秀劲,布置茂密,作家士气咸备。
及游华山,见奇秀天出;乃知三十年学画,不过纸绢相承,指为某家数。
于是屏去旧习,以意匠就天则出之。
有问何师,曰:「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
」 田按:安道华山图、诗、记,向为名人所倾慕。
王弇州曾属陆叔平摹二十许幅,俞质父录其诗与序。
牧斋录其诗百馀首,入《列朝诗集》。
朱竹始有异议,谓其诗不足采。
余谓安道人奇事奇,画诗俱韵,平心细阅,为之撷其精华。
《入山》云:「庐山秀在外,华山秀在里。
」《苍龙岭》云:「惊魂及坠魄,往往随风吹。
」《宿玉女峰》云:「松林延幽风,倏忽天乐沸。
」《入夜闻声疑风雨大作不敢睡》云:「底踏碎月,过清寒不支。
」《铁锁》云:「伯度世无寻处,卷取松风独自还。
」《林中遥见白物疑是白鹿》云:「何当快与刘根约,白玉床前看紫云。
」《下山近青柯坪》云:「一涧破秋寂,万松嘘画寒,」《石棋局》云:「弈仙何处石枰空,细细松阴婉婉风。
」《玉泉院》云:「昨转希夷洞,傍山两画屏。
宿云团滃白,微峭吐寒青。
」《友人见过请谈所遇》云:「正禦风将还白鹤,忽随云又上苍龙。
」如此名句,种种可传,恨不得见其图一一印證之。)
洪贯
字唯卿
处士,性宿,擅文章,有重名。
先生少从父受易,举于乡,除教邓州,益肆力为古文词,诗法盛唐骚贼,有楚、汉人风格。
常自著易说以教诸生
檄主江、闽省试,多得名士,如汪俊辈。
迁知从化县,复改政和
政和有紫阳西山遗迹,先生为发挥,以经学风励一时,俱彬彬起。
然仕竟不进,得下考归,因拟杜陵秋兴八首以见志。
传至京师
李文正公大加赏叹。
为别作春兴八首。
盖遥和之也。
晚岁结庐东皋。
自号稼翁
日歌啸其中。
每一诗成,好事者辄竞传。
吴会间得先生文为志墓叙牒,一时增重。
海宁新城江阴靖江四县志俱出其手。
年至九十,尚不忘摛翰单章。
尺牍流布江左
有《周易解疑》、《卧游清啸录》、《太白山人稿》五十馀卷。
纪坤
花王阁剩藁·序
昔欧阳子序梅圣俞诗,有穷而后工之语,予窃非之。
周末板荡诸什,不能跻诸清庙生民,而少陵、稷、契自许,岂必借彼羌村、巫峡之寄兴哉?
诗之工不工,不系乎穷达明矣。
今观景城纪公之诗,而知欧阳子之言,未可尽非也。
诗皆明季天崇间作,忧时感事,多怫郁沈痛之音,然而每有事外远致。
盖尝综论有明一代之诗,其伪体毋论已,其稍有气骨者,每变而卒不能自胜。
何者?
无事外之致也。
明之季也,党于朝而社于野,一二笃志古处之士,出言而不自知其过激也。
公安竟陵兆其先,云问西泠泄其后。
其既泄而莫可遏,则有力者弗能收也。
故必不得已而宁,取桐城钱饮光之诗,以为能稍敛浮响云尔。
木荣于春,落于秋,而飘萚之音,焜黄之色,反足以增天趣者,惟其间寂之感人深也。
予曩尝与吾友钱萚石论田间集,谓北方诗人无其比。
萚石因言阮旻锡寮集可以相竞。
及取阮集观之,乃闽人也。
然其诗亦不及田间远甚,而北人之集,在其时竟无可举者。
今观是集,虽视田间多寡不同,要其峻泠孤峭,可以相视而笑矣。
集本六卷,既散佚,此其残藁也。
然萧寥无多之境,与所遇正相称。
君子论诗,至明末诸家,其音哀以思,比于乱矣。
谓庶几河间典之区,尚有诗在也。
其必自此集乎?
乾隆四十一年秋八月翰林院编修四库全书纂修官年家后学大兴翁方纲序。
刘格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归德府商丘人字念劬
家富,有文学
万历举人
为文崇古。
延浙中名士宋凤翔至家,教其子刘伯愚、甥吴伯裔,后皆以古学名世。
当地后进之士知重古文,格之力为多。
有《淑少陵初言》。
陆启浤
启浤字叔度平湖人
弱冠博极经史,不事章句,倜傥负奇通轻侠,类河朔壮士。
好谈论古今成败,知边塞事,扣之纚纚不可穷也。
少为贵公子,性豪迈。
尝游建业,命酒泛舟,召旧院名姬大会词人于秦淮
酒半,一姬倚槛微叹曰:惜无两岸红蕖,佐此胜集。
明日复置宴。
比客至,则晚风拂席,荷香袭人,举座莫测其故。
盖于是夕悬金购得数百缸,碎而沈之。
自是十四楼中,皆目为樊川复出。
生平累致千金,缘手散去。
诗法全宗少陵,有《贲趾山房集》。
秦叔豹
人物简介
秦叔豹原名彬号继詹无锡人
少受博士家,言性不喜,罢去学,为诗工唐人,近体尤宗杜甫
先世家业丰厚,全部让之兄,无所取,一介布衣。
释义砧
义砧(国初诗僧)。
精于杜诗。
柳泰斋尝从游。
受学杜诗。
我成庙命以谚文注解杜诗。
间有迂曲处。
所传(𤨏录)。
泰斋寄诗云。
十年南北苦相思。
有底浮生久别离。
何日更参方丈去。
焚香细读杜陵诗(本集)。
吴应雷
字鼓和号曰青寰,为诸生,家贫,授经,世居甬上,凡甬上诸生,无不出吴先生门者。
先生虽日为诸生论说治经生业,然几上独置杜工部集,每岁以反故纸立一册,凡有所作,辄书册中,有事则藏诸巾箱方去。
即其家子弟亦不知先生日何所作也。
久之,先生故人子及诸生与其子谋,俟先生出,窃发其巾箱视之,则其所作诗草也。
纸背中淡墨秃颖,几不可读。
因各取一册,疾书之,仍置箱中。
此后见先生裴回户庭间,口吟手画,始知为作诗也。
然终不以示人。
闻人论诗,辄不答,唯见人以诗书扇上赠人,辄蹙额曰:奚自苦?
但持一素扇相赠,亦得生风,奚重废笔墨为?
竟藏其诗,至老且死,终不言。
嗟夫!
吴先生生不得与叶郑朗杨伯翼同时,其目中所见鹿鹿,谁足与语?
故宁抱其诗井枯壁坏,蠹鱼饱死箧中,终不肯使单章只句轻上俗人口。
此其力坚,其志矫。
宁身后千百年,待一人知己始出,亦可谓介之甚,果之甚矣。
先生二十馀年,余始录甬上耆旧诗。
允诚出宿钱氏,钱氏贤者二,咸戒三先生故人子,因出向所钞诗数本,夜读之,中有经吾友钱退山定者允诚为惊喜,录百馀首来,赏叹弥日。
余门中向与先生往来者,闻其能诗,俱大诧不信。
嗟夫!
吴先生诚异人也。
虽然,先生身后二十馀年,侯芭尚在,巳有能读太玄如桓君山张河间者,吾知先生更喜过望矣。
郑阶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苏州府吴县人字晋之
嗜酒耽吟。
斋中设木制牌位,上书杜甫名,得美酒佳茗,必先以奠。
有《慎独居诗存》。
郭奎元末明初
昔者,子朱子说诗,于性情之道,风雅之用,备矣。
然未尝不以体制音节为言。
他日评汉魏以来至近代词章,各极所长,权度甚精,而独谓古五言不可轻变。
盖述作有体,变复之际,昔人所难。
大儒先生不敢忽也。
汸游临川时,尝以此说质于雍虞公,且问所以为合作者。
曰:三百篇而后,有汉魏六朝
朱子尝有取焉。
然其为体不一,大抵世有治乱,人品风俗不同,极其才情则淫伤而无节,尚词藻则绮靡而失真,善学者慎之可也。
余独爱阴何徐庾氏作,音和而庄,思约而正,华不至,约不至陋,浅而不浮,深而能著。
其音清以醇,其节舒以亮,有承平之遗风焉。
然后知杜少陵所以称诵不置者,盖在于此。
大历元和而后知者鲜矣。
日观公诗稿,试以此说求之,颇得去取大意。
往来江湖间,每论诸能诗者,或唯唯或否否,唯武威余公所赋乃若一以公言为师,无复他有,出入而高雅浑厚,自非齐梁间作者可及。
岂禁苑从游时,尝论及于斯耶。
抑所见之偶同也。
自是每恨不得全稿观之,兵兴以来,此事姑置。
岁辛丑春正月初,与淮南郭公子章遇于星源,子章尝游余公之门者也。
因论公平居崇尚选学,于后来变体一无取焉。
而五七言近体,每欲弃绝不为。
公大节既立,而诗文皆散逸罕存矣。
闻者相与太息,于是乃得子章所赋曰《望云集》者,与一二友朋共吟讽焉。
古五言远宗魏晋,得其高风远韵,不杂后人一语。
近体亦质厚微婉,足以达其志气所存。
信乎渊源之有自也,又可见余公居常教人悉本朱子,至其斧藻盛时,陶写幽抱,独与虞公相表里,而不必他人之已同,斯其所以为合作者,与以子章之才能守师法而不变,亦可谓贤矣。
友人有请而传之者,乃述所闻书于卷端,庶观者知所自来也。
或曰郭公志士也,今四海横流,生民涂炭,起管夷吾舅犯先轸,诸人相与属櫜,鞬执鞭弭,以救之犹恐不及,顾相与论歌诗之源,制作之体,无乃非公意乎。
虽然,吾闻子章少无宦情,尝欲泛大江三峡,徜徉蜀汉之间,览诸山川之奇秀,吊昔人经营遗迹,求严君平岷峨之墟,咨访大人先生之流,相与上下。
其议论然后大发于诗,遭乱志勿遂也。
语曰在朝言朝,在野言野,使子章据功名之会,真有以自见于当时而诵其诗者。
考论师友渊源与其高蹈之志而传之,不亦可乎。
新安赵汸序。
望云集》者,郭君子章所作之诗也。
子章尝从青阳先生学治经,而性尤嗜诗。
自黄初以降,诸名家多嚅哜其芳腴,故剔句锼辞,趣味隽永。
而韵度婉微,青阳亟称其能。
曾未几何,戈甲抢攘,二亲与弟昆咸亡。
子章只影飘零于江湖间,进退无依,遂仗剑从军,艰难险阻,莫不备尝。
凡世道之污,隆时序之,推移人事之变,更每触之于目。
必有感于心,感久辄悲,悲不能已,乃悉假诗以写之。
通名其集曰《望云》。
望云志思亲也。
余常取而观之,何其情思之萦纡,音节之激烈哉。
譬犹秋风刁骚,霜月凄白,孤臣畸士,恸哭于山泽苍凉之间。
而闻者莫不陨涕焉。
哀思之切,何其一至此乎。
在昔先王之世,四方乂宁,民各保其室家,颂声洋溢播之郊庙。
及其衰也,政赋日逼,士困于行,役而不能归,至有陟屺岵以望其父母与诸弟者。
说者谓其思之切而哀之至,况子章兵难相仍,非特行役之劳而已。
亲没家燬,非特不能归而已,宜其情之所触有不能自已也。
夫以子章之才之美,不生于太平无事之日,以颂清庙閟宫之盛,顾独驰骋于变风之末。
呜呼!
其命也耶,其命也耶。
虽然,否与泰相为循环者也。
今天已厌乱,戈甲将向息矣。
子章方宣嘉猷以著劳烈,其必吐和平之音,以鸣天下之盛耶。
子章名奎淮南人金华宋濂序。
陈沂明 1469 — 1538
鲁南,先世鄞人,徙上元
正德丁丑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
侍讲,出为江西参议,迁山东参政,改山西太仆卿
有《遂初斋》、《拘墟馆》二集。
(《国雅》:陈鲁南才与顾华玉王钦佩并称,如「鸟声林叶暗,山影石溪寒」,「悬灯动星月,转梵起鱼龙」,「漏转云车急,花深月殿开」,「鹊观月华还映雪,龙池水色巳含春」,恍乎临蓬山而俯瞰阆洲,深远郁然。
金陵琐事》:陈鲁南书法苏眉山,评者谓不减于吴匏庵
篆隶亦隹。
六七岁便搦笔模仿古人画,后入翰林,与文徵仲讲论,其画更进。
凡宦游所历览名山大川,皆图成卷轴,最得马河中、夏禹玉之妙。
(《列朝诗集》:鲁南论诗专以唐人为宗,谓少陵七言声洪气正,格高意美,非小家妆饰,但才大不拘,后学茫昧,特拾其粗耳。
于时大江南北,文士称朱、顾、、王四家。
朱、顾皆羽翼北地,共立坛墠,而鲁南能另出手眼,讼言一时学杜之敝,钦佩亦与之同调。
江左风流至今未坠,则二君盖有力焉。
田按:鲁南论诗针砭北地之失,可谓谈言微中。
但其所作去北地乃不可以道里计。
枚斋援鲁南以攻北地,譬如挟邾、小国以抗斋、楚,多见其不知量也。)
李梦阳明 1473 — 152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3—1529 【介绍】: 陕西庆阳人,徙居开封字献吉自号空同子
生于成化八年十二月中
弘治六年进士,授户部主事
武宗时,为尚书韩文草奏疏,弹劾宦官刘瑾等,下狱免归。
诛,起为江西提学副使,倚恃气节,陵轹台长,夺职。
家居二十年而卒。
尝谓汉后无文,唐后无诗,以复古为己任。
何景明徐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十才子
又与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号七才子,是为前七子。
梦阳己作,诗宗杜甫,颇狂放可喜,文则诘屈警牙,殊少精彩,时人则视为宗匠。
有《空同子集》、《弘德集》。
梦阳字献吉庆阳人
弘治癸丑进士,授户部主事
郎中,以劾张鹤龄系狱。
寻宥出,代韩文草疏劾刘瑾,谪山西布政司经历,复摭他事下狱,得释。
诛,起故官,出为江西提学副使,坐作宸濠《阳春书院记》削籍。
天启中追谥景文
有《空同集》六十六卷。
(《四库总目》:梦阳才力富健,足以笼罩一时。
横云山人史稿》:弘治时李东阳主文柄,天下翕然宗之
梦阳讥其萎弱,倡言必秦、,诗必盛唐,与何景明、除祯卿、边贡朱应登顾璘陈沂郑善夫康海王九思十才子
又典景明、祖卿、九思王廷相号七才子。
大复》:空同有超代轶俗之见,其高者不能外前人,下者已践近代。
夫意象应曰「合」,意象乖曰「离」。
空同丙寅间诗为「合」,江西以后诗为「离」。
丙寅间作,叩其音,尚中金石,江西以后之作,辞艰者意反近,意苦者辞反常,色澹黯而中理,披慢读之,若摇鞞铎耳。
《国宝新编》:李献吉朗畅玉立,傲睨当世。
读书断自、魏以上,故其诗文卓尔不群。
晚始泛滥诸家,益济宏博,或失则粗,矫枉之偏,不得不然耳。
王廷相家藏集》:李献吉以恢阔统辩之才,成沈博伟丽之
游精于,割正于六朝,执符于雅谟,参变于诸子,用成一家之言,遂能掩蔽前贤、命令当世。
黄省僧《五岳山人集》:先生古赋《骚选》、乐府古诗、魏览眺诸篇,逼烦东乐。
近体歌厅,少陵太白,往匠可淩,后哲难继。
明兴以来,一人而已。
升庵》:子元荐与馀书论本朝之诗,李、何一出,变而学杜,壮乎伟矣!
然正变云扰,而剽袭雷同;比兴渐微而《风骚》稍远。
《艺苑卮言》:李献古诗如金鳷擘天,神龙戏;又如韩信用兵,众寡如意,排荡莫测。
国朝习杜者凡数家华容孙宜得杜肉,谢榛得杜貌,华州王维桢得杜筋,闽州郑善夫得杜骨。
然就其所得,亦近似耳。
献吉具体而微。
四溟诗话》:李献吉极苦思,垂成如一二句弗工,即弃之。
田深父见两惜之,献吉曰:「是自家物,终久还来。
」 《国史唯疑》:正德七年、九年黄河连清,李梦阳诗云:「今瑞定于今帝运,世人休拟圣人生。
」盖婉辞也。
至嘉靖改元,始直书其事,为入继大统之祥云:「紫盖复从嘉靖始,黄河先为圣人清。
」 《诗谈》:关中李梦阳崧高之秀,上菁青冥;龙门之派,一泻千里。
独其论黄、陈不香色,而时不免自犯其言。
诗薮》:李献吉文山斗一代,其手辟秦、盛唐之派,可谓达磨西来,独辟禅教。
又如曹溪卓锡,万众皈依。
冯时可元成选集》:空同歌行,纵横开阖,神于青莲;七律雄浑豪丽,深于杜陵
异色绝焰,吾无间然。
张伟谈艺录》:李献吉雄豪壮丽,如长江巨浸,滔滔千里,虽有枯槎败筏,无妨飘荡。
《明诗选》:陈卧子曰:「献吉志意高迈,才气沈雄,有笼罩群俊之怀。
其诗自、魏以至关元,各体见长,然峥嵘清壮,不掩本色。
其源盖出于《春风》。
李舒章曰:「献吉以雄厚之思,发清刚之气,如华岳秋高,奇云秀彩,变动不竭。
古诗、乐府纯法、瑰,下及阮、谢,无不神合。
近体则专宗少陵,然于合处反见其离,于离处反见其合。
孙枝蔚四杰诗选》:王元美谓律至献吉而大。
其大者若《冬日象山书院》:「人亡故国还祠庙,世异阴崖尚品题。
」《台寺夏日》:「云雷画壁丹青壮,神鬼虚堂世代遥。
」《熊监察至自河西》:「封事几腾天北极,筹边真历地西头。
」《繁台次秦氏韵》:「草绿梁台犹殿阁,花残宋苑只宫墙。
」皆气象高古者也。
王士禛古夫于亭杂录》:钱牧翁撰列朝诗,大旨在尊西涯,贬李空同李沧溟
又因空同而及大复,因沧溟而及弇州,素垢指瘢,不遗馀力。
夫其驳沧溟古乐府、拟古诗是也,并空同《草堂歌》而亦疵之,则妄矣!
所录《空同集》诗,亦多泯其杰作。
黄省曾吴人,以其北学于空同,则摈之,于朱淩溪应登顾东桥璘辈亦然。
子窃非之。
《明诗别裁》:空同五言古宗法陈思康乐,然过于雕刻,未极自然。
七言古雄浑悲壮,纵横变化。
七言近体开合动荡,不拘故方,准之杜陵,几于具体,故当雄视一代。
钱受之诋其模拟剽贼,等于婴儿之学语。
至谓「读书种子从此断绝」,吾不知其为何心也!
马星冀《东泉诗话》:北地七言歌行最为擅场,如《京篇》、《去妇词》、《土兵》,皆有杜陵之风。
起调尤工,其《送李中丞赴镇》:「黄云横天气恶,前飞鹙鸧后叫鹤。
阴风夜撼医无闾,晓来雪片如手落。
」《送李帅之云中》:「黄风北来云气恶,云州健儿夜吹角。
将军按剑坐待曙,纥干摇月半落。
」起调相同,亦有辙迹可寻。
田按:空同志壮才雄,目短一世,好掊击人,而受人掊击亦甚。
然究一时才杰,亦不能出其右也。
成、弘之间,茶陵首执柄,内才俊,尽归陶铸
空同出而异军特起,台阁坛坫,移于郎署,始犹依违,不欲显然攻之也。
昌谷《峥嵘百年会》诗云:「我师崛起杨与李,力挽一发回千钧。
大贤衣钵岂虚掷,应须尔辈扬其尘。
」至西涯六十寿诗。
则仅「章班马则,道术孟颇醇」二句颂其章。
而「绝艺邕斯上,高情颉籀邻。
一挥惊霹雳,只字破风尘。
绚练玉侯宅,苍茫岳滨。
幽刂光沕窟,巨榜照嶙峋。
星灿将军碣,云垂学士珉。
崖题半吴楚,墨刻遍齐秦」等句,专颂。
扬其书法,轩轾已见微意。
西江放废后,茶陵已殁,乃放言不讳,作《朱淩溪墓志》云:「一时笃古之士,争慕响臻,而执政顾不之喜,恶抑之
北人朴,耻乏黼黻,以经学自文,曰:后生不务实,即诗到李、杜,亦酒徒耳!
』而柄者承弊袭常,方工离浮靡丽之词,取媚时眼。
见淩溪等古文词,愈恶抑之曰:『是卖平天冠者。
』凡号称文学士,率不获列于清衔,阴欲困之。
」北人谓刘文靖,柄者谓茶陵也。
平心而论,茶陵诗文固自可传,而空同复古之功,亦不可没。
从古文人相轻。
由来已然,论者固不必为之左右袒矣。)
顾璘明 1476 — 1545
字华玉,先世吴人,徙上元
弘治丙辰进士,授广平知县
入为南吏部主事,进郎中,出知开封府,降全州知州
台州知府,断江左参政山西江西按察使,浙江布政使,擢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
终养,忤旨落职。
寻起巡抚湖广,迁刑部右侍郎,改吏部,再改工部尚书,督显陵,工竣还朝,改南刑部尚书
有《浮湘》、《山中》、《凭几》、《归田》、《息园》、《缓恸》诸集。
(《四库总目》:集远挹晋安之波,近骖信阳之乘,在正、嘉间不失为第二流之首也。
甫田集》:东桥居士诗矩矱唐人,而刂芟陈烂,时出奇峭。
《艺苑卮言》:顾华玉诗如春原尽花,𦬎蘼不少。
四友斋丛说》:顾尚书东桥好客,其坐上常满,又喜谈诗。
余尝在坐,闻其言曰:「李空同言作诗必须学杜,诗至杜子美如至圆不能加规,至方不能加矩矣。
此空同之过言也。
夫规矩方圆之至,故匠者皆用之,杜亦在规矩中耳。
若说必要学社,则是学某匠,何得就以子美为规矩耶!
何大复所谓舍筏登岸,亦是欺人。
」 《金陵琐事》:顾东桥公镇楚,三司请游黄鹤楼,先磨一石,饮后乞公留诗。
东桥在舆中,已得「云荒赤壁」二句,遂援笔书石上云:「黄鹤仙人身姓随,空传崔颢旧题诗。
云荒赤壁周瑜垒,江绕青山夏禹
浮世古今堪洒泪,高楼今古几衔卮。
天寒月白孤鸿远,徙倚阑干送目迟。
三司皆服其工。
《国雅》:顾司寇体裁变创,工于发端,斐然盛明之羽翼也。
如「经旬谢宾客,春草当门生」,「鹿饮红泉细,猿啼翠壁重」,「缘树邀行骑,青山拥寺门」,足使文通变色,彦升失步。
《明诗选》:陈卧子曰:「华玉才调警丽,但风格未高。
」 《列朝诗集》:华玉少负才名,举进士,即自免归,与陈侍讲沂王太仆韦肆力为诗文,时称金陵三俊
官留曹六年,学益行闻,所与游若李献吉何大复徐昌谷相与颉颃上下,声名藉甚。
诗才情烂然,格不必尽古,而以风调胜。
延接胜流,如恐不及。
诏修承天大志,聘楚名士屏弃者王廷陈王格、额木分任之。
书成不称旨,士论以此益附之。
晚岁家居,文誉藉盛,又居都会之地,希风问业者户屦恒满。
息园,治幸舍数十间,以待四方之客。
客至如归,命觞染翰,留连浃岁无倦色。
即寸长曲技,必兴周旋款曲,意尽而后去。
喜设客,每张必用教坊乐工以筝琶佐觞,最喜小乐工杨彬。
常诧客曰:「蒋南冷诗昕谓『消得杨郎一曲歌』者也。
」正奏乐时,每发一谈,则乐声中阕,谈竟乐复作。
议论英发,音吐如钟每一发端,听者倾坐,咸以为一代之伟人。
处承平全盘之世,享园林钟鼓之乐。
江左风流,迄今犹称为领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