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应臬” 相关资源
人物库 明朝
李玮
叟,字伟卿
家在鄞东三桥里。
世学为农,能读书。
舍北有古二株,可五百年物。
苍髯偃蹇,翠雨时滴。
叟父曰“双松居士”。
其人长者,齿高为乡社祭酒
喜藏书。
与名士交。
日啸咏此二树下。
既生叟,甚异。
居士乃发所藏书使学之。
遍游诸名士。
遂尽读五经子史。
作有韵之文,辄得奇语。
居士殁,后乃思壮游。
出门渡江,历黄河大陆,抵蓟门,瞻仰宫阙,与燕市酒人唱和,逾年而归。
叟在长安,见时盛传王李七子诗,转相拟议,辄叹曰:此系声也。
今举一世趋之,古意日亡矣。
既杜门著书,自期尽洗俗学,归于大雅。
前后撰著积数十万言。
家有先人遗田,衣食裁给,楼居凡五楹,临倚水竹,中列图书。
复于舍东剩地,植槿为圃,构一草亭,莳数百本。
每黄花初盛,辄篘白酒,思与客共佳日。
又不肯,作折柬招,但倚东扉竖一竿,如酒帘状,上书曰:酒熟花开,高怀者来。
一时所周旋,故人遂俱四集。
叟复云:是花夜色更佳。
乃遍㸐烛中,行吟坐酌,不间晨夕。
亭前木芍药,著花呼客,亦如时制
苧袍芒屦,经时洁白,足迹罕入城市。
角巾敝,冬月无毡罽,裁蓝布一片裹敝巾,上横线一条为巾檐,竖线一条,直贯其前后,俨然古儒者服。
閒居无事,常焚香扫地而坐,所过从里中名流及高逸沙门,率尔相接,每极驩畅。
所语惟古人出处大节,评驳史籍误处。
喜传卉木药草艺植之法。
访古祠墓津梁存毁遗迹,纚纚言之不勌。
独留心土风利病,尝著国课论东钱湖赋,胪列郡国农田水利事甚详,见者重之。
既年踰九十,作七适一篇,自言历九百馀甲子,而神气不衰,好学如故,手定其诗文十馀卷,名曰《桑麻集》。
叟性笃孝友,尝率同族共起先世祠堂,岁时伏腊,身为子姓授经。
族人稍不率教,辄诣先祠为脩明家法。
与弟龙沙居士年德俱伯仲。
余君房先生为赋耆友堂诗,谢太仆刻其《桑麻集》行世。
应山人臬李先生隐居事,三桥诗叟则余所追谥焉
余喜读叟事,观其风味,宛然古隐居丈人也。
及读其集,五言古诗,风采华妙,力能高步古人。
七言歌行,亦不失建籍,要俱绝去陈言
思以其所作,易一世靡靡之习,返诸先民。
年近百岁,此志尚不衰。
斯其人可谓邈然千载矣。
余生既晚,不及侍叟杖屦,独慕其高风可爱,为追谥之曰三桥诗叟,使与溪南、松圆风流彷佛。
然叟诗最为近古矣。
薛冈
字千仞
少以事避地,客于长安,为新进士,代作考馆文字,得与选,因有盛名,一时共称薛千仞先生
所著《天爵堂集》,亦称天爵翁
千仞年八十,集其生平元旦除夕诗为一卷,起万历庚辰至崇祯庚辰福建林茂之叙之。
身为太平词客六十年,名重天下,亦盛事也。
晚年归,卒于里中。
千仞有盛名于世,仲鹄诸,人俱出其下。
然于乡论颇迹其人。
余初拟从山公之例,今得附列五君,亦足矣,然后知乡论之甚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