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明朝
维基
刘一煜,江西南昌府南昌县人。大学士刘一燝之兄。刘一煜出身官宦之家,其父刘曰材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进士,官至陕西左布政使。万历十六年(1588年),一燝与兄一焜、弟一煜同赴乡试中举。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又与一煜一同中式乙未科进士。累官兵部车驾司郎中。
维基
郭巩,直隶永平府迁安县人。晚明官员。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顺天乡试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联捷癸丑科进士,初授行人司行人,四十六年十一月与刑科给事中姚若水册封建德王朱常沄。泰昌元年十月考选,授南京兵科给事中,天启元年三月疏论旧经略熊廷弼丧师误国,假病欺君,并以票拟起用罪辅臣刘一燝以同声附和,罪科臣陈所志,乞俱赐罢斥,上切责,夺巩俸半年,寻以论沮用熊廷弼之罪,降一级调外任。六月降陕西按察司知事添注。二年五月准复原职,九月复除户科给事中。三年二月与福建道御史周宗建相讦,不久给事中刘弘化、御史方大任等亦纷纷疏攻郭巩,巩言弘化等党熊廷弼,谋为脱罪;宗建等亦讦巩交结近侍魏进忠,住其甲第,巩上疏自理,且乞廷辨,上切责巩等,各夺俸三月。六月郭巩被外派册封吉府长沙王朱常淠并继妃徐氏,十月升大理寺左寺丞,四年京察去职。五年二月,大理寺丞徐大化举荐,以原官起用。六年二月升大理寺左少卿,六年闰六月升太常寺卿,八月升兵部右侍郎,十二月升本部添设左侍郎,未任告病。七年八月被令冠带闲住。庄烈帝定魏党逆案,被削籍为民。崇祯三年(1630年)正月,清兵攻拔迁安,郭巩逃入京师,奏乞师,自述拒受清军聘任职,且上所撰《却聘书》作证。兵部尚书梁廷栋弹劾其书称大金非法,命下狱论死。久之,崇祯八年被遣戍广西横州。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65—1644
【介绍】:
明山西蒲州人,字象云。万历二十年进士,选庶吉士,进编修。四十五年擢礼部右侍郎。光宗即位,拜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光宗病笃,与方从哲、刘一燝同受顾命。中外倚之。每事持正,屡忤魏忠贤。时忠贤势益张,乃诬劾之,削籍归。又假他事坐赃二千,破其家。崇祯初复故官,为首辅。定魏党逆案。寻引疾罢归。为人慎重,引正人,抑邪党。李自成军破蒲州,胁令出见。寻愤郁卒。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钱塘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官刑科右给事中,以附魏忠贤劾刘一燝、周嘉谟,为清议所弃。出为江西参议,引疾归。忠贤召为大理丞,累擢工部右侍郎,官至尚书,加少保。忠贤诛,杰被劾罢,名入逆案,赎徒。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76—1625
【介绍】:
明苏州府常熟人,字伯钦。顾云程子。万历三十五年进士。授泉州推官,乞改常州教授。入都补国子博士,迁刑部员外郎。耿介敢言,魏忠贤欲借故陷害刘一燝,大章力辨其非。熊廷弼下吏,大章议当论戍。后其仇诬为受廷弼贿,夺俸引归。复起历礼部郎中,陕西副使,又为魏党构陷,坐赃论大辟,刑部对簿,词气不挠,竟投缳而死。崇祯初,赠太仆卿。福王时,追谥裕悯。
维基
霍维华(?—1636年),一作惟华,字应庚,号钟西,直隶东光(今河北)人,祖籍山西高平,同进士出身。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登癸丑科进士,任金坛、吴江县知县,授兵科给事中。因太监陆荩臣之引荐,依附于阉党魏忠贤、崔呈秀。天启元年(1621年)奏劾王安,魏忠贤矫旨将王安发配到南海子,为南海净军。天启三年(1623年)至兵部尚书,人称“云中虎”,谚曰:“蓟州当前,东光接步”。天启六年(1626年)四月初十,上疏数千字,抨击刘一燝、韩爌、孙慎行、张问达、周嘉谟、王之寀、杨涟、左光斗、周朝瑞、袁化中、魏大中、顾大章等人,全盘推翻「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的结论。魏忠贤看了说:「这本条议一字不差!」时人论说:「此疏乃一部三朝要典也」。天启七年(1627年)熹宗病重,霍维华献“灵露饮”,五谷蒸馏而成,清甜可口,但几个月后病情加剧,浑身浮肿,八月十一日,熹宗召见信王朱由检,即行驾崩。崇祯元年(1628年)及至魏忠贤自尽,阉党灭败,霍又以计谋保全了自己,任兵部尚书协理军务。后因图谋取代袁崇焕,为时伦新等弹劾,定入逆案。以逆案被弹劾,给事中颜继祖称其“满面骄容,浑身媚骨”。崇祯七年(1634年)建议治河尚书刘荣嗣自宿迁到徐州开辟运河,引黄河水通漕,糜费五十万两银无功。刘荣嗣下狱论死。崇祯九年(1636年),边事紧急,都御史唐世济荐维华边才,霍维华却被下狱遣戍,郁闷而卒。
维基
姚希孟(1579年—1636年),字孟长,号现闻,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明代文学家。出生十月,父早逝,由母文氏励志鞠之。与舅父文震孟同学,时有盛名。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应天乡试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举己未科进士,考选为庶吉士。座主韩爌、馆师刘一燝很器重他,两人并执政,遇大事多向他咨询。天启时,授检讨,纂修《神宗实录》。后乞假告归。四年冬还朝,当时东林党赵南星、高攀龙等人被赶出朝廷,党祸大作,姚希孟也被崔呈秀的《天鉴录》列为东林党人,明年以母丧归,甫出京都,给事中杨所修弹劾他为缪昌期死党,遂削籍为民。作《开读始末》记吴民反阉党事。崇祯元年起左赞善。历右庶子,为经筵日讲官。三年秋,与谕德姚明恭主顺天乡试。有武生二人冒籍中式,被给事中王猷弹劾,又遭温体仁忌,贬为南京少詹事,掌南京翰林院,不久告病归乡,家居二年,崇祯九年(1636年)卒。福王时赠礼部侍郎,谥文毅。母文氏卒后,蔬食三年,昼夜诵佛经不止。著成《佛法金汤徵文录》十卷。黄道周《漳浦集》中写道:“万历初年,阁臣鸷起,文章之道,复归词林,李大泌,姚吴门为之归墟……予不及事大泌,雅交于吴门。下所为,霞蒸岳举,文行宗表,无有先于吴门者矣。先生安步指辞,宏声亮实,韩蒲州见之而有王佐之称,刘南昌因之而有人龙之叹。”还著有《公槐集》、《响玉集》、《棘门集》、《沆瀣集》、《循沦集》、《丹黄、松瘿集》、《伽陵集》、《风唫集》等。
维基
张时雍,锦衣卫籍,湖广武昌府蒲圻县人。明末政治人物。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顺天乡试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进士,授兵部主事,天启元年(1621年)以代辅臣刘一燝递私书,为余大成所发,被山西道御史侯恂弹劾,俟计典议处。后任刑部山东司主事,天启五年八月二十八日熊廷弼被下令处斩,由张时雍入狱传旨,廷弼知不能免死,从容盥栉整衣而出,曰:吾大臣也,岂容草草。洗漱毕,欲上书,时雍曰:公不读李斯传乎?囚安得上书?廷弼张目怒视,曰:此赵高语也!时雍语塞。六年正月任漕运理刑刑部分司(驻淮安府)主事,崇祯时任河南府知府。
维基
毛士龙,字伯高,号禹门,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人。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应天乡试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联捷癸丑科进士,起家杭州推官,泰昌元年十月考选,擢刑科给事中,过同里何士晋寓,值杨涟至,士龙未与涟谋面,屏后闻涟语,即出见定交,群小嫉之。首劾姚宗文阅视乖张。杨涟去国,抗疏请留。天启改元正月疏论“三案”,力言孙慎行、陆梦龙、陆大受、何士晋、马德沣、王之寀、杨涟等有功社稷,而魏浚辈丑正害直之罪。帝是之。内侍刘朝、田诏、刘进忠等五人以盗宫赀下刑部狱,尚书黄克缵庇之,是年五月,司礼监王安罢,魏进忠用事。诏等进重赂,令其下李文盛等上疏鸣冤,进忠即传旨贷其死罪。大学士刘一燝等多次执奏。旨下刑科,士龙抄参者三,旨几中寝。克缵乃陈其冤状,而请付之热审。进忠不从,传旨立即释放。士龙大愤,弹劾黄克缵阿旨骫法,不可为大臣,且指数刘朝等罪甚悉。由是进忠及诸阉衔士龙次骨。进忠广开告密,诬天津废将陈天爵交通李承芳,逮其一家五十余人,下诏狱。士龙即劾锦衣卫指挥使骆思恭及诬告者罪。进忠憾张后抑己,诬为死囚孙二所出,布散流言。士龙请究治妖言奸党并主使逆徒,进忠益憾。至九月,士龙劾顺天府丞邵辅忠奸贪,两人互相上疏攻讦,士龙削籍为民,辅忠落职闲住。天启四年冬,魏珰令其私人张讷劾吏部尚书赵南星坏政十罪,并及士龙,再命削籍。明年三月入之汪文言狱词,遣戍山西平阳卫。及邵辅忠起用兵部侍郎,六年十二月,御史刘徽复摭辅忠前奏,劾士龙纳访犯万金,下法司逮治。士龙知忠贤必杀己,夜中逾墙遁,其妾不知也,谓有司杀之,被发号泣于道,有司无如之何。士龙乃潜至家,载妻子浮太湖以免。崇祯元年,朝士为士龙称冤,诏尽赦其罪。士龙始诣阙谢恩,命复官致仕,竟不召用。至崇祯十四年,同邑周延儒再次任首辅,始起漕储副使,督苏松诸郡粮。明年冬,入为太仆寺少卿。又明年春,擢左佥都御史。时左都御史李邦华、副都御史惠世扬皆未至任,士龙独掌院事。帝尝语辅臣:“往例御史巡方,类微服访民间。近高牙大纛,气凌巡抚,且公署前后皆通窦纳贿,每奉使,富可敌国,宜重惩。”士龙闻,劾逮福建巡按御史李嗣京。十月谢病归。国变后卒。
维基
张捷(?—1645年),字前之,号赤函,南直隶镇江府丹阳县人。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应天乡试举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联捷癸丑科进士,授浙江山阴县知县,泰昌元年十月考选,授河南道御史,疏参尚宝司司丞刘时俊阉媚无骨,奸秽多机,并及科臣刘文炳居家龌龊之状,时俊旋以病乞归。天启元年,与兵科给事中萧基同日疏参阅科姚宗文,罪其排挤熊廷弼也。六月以极论辅臣刘一燝,被夺俸一年。二年四月巡视光禄寺,三年九月吏部尚书赵南星将他外放为陕西按察司副使,他不赴任而告归,由此嫉恨东林党人。五年以阉党给事中李鲁生举荐,三月起补为福建道御史,七月升补太仆寺少卿。七年二月,由于忤逆魏忠贤,在陪推宁夏巡抚时,以曾附党人,为李应升死友,被削籍为民。崇祯三年(1630年),起大理寺右少卿,拜左副都御史。明年,迁吏部右侍郎。又明年,进左侍郎。张捷仇视东林,而与首辅周延儒友善,由此引居吏部要地,延儒败,又附温体仁为羽翼。曾被御史梁云构弹劾,但崇祯皇帝不听。崇祯七年八月,皇帝召勋戚文武于平台,问堪冢宰(吏部尚书)及总宪(都察院长官)者?令各给笔札条对,吏部侍郎张捷受大学士王应熊暗示,举荐原任兵部尚书吕纯如,诸臣以纯如名列阉党逆案,不可以担任吏部尚书一职,张捷仍然喋喋不休举荐,刑科给事中姜应甲呵斥张捷巧辩,张捷失色而退。此后科道交章弹劾王应熊、张捷同谋党附,大肆欺擅,皇帝命张捷回奏,卒以温体仁、王应熊力保,置不问。崇祯八年正月,张捷姻亲贺儒修任成都知县,张捷嘱托四川巡按御史刘宗祥令举儒修卓异,刘宗祥却以贺儒修贪墨上疏弹劾,贺被削籍逮治,张捷大为愤恨,以川中州县多陷于贼,诏议宗祥罪。刘宗祥害怕被张捷报复,就将张捷嘱托私信上报,皇帝大怒,诏除名议罪,坐赎徒。南明弘光时,虽为刘泽清、马士英举荐,廷议多持不可。魏国公徐弘基特疏荐,乃以内传复故官,却被给事中章正宸以内批非制而罢。不久吏部尚书徐石麒去职,阮大铖通过宫内太监取得中旨,以张捷继任尚书,此后为崇祯初的逆案翻案,起用逆案中人。清军破南京,张捷逃到鸡鸣寺,以佛幢自缢而死。
维基
刘斯𱖹(?—1649年),字文修,号大容,江西南昌府南昌县民籍,梓溪里人。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举人,四十四年(1616年)联捷丙辰科进士,授零陵县知县,丁母忧,服阕,天启二年补福建漳州府海澄县知县,御海寇刘香老有功,崇祯元年擢刑科给事中。斯琜负气敢言,又是大学士刘一燝从子,熟悉中朝贤奸之辨。戎政尚书霍维华,魏忠贤之党魁,自科员不三年至尚书,妻弟陆荩臣亦内侍,丁卯七月知熹宗疾沉笃,以袁崇焕赐荫事,与魏忠贤为异,诘责放归。思陵不知其故,即位起维华今职,又欲遣之行边。斯琜及科臣颜继祖各上疏白其奸状,遂辍行,俄罢官去。又疏论左佥都御史贾继春,疏上,继春改官。疏救袁崇焕,三年,转兵科,又转礼科。五年,转吏科都给事中。六年二月,以弹劾内监王坤,疏上,帝衔怒。未几以资俸进南京通政司右参议,下旨诘责,调外任。俄起官行人,久之,转光禄寺寺丞,晋少卿,推右佥都御史,会李自成犯京师,手诏转左。城陷,间道南归。顺治六年己丑(1649年)正月二日,朱衣乌纱北面呼先帝,再拜然后鼓乐前导,率三子入家庙,见者大骇。驻梓溪清将乔承宠闻讯,发兵围之,缚之而去。斯琜曰:「向忧不得死所,今遂志矣!」父子四人同死南昌己丑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