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明朝
许伯旅
伯旅字廷慎黄岩人
洪武中刑科给事中
有《介石稿》。
(《诗谈》:许廷慎天台、雁宕,雄踞东南。
小杜之称,岂容多让。
田按:廷慎诗,格调高老,《介石稿》已不传。
朱竹诧云「《赤城续志》所载,寥寥数篇」,馀极力搜访,如《明风雅》、《黄岩诗集》,差较完备。
倪光
字应奎
少有文名。
会感土木之变,复学孙吴书,讲剑术。
既久无所合,乃更杜门学易。
忽意思朗彻,若有神授,遂尽弃世事。
曾一客京师,名动诸公卿间。
大学士公安将论荐于朝,即日谢归。
先生自读易有得,辄能前知。
尝在杨文懿公所,有中贵使至,先生见一雀自庭树集于地,已还集树,即谓其使曰:顷来得非失马耶?
六日当复。
使大惊。
杨公质之。
先生曰:雀,踊跃物也。
去树而集于地,舍所依也。
还集树,复其所矣。
初集自北而南,水数六,故曰六日当复。
又问马色。
曰,以水色尅火,当黄而近于黑。
语毕,验都御史王公应鹏童子时至先生所,甚奇之。
王适作一庄字。
先生曰:蒙庄书,开卷辄云,鹏翔童子,与名合,不可量也。
以其甥妻之。
客有问妇将产者,伞忽裂,其人失色。
先生曰:伞外裂,则小人见,君喜得子矣。
其前知类如此。
人因以小康节呼之。
学者称味易先生,唯与金太仆魏云松、先栎轩三先生交最深,翛然人外,高企羲皇
年八十,生而举殡,拟陶公自祭,杜牧之志墓事,悬像设奠延庆寺,为诗自挽,群公俱属和。
太仆先生别画竹,题一诗相寄曰:先生举殡,吾为写生。
其诗有言:举世称高士,窥天合少微。
先生得之大喜。
其作达如此。
前辈先生古诗最工。
七言效初唐,音格流丽,近体不减王右丞
其味易诗集凡十二卷,不知为何伧所删,仅存律诗二卷。
余往问其家,前集亦不存矣。
因即所选录存二十馀首,复采其佳句。
秣陵道中曰:路官桥晚,山花野店春。
金文用曰:萍开鱼弄日,花落蝶愁人。
瓜州曰:平林藏宿雾,疏雨带春潮隐居曰:岸风落藤子,晴雪上梅花
宿山家曰:水清溪近户,枫老叶归林。
閒居怀郑兰谷曰:燕窥花径暖,鹤护草堂清
病起有怀知已曰:海阔成鸥梦,风高断雁心。
幽居曰:野云当户过,青草闭门閒。
李公子还乡曰:江风催去棹,戍鼓接行装。
七里滩曰:白石依樵爨,青山隐钓台
崇法寺曰:青山应作主,黄鸟自留人。
游东林庵避暑曰:殿凉云气入,池午藕花开。
屏迹曰:远山随水下,细雨带云流。
早春游虎丘曰:万水浮光去,诸峰积翠来。
上天竺曰:万竹岩前双鹿卧,百花林外一莺啼。
育王寺曰:天垂紫气笼双塔,路引青松入两廊。
奉寄尹天官曰:阴崖短含霜老,幽谷芗背日生。
题蜀中山水曰:路绕山川通汉畤,花明楼阁入唐风。
中书怀曰:萝偃破篱花自老,门生新竹燕还飞。
吊岳坟曰:宋树参天无北向,吴江抱地尽东流。
雨后閒行曰:新水蒲鱼戏日,暖风新巷蝶寻花。
俱气温词丽,真不亚盛唐也。
字应奎鄞人
有《味易诗集》。
(《甬上耄旧诗》:味易先生年八十,生而举殡,拟陶公自祭、杜牧之志墓事,悬像设奠延庆寺,为诗自挽,群公俱属和。
金太仆本清别画竹题一诗相寄曰:「先生举殡,吾为写生。
」其诗有言「举世称高土,窥天合少微」,先生得之大喜。
其作达如此。)
金湜
字本清鄞人
正统辛酉举人,授中书舍人,迁太仆丞
有《皇华集》。
(《无声诗史》:金湜朽木居士,善书法,写竹石甚佳,其钩勒尤妙。
甬上耆旧集》:倪味易金太仆交最深。
味易年八十,生而举殡,拟陶公自祭、杜牧之志墓事,悬像设奠延庆寺,为诗自挽,群公皆属和。
太仆别画竹题一诗相寄曰:「先生举殡,吾为写生。
」其诗有言「举世称高土,窥天合少微」,味易得之大喜。
其作达如此。
田按:本清归四后,与洪郎中常卢给事瑀严员外端宗员外佑、局布衣祜、章布衣珍、宋布衣恢、张布衣憬、倪李布邹通判訚、王衣政、周理问颂、馀宾、周恺、陈渭等十八人为高年社会。
倪光有《怀金太仆》诗云,「诗社几人在?
湖山空舟圆。
」纪其事也。
社中诗不尽可传。
李杲堂所谓诸公皆解外胶、略世事,身当太平之日,从容吟唱,良足志也。
馀择其诗之雅令者,录四人。
其有句可采者:洪常《宿方丈》云:「花外雨腥龙出钵,松间云暖鹤归,」周祜《送人还滇南戍所》云:「楚江树色经寒早,巫峡猿声向晚多。
李端《送日本僧归国》云:「已向檀林修白业,更携飘史历青山。
本清有游天童寺过中峰》云:「满地竹阴人迹少,四檐花气鸟声闲。
」皆琅琅可诵。)
金净明 1486年9月5日 — 1521
冲庵先生集·申光汉序
冲庵集者。
金侯之所著也。
侯字元冲
官至判书。
己卯之祸。
谪死于济州
侯既为时人所摈。
又无斡家子弟。
其遗稿散落不见收者久矣。
后二十八九年间。
有侯之堂侄金君天宇者为玉堂应教。
一日。
持侯之遗稿诗若文来示余曰。
吾叔父元冲公
自在妙年。
文章甚高。
又学问所造尤深。
大为缙绅所推服。
而身陷于罪罟。
曾为脍炙之诗文。
反归于目动心怵之具。
岂不惜哉。
近看朝廷之上。
士气稍振。
公论亦行。
冲庵之诗文。
庶几见采于时矣。
愿公少加删定其编次则吾且锓梓。
以图不朽。
公以为何如。
余曰。
甚矣。
子之厚于斯文而乐于为善也如是哉。
非止爱其族叔父而已也。
仍受而留之。
常置案上。
叹咤吟赏之间。
岁月荏?。
未克编次。
金君天宇又至奄忽。
未识天意之薄于善人。
而不欲成人之美者。
乃至于是耶。
稿之还藏于箧笥中且有年矣。
今者公州牧许公伯琦抵书与余曰。
吾得冲庵遗稿若干卷。
鸠材倩工。
已临首事。
似闻公家有全稿藏焉。
望亟搜付。
俾得校正其舛讹。
且请序于卷端。
以记其事。
辞甚慇勤。
嗟嗟乎。
稿之不幸失金君
又何幸得公于今耶。
天之果不薄于善人。
而终能成就之如是夫。
遂封寄其稿。
以卒金君之志。
又美许牧之勇于为善而不懈于扶树斯文。
乐副其请。
噫。
剑三千
虽藏于九原。
精光显扬。
上为白虎。
况于文章之精英。
根乎天地。
发乎性情。
其人虽没。
金刚玉粹之气。
终不可泯灭。
集而成书。
乌可已乎。
后之览者。
将有以知其性情之所在。
岂独诗文云乎哉。
嘉靖壬子端阳前一日
推诚定难卫社功臣
崇政大夫
判中枢府事兼知经筵春秋馆成均馆事。
弘文馆提学文馆提学
灵城君申光汉时晦。
书于骆峰之企斋
房寰明 1540 — ?
维基
房寰(1540年—?
),字中伯号心宇浙江湖州府德清县人,民籍。
初姓姚。
隆庆元年(1567年)丁卯浙江乡试第三十三名,隆庆二年(1568年)联捷戊辰科会试第249名进士
福建漳浦县知县
隆庆三年(1569年),任南直隶歙县知县
万历五年闰八月选授山东道试监察御史六年十月奉命巡督河东盐课,九年四月巡按山西
河南道御史十二年五月提督南直隶学政,出为江西按察司副使十六年九月因与给事中张鼎思互行攻讦,俱降二级听调。
年轻时以八章文而知名,由御史提督学政南都,由于对士子的考卷太苛刻,被人作《倭房公赋》(消遣房寰身材矮小,改编自杜牧《阿房宫赋》)以讥之。
由于给事中钟宇淳的怂恿,房寰多次弹劾海瑞,攻击海瑞:“莅官无一善状,唯务诈诞以夸人,一言一动无不为士论所嗤笑。
妄引剥皮实草之刑,启皇上好杀之心。
”“以圣人自许,奚落,蔑视天子。
谈迁说:“时人大为不平,房寰今传三世而绝。
王锡爵很看不起房寰的品行,包括他的文笔。
尤侗明末清初 1618 — 1704
简介
余以放废馀生,停骖吴市,悔庵握手劳苦如平生。
各有近词一帙,拟授无言较梓者,迭为序之。
追惟三十年以来,世事沧桑,功名荣落,不可胜计。
独笔墨之缘,少年积习,老而不辍。
自髫龀至今,追随倡和者,同里尚朩、质生尔斐寅仲诸君子,引为同调。
而扁舟过从,商搉《花间》、《草堂》之胜事者,吴门独吾悔庵耳。
悔庵古文词,下笔妙天下。
《西堂杂组》已登虎观、走鸡林,其所为词,供奉于内廷,流传于酒楼邮壁,天然绮艳,粉黛生妍,未许元杜牧独擅风流也。
余与悔庵齿既肩随,息机近亦相似,年且半百,意气渐平。
回忆画舫寻春,山房听雨,如梦如幻,请从此斗笠枯筇,婆娑于支硎邓尉之间,咽冰雪,嚼梅花,槁朩形骸。
愯然悟道,则青箱红豆之缠绵,檀板金尊之婉娈,皆可一齐放下。
翻读平日所作小词,疑是古人,疑是前身,不复记忆,则吾两人当有嗒然而自得者,况临去秋波,悔庵早从此证入,又何俟余之饶舌耶。
康熙乙巳夏日嘉善年家同学弟曹尔堪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