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明朝
杨维桢元末明初 1296年12月25日 — 1370
维桢字廉夫会稽人
泰定丁卯进士,署天台尹,改钱清场盐司令,迁江西等处儒学提举
会兵乱,避地富春山,徙钱塘
张士诚招之,不往,又忤达识丞相,自苏徙
明洪武二年,召修礼乐书,维桢谢曰:岂有八十岁老妇,就木不远,而再理嫁者邪!
赋《老客妇词》以进。
赐安车诣阙,留百二十日,以白衣乞骸骨,放还。
卒年七十有五。
廉夫尝居吴山铁冶岭,故号铁崖
太湖,得莫邪铁笛,又称铁笛道人
筑室松江上,有小蓬壶、草玄阁诸胜。
海内荐绅大夫,与东南才俊之士,造门纳屦,殆无虚日。
玉山草堂之会,推主敦盘。
笔墨横飞,铅粉狼藉,或戴华阳巾,披鹤氅,踞船屋上,吹铁笛,作《梅花弄》,坐客皆蹁跹起舞,以为神仙中人也。
所著书数百卷,其《古乐府》尤盛行。
张伯雨曰:《三百篇》而下,不失比兴之旨,惟《古乐府》为近。
今代李季和杨廉夫遂称作者。
廉夫上法汉、魏,而出入少陵、二李之间,故其所作,隐然有旷世金石声,又时出龙鬼蛇神,以眩荡一世之耳目,斯亦奇矣。
元诗之兴,始自遗山
中统至元而后,时际承平,尽洗宋、金馀习,则松雪为之倡。
延祐天历间,文章鼎盛,希踪大家,则虞、杨、范、揭为之最。
至正改元,人材辈出,标新领异,则廉夫为之雄。
而元诗之变极矣!
明初,袁海叟杨眉庵辈皆出自铁门。
钱牧斋谓铁体靡靡,久而未艾,斯言未足以服铁崖也。
张适元末明初 1330 — 139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30—1394 【介绍】: 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子宜
幼颖悟,七岁能赋诗弹琴,十岁通五经,十三应江浙乡试,人以为神童。
明洪武初秀才举,宋濂荐修《元史》,擢工部都水郎,以病辞免。
周正道陈惟寅辈觞咏自得,与高启杨基等并称十才子
后为滇池鱼课、宣课二司大使,衣食不给,卒于官。
有《甘白先生集》、《乐圃集》等。
王行元末明初 1331 — 1395
字止仲长洲人
洪武末,坐蓝玉党死。
有《半轩》,《楮园》二集。
(《四库简明目录》:王行诗格清刚骏爽,在「北郭十子」内,与高启亦称敌。
《笔精》:吴郡王止仲,国初布衣也。
王文恪笔记称其才敏,尝识姚广孝于未遇。
余尝得杨文敏公遗书,中有王行半轩文集》十二卷,写本也。
其诗不甚多,如:「高馆疏帘晚乍开,读书声里故人来。
山中本自无尘土,催得家僮扫绿苔。
」清逸可诵。
田按:「北郭十子」,能画者五人。
幼文画迹流传最多,孟载来仪仲温止仲今罕传者。
止仲喜泼墨成山水,时人谓之王泼墨。
自题所作画诗云:「高馆良宵睡思迟,葛巾重著半曛时。
都将满抱林泉兴,付与闲窗墨半池。
」可想见盘礴之趣矣。)
张羽元末明初 1333 — 138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33—1385 【介绍】: 元明间江西九江人字来仪,后以字行,更字附凤
元末避乱居湖州,领乡荐,为安定书院山长。
再迁吴中,与高启等为诗友。
明初,举贤良,不出。
洪武四年,徵至京师,廷对称旨,擢太常寺丞,兼翰林院同掌文渊阁事。
以事谪岭南,中路召还,知不免,投水死。
文章精洁有法,尤长于诗,明初与高启杨基徐贲唐初四杰
有《静居》。
字来仪浔阳人,徙于吴。
元末领乡荐,为安定书院山长。
洪武初,徵至,应对不称旨,放还。
再徵授太常司丞,坐事窜岭南,未半道召还,自知不免,投龙江死。
有《静居》六卷。
(《书史会要》:张羽喜临《兰亭帖》。
李日华《六砚斋笔记》:张来仪不独能诗,兼亦善画。
曾临高房山小幅,感而作歌,有云,「我纵有心嗟欲老。
」又云:「乾坤浩荡江湖阔,纵我执笔嗟何从?
」盖深心于是者。
(《画史会要》:张静居画法米氏父子,笔意最妙。
亦喜高房山,曾临其小幅山水,有「五峰秀出青芙蓉,云气郁郁如游龙」之句。
《国雅》:张司丞来仪体裁精密,情喻幽深,颇似钱、郎。
其《送僧还日本》云:「杖锡去随缘,乡山在日边。
遍参东土法,顿悟上乘禅。
咒水归龙钵,翻经避浪船。
本来无去住,相别与潸然。
」字字沈著。
至《游山寺》句有:「松老知僧腊,禅空悟佛心。
」或讥其剽窃韩翃「僧腊」「禅心」语也。
子卿有「明月照高楼,想见馀光辉」,子美有「落月照屋梁,犹疑见颔色」,不以为病,今来仪用「老知」「空悟」虚字转妙。
余近《题南林禅院》亦云:「门前流水经行意,湖上青山宴坐心。
」寓目得句,偶与此合,岂有意述古耶?
田按:来仪榜所居曰「静者层」,因以名集。
高季迪有《静者层记》云:「今有人焉,处空谷之中,栖长林之下。
干戈之声不闻,车马之迹不至,其层静矣。
而利禄之念不忘于心,穷约之忧每拂乎虑,虽誇然而行,块然而坐,颠倒攫攘,无异奔骛于埃壒者。
子谓其静者乎?
又有人焉,游于邑都,宅于市里,邻有歌呼之喧,门有造请之杂,心倦乎应答,身劳于将迎其居非静矣。
而抱廉退之节,慎出处之谊,虽逐逐焉群于众人,而进不躁忽,视世之挥霍变态,倏往而倏来者,若云烟之过目,漠然不足以动之。
子谓其非静者乎?
季迪此言庶几知退者,而卒与祸会,亦所遭之不幸也。
来仪《送季迪赴台》诗云:「天网讵恢恢,康庄遍榛菅。
」读之良可悲矣!
来仪五古可肩随孟载,七古奔轶绝尘,超孟载而上之,特方之季迪尚非其伦,如纠髯客见太原公子,未堪并驱中原。)
徐贲元末明初 1335 — 139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35—1393 【介绍】: 元明间苏州府长洲人字幼文号北郭生
工诗善画。
十才子之一,又与高启杨基张羽合称吴中四杰。
元末为张士诚掾属。
张氏亡,谪临濠
洪武二年放归。
后授给事中,改御史巡按广东
官至河南左布政使
以征洮岷军过境,犒劳不时,下狱死。
有《郭集》。
字幼文,其先蜀人,徙常州,再徙吴。
张士诚辟为属,已谢去,居湖州蜀山
吴平,谪徒临潦。
洪武初用荐奉使晋冀,还授给事中,改御史,出按广东
刑部主事,迁广西参议,再迁河南左布政使,以事下狱死。
有《郭集》六卷。
(《国雅》:除方伯幼文,词彩遒丽,风韵凄朗,殆如楚客丛兰,湘君芳杜,每多惆怅。
皋亭山作全佳,当似耿湋
余尝爱其《折莲子》绝句云:「柔丝零落芳心苦,未及秋风已断肠。
」读之颇增悲慨。
中有《送曾伯滋赴河将幕》云:「上将初分阃,儒官解习兵。
风旗春猎野,雪帐夜归营。
洮水从岷下,祁山陇平
知公能载笔,草檄报边声。
」中二联并佳。
王稚登吴郡丹青志》:除幼文画山水林石,濯濯可爱。
六砚斋三笔:徐幼文作绘,清润恬雅,所题楷笔,亦秀整端慎,不为遝拖自恣。
今得睹其草书《泰山纪游》三诗,雄紧跌宕,出入、素,无不淋漓快健,乃知古人之不可则也。
诗云:「万仞峰头上帝居,紫宸绛节接清虚。
昆仑尚想周王制,屃赑犹传秦相书。
盘礴三齐横地轴,孤根西北接天枢。
自是仙人真窟宅。
愿得安期一起予。
」其二曰: 「山下更衣路渐难,岩岩高上历欲岏。
天关遥控三千里,烟磴斜悬十八盘
复殿尚留元狩碣,老松仍挂祖龙官。
怪来爽气清人骨,玉峡流云瀑布寒。
」其三曰:「翠削芙蓉倚碧霄,盘空霞磴度飞轺,绝壁金银双阙迥,澄空钟磬万山岧。
天门过雨岚光合,日观标霞海色遥。
穹碑读罢占遗迹,欲共玄晖问泬㵳。
」《画史会要》:《陈仲醇》云:「幼文字学晋王廙,画法董源,曾于项氏见之。
」 《木事诗》:杨孟载《梦绿轩序》曰:「馀与劝文同谪钟离,结屋四楹,幼文居东,馀居西。
诗云:『去年吴城正酣战,却忆危楼望葱茜。
今年放逐到长淮,万绿时于梦中见。
』因题其室曰梦绿。
幼文《纪梦》诗云:『梦里绿阴芳草,画中春水人家。
何处江南风景?
莺啼小雨飞花。
』又《听歌》云:『才得听歌便泪垂,眼前不似旧题时。
青春多半遭离乱,白发能消炎许悲?
』」知其身伤离乱,又遭逢迁谪,故间情之作,亦复凄楚。
田按:季迪幼文投契不浅。
季迪《送徐七往蜀山书舍》诗云:「获君乃瑚琏,顾我犹斗筲。
高怀矫衰薄,雅音变哇咬。
谈诗辨六义,读易穷诸爻。
情亲岂殊意,气合真同胞。
因依像轮辐,畅和谐埙匏。
妓席夜留宴,僧扉昼携敲。
要抄送讴唱,澜翻杂诙调。
」《北郭徐幼文远来兼送南归》云:「东海徐君同里,日共周旋接冠履。
斯人自是真可人,不见心忧见之喜。
」《怀徐七》云:「客行日已远,我思日已积。
东南望归棹,鸟去烟波夕。
忧来不成言,满抱空戚戚。
」《徐记室钟离归后同登东丘亭》云:「同上高亭一赋诗,喜逢君是谪归时。
不然此日登临处,应望天涯有远思。
」可谓情溢言外。
幼文诗才,不及高、杨、张,而蹈矩中规,亦自善用其短。
诗集称北郭,而吕志学《跋幼文惠山图》云:「幼文所制乐府诗文若干卷,签题《悟澹集》。
」此又读幼文诗者所当知也。)
高启元末明初 1336 — 137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36—1374 【介绍】: 苏州府长洲人字季迪号槎轩
张士诚吴时,隐居吴淞江青丘自号青丘子
博览群书,工诗,尤精于史,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
其诗之才力声调,过三人远甚,为元明间一大家。
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并受命教授诸王
后擢户部右侍郎,自陈年少不敢当重任,辞归故里。
苏州知府魏观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
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
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词学图录
高启(1336-1374) 字季迪号槎轩又号青丘子
苏州长洲人
修《元史》,授翰林院编修,擢户部侍郎
早年与张羽徐贲等有"北郭十友"之称,后又与杨基张羽徐贲并称"吴中四杰"。
有《高青丘集》、《扣舷词》。
字季迪长洲人
洪武二年,与修《元史》,授翰林编修
寻擢户部侍郎,辞,放还,以魏观事坐法死。
有《凤台》、《吹台》、《江馆》、《青丘》、《胜壬》、《南楼》、《槎轩》、《娄江》、《姑苏杂咏》等集,自选为《缶鸣集》。
景泰中,吴人徐庸汇为《大全集》。
国朝桐乡金檀复搜逸辑注为《青丘集》十八卷。
(《四库总目》:高启天才高逸,实据明一代诗人之上。
其于诗,拟汉、魏似汉、魏,拟六朝六朝,拟唐似唐,拟宋以宋,凡古人之所长,无不兼之。
振元末纤秾缛丽之习,而返之于古,实为有力。
然行世太早,殒折太速,未能镕变化,自为一家,故备有古人之格,而反不能名为何格,此则天实限之,非过也。
特其摹仿古调之中,自有精神意象存乎其间,譬之褚临《禊帖》,究非硬黄双钩者比。
故终不与北地、信阳太仓、历下同为后人诟病焉。
都穆南濠诗话》:韩文公诗曰:「我生之初,月宿南斗。
东坡谓公身生磨蠍宫,而己命亦居是宫。
盖磨蠍即星纪之次而斗宿所躔也。
星家言身命舍是者,多以文显。
以二公观之,名虽重于当世,而遭逢排谤几不自容,盖诚有相类者。
吾乡高季迪为一代诗宗,命亦舍磨蠍,又与坡翁同生丙子
洪武初以作文竟坐腰斩,受祸之惨,又二公之所无者。
吁,亦异矣!
张习四杰集序》:国初,以高、杨、张、徐比唐之四杰,故老言不惟文之似,而其攸终亦不相远。
眉庵盈川,令终如一;太史之毙,同乎宾王;北郭虽不溺海,仅全要领,而非首丘;司丞龙江,又与照邻无异。
噫,亦异矣!
叶盛水东日记》:杨文定公尝云: 「范文正高季迪皆出姑苏,两人气象不同,盖于其所赋《卓笔峰》见之。
范云:『笠泽研池小,穹窿架石峨。
仰凭天作纸,写出太平歌。
』高云:『云来初似墨,雁过还成字。
千载只书空,山灵恨何事?
』」 田按:季迪诸体并工,天才绝特,允为明三百年诗人称首,不止冠绝一时也。
青田作《二鬼》诗,自负与潜溪并峙天壤,岂知江上有青丘子哉!
季迪青丘子歌》:「青丘了,臒而清,本是五云阁下之仙卿。
何年降谪在世间,向人不道姓与名。
但好觅诗句,自吟自酬赓。
朝吟忘其饥,暮吟散不平。
当其苦吟时,兀兀如被酲。
头发不暇栉,家事不及营。
儿啼不知怜,客至不果迎。
不惭被宽褐,不羡垂华缨。
不问龙虎苦战斗,不管乌兔忙奔倾。
向水际独坐,林中独行。
斫元气,搜元精,造化万物难隐情,冥茫八极游心兵,坐令无象作有声。
微如破悬虱,壮若屠长鲸。
清同吸沆瀣,险比排峥嵘。
霭霭睛披,轧轧冻草萌。
高攀天根探月窟,犀照牛渚万怪呈。
妙意俄同鬼神会,佳景每与江山争。
星虹助光气,烟露滋华英。
听音谐韶乐,咀味得太羹。
世间无物为我娱,自出金石相轰铿。
」其自负亦复不浅。
史馆后骤擢户部侍郎,以不能理天下财赋力辞。
盖亦有托而逃。
观其京《师寓廨》诗「拙宦危机远」,其志可见矣!
迨夫魏守狱兴,牵连以死。
旧游素交,同声哀悼。
杨孟载:「《鹦鹉》才高竟殒身,思君别我愈伤神。
每怜四海无知己,顿觉中年少故人。
祀托友生香稻糈,魂归丘陇杜鹃
文章穹壤成何用?
哽咽东风泪满巾。
徐幼文:「昔别会有期,兹别渺无迹。
茫茫堪舆间,飘然竟何适?
旦暮凄以深,形影吊单只。
惟馀瑶华言,和谐重金石。
一读一怆情,老泪屡挥滴。
张来仪:「平生五千卷,宁救此日艰。
」又:「中郎幼女今痴小,遗槁千篇付与谁?
浦长源:「鼓罢瑶琴遂解形,萧萧日影下寒城。
薄田供祭遗妻子,新冢题名望友生。
地下未应消侠气,人间谁肯没诗名。
旧庐重过悲闻笛,欲赋《招魂》竟不成。
」玉碎昆仑,兰焚楚泽,千古才人,同声下泪矣。)
馀尧臣元末明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浙江永嘉人字唐卿
早年以文学著,客居会稽镇将多次荐举,无意仕进。
迁居吴中,与高启张羽、王行等称“十才子”,因家近北郭,又号“北郭十友”。
张士诚延为幕客。
士诚败,与杨基徐贲同徙濠梁
洪武二年放还,授新郑县
尧臣字唐卿永嘉人
张士诚客。
明初谪徙濠梁,旋放还,授新郑丞。
有《菜薖集》。
田按:唐卿杨基张羽徐贲王行王彝宋克吕敏陈则释道衍高季迪「北郭十友」。
季迪《答馀新郑诗云》:「日高破灶烟未起,闭户不绝哦诗声。
」又云:「须臾出君寄我劄,上有秀句如瑰琼。
」亦豪于吟事者,惜集不传。
仅见题秀野轩一诗而已。
丘民元末明初
字克庄广陵人
家饶于财,一时同里诸彦多事徵逐,独从师友,以学问为事。
扬州被兵,携妻子奔浙西,侨居郡中,入庠序,训生徒自给。
至正壬寅,用流寓籍,以毛诗就试,与选,徐大章雪庐作序赋诗,送其会试。
明洪武初,为松江校官
殷孝奎有踏雪入汳城访丘克庄诗,顾谨中曰:余年十五游郡庠,当时为师者,全公希贤丘公克庄杨公孟载贝公廷琚鲁公道源、包公叔蕴,皆一时名士。
由是慕学之士无虑千数。
松江一时文风之盛,不下邹鲁。
后民官至礼部侍郎
杨基瓜洲丘克庄诗云:江水靓如空,江花冷未红。
怜予犹客里,羡汝已乡中。
白苧青衫雨,乌纱短帽风。
不须摇艇子,垂钓五湖东。
袁凯元末明初
字景文松江华亭人
洪武三年举人,荐授监察御史,以病免归。
有《海叟》四卷。
何景明大复》:我朝诸名家集,独海叟诗为长。
叟歌行、近体法杜甫,古作不尽是,要其取法亦必自汉、魏以来者。
其所造就,盖具体而未大耳。
陆深《金台纪闻》:国初高季迪袁海叟皆以诗名,而云间姑苏近,殊不闻其还往唱酬,若不相识然,何也?
都玄散尝道季迪有赠景文诗曰:「清新还似我,雄健不如他。
」今其集不载。
是诗玄敬得之史监明古,史得朱应祥岐凤
岐凤吾松人,以诗自豪于一时,为序《在野集者》。
其事虽无考,然两言者盖实录云。
《国雅》:袁侍御景文才清遒拔,往往有奇语,尤闲于咏物。
其题《白燕》、《闻笛》,颇为时口脍炙。
香祖笔记》:明初诗人,共推高季迪为冠,而大复独以海叟为冠,空同许为知言。
今读其诗,古诗学魏、晋,近体学杜,皆具体而微耳。
遽跻之青丘生之列,未免失伦。
《明诗别裁》:李献吉海叟师法子美
何仲默谓歌行杜之体。
鄙意伤于平直,未极变化。
若七言断句,在李庶子刘宾客间,青丘孟载俱未及也。
田按:孝陵严切,海叟以权谲免,幸矣!
大雅集》录海叟《蚊诗》云:「群蛇戢戢方斗争,虾蟆蝼蛄相和鸣。
百足之虫行无声,毒气著人昏不醒。
蚊蚋虽微亦纵横,隐然如雷吁可惊。
东方日色苦未明,老夫闭门不敢行。
」盖元季伤乱之作。
何元朗四友斋丛说》引为讥切太祖,亦附会之过也。
海叟诗骨格老苍,摹拟古人无不逼肖,亦当时一作家。
何大复标为明初诗人之冠,过为溢美,宜诸公之不取也。)
陈则元末明初
则字文度昆山人
洪武初秀才举,授应天府治中
户部侍郎,谪大同府同知,迁知府
张大复梅花草堂集》:陈文度少与高启徐贲张羽杨基相倡和,尝赋《紫菊》,同社亟称之,呼陈紫菊。)
方孝孺明 1357 — 1402
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临海人
洪武中以荐授汉中教授
建文中召为文学博士,靖难师入,召草诏,不屈死。
有《逊志斋集》二十四卷。
(《四库总目》:孝孺学术纯正,而文章乃纵横豪放,颇出入于东坡龙川之间。
盖其志在于驾轶,锐复三代,故其毅然自命之气,发扬蹈厉,时露于笔墨之间。
燕王篡立之初,、黄诸人为所切齿,即委蛇求活,亦势不能存。
孝孺深欲藉其声名,俾草诏以欺天下,使稍稍迁就,未必不接迹三杨
而致命成仁,遂湛十族而不悔,语其气节,可谓贯金石动天地矣!
文以人重,则斯集固悬诸日月不可磨灭之书也。
) 《吾学编》:皇太子即位,廷臣交荐孝儒,侍讲筵,备顾问。
孝孺德望素隆,一时倚重。
上好读书,每有疑,即召使讲解。
临朝奏事,臣僚面议可否,必命孝孺就扆前批答。
孝孺尝作《书事》诗曰:「斧扆临轩几砚间,春风和气满龙颜。
细听天语挥毫久,携得香烟两袖还。
」又曰:「风软彤庭尚薄寒,御炉香绕玉栏杆。
黄门忽报文渊阁,天子看书召讲官
」 (《南濠诗话》:方正学先生集,传之天下,人人知爱诵之,但其多杂以他人之诗,如勉学二十四首,乃陈子平作,《渔樵》一首乃杨孟载作,又有《牧牛图》一绝,亦元人诗。
《梦蕉诗话》:方孝孺《过严子陵钓台长短句》云:「正人先正己,治国先齐家。
如何废郭后,宠此阴丽华
糟糠之妻尚如此,贫贱之交安足拟!
羊裘老子早见几,独向桐江钓烟水。
」直于子陵心上说出。
宋诗不及于唐,固也。
或者矮观声吠并谓不及于元,是可笑欤!
正学论诗云:「前宋文章配两周,盛时诗律亦无俦,今人未识仑派,却笑黄河是浊流。
」「天历诸公制作新,力排旧习祖唐人,粗豪未脱风沙气,难诋熙丰作后尘。
」 田按:希直文章渊源出于宋景濂,而学术街纯正则过之。
姚江明儒学案》云:「景濂氏出入于二氏,希直以叛道者莫过于二氏,而释氏尤甚,不惮放言驱斥,有明之学祖也。
」诚为确论。
太祖诛戮功臣,至末年文武名臣几尽,使得一二旧勋如宋国公颍国公者,靖难之师,孰孰负未可知也。
希直《送诚意伯士端括苍》诗云:「海内只今无盗贼,幽州兴兵恼邦国。
庙堂谋议岂无人,我怀中丞泪沾臆。
呜呼志士古所稀,留侯武乡今是谁?
九原招公傥可作,为解四海苍生危。
」盖亦有慨于是,诵汉祖猛士之歌,同兹三叹。)
包尼授
尼授一名圣字师圣江阴人
洪武初明经辟,授岳州同知
有《鹤洲遗稿》。
田按:永乐中,朱绍辑高季迪杨孟载师圣诗为《三先生集》。
师圣诗不逮高。
扬远甚。
绍为师圣外孙,欲私其外祖耳。
安磐
字公石嘉定州人
弘治乙丑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
都给事中,议大礼被杖,免官。
万历初,追赠太常少卿
有《游峨集》、《颐山集》。
(《四库总目》:《安磐颐山诗话》二卷。
其论诗以严羽为宗,其议庄昶「溪边鸟共天机语,杖上挑太极行」句,论梅尧臣「歌欲论《长恨》,人将问少君」句,及排周紫芝林逋梅诗,可谓公论。
亦能诗,故其评论古人多中窍会,盖深知其甘苦,而后可定其是非。
天下事类如是也。
升庵》:明嘉州杨孟载青城王汝玉成都袁阿潜、除遵晦、富顺晏振之,近得宜宾牟君伦长宁侯汝弼嘉州安公石程以道,卓然名家。
升庵外集》:亡友安公石妙于集句,以「鲈鱼正美不归去」对「瘦马独吟真可哀」。
又「请君酌我一斗酒,与尔共消万古愁」。
又「梁间燕子闻长欢,楼上花枝笑独眠」。
「水国莲花府,云帆枫树林」。
又集杜句吊叶叔晦,读者为之泣下。
其诗云:「临江把臂难再得,便与先生成永诀。
文章曹植波浪阔,死为星辰亦可灭。
老去新诗谁与传?
男儿性命绝可怜。
出门转盼已陈迹,妻子山中哭向天。
中夜起坐万感集,人生有情泪沾臆。
凤凰麒麟安在哉?
石田茅屋荒苍苔。
君不见空墙日色晚,悲风为我从天来。
」 《池北偶谈》:安松溪升庵先生友也。
其诗风神独绝,而世罕知之。
静志居诗话》:杨用修公石论诗之旨云:「唐之名家自立机轴,譬犹群花各有丰韵,乃或剪彩以像生,或绘画而傍影,终非真也。
」又云:「论诗如晶花木,牡丹芍药,下逮苦栋刺桐,皆有天然一种风韵。
今之学杜者,只牡丹芍药尔。
」其说足以解颐。)
袁华
字子英昆山人
洪武初苏州训导
有《耕学斋集》十二卷,《可传集》一卷。
(《四库总目》:明之初年,作者林立,为诸家盛名所掩,故人与诗皆不甚著。
实则衔华佩实,具有典型,非后来伪体所能及。
西湖竹枝集》:袁子英博学有奇才,自幼以诗名缙绅间。
如「三峰月寒木客笑,丹阳湖深姑恶飞」,皆脍炙语也。
又如「银杏树阴不受暑,蔷薇花开犹早春」,可称才子矣。
姑苏》:子英少颖悟不群,读书一二过辄记诵不忘。
工诗,尤长于乐府,与顾阿瑛友善。
其家所藏书画,悉经品题。
《续吴先贤赞》:子英工为诗。
杨廉夫为乐府,有所风刺,前代别为格,惟引子英与同。
水东日记》:袁子英晚年惟一子县吏,坐累并子英南京以卒。
詹孟举挽诗曰:「门山水隔,鱼雁依然得往来。
书后常思洞庭,诗中人寄陇头梅
但知抱道非贫病,谁料生儿是祸胎。
老泪尽从枯眼出,西风遥洒凤凰台
」 田按:子英铁门弟子,玉山游客,风华虽擅,骨气自遒。
吴人若高季迪吾不敢知,自杨孟载以下,岂容多让。
子英兼善品题书画,其题云林生著色山水云: 「门外青林生紫烟,龙泓一道落飞泉。
却如灵石山中宿,为说倪迂米颠
」跋云:「向客张贞层涧阿,言米南宫有洁癖,书画俱小幅,近代惟倪云林颇似之。
米以颠名,馀故以迂名倪。
今观遗画并及之。
」馀又检玉笥生诗有云:「艮岳恩荣雨露荒,平泉销废子孙忙。
久无人下公庭拜,赖有倪迂米狂
倪迂之见于诗者,当以二诗为最先矣。)
陈完
字孟英,宽弟。
田按:陈仲完有《简斋迂稿》,见《福建通志》、《安风雅》。
仲完钱塘怀古》一律,《列朝诗集》、《明诗综》录作孟英诗,古人一诗互见两集,原有此例,不足怪也。
孟英诗集,馀遍考吴人著述,无有能举孟英集名者。
《诗综》云孟英有《简斋稿》。
岂集名亦堪假借耶!
斯不可解矣。
孟英佳句如「留客小莺偏恰恰,可人飞蝶故双双」,「乌纱别制笼头帽,白苧新裁称体衣」,「莺捎飞蝶穿花去,水学惊蛇抱石流」,「柔橹呕哑移画舫,轻雷历辘走香车」、亦杨孟载一辈人也。
陈邦瞻明 1567 — 162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3 【介绍】: 江西高安人字德远
万历二十六年进士
南京大理寺评事,出为浙江参政,进补河南右布政使,分理彰德诸府
开水田,建书院,迁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军务
天启初官至兵部左侍郎,卒官。
曾搜访明初高启杨基等集,刻而传之。
冯琦原稿,编定《宋史纪事本末》,又有《元史纪事本末》、《莲华山房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