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明朝
维基
邓谦(?—1639年),字少于,湖广孝感县人。崇祯元年进士,累官山东参政。崇祯十一年冬,清军经居庸关入华北,邓谦随同布政使张秉文、巡按御史宋学朱等防守空城济南,城破殉国。邓谦自幼仰慕景泰间名臣于谦为人,读到其文集中「一腔热血不知竟洒何地」等文字,激动不已。崇祯元年(1628年),中式戊辰科进士,由京官出为山东参政。崇祯十一年冬(1639年),清兵破居庸关南下,进逼山东。杨嗣昌檄巡抚颜继祖移师德州,督军高起潜拥兵临清不救。邓谦与布政使张秉文、巡按御史宋学朱、副使周之训、翁鸿业及盐运使唐世熊等率残兵守城。捍禦十昼夜,城陷遇害。其母黄氏也绝世而死。朝廷追赠中宪大夫,谥忠毅。
维基
苟好善(?—1639年),字若诚,号海来,陕西醴泉县(今礼泉县)人。明末政治人物。天启进士,官至山东济南府知府。崇祯十一年冬,清军经居庸关入华北,苟好善偕同布政使张秉文、巡按御史宋学朱等防守空城济南,城破殉国。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科进士,历官湖广道监察御史,迁济南府知府。崇祯十一年冬,清兵破居庸关南下,杨嗣昌檄巡抚颜继祖移师德州,督军高起潜拥兵临清不救。布政使张秉文、巡按御史宋学朱、副使周之训、翁鸿业,参议邓谦,盐运使唐世熊等率残兵守城。不久,城陷,周之训、宋学朱、苟好善、济南同知陈虞胤、通判熊烈献、历城知县韩承宣皆殉国。
维基
颜继祖(?—1639年),字绳其,号同兰,室名又红堂,福建龙溪(今龙海市)人,明末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福建乡试二十一名举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联登己未科进士,授行人司行人。天启七年(1628年)十二月,改工科给事中。崇祯二年(1629年)九月,升任工科右给事中;次年六月,改户科右给事中,崇祯四年(1631年)九月,改左给事中。同年十一月,改吏科都给事中,崇祯五年(1632年)正月,降左给事中,之后改太常寺少卿。崇祯九年(1636年)以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东。崇祯十一年(1638年)冬,清军经居庸关入华北,南下山东。杨嗣昌令颜继祖专防德州,济南空虚,不久清军破城,山东布政使张秉文、巡按御史宋学朱、副使周之训、翁鸿业等殉国,德王朱由𣒻被捕。事后,言官交章弹劾,颜继祖上疏归咎于杨嗣昌,自请撤职,然而崇祯帝坚持将其下狱,不久弃市。
维基
宋学朱(1594年—1639年),字用晦,号旭初,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市)人。明末政治人物。崇祯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崇祯十一年冬,清军经居庸关入华北,宋学朱巡按山东,防守济南,城破殉国。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科应天乡试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联捷辛未科进士,授南京工部屯田司主事,补礼部主事,升精膳司员外,崇祯十一年改云南道监察御史。为党人所忌。十一年冬,清兵破居庸关南下,宋学朱正巡按山东,至章丘时,济南告急。学朱急驰前往,上疏求援,杨嗣昌檄巡抚颜继祖移师德州,督军高起潜拥兵临清不救。学朱自叹必死,与布政使张秉文、副使周之训、翁鸿业,参议邓谦,盐运使唐世熊等守城。不久,城陷,学朱偕周之训力战南门城上,殉国。济南知府苟好善、推官陆灿、同知陈虞胤、通判熊烈献、历城知县韩承宣皆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