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明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0
【介绍】:
元明间山西阳曲人,字希武。元末投朱元璋,有干才,曾奉命通好张士诚。洪武元年任中书参政兼詹事丞。二年迁右丞。更用亲信,处事专断,刻深多忌,曾劾左丞汪广洋,广洋免官被徙。终因结冤太多,为李善长所劾,被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11—1375
【介绍】:
元明间浙江青田人,字伯温。刘濠曾孙。元顺帝元统元年进士,官高安县丞、江浙儒学副提举。方国珍初起时,为江浙行省都事,力主加强镇压。当局不能用,乃弃官隐居。在乡组织武装,与方氏相抗。至正二十年,受朱元璋聘至应天,陈时务十八策。劝勿尊奉韩林儿,为筹划用兵次第,献计先灭陈友谅,次取张士诚,然后北定中原。吴元年,授太史令,累迁御史中丞。明建国后,封诚意伯。曾与李善长、宋濂定明典制。洪武四年,以弘文馆学士致仕。后为胡惟庸所谮,忧愤而死。一说为惟庸毒死。谥文成。通经史,精象纬,工诗文,与宋濂并为一代文宗。有《郁离子》、《覆瓿集》、《犁眉公集》等。
新续高僧传·护法篇第五之二
释慧昙,字觉原。姓杨氏,天台人也。母贾氏,梦明月自天而堕,取而吞之,遂有娠。及生,容貌嶷如,不与群童狎。每入塔庙,辄对法王瞻礼。父母察其有方外缘,使依越之法果寺诵经论。年十六,为大僧,受具戒。已而学律于明庆杲公,习教于高丽教公。精进力久,忽自叹曰:“毗尼之严,科文之繁,固吾佛祖方便示人。若欲截断众流,一超直入,非禅波罗密曷能致之。”时广智笑隐䜣,方敷扬大法于中天竺。海内仰之,如景星庆云。昙往造焉,备陈求道之切。广智曰:“从外入者,决非家珍。道在己耳,奚向人求耶。”昙退凝神,独坐一室,久之未有所入。广智一日举百丈野狐语,乃大悟,曰:“佛法入我手矣。只为分明极,翻成所得迟。”广智曰:“尔何所见,敢大言邪。”昙展两手以示,广智颔之,乃命侍香。天历二年己巳,龙翔新建,文宗命广智为开山住持,昙实从之,为掌藏钥。明年庚午,广智如燕都,见文宗于奎章阁。同行者皆股栗不能前,昙独神气恬然。广智叹曰:“真吾家师子儿也。”及归寺,新铸铜钟成。广智曰:“非福慧兼美,莫先鸣钟。”乃命昙首击之。至顺二年辛未,出主牛头山祖堂寺。昙畚剔秽荒,为之起废。使殿阁一新,且改其号为“祖山寺”。至正三年癸未,迁清凉广惠禅寺。昙复自撙节,使有馀赀,兴葺颓废。帝师嘉之,授以“净觉妙辩”之号。寻迁保宁。十六年丙申,明兵取建业,昙谒太祖于营门。见其气貌异常,叹曰:“此福德僧也。”命主蒋山太平兴国寺。时当俭岁,香积之供,恃有檀施,众无匮乏。山下田夫,多隶军籍。昙惧寺田芜废,请而归之。山中林木为樵者剪伐,又请而禁之。踰年丁酉,诏改龙翔为大天界寺,命昙主之。每设法会,昙必升座,举宣秘要。车驾亲临,恩数优洽。远迩学徒,闻风奔赴,堂筵至无所容。先是僧堂寮库,有司权以贮戎器,久而不归。复请于朝,太祖乃命相国李韩公出之,且御书“天下第一禅林”,县之寺门。洪武元年戊申春三月,开善世院,秩视从二品,特授昙“演梵善世利国崇教大禅师”,住持大天界寺,统诸山释教,颁之诰命,赐以紫方袍。时章逢之士,以释为世蠹,请灭除之。疏再上,太祖以其章示昙。昙曰:“孔子以佛为西方圣人,以此知真儒必不非释,非释必非真儒。”太祖亦以佛教阴翊王度,又善昙言,毁释之议遂寝。又闻寺僧多行非法,命昙严驭之。昙但诱以善言,诸部沙门污染习俗者,咸思荡涤,不悖教范。二年己酉冬,得瘖疾,始罢院事。三年庚戌春三月,疾良已。夏六月,奉使西域。四年辛亥秋七月,至省合刺国,宣布威德。其国王感慕,馆于佛山寺,待以师礼。九月庚午示疾。甲戌见王,自陈欲归之意。王令名僧咸来相慰。乙亥浴沐更衣,呼左右曰:“余不能复命矣。”趺坐,夜半问:“日出否?”侍者曰:“未也。”已而复问,至于三、四,曰:“日出矣。”恬然而寂,明洪武四年辛亥秋九月丙子也。踰五日,貌如生,国王大敬叹,聚香代薪,筑坛而焚之。王率百僚至坛下,命比丘千馀旋绕诵诸陀罗尼咒,至火灭方已,拾灵骨祔葬其国舍利塔中。七年甲寅秋九月丙寅,天界住持宗泐,始奉遗衣,藏于金陵聚宝山雨华台傍。昙广颡丰颐,平顶大耳,颜作红玉色,耳如白珂,目光炯炯射人。学者见之,不威而慑,及即之也,盎然而温。若有所叩,随机而应,未尝务为奇巧,闻者自然有所悟入。其毗翊宗教无一息或忘,广厦细旃之间,从容召对,据经持论,每罄其蕴蓄。松园之复,释氏私租之免,皆昙所请也。弟子法印净戒辑其行事,乞金华宋濂为之铭,具《文宪集》。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14—1370
【介绍】:
元明间凤阳定远人,字习古。李善长妻兄。少嗜学。朱元璋克集庆,渡江归附,用为执法官,决狱平允。历浙江按察佥事。及卒,明太祖语李善长曰:“濂有王佐才,今死,朕失一臂。”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湖广松滋人。朱元璋吴元年授江西行省官。灭陈友谅后,擢中书省左丞,历参知政事。与李善长定律令,务为简当。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应天府江宁人,字文典。朱元璋平武昌,用为江西省佥事,历大理寺卿。受命与李善长、刘荃等定律令。洪武元年为刑部尚书。律令既具,吏士始知循守。其后数有厘正,皆以祯书为标准。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90
【介绍】:
元末明初凤阳府五河人,字子英。少习技击。朱元璋遇于濠,深相结纳。累战功,进指挥使。洪武初,以都督府佥事镇守平凉,封平凉侯。在边耽酒色,于屯田募伍无所事事,被召还,切责。后从傅友德征云南,以总兵官征广南,还镇云南。坐李善长党,被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90
【介绍】:
明安庆府桐城人,字时中。洪武间举人。官刑部主事,以言李善长冤,被杀。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三
释仲羲,字物先,浙东僧也,为仲芳伦禅师弟子。洪武九年,被召住蒋山梁志公塔寺。以寺近宫阙,王气攸聚,紫云黄雾,昕夕拥护。非惟僧徒,食息靡安,圣迹神灵,均未妥善,且佛法以方便为先,如得近地改建,诚至幸也。明祖许之,始择地于朱湖洞南,功将就绪,有言其地湫隘,非京刹所宜。羲复以闻,有旨令舍旧图新,大其规制,可容千僧。太师李善长相度地形,择于独龙冈东麓,西踞朱湖洞五里而近,回峦复阜,左右相向,方山在其南,俨然祇树之境。羲以图进,太祖答曰:“以此奉志公为宜。”遂以十四年九月中作大殿,其前东曰“大悲”,西曰“经藏”。食堂在东,库院附焉。禅堂在西,方丈近焉,后为演法之堂,志公塔则树于堂之阴。其崇五级,附以殿宇,以备礼诵,左右为屋以栖僧。翼以两庑,其壁则绘诸佛梵像,神 师之迹。屏以重门,缭以周垣,其他规制,无有不具。踰年告成,赐额曰“灵谷禅寺”。羲实为开基之祖。是年授右阐教,敕曰:“入定于大千界里,谈经于不二门中。解脱为空,清虚成性。久留心于佛教,独潜迹于禅林。去就维时,是非不染尔。仲羲,居山禅伯,对月诗宗。抱不堕之慈悲,乐无穷之清净。乃命阐教之职,用副僧录之司。尚宜深究佛书,详穷禅教。条分本末,缕析始终。俾诸僧皆悟静中之禅,而无教外之失。今特授尔僧录司右阐教,往钦于训,宜懋尔功。”复赐紫,开堂。风徽远畅,宗法攸寄。其寺碑则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夔奉敕撰,具见《文集》。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应天府江宁人,字文典。吴元年为大理寺卿,与李善长、刘基等定律令。上疏建议立法当简易明确,使人易晓而官吏不能夤缘为奸。帝嘉纳之。洪武初,官至刑部尚书。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初人。太祖时为工部郎中。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长以胡惟庸党案受诬族诛,国用甘冒大不韪,上言为之雪冤,疏曰:“而今谓其欲佐胡惟庸者,则大谬不然矣。”末言今善长已死,愿陛下作戒将来耳。帝得书,无可言,亦不罪。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开国时人。本为隶人,朱元璋克婺州,用为金华知县。李善长、李文忠皆以为不可。元璋以为其人勤廉能断,为儒生法吏所不及。居三年,果以治行闻。明初迁判南昌,改知嵩州,时方籍民为军,执奏不可。累擢至河南布政使。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人。元末,朱元璋克太平,引其居幕府。及置江南行中书省,与李善长并为参议,兼参军事。数有直谏,皆被嘉纳。后出为河南道按察佥事,坐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