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明朝
王蒙元末明初 1301 — 138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01?—1385 【介绍】: 元明间浙江湖州人字叔明,以隐居于仁和黄鹤山号黄鹤山樵,亦作黄鹤樵者又号香光居士
赵孟頫外孙。
敏于文,工画山水人物,与黄公望倪瓒吴镇为元末四家。
元末曾官理问
画山水师巨然,得外氏法,诗画与倪瓒齐名。
芒鞋,居山中几三十年,作画均以“万壑在胸”为基础。
明洪武初泰安州,尝谒胡惟庸于私第,惟庸既诛,牵连下狱瘐死。
字叔明吴兴人
元末官理问
洪武初,为泰安知州
坐胡党死。
王达《听雨楼诸贤记》:王蒙叔明,号黄鹤山樵赵松雪之外孙也。
素好画,得外氏法,然不求姘于时,惟假笔意以寓其天机之妙。
为文章不尚矩度,顷刻数千言可就。
都穆《谈纂》。
王叔明洪武初为泰安知州泰安厅事后有楼三间,正对泰山
叔明泰山之胜,张绢素于壁,每兴至,辄一举笔,凡三年而画成,傅色都了。
陈惟允济南经历,与叔明皆妙于画,且相契厚。
一日胥会值大雪,山景愈妙,叔明惟允曰:「改此画为雪景可乎?
惟允曰:「如傅色何?
叔明曰:「我姑试之。
」以笔涂粉,色殊不活。
惟允沈思良久,曰:「我得之矣。
」为小弓夹粉笔、张满弹之,粉落绢上,俨若飞舞之势,皆相顾以为神奇。
叔明就题其上曰《岱宗密雪图》。
自誇以为无一俗笔,后惟允固欲得之,叔明因辍以赠。
陈氏宝此图百年,非赏鉴家不出,松江张学政廷采,好奇之士,亦善丹青,闻陈氏蓄是图,往观之,卧其下两日不去,以为斯世不复有是笔也。
徐武功尤爱之,尝谓客曰:「予昔亲登泰山,是以知斯图之妙。
诸君未尝登,其妙处不尽知也。
」后以三十千归嘉兴姚御史公绶,未几姚氏火作,此画亦付煨烬。
惜哉!
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黄鹤山樵王叔明钱塘崔彦晖作《云林小隐图》。
叔明所长在重岩复嶂、枫丹栗黄,宏丽之致耳。
而此图则清远滃郁,大有北苑、襄阳妙致,骤见之以为大痴老人,又疑老人不办是也。
图后意似小未尽,问之王百谷,云:「犹及见全本,盖少有浥澜,为装师截去耳。
」题署者僧泐季潭
叔明既手书所撰云林词,而同时为辞赋记序诗歌者凡廿七人,多佳士。
而馀所知仅山阴王裕、金华苏伯衡始丰徐一夔嘉兴鲍恂、桐卢俞和临安钱宰会稽唐愚士而已。
沈道祯戏谓馀惜不及文待诏生,当一一为考以报。
待诏最能详胜国先朝士大夫始末故也。
《六砚斋笔记》:王叔明仿董北苑《风雨萧寺图》,气韵掀簸,物象俱备,不知较北苑所作相去几何?
顾叔明自是写图手,远近位置历然,不为山林烟霭之所汩没。
余又见其为陶宗仪写《南村图》,凫鸭猫犬,纺车舂碓,家人器具,一一毕备,若子久浑厚,云林疏简,虽各极所擅,而施之以图,似终逊黄鹤矣。
云间沈良者题曰:「墨云拥高山,顷刻风雨至。
划然海潮声,草木争偃地。
旷野少人行,山僧独归去。
衲衣尽沾湿,敲户何急事?
仓皇前村民,乘屋一何亟!
一婢已抱瓮,一妇更持器。
惜被卷,破屋家所寄。
戴笠者渔郎,理网屈双臂。
老翁若望家,担物终不弃。
陆走尚甚危,水行可无畏?
前溪风雨恶,篙折水流驶。
行者当早归,居者不豫备。
北苑为此图,黄鹤师其意。
想见晚来睛,云净山横翠。
始信霎时间,真宰时相戏。
予家有董北苑《风雨萧寺图》,是思陵所题,笔法高古精绝
叔明相访,出以示之,称赏不置。
子辄以赠之。
叔明为临此卷,予展赏题此俚言,时至正庚寅秋七夕次日也。
华溪沈良
俞焯题云:「郎娘屋破葺茅茨,风雨溪山树欲飞。
出世不知休歇去,缁郎何事始知归。
俞焯题于都城寓舍。
张远题云:「吾师一峰道人,曾有模董源《风雨萧寺图》,今见此可谓双剑,神物须合,子中其藏之以俟。
云间张远
懒曰:「馀憾不得见一峰作。
合参两家笔法。
张丑清河书画舫》:王叔明小画一帧,首题岩居高士,次题「黄鹤山人王蒙为雅宜山中陈惟寅画」。
笔法秀雅,积墨清润,点染之间,咫尺千里,自非胸襟洒落,心手调,断断不能以成斯图。
益知名下无虚士。
观此真迹,殊觉伪者甚可笑也。
同时倪、郑二公,各有诗题额云:「幼舆丘壑末忘情,万叠青山照眼明。
拟向画图深处住,一檐晁日听松声。
遂昌尚左生
」「笔精墨妙右军,澄怀卧游宗少文
叔明绝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
倪瓒
」其后叔明自题选体一首,断续不可以句,借无王集参补附此。
今图尚藏陈公云礽处,第恨纸弊墨残,粗存梗概,正犹隔雾看花,惟想像神妙耳。
信乎画法之工也!
张丑真迹日录》;黄、王合作小幅,「仆暇日为郡曹彦敬画《趣图》甫毕,而一峰黄处土见过,仆出此求印正。
处士以为可为添一远山并樵径,天趣迥殊,顿增深峻矣。
省郎耿君督兵华亭,索仆画甚急,思拙笔弱,顷刻不就,因辍此奉献。
吴兴王蒙敬题。
」「叔明公子文敏公之外孙也。
天姿神品,其于翰墨,深入,至于鉴裁,尤所精诣,鸥波之宅相,非予而谁耶?
至正壬辰冬,□□□人公望拜□。
」 田按:元季四家,惟倪、王明初尚存。
董宗伯云:「叔明画从赵文敏风韵中来,故酷似其舅。
又泛滥唐、宋名家,而以董源王维为宗。
故其纵逸多姿,又往往出文敏规格之外。
若使叔明专门师文敏,未必不为文敏所掩也。
可谓名论。
叔明画有题名王子者,是其早岁所作。
叔明一作叔铭,又号香光居士,余尝见《丹山瀛海卷》,即署斯号。
叔明诗无专集可采,多据墨迹录入。
画家赝托者多矣,馀所录皆据明以来赏鉴家著录,流传有绪者,庶足存其真耳。)
陶宗仪元末明初 1316 — 1403
臣等谨案:南村诗集四卷,明陶宗仪撰。
宗仪有国风尊经,已著录。
是编毛晋尝刻入十元人集。
刘体仁七颂堂集有与张实水尺牍,称读史不载陶南村,窃谓此君靖节一流人。
今考十元人集内,如倪瓒顾阿瑛,亦皆亲见新朝。
遁迹江湖,阿瑛随子谪徙,未沾明禄,自可附朱子纲目、陶潜书晋之例,宗仪则身已仕明孙作沧螺集中有陶九成小传可證。
晋仍列之元人,非事实矣。
观集中洪武三十一年皇太孙即位诗曰:老臣忭舞南村底,笑对儿孙两鬓霜。
宗仪、臣明原不自讳。
又集中三月朔日至都门,二日早朝三日诸生赴礼部考试,十日给赏,十一日谢恩诸诗,即明史本传所谓洪武二十九年诸生赴礼部试时作也。
是又岂东篱采菊之人所肯为之事,又何必曲相假借,强使与栗里同称乎?
是集不知何人所编,考其题中年月及诗中词意,入明所十之九。
惟铙歌鼓吹曲诸篇,似为元时耳。
其编次年月,颇为无绪。
殆杂收遗稿而录之,未遑铨次。
顾阿瑛玉山草堂雅集所载澄怀楼七律一首、送殊上人七律一首,皆不见收。
知非宗仪自编也。
毛晋品其诗如疏林早秋,殊不甚似。
然格力遒健,虞、杨、范、揭之后劲,非元末靡靡之音。
其在明初,固屹然一巨手矣。
陶宗仪字南村号九成台州黄岩(今属浙江)人。
元末举进士不第,明洪武中曾任教官
洪武二十九年(1396)诸生南京赴礼部试,赐钞而归。
宗仪学识广博,不但长于诗文,精于书法,还勤于记述典章制度。
著有《国风尊经》、《南村诗集》四卷、《南村辍耕录》三十卷、《沧浪棹歌》一卷,又节录前人的小说笔记等为《说郛》。
南村诗集》卷一为古诗,卷二为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卷三为七言律诗,卷四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词。
毛晋尝刻入《十元人集》。
刘体仁《七颂堂集》有与张实水尺牍,称“读史不载陶南村,窃谓此君靖节一流人”。
今考《十元人集》内,如倪瓒顾阿瑛亦皆亲见新朝。
遁迹江湖,阿瑛随于谪徙,未沾明禄,自可附朱子纲目陶潜书晋之例。
陶宗仪则身已仕明孙作沧螺集》中有陶九成小传可证。
毛晋仍列之元人,非事实。
观集中洪武三十一年(1398)皇太孙即位诗》曰:“老臣忭舞南村底,笑对儿孙两鬓霜”。
陶宗仪臣明,原不自讳。
又集中三月朔日至都门、二日早朝三日诸生赴礼部考试、十日给赏、十一日谢恩诸诗,即《明史》本传所谓洪武二十九年(1396)诸生赴礼部试时作。
是又岂东篱采菊之人所有为之事,何必曲相假借,强使与栗里同称。
是集不知何人所编。
考其题中年月及诗中词意,入明所十之九。
惟铙歌、鼓吹曲诸篇,似为元时
其编次年月,颇为无序,殆杂收遗稿而录之。
其诗平实顺畅,虽受元末纤秾风气的影响,但格力遒健,在明初,颇有影响。
有浙士恭家藏本。
毛晋汲古阁刊本(收于《元人十种诗》)行世。
僧德祥元末明初 1330 — 1392年十月十三日
德祥字麟州钱塘人
持戒律。
书宗晋人,擅名一时。
诗刻苦,高逼郊、岛,有诗曰《桐屿集》。
洪武初,住持径山,临终倚座曰:「一队緌糟汉,我争如尔何!
」谈笑而逝。
姚少师老草书歌》云:「师只今为巨擘,上与闲素争蠙巑岏。
钱塘山水甲天下,秀气毓子为楩楠。
十年不出笔成冢,中山老兔愁难安。
晴轩小试乌玉玦,双龙随手掀波澜。
昨将一纸远寄我,天孙机锦千花攒。
愿师勿置铁门限,从它须索来千官。
搢绅相与叹莫及,便欲夺去加巾冠。
厥声已播不知息,箱箧盛贮光烂烂。
」其为一时推重如此。
吴之鲸武林梵刹志》云:「祥公梦观仁公同参,相与肆力于诗。
仁公以南粤进翡翠,作诗寓讽云:『见说炎洲进翠衣,网罗一日遍东西。
羽毛亦足为身累,那得秋林静处飞。
太祖怒曰:『汝谓我法网密,不欲仕我耶?
止庵亦以《西园诗》忤上,几不免。
」《西园诗》今载集中,不知所谓忤上者何语,野史流传,不足信也。
祥公有题倪云林周履道书画云:「东海东吴两故人,别来二十四番
」又有《为王驸马赋清真轩》诗,则知公生元季,至永乐中尚在也。
有《和御制赐赤脚僧》诗。
又《句容道中》诗云「十年三度上京华」,则洪武中应召浮屠也。
田汝成西湖志》云:「故宋时为僧,入元属念旧国,有《风雨》、《望月》诸诗。
汝成志称详博,其疏谬如此。
张适元末明初 1330 — 1394
字子宜长洲人
洪武初秀才举,擢工部郎中,病免。
复以明经荐授广西布政理问,调云南鱼课大使,考满改宣课大使
有《甘白先生集》十二卷。
田按:子宜高季迪为素交,不入「北郭十子」之烈。
晚官滇南,沐景颙沧海遗珠集》亦不录焉。
盖名在显晦之间者也。
诗有《乐圃》、《江馆》、《南湖》、《江行》、《滇池》等集。
与文集合为十二卷。
《明史艺文志》仅称子宜有《乐圃集》六卷,《四库提要》存目有《甘白集》六卷,盖均未见其全也。
余所得为翁覃溪顾千里旧藏本,诗文皆具。
乐圃集》多摹拟末化,《江馆》、《南湖》以后,特为俊爽。
集中有《画竹赠王生》、《写竹枝寿周南老》等诗,盖尝与陆天游、倪元镇诸人游,故兼擅盘礴之长。
此亦纪明初画家者所当知也。
徐达左
达左字良夫吴县人
洪武初用荐为建宁训导
有《耕渔集》。
刘凤《续吴录》:徐达左诗在张、徐间,亦相与善。
其与卢熊邓尉山也,有钮安仲文、杨本景和王谌之常者各赋诗,才亦相埒。
田按:元季吴中好客者,称昆山顾仲瑛无锡倪元镇吴县徐良夫,鼎峙二百里间。
海内贤士大夫闻风景附,一时高人胜流,佚民遗老,迁客寓公,缁衣黄冠与于斯文者,靡不望三家以为归。
良夫辑二十年友朋往来之诗文为《金兰集》三卷,梓于洪武乙卯,岁久失传。
宋牧仲抚吴谋重刻,以元不可得而止。
良失裔孙友,以其家藏钞本,重刻于乾隆庚辰
元季明初罕见之作,赖之以传。
良夫当时为风雅所归,可称好事。
至今仲瑛元镇人皆知之,而良夫或不尽知也。
《诗综》不录良夫一篇。
岂非缺典?
馀为采掇其颖出者数篇,以为好事之劝云。)
史谨
字公谨昆山人
洪武初以事谪云南
后用荐为应天府推官,降补湘阴县
罢官侨居江宁以终。
有《独醉亭集》三卷。
(《四库总目》:史谨诗,不涉元季缛靡之习,亦不涉宋季酸腐之调,平正通达,而神采自然高秀,在明初可自为一家。
梅花草堂集》:史谨公敏,少从昆陵倪瓒、郡人高启游。
博学好古,工诗什,善丹青。
偶武孟集得所为《与史敏结交行》一篇。
其词云:「故人故宅居娄城,嗟予避地临东溟。
两乡相去不多远,择交已结鸡豚盟。
适从别来三十载,百粤东西隔岭海。
临风对月每思君,人寰滚滚知何在?
我今行年七十馀,客游都门扶病躯。
莫愁家东杏林下,握手一笑情何如?
子居巷南我巷北,几度论心话畴昔。
辅车今日幸相依,故作歌诗写胸臆。
」《昆山志》云:「公谨」,误也。
周晖金陵琐事》,史谨太仓人,流寓金缆,自号吴门野樵,工绘事,长于寒林雪景。
尝自题其画云「:雨馀山色翠如苔,树杪寒烟湿未开。
童子无端扫红叶,隔林知有故人来。
」集中佳句,《七星关》云:「路远家难问,愁多酒易醒。
」《西山精舍》云:「涧户蜂留蜜,松巢鹤堕翎。
」《游清凉寺》云:「古径依山转,清猿向晚哀。
」《揽秀楼》云:「残霞拥树作秋色,空翠袭衣生暮寒。
」 《送屠先生》云:「南浦斜阳芳草色,东风啼鸟落花天。
」《日晷为张布政赋》云:「静递青春回禁柳,暗移白发上朝簪。
」《万松轩》云:「秋声出树晓无迹,云气入帘风满庭。
」《游天界寺》云:「地暖渐生眠鹿草,松枯欲折挂猿枝。
」《赠吴羽士》云:「松下剪云缝鹤氅,花开滴露写鹅经
」)
宋克元末明初
字仲温长洲人
明初徵为侍书,出为凤翔府同知
刘凤《续吴先贤赞》,仲温谢客杜门,取薄蹄临魏、晋书,穷昼夜不废,遂精其艺,真行章草,皆有意称,妙尽古法。
今所传《七姬志》等类钟元常
祝允明论书谓:「如初筵忽见三代鼎彝,盖亦天授,非人工能逮。
」时又有宋昌裔者,工力不减克,时称精媚。
《六砚斋二笔》:宋仲温书法《急就》,劲利古雅,仿佛钟鼎。
溢为绘事,唯写细,尝见其作《鸡栖石丛筱》一幅,题语极自满意,有「艺成不觉自敛手」之句。
盖谓不可复得也。
画史会要》:宋仲温善画,评者云:「虽寸冈尺堑,而千篁万玉,萧然无俗气。
」曾在试院卷尾,以朱笔扫竹一枝。
张伯雨有「偶见一枝红石竹」之句。
田按:明初书家,仲温宋广称二宋,合宋遂三宋。
倪元镇仲温诗云:「江上欣逢宋仲温,萧条古道向君论。
我居笠泽已十载,看竹惟君款我门。
」又云:「宋公天下士。
画竹就鼓琴。
来我北渚下,相从论古心。
元镇不轻许人者,仲温之品概可知矣。)
谢林元末明初
字矞树武进人
有《雪樵集》、《煮雪窝稿》。
田按:矞树龟巢老人子。
倪云林称其隐居教授,以乐其志,家无储,不为愁苦无聊之言。
盖亦高蹈之士,所谓此父此子也。
周玄真
玄真字玄初,又作元初嘉兴人,又云海盐人,生而精神夺目,从紫虚李拱端为道士,授劾召鬼神之术。
又于曹贵及霅川神师莫洞乙灵宝大法,于步宗浩授呼役云雷之法。
凡劾鬼、召鹤、祷雨,旸若儿戏,郡县大夫皆尊礼之。
洪武初,祷雨京,师辄应。
上数召见,赐坐咨诗,燕劳有加。
后住吴中人称鹤林高士,一时名流多有赠诗,具载题咏卷中。
倪云林云:元初真士尝居嘉禾紫虚观,好与吴仲圭隐君游,故得其诗画为多。
偶桓元末明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苏州府太仓人字武孟号海翁
眇一目,自号瞎牛
以诗谒倪瓒称之。
洪武中荆门州吏目
有《江雨集》、《醉吟录》、《凤台吟啸集》等。
字武盂太仓卫人
洪武中,以荐为崇安从事,授桂林河泊大使
永乐中,终荆门州吏目
有《江雨轩稿》、《醉吟录》、《凤台吟啸集》。
(《姑苏》:武孟少尝接识杨维桢倪瓒
谓其诗有超乘挽缰之力,日升川至之渐。
梅花草堂集》:偶武孟落拓嗜酒,喜吟咏,年八十二卒。
尝自作挽诗云:「堪怜八十白头翁,自笑生前万事慵。
北阙荐贤虽有剡,南村作守竟无功。
耽诗不愧诗才拙,嗜酒惟愁酒盎空。
留得五湖风月在,浪游谁复继遗踪?
」著《江雨集》。
秣陵,雅慕醉吟先生之为人,又作《醉吟录》行于世。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江雨轩稿》八卷,自题义阳偶桓武孟
按:《太仓志》:「偶桓武孟,少尝接识杨维桢倪瓒
亟称之。
洪武二十四年,应秀才毕,为崇安从事,授广西桂林河泊大使,终荆门州吏目,致仕归。
淮南故人蒋文用,即随入,侨居建安坊下,放情觞咏,久之乃还,卒年八十二。
家桃源径,筑江雨轩,每自题『瞎牛』,又号海翁
」志所云桃源泾者,即茜泾也。
明初茜泾尚属昆山县,故黄容叙其集,称为昆山偶武孟也。
其《辛卯立春日试笔》诗云「野老行年七十三」,是武孟生于元顺帝至元五年己卯,其卒当在阴永乐十八年庚子矣。
武孟有《自题桃花书屋诗卷》诗云:「野翁家住桃源曲,手种桃花结书屋。
太平老作葛天,自喜无荣亦无辱。
」又有《元夕写兴寄茜上诸友》诗。
予所藏乃弃文庄菉竹堂钞本,前有巡抚宣府关防印。
田按:偶武盂选元人及明初诗,题曰《乾坤清气》。
钱塘金弘选元人诗,亦曰《乾坤清气》,贝廷琚为作序,见《清江》。
武孟《江雨轩稿》世不多见,予检陆文量菽园杂记》杂:「予观政工部时,叶文庄公礼部侍郎,尝欲取吾昆元末国初以来诸公文集,择其可传者,或诗或文不出十篇,名曰《昆山片玉》以传。
命予采集之。
郭翼羲仲林外野言》、殷奎孝章强斋》、袁华子英《耕学稿》、易恒久成《泗园集》、吕诚敬夫《来鹤轩集》、朱德润泽民《存复斋稿》、林钟仲镛《谷集》、沈丙南叔白云集》、马麟公振淞南渔唱》、屈昉季明寓庵》、王资之深《瑞菊堂集》、郑文康时乂《平桥稿》、偶武孟《江雨轩集》之类。
不久予除南京吏部主事,恐致遗失,俱以送还,乡先辈之美竟泯泯矣!
钱竹汀《江雨轩集跋》云「得自菉竹堂钞本」,当即文量所见者也。
《明史艺文志》、《四库提要》均未著录,安得好事者为物色而甄录之。)
王绂明 1362 — 1416
字孟端无锡人
洪武中,徵至京师,寻坐累戍朔州
永乐初,以善书供事文渊阁,除中书舍人
有《友石山房稿》五卷。
(《四库总目》:博学工书画,所作山水竹石,风韵潇洒,妙绝一时。
说者谓可继其乡倪瓒
其诗虽结体稍弱,而清雅有馀。
盖其神思本清,故虽长篇短什,随意濡染,不尽计其工拙,而摆落尘氛,自然合度。
俨山集》:国朝墨竹最擅名者全陵王孟端中书、娄江夏仲昭太常
娄江出于金陵,其后略变,然潇洒绝俗,中书为多;精神气力,太常亦自能到。
匏翁《家藏集》:画家惟墨竹颇寓书法,近时得其妙者,莫过于毗陵王孟端舍人
弇州山人四部稿》:孟端为国朝第一手,有石室层土、梅花道人遗意,而清标高格又似过之。
余尝记其二事:其一,沐黔公行金帛求盂端画,谢绝之。
后忽作一幅,遗其僚素厚黔公者,使致之曰:「姑以是塞公意,毋言我为公也」其二,月夜闻邻笛,乘兴画幅,访遗之。
其人乃大贾,甚喜,具蛇绒、文绮各二。
孟端一配幅。
孟端却其币,手裂画坏之。
《湖山佳趣》一卷,初阅之以为黄鹤山樵也,清思扑人眉睫间,应接不暇,至题尾,知为九龙山人王孟端
孟端在永、宣间,声价不下黄鹤山樵
今来渐寂寂然,使有真鉴赏者,而知其胸中富丘壑也。
东吴菰芦人,步武之外皆卷中境界。
晚途复作吏,不觉自远,聊置此卷案头,于明退朝之暇,时一展看,不令衿裾烟霞色尽也。
卷初属陆太宰时,乞李文正篆额,吴文定题字,邵文庄作歌,其为名士所推如此。
李日华《恬致堂集》:孟端,于倪徵君柯博士两家斟酌多寡浓淡而为之。
是以有倪之逸,无其疏野;有柯之雄,无其伉浪。
六研斋二笔》:王孟端赠黄叔洪山水一帧,用笔精到,超出幼文、天游之上,而与叔明并驾,平生所绝少者。
耐轩层士王达一诗亦佳,诗曰:「万古山川一鉴开,层层曲曲见楼台。
云随晓月峰前堕,鸥逐春溪树里来。
两岸落花人荡桨,半汀残雨客衔杯。
寰区何处有此地?
物外四时无点埃。
岂但右军多笔法,要知黄石是仙才。
奔滩触浪非赭鲤,绝壁凝岚护翠苔。
玉室金堂疑太华,紫芝瑶草忆蓬莱。
相看六月不知暑,一榻清风真快哉!
」 《无声诗史》:孟端自号九龙山人,又号友石生,志气高逸,工古诗歌,尤善山水石竹
每酒酣,对客著黄冠服,意气傲然,伸纸攘袂,挥笔洒洒,奇怪跌宕,不可名状。
画已,徐吟五字诗,萧然有风人之致。
因树屋书影》:王孟端诗画双美,近见其诗集百馀篇,声律不在高、杨、张、徐之亚。
如「旧业暂归翻似客,异乡重到即为家」,「通仙要得悬壶术,遗世聊存荷锸风」,草色池塘看细雨,杏花帘幕动轻寒」,「鸟从万木阴中响,人在乱山深处行」,皆意新而调,不独笔墨工竹石而已。
田按:九龙山人画品超绝,诗亦别有风趣,稍录其矜练之作,如读一幅著色云林画也。)
虞谦明 1366 — 1427
字伯益金坛人
洪武中,由太学生刑部郎,出知杭州府
永乐中,召为大理少卿,进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仁宗即位,改大理寺卿
有《玉雪斋稿》。
(《东里集》:伯益以诗名于时,喜写山川木石,幽淡简远,有倪云林风致。
画史会要》:家多蓄法书名画,公馀写金错刀
无声诗史》:伯益画竹石,与夏太常齐名。)
陈登元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福建连江人字龙淮
工书善画,所作山水,雅似倪瓒
以气节自持,诗古文词,类多感慨。
有《渔村诗文集》、《谠篇》。
陈叔谦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杭州人,一说武陵人
工画,山水仿倪云林,能鉴古器,识名画。
缪仲藇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福建福安人字醇之号淡如
诸生
工画,有倪瓒笔意。
亦工诗。
有《一瓢稿》。
沈宾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仁和人字永嘉号雪斋
工书画,倪瓒赵孟頫之秘,亦善山水。
行楷得王、米真传,至于铁笔诸技,尤为奇妙。
有《石刻幽英兰谱》。
沈芳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杭州人一名洪字子旋
诸生
能书善画,山水宗黄公望,间为倪瓒小景,兼工花鸟。
徐宏泽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嘉兴人字润卿号春门自号竹浪老人
工书善画。
书先师法赵孟頫,晚爱张伯雨,足与姚绥颉颃。
其画前追倪瓒黄公望,后仿文徵明沈周诸家,与李日华陈继儒相埒。
袁华
字子英昆山人
洪武初苏州训导
有《耕学斋集》十二卷,《可传集》一卷。
(《四库总目》:明之初年,作者林立,为诸家盛名所掩,故人与诗皆不甚著。
实则衔华佩实,具有典型,非后来伪体所能及。
西湖竹枝集》:袁子英博学有奇才,自幼以诗名缙绅间。
如「三峰月寒木客笑,丹阳湖深姑恶飞」,皆脍炙语也。
又如「银杏树阴不受暑,蔷薇花开犹早春」,可称才子矣。
姑苏》:子英少颖悟不群,读书一二过辄记诵不忘。
工诗,尤长于乐府,与顾阿瑛友善。
其家所藏书画,悉经品题。
《续吴先贤赞》:子英工为诗。
杨廉夫为乐府,有所风刺,前代别为格,惟引子英与同。
水东日记》:袁子英晚年惟一子县吏,坐累并子英南京以卒。
詹孟举挽诗曰:「门山水隔,鱼雁依然得往来。
书后常思洞庭,诗中人寄陇头
但知抱道非贫病,谁料生儿是祸胎。
老泪尽从枯眼出,西风遥洒凤凰台
」 田按:子英铁门弟子,玉山游客,风华虽擅,骨气自遒。
吴人若高季迪吾不敢知,自杨孟载以下,岂容多让。
子英兼善品题书画,其题云林生著色山水云: 「门外青林生紫烟,龙泓一道落飞泉。
却如灵石山中宿,为说倪迂米颠
」跋云:「向客张贞层涧阿,言米南宫有洁癖,书画俱小幅,近代惟倪云林颇似之。
米以颠名,馀故以迂名倪。
今观遗画并及之。
」馀又检玉笥生诗有云:「艮岳恩荣雨露荒,平泉销废子孙忙。
久无人下公庭拜,赖有倪迂米狂
倪迂之见于诗者,当以二诗为最先矣。)
赵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福建莆田人初名之璧字十五又字枝斯
嗜古好奇,工诗歌,善山水,近倪瓒
画花鸟、凫雁,飞鸣生动,娟秀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