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侯震旸” 相关资源
人物库 明朝
刘一燝明 1567 — 1635
维基
刘一燝(1567年—1635年)字季晦江西南昌县人
晚明政治人物,属东林党,历神宗、光宗、熹宗、思宗四朝,熹宗朝初期为内阁首辅,与叶向高左光斗为辅政大臣主持朝政。
刘一燝出身官宦之家,其父刘曰材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进士,官至陕西左布政使
万历十六年(1588年)一燝与兄一焜、一煜同赴乡试中举。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又与一煜同中乙未进士
庶吉士,授检讨
光宗即位,擢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与方从哲韩爌同为顾命大臣
光宗驾崩后,李选侍李进忠(后改名魏忠贤)等挟持皇太子乾清宫,企图藏匿皇长子以自重,一燝英国公张惟贤、周嘉谟杨涟等当机立断,带领群臣入乾清宫哄骗出皇长子,力主皇长子移驾慈庆宫(乾清不可居,殿下宜暂居慈庆),并逼迫李选侍迁住哕鸾宫,是为移宫案,朱由校于是得以登极继承皇位。
熹宗登基后,方从哲被弹劾,一燝接任首辅,主理朝政。
刘一燝为政贤明,能匡君之失,“发内帑,抑近侍,搜遗逸,旧德宿齿布满九列,中外欣欣望治焉”。
但当时熹宗年幼,魏忠贤等花言巧语行蒙蔽,排挤贤臣,窃取大权,一燝憎恨其所作所为,与之行激烈斗争。
天启二年(1622年)魏忠贤利用侯震旸陈九畴等疏劾一燝“结纳王安”,一燝连上四道奏章辩白,并且请求解职。
叶向高说他“有翼卫功,不可去”,熹宗复加慰留,而刘一燝“坚卧不起”。
天启二年正月,又上十二道奏章求去,熹宗无奈,于是同意一燝辞官回乡。
崇祯初年魏忠贤阉党败,复原官。
后累加少傅太子太傅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
八年卒,赠少师
南明弘光时追谥文端
朱钦相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西临川人字如容
万历间进士,擢吏科给事中
天启初侯震旸劾客氏,罢官。
后复起。
五年,以右都御史巡抚福建,镇压杨六、蔡三、钟六等起事。
旋以忤魏忠贤除名。
维基
朱钦相(1580年—?
年),字懋忠号如容江西抚州府临川县人
庚子江西乡四十名举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会试三十三名,第三甲第六十六名进士
工部观政,初授浙江嘉兴府平湖县知县丁母忧四十四年丙辰广东南海知县
天启元年(1621年)擢拜吏科给事中,升户科都给事中
天启初年侯震旸论客氏,钦相抗疏继之,熹宗怒,放归。
后被重新启用为太仆寺少卿
天启五年(1625年),出任福建巡抚,任内讨伐海贼蔡三、钟六等有功。
不久,因忤逆魏忠贤而被除名。
明史》有传。
王心一明末 1572 — 1645
维基
王心一(1572年—1645年)字纯甫号玄珠号半禅野叟直隶苏州府吴县人
明朝末年政治人物,官至刑部侍郎
崇祯四年(1631年)购入一座园林,并名为「归田园居」,此园林即是日后的拙政园
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进士
初授行人司行人四十六年十一月册封鲁阳朱肃泱,四十八年二月稷山王府掌行丧礼,同年考选试御史
天启初年,诏给客氏土田二十顷,为护坟香火赀,魏进忠侍卫有功,并陵功叙录
心一抗疏言:“陛下眷念二人,加给土田,明示优录,恐东征将士闻而解体。
况梓宫未殡,先念保姆之香火,陵工未成,强入奄侍之勤劳,于理为不顺,于情为失宜。
”不报。
八月补授江西道御史,与侯震旸倪思辉朱钦相论客氏,言辞激烈,夺俸一年二年五月贬为江西布政使司都事
廷臣请召还者十馀疏,寻以皇子生,复官。
三年七月巡按广西五年六月疏议将广西总兵仍旧改驻梧州,有功土官加文臣服色,不可予武臣职衔,益其骄纵。
六年四月以曲庇同门被削籍为民。
崇祯元年(1628年)复官,升太仆寺少卿,历大理寺卿通政使应天府府尹,累官刑部侍郎
陆文献
维基
陆文献(16世纪—17世纪),字足吾一字徵甫苏州府嘉定县人
陆文献本姓龚,是工部尚书龚弘的从曾孙,因年幼时在外祖陆氏家居住,故冒陆姓入太仓州籍。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获授太常寺典簿;历任户科、工科、刑科给事中,升任光禄寺卿,终官江西巡抚
天启年间魏忠贤擅权,侯震旸弹劾客氏令其痛恨,陆文献侯震旸剖白,使魏忠贤释怀;其后文震孟姚希孟分别因忤逆阉党,驾帖传达至刑科,他坚拒逮捕二人,向魏忠贤说:「近日江南周顺昌无故煽动,现在逮捕二人也没有实际罪名,为何要再次结怨呢?
」对方恐惧,事情因此结束。
不久朝廷商议嘉定恢复漕运,他判断时势后极力周旋,令事情搁置,后事不详。
李日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西吉水人字晦伯号缉敏
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擢御史
天启元年后金辽阳日宣请召大僚决庶政,宥侯震旸以开言路,原中宫以肃名分。
忤旨切责。
旋出理河东盐政
天启五年被劾为东林邪党,削籍。
崇祯帝即位,复官。
十三年,擢吏部尚书
后以推阁臣人选,忤旨戍边。
赦还卒。
有《敬修堂全集》。
侯峒曾明末 1591 — 1645
维基
侯峒曾(1591年—1645年)字豫瞻号广成直隶嘉定县诸翟镇紫堤村(今属上海市闵行区)人。
明末政治人物。
清军破南京后,与黄淳耀等守卫嘉定,城破殉国。
给事中侯震旸之子。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与孪生兄弟侯岷曾、弟侯岐曾同取秀才,又“江南三凤”之誉。
十二岁时随父赴苏州虎丘铁花庵读书。
雅好诗文,工书法,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中式第三名举人
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进士,授南京兵部武选司主事
崇祯七年(1634年)兵部尚书张凤翼荐为职方郎中,力辞不就,乃改南京吏部文选司主事
稽勋司郎中江西提学参议,再迁广东副使,未就任。
起为浙江右参政,分守嘉兴湖州
李自成北京后,隐居紫堤村。
南明弘光朝授左通政使,推辞不就。
南京失陷后,避居嘉定
弘光元年(1645年)闰六月十七日侯峒曾黄淳耀龚用圆张锡眉等在嘉定抗清。
其母龚氏取出首饰,移交峒曾说:“给吾儿犒军。
峒曾吴淞总兵官吴志求援。
游击蔡祥以七百人来赴,一战尽墨,终无外援,城中矢石俱尽。
七月三日开始下大雨,城门崩坏,只能以巨木支撑。
七月四日,城门大崩,清兵自城东攻入,峒曾退出西门,长叹道:“嘉定亡,余何忍独存!
一死已矣,所痛哉阖城百姓耳!”。
拜辞祖祠后,偕二子侯玄演侯玄洁赴死投水自杀,因池水浅,一时未死,遭清军骑兵砍杀而亡。
清高宗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明史》有传。
马銮明末清初
简介
字伯和贵阳人大学士士英子。
国亡后,卖卜金陵以死。
士英当国,华亭顾在观为杨龙友所引入士英幕,尝言阮大铖不可用。
大铖欲起钩党之狱,在观伯和泣谏,赖以稍止。
是亦能干蛊者。
王昶春融堂集·顾在观传》:在观,字观生华亭人
博览群史,于古今治乱之原、人才臧否之数,能识其所以然。
华亭教谕杨文骢命子师事焉。
马士英总督凤阳,以文骢故,辟置幕府
时论者抨击不休,士英患之。
在观曰:“公素怀坦白,无所附丽,今昵怀宁,故众情不免致疑。
阮大铖闻,大恚。
士英辅政,在观首以“起用老成,分别邪正”为言,一时若嘉兴徐石麒会稽刘宗周长洲徐研、华亭许誉卿夏允彝陈子龙并登启事。
大铖憾东林诸人,思诬以谋立他藩,一网尽之,最后嗾安远侯某上疏。
大铖先诣士英,属以严旨票拟,士英笑不应。
大铖怒曰:“东林间谍,坐在汝家,我固知无能为也
在观尝语士英:“大铖才智雄杰,一朝得志,为所欲为,必不顾其后,是事关公门户,且系于万世清议,不宜强为迁就。
士英之子亦以此意极言之。
其时不致启白马清流之祸者,在观力也。
伯和尝与杜于皇倡和,(杜浚《变雅堂集》:《马伯和海棠分得醒字》:“把酒来花下,看山坐水亭。
鬓毛疏更白,春色晓多青。
丽蕊关心赏,妍枝议胆瓶。
一酣拚竟日,三月不宜醒。
”《伯和落一齿,有诗为余诵之,复用其才字》:“齿落闻新句,痴虫试尔才。
无多妨肉食,全不碍衔杯。
老怯边风入,人窥笑口开
何妨杜陵叟车辅半摧颓。
”《雨中再酌伯和斋》:“细雨春泥薄,支筇索居。
话间尊酒至,何处管弦徐。
池水行将起,篱花渐欲舒。
频来惭款洽,挈榼意何如。
”)诗亦雅澹新警。
卓尔堪《遗民诗》:伯和壮岁,值南都新建,进言不听,常怀忧郁,绝意仕进。
及国破家亡,君子亦深谅之。
晚年垂帘白下,有《咏美人三十六绝句》,寓意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