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明朝
王佐
字,翼卿号太蒙
生而异,五岁辄能解书,学儒步,不受群儿狎。
年十五为诸生,家贫,授经里中,岁所得脡脯,悉奉二兄共给。
朝夕置一大布衣,与兄递衣而出。
未几举于乡,罢会试归,其授经如故。
巳而中进士高第,授工部营缮主事
督毓德宫、寿宫及皇城工,出入纤微,悉经手画。
同曹俱无从乾没,心嫉之,遂阴嗾给事韩某,奏公侵费。
疏下,太宰陆公光祖知公名,因尽为公会计,不第无所侵,其节存翻以万计。
覆言王主事才,且廉给事所言俱无状,公名由是益著。
出知南昌府
公治郡,其用法严,吏俱侧足立,毋敢出声。
郡中诸废毕举,奏治行第一,至所日给俱出自月俸,此外绝无溢取。
及入觐将归,橐巳尽,车马不得发,当事为给驿传符以行。
历迁本省督学副使参政按察使右布政使,声名俱如治郡时。
广东左布政使
粤中地阜而法宽,属吏上官,非奉筐篚不敢见,公一切禁之,庭中肃然。
诸上赋例有加耗,至十之三之四。
公命尽准部行,权量十不至一。
库有羡金十万可私,悉取充饷。
以南韶旱灾,疏免太平桥税银三万。
念全粤输赋重,再奏免加派丁粮银四万有奇,人至今诵之。
寻擢右副都御史,抚江西
江右民自黑头见公,发且𩮳𩮳白,而公复来驩声溢道上。
公至申明保甲,境内盗渐息。
税奄潘相居省会横甚,犹稍惮公。
公密以利害开谕之,使自请减税五千,民少苏。
湖口奄李道肆行不法,公悉按治其党,因奏革奄税,得归有司。
且微使民尽燬其官舍,商困亦苏。
时江右积大水四年,民饥。
公设法拯救,苦不给,乃奏改折南安漕粮,留以贷民,四岁凡四请,叉请停牲口、厨料、漕折、宗禄,留两院赎锾及课钞、苧布、两地税银,免闰月加派及各镇诸重徵,并得报可。
前后所省不翅数十万,故四载中虽半菽无登,而三十郡生命俱藉不死。
又谓有粮道则监兑可裁,有幕府带徵则税课大使可革,漕粮民运当改为官运,弓箭弦条本色当改为折色。
凡公所建议,为朝廷谋节省,以恤养民生,使蒙实利,俱出自大臣忧国苦心,足为后世法。
巳擢工部侍郎,理河道时,值有狼矢口之决,河西务棉花诸口之冲,山阳新挑沟之陷,邳州直河及脾沙□西月堤之大溢,公东西驿走,疏浚合期,于是皇陵无侵啮忧,运艘得有程,抵湾独早。
旋召入为工部尚书,奉玺书督定、庆二陵皇极门殿工。
公长工部,于事固无不办。
未几,二陵告成,论功,三加为太子太傅,倚眷方重。
然时逆党魏忠贤初用事,其势渐张,公知国事将坏,遂力请骸骨归里,家居屏迹一小楼下,刺谒不通,自言大臣老体当如是。
一日,忽见冥吏持牒,具车马迎。
次日,公无疾而卒,得年七十有三。
盖公官内自主事员外郎郎中侍郎尚书,俱在工部
官外自知府历按察布政二司、巡抚都御史,俱在江右,唯一迁广东,故其仕迹唯在工部与江右,论者惜未尽其用。
内行修,事二兄甚谨,视兄子如其子。
与人交居,厚不居薄。
生平以洁方自葆,至老不渝。
未尝干请人,亦不受人干请。
所居先人庐数楹,食无重簋,终身不畜媵妾。
之官惟从苍头三二人给灶养。
大司空时,尝以事笞吏,见其内衣俱轻貂。
公大怒,出席解其衣示左右曰:吾历官内外,为国大臣,尚衣褐,汝何等小吏,敢服此?
与杖数十,曳之出部门。
余少时尝见里中一先辈粤东罢官归,客笑问曰:君归自粤中,橐金几何?
先辈蹙额曰:粤东本善地,但自王太蒙李茂屿二先生官此地,不取人一钱一缣,至今十馀年,两台藩臬尚无敢受人苞苴者。
不幸身承其后,遂使金银穴中尽销为冰雪,尚何所有?
盖二公廉节,其馀风所被尚如此。
侯傅邦
维基
侯傅邦(16世纪—17世纪),字君霖号道华浙江温州府乐清县(今乐清市)人。
侯傅邦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举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获授工部主事,历员外郎中
其后在李橒担任广东田道佥事期间外任广州知府,在当地停收市舶的例金,平反狱事;举人黎崇勋谈论兵事被判入狱,他大力證实其清白,又罢去征讨澳门的言论,监察买办,辞去从中抽佣最多者。
侯傅邦因母亲苦于广州的炎热天气,向朝廷请求奉母归乡,获准送到岭后就回来。
然而他过岭后就回到家乡,不再当官,一年多后去世。
阮大铖明末清初 1587 — 1646
永怀堂集·跋(柳诒徵)
此书都十卷,并据阮氏自刊本校印。
原刻《咏怀堂诗集》四卷,《外集》二卷,《丙子诗》一卷,《戊寅诗》一卷,旧藏丁氏八千卷楼,今在钵山图书馆。
辛巳诗》二卷,则余游书肆得之,兹为合印以备谈艺嗜奇者之求。
至弘光时,诗不知尚有刊本否也。
大铖天启中,与左、魏诸公搆衅,名在珰案,终庄烈帝世,废斥十七年。
叶序称其里居以来萧然无一事,惟日读书作诗,以此为生活。
是集所载,盖皆其穷居屏处,淬精壹力之诣也。
大铖曾大父鹗、从祖自华,皆有才学而不轨于正。
鹗从欧阳南野游,王学支裔也,而盗虚誉以贪墨败,详《明史·胡宗宪》。
自华偃蹇骀荡,仕辄不得志,见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
大铖遂为有明一代奸臣之殿,得罪名教,陨首岩石,其亦家世赋遗然欤?
自华自谓其诗超于鳞而上之,且诏大铖卓出独树,自致千古。
叶序称坚之先生「郡中推才子,古人无两,亦心折公,门下问字者接踵,辄曰:『盍往质吾家勋卿
』」是其诗亦本自华教融怪特之性,而归于冲雅,濡染有自,宜其异常也。
大铖诗之途径,既见于自序,其论陶诗,谓靖节萧机玄尚,直欲举《大风》《梁》《短歌》《公宴》汉魏间雄武之气,一扫而空之,以登于《考槃》《北门》之什,似《离骚》《歌》《辨》亦在然疑出入中。
易世而有辋川、太祝京兆三子者,又能变化以广其意。
今从陶入《三百》,功力倍取资博,而意象更觉日新,则后起群贤不可不勉,其自期待者,夐矣。
然史传第称大铖敏贼猾,有才藻」,削其诗不登《艺文志》。
钱谦益故尝阿大铖,仅录其诗七首。
初非其极诣,亦不加评骘。
朱彝尊明诗综》不载大铖姓字,附论于李忠毅诗前,曰:「佥壬反覆,真同鬼蜮,虽有《咏怀堂诗》,吾不屑录之。
」以故清代藏书家于其诗率鲜著录。
乌虖!
名节之视文藻,顾不重耶?
抑余读夏存古《续幸存录》论圆海事一则,曰:「阿珰亦无实指。
」再则曰:「阮之阿珰原为枉案。
且谓持论太苛,酿成奇祸,不可谓非君子之过。
」夫以东林子弟躬受大铖荼毒者,而为恕词若此,使大铖甲申之变,终已不出。
读其诗者挹其恬旷之致,于品节或益加恕焉,未可知也。
然则君子之于小人固不可疾之已甚,而负才怙智不甘枯寂,积苦摧挫,妄冀倒行逆施,以图一逞,卒举其绝人之才,随身名而丧之者,良足悲已。
戊辰五月柳诒徵
(辑自《咏怀堂诗集》国立中央大学国学图书馆钵山精舍一九二八年版卷末)
祁彪佳明末清初 1602 — 1645
维基
祁彪佳(1603年1月3日—1645年7月28日)字虎子一字幼文又字弘吉号世培别号远山堂主人寓山居士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明末政治人物、戏曲作家、造园家,天启壬戌进士
弘光时,官至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苏松南京陷落后自尽殉国。
祁彪佳万历三十年十一月己卯寅时生于山阴墅。
自幼聪敏,六岁能诵帝王名。
九岁因其父安排聘商氏商景兰兵部尚书商周祚第三女)。
万历四十六年赴童子试,无出其右者,遂为第一。
四十七年彪佳年十八,会试下第不中。
跟随父亲赴任沂州,游览琅琊名胜,归家后继续读书。
泰昌元年,与商氏成婚。
明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时年二十一岁,次年福建兴化府推官,旁人或觉得彪佳年轻,而莆田有时缙绅势力强大的地方,恐怕不能胜任,结果其在任时非常关心民间疾苦,尽力去除底层穷困百姓的负担,名声颇佳。
崇祯元年十一月初一日,父亲祁承㸁去世,二十二日听到讣告,这一天也是祁彪佳生日,此后终生不庆生辰。
崇祯四年(1631年)考选,五年选授福建道监察御史次年巡按苏松
宜兴缙绅陈一教势力薰赫,家奴周文爙仗势肆意,积累了许多民怨。
平民陈轼聚众对抗文爙,烧毁了陈一教的房屋和别墅,还在附近劫掠,差点导致民乱。
祁彪佳逮捕、陈二人并问斩,其余惹事者各戍边、配流,事件遂平息了下来。
他将周文爙所占别人的田产、子女归还人民,奏免陈一教父子的官职,民心大定
当时三吴一带有一伙名叫“天罡”的黑恶势力,为无籍之徒组成,到处作案犯罪,打枪奸淫,招摇过市。
祁彪佳上任后立即将其四名魁首逮捕,杖杀并曝尸三日,之后一旦有抓到天罡的,全部不加讯问直接杖杀。
很快平定了该势力的恶行。
文震孟祁彪佳的治绩大为赞赏,称之为“国朝二百年所仅见”。
后受权臣周延儒排斥,家居八年
崇祯八年五月,到杭州养病,与母亲王氏游览西湖
病痊愈后回到绍兴
十月,在寓山构筑别墅,准备隐居终身。
彪佳对自己家的仆人管理很严,禁止他们与外人发生争吵。
崇祯九年四月,筑寓山草堂竣工,彪佳与友人闭关论性理之学。
同年,由于彪佳常苦于疟疾之症,为治地方疟疾,于是捐资与友人王金如建立了医药局,在疫病期间保全了民众的生命,此外彪佳还建立乡贤祠。
剡县饥荒时,祁彪佳王金如合力赈饥,因想到死在野外的人没人收尸,彪佳专门请了一位法号“本原”埋葬野骨的僧人,支付其报酬并让其掩埋三吴一带遗骨。
又出资改善监狱囚犯的生活条件。
崇祯十一年,针对流寇严重的情况,撰写御寇》一书。
十三年绍兴饥荒,彪佳建议《救荒策》十五条。
遂出面负责救灾。
设立粥厂,制定供给米粮的法规,全活不可计,编辑《古今救荒书》。
杭州有卖妻为娼者,彪佳出钱将之赎回娘家。
彪佳与族兄祁宁方倡议保甲,自任正、副长。
崇祯十四年秋绍兴再度歉收。
民乱勃发,彪佳在母忧期间,急忙入城,下令逮捕抢粮者,绳之以法。
日夜工作,尽力救荒。
崇祯十四年(1641年),起为河南道掌印御史
崇祯十五年北京,路上因兵乱梗阻,历尽艰险。
至十二月初四日入都门。
在朝上疏,请求皇帝留下有清名、声望的耿直之臣。
崇祯十七年(1644年)巡按南京,清兵入浙,驻节杭州抵御清兵。
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清兵破南京
闰六月弘光帝被俘,潞王监国
群臣计划推举祁彪佳苏松总督,还没来得及任命清军便来到杭州,官员四散。
清军贝勒召见祁彪佳等士大夫四人,彪佳没有回应。
初六日晨,于杭寓山花园莲花池内自杀殉节,有绝命词:“图功为其难,洁身为其易。
吾为其易者,聊存洁身志。
含笑九原,浩然留天地。
”又有遗言:“山川人物,皆属幻影。
山川无改,而人生则倏忽一世矣。
鲁王朱以海谥彪佳曰忠毅”,隆武建元,赠光禄大夫少傅兼太子太傅兵部尚书,给四代诰命,谥“忠敏”,赐祭葬,荫一子中书科中书舍人
归葬绍兴亭山北麓
乾隆四十一年乾隆帝褒奖其在危难刻的气节,赐谥“忠惠”。
张岱祁彪佳的挚友,祁彪佳殉节后,张岱极为哀痛,写了一篇祭文。
其中有这样的语句:“奕远既去,花月、声音、饮食之道难得解人。
吾辈住此寂寞世界,毫无意味。
祁彪佳殉国后,其「澹生堂」藏书亦从此散出,多为黄宗羲吕留良所有,部分归杭州赵氏小山堂,馀则散入坊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