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杨湜” 相关资源
人物库 明朝
倪谦明 1415 — 1479
字克让钱塘人,徙上元
正统己未第三人及第,授编修,进侍讲
景泰中,进中允,再进侍讲学士,预修《寰宇通志》,吉春坊大学士
荚宗复辟,改通政司参议侍讲,进本院举士。
坐科举事戍开平
成化初复学土,寻授南礼部侍郎,以言官劾致仕,旋复职,进尚书
赠太子少保,隘文僖
有《玉堂》、《南宫》、《上谷》、《归田》等集。
(《四库总目》:三杨台阁之体,至、正之间而极弊,冗阘肤廓,几于万喙一音。
当有明盛时,去前辈典型未远,故其文步骤谨严,朴而不俚,简而不陋,体近三杨而无其末流之失。
虽不及李东阳之笼罩一时,然有质有文,亦彬彬然自成一家。
田按:尚书在朝,颇称躁进,卒以万安铭墓,尤致讥议。
诗不为选家所称。
馀观其七古劲健拔俗,不愧当家,固不失为一时骚雅之选也。)
石存礼明 1471 — ?
存礼字敬夫益都人
弘治庚戌进士,官绍兴知府
(《四库总目》:《海岱会集》十二卷,明石存礼蓝田冯裕刘澄甫陈经黄卿刘渊甫杨应奎八人唱和之诗也。
嘉靖乙未丙申间,礼部侍郎丁忧京居,田除名闲住,渊甫未仕,存礼等五人并致仕,乃结诗社于北郭禅林,后编辑所作成帙,冠以社约。
八人皆不以诗名,而其诗皆清雅可观,无三杨台阁之习,亦无七子摹拟之弊。
观其社约中有「不许将会内诗词传播,违者有罚」一条,盖山间林下自适性情,不复以文坛名誉为事,故不随风气为转移。
而八人皆闲散之身,自吟咏外别无馀事,故互相推敲,自少疵颉,其斐然可诵,良亦有由矣。
《古夫于亭杂灵》:吾乡六郡,青州冠盖最盛。
世宗时,林下诸老为海岱持社,倡和尤盛。
其人则冯闾山黄海亭石来山刘山泉范泉杨渑谷陈东渚,而即墨北山亦以侨居与焉。
倡和诗凡十二卷,无刊本。
馀近访得钞本,诗各体皆入格,非浪作者。
闾山即四冯之父、文敏琦之曾祖,山泉范泉文和翊之孙也。
田按:敬夫五言古诗,有柴桑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