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明朝
(游潜《梦蕉诗话》:青田刘伯温,论者称其乘时佐命之功,炳机克终之道,甚与汉子房相似。然或谓子房乃为韩报仇,怕温则尝委事于元,其出处不免有间,是盖未深论也。夫伯温生元世,岂能超出天地外,不为元人也哉?忧时痛国,每形于辞。如《悯乱》诸作二、三末句云:「惆怅无人奏丹扆,侧身北望泪滂沱。淮濆何日歌《常武》?肠断严最戍鼓鼓挝」,「天涯地角风尘满,极目云霄欲断魂。江湖愁绝无家客,伫看青天泪眼昏。」至如《吊诸葛武侯》,《祖豫州》、《岳武穆》诸赋,悲愤愁激,读之使人踯躅思奋,其志可谅也。
田按:文成《覆瓿集》元时作,《犁眉公集》则入明后诗也。《覆瓿》远胜《犁眉》,前人已有定论。文成为开国文臣,故录其入明应制之作,以为压卷。此集以《纪事》为名,寻常共见之集,无事可纪,概所不录。若人为《诗综》所未采,与采而未备者,意在补遗,不从此例。)
臣等谨案,《槎翁诗集》八卷,明刘崧撰。崧,字子高,初名楚,泰和人。元末举于乡,洪武三年以人材荐,授职方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输作京师。十三年,手敕召为礼部侍郎,署礼部尚书,致仕。十四年,复召为国子司业,未旬日,卒。崧,七岁能赋诗。及长,日课一篇,读书天寒,皲裂不少辍。其在官舍,孤灯讽诵,夜分不休,盖其一生耽嗜吟咏,刻苦甚至故。年愈老而诗亦愈工。清江刘永之、金华宋濂辈,皆极称之。当明之初,雄才角立,吴中诗派昉于高启,越中诗派昉于刘基,闽中诗派昉于林鸿,岭南诗派昉于孙蕡,而江右诗派则昉于崧。以清和婉约之音,提导后进,迨杨士奇等嗣起,豫章人士,复变为台阁博大之体,而骨力不坚久之,遂浸成冗漫。北地信阳,乃乘其弊而力排之,遂分正嘉之门户。然崧之平正典雅,实不失为正声,固不能以末流放失,并咎创始之人矣。
(《四库总目》:孙蕡当元季绮靡之馀,其诗独卓然有古格,虽神骨隽异不及高启,而要非林鸿诸人所及。黄哲、李德、王佐、赵介与蕡号南园五先生。哲之五言古体,祖述齐、梁,德之七言长篇,胎息温、李,俱可自名一家。惟佐气骨稍卑,未能骖驾,而介诗所存太少,不足以见所长。
黄佐《明音类选》:吴下四杰、岭南五先生,大家辈出,莫不比兴成音,其深于诗者乎?
《诗谈》:岭南孙仲衍、王彦举、黄庸之、赵伯贞,李仲修时称五杰,惟仲衍清圆流丽,明珠走盘,不能自定,彦举雄俊丰丽,殆敌手也。德庆李文彬亦时劲敌,后琼山丘浚词虽丰腴,劲秀则少矣。
《国雅》:广中四杰,并有盛才,特闲于七言。如孙之《蒋陵儿》、《次武昌》,黄之《战城南》,李之《秋情》等篇,能自迥出常境,绮崭处亦类初唐语。
《诗薮》:孙仲衍《骊山老妓行》浓丽繁富,殆过千言,而中多猥{宀儿}。孙同时岭南黄哲亦长七言古,才情少劣,气骨胜之。屈大均《广东新语》:广州南园诗社始自国初五先生。越山诗社始自王光禄浙逵、伦祭酒以训。俘丘诗社始自郭光禄棐、王光禄学曾。诃林净社始自陈宗伯子壮,而宗伯复修南园旧社,与广州名流十有二人倡和。叶石洞云:「东广好词,缙绅先生解组归,不问家人生产,惟赋诗修岁时之会。粤人故多高致乃尔。粤诗自五先生振起,至黄文裕而复兴。」陈云淙云:天史公谓齐、鲁文学其天性。粤于诗则有然矣。我国家以淮甸为丰、镐,则粤应江,汉之纪,《风》之所为首《二南》也。五先生以胜国遗佚,与吴四杰、闽才子并起,皆南音,风雅之功,于今为烈。」
《本事诗》:仲衍才调杰出四人之上,即吴中四杰亦应让步。
邓球《泳化类编》:孙蕡博学善诗,豪逸足追古,为宋潜溪高弟。太祖诛蓝玉,蕡尝为玉题画,被逮将刑,口占一诗云:『鼍鼓三声急,西山日又斜。黄泉无客店,今夜宿谁家?」既诛,太祖问监杀指挥,蕡死时有何言,指挥以前诗对。太祖怒曰:「彼有如此好诗,汝乃不奏而遂杀之,何也?」亦命杀之。
赵翼《陔馀丛考》:明孙蕡为蓝玉题画,临刑口占云云。按:此诗乃五代时江为所作。为建州人,值王氏国乱,其友欲亡奔江南,为为草《投江南表》。其友未出境被擒,搜得稿,遂并收为。为临刑词色不挠,乃索笔为诗曰:「衙鼓惊人急,西倾日又斜。黄泉无旅店,今夜宿谁家?」事见浔阳陶岳所撰《五代史补》第五卷。今乃移之仲衍何耶?岂仲衍被刑时诵此诗以寓哀,闻者不知,遂以为仲衍自作耶?
田按:仲衍与彦举、庸之、仲修、伯贞称南园五先生。其实南园结社,抗风轩中吟侣,仲衍一一举之,伯贞不与也。《西庵集》中《琪琳夜宿与彦举联句序》云:「畴昔年十八九时,一时闻人相与友善,若洛阳李长皮仲修、郁林黄别驾楚金、东平黄通守庸之、武夷王徵士希贡、维扬黄长史希文、古冈蔡广文养晦、番禺赵进士安中、及其弟通判澄、徵士讷、北平蒲架阁子文、三山黄选士原善共结诗社南园之曲,豪吟剧饮,更唱迭和,而彦举与馀为同庚,情好尤笃。」独不及伯贞名。黄才伯云:「伯贞尝以一囊自随,遇景即投诗其中,绝不为人留题。缙绅恒病其狷。日往还西樵泉石间,独与八十翁刘乐善,相倡和以自娱。方孙、王、李、黄结社南园,更迭倡和,而伯贞自成一家言。世以四子并之,称五先生。」此亦伯贞不与结社之一證也。继读伯贞《听雨诗》有云:「南园多酒伴,有约候新晴。」又似曾与南园诗社者。或入社较晚,故仲衍琪《琳联句序》偶不及之耶?仲衍于诗社中,独推许彦举,其作《南园歌》云:「昔在越江曲,南园抗风轩。群英结诗社,尽是琪琳仙。沧洲之盟谁最雄?王郎独有谪仙风。狂歌放浪玉壶缺,剧饮淋漓宫锦红。青山日落情人已,王郎拂袖花前起。欢呼小玉弹鸣筝,醉倚庭梧按宫徵。哀弦泠泠乐末终,忽有华月出山东。裁诗复作《夜游曲》,银烛飞光白似虹。当时意气淩寰宇,湖海声诗万人许。酒徒散落黄金空,独卧茅檐夜深雨。」读此诗,可想见南园风雅之盛。迄今游岭海者,诧为美谈。仲衍家有烟霞寄傲事,当与南园抗风轩并峙不朽也。)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长源,号海生。工诗,善画。官晋府引礼舍人。明初游闽中。慕林鸿诗名,访之,鸿延之入社。
源字长源,无锡人。洪武中晋府引礼舍人。有《舍人集》十卷。
(《国雅》:浦舍人长源,词彩秀润,元美品浦、林为小乘法师,言未到佛境界也。舍人句云:「听鸡晓阙疏星白,走马春郊细柳黄。」「衣上暮寒吴苑雨,马头秋色晋陵山。」亦是相中色语。时王学士达善、王舍人孟端为同邑名人。学士有「路分京口树,帆渡月中潮」,舍人有「腊酿多藤酒,春禽半竹鸡」,并称秀句。湛、李之后,锡中之贤,稍嗣中落。
《明诗别裁》,舍人名句,诗中有画。
田按:舍人非徒善诗,兼长于画。赵景哲《题浦舍人梧竹图》诗云:「颇怀出尘想,飞思淩沧洲。湘江夜来雨,寒色川上浮。」程原道《题浦舍人画梧桐竹石》诗云:「云林弟子浦长源,风雪相逢白下门。请写江南山水窟,著我读书秋树根。」舍人游闽,以林子羽赏拔,得诗名。集中合作,不在子羽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福建长乐人,字景明。工诗,与林鸿等称闽中十才子。明初累诏不出。作读《陈抟传》以见志,结草屋沧州中,与三山耆彦为九老会。有《沧州储玉斋集》。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末明初福建人,字迪所。明初首倡诗学,与林子羽辈齐名。有《鸣秋集》。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将乐人,字玄之。善诗,为林鸿弟子。与周玄齐名,时称二玄,均在闽中十才子之列。官泉州训导。
敏字汉孟,长乐人。有《青萝集》三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闽县人,居红桥之西,因自号红桥。聪敏善诗文。豪右争欲委禽,红桥不可,欲得才如李青莲者事之。后归福清林鸿,鸿游金陵,感念成疾卒。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闽县人,字公启。师事林鸿。与弟郑阎皆能诗。有《石室遗音》。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闽县人,字微之。与黄玄皆出林鸿门下,称二玄。永乐中以文学征,授礼部员外郎。尝挟书数千卷,居长乐高柄家,读书十年,卒业尽弃其书,谓已尽在腹中。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宜秋集》。
善夫字继之,闽人。弘治乙丑进士,除户部主事。改礼部,以谏南巡,杖阙下,寻乞归。用蔫起南刑部郎中,改吏部。有《少谷山人集》二十五卷。
(《园宝新编》:继之气秀岩谷,发情声诗,虽才韵弗充,而古色精言,高映霞表,飘飘然有逍遥远举之志。
《艺苑卮言》:郑继之诗如黄河冰棱,石岭天骨。继之初不识王仪封廷相,作《漫兴》诗有云:「海内谈诗王子衡,春风坐遍鲁诸生。」后郑卒,王始知之,为位而哭,走使千里致奠,为经纪其丧,仍刻其遗文。人之爱名也如此。
《艺圃撷馀》:郑善矢气骨棱棱,差堪旗鼓中原。《国雅》:继之才赋英迈,往往有新语。
邓原岳《西楼集》:先生诗以气格为主,以悲壮为宗。古诗、乐府原汉、魏,下及六朝,歌行近体抵掌少陵,绝句翩翩有青莲之致。书法尤入神,真行斟酌《圣教》;狂草奔放,纵横烂漫,颠、素而下弗论也。间又创意点染花草,丛筱怪石。得象外趣。
邓原岳《闽诗正声》,洪、永之间,专谭兴趣。则林膳部、王典籍名其家。弘,正之时。气格为宗,则郑吏部擅其誊。
《谈艺集》:继之沈郁之恩,慷慨之词,如苍松挺秀,古梅含芬。
《焦弦竑笔乘》:予家有善夫批点杜诗,其指摘疵颣,不遗馀力,然实子美之知已,馀之议论虽多,直观场之见耳。尝记其数则,一云:「诗之妙处正在不必说到尽,不必写到真,而其欲说欲写者,自宛然可想,虽可想而又不可道,斯得风人之旨。杜公往往要到真处尽处,所以失之。」一云:「长篇沈著顿挫,指事陈情,有根节骨格,此杜者独擅之能,唐人皆出其下。然正不以此为贵,但可以为难而已。宋人学之,往往以文为诗。雅道大坏,由杜者启之也。」一云:「杜陵只欲脱去唐人工丽之体,而独占高格,盖意在自成一家,不肯随场作剧也。如孟诗云:『当杯已入手,歌妓莫停声。『便自风度,视『玉佩仍当歌』不啻霄壤矣。此诗终以兴致为宗,而气格反为病也。」善夫之诗,本出子美,而其持论如此,正子瞻所谓知其所长,而又知其敝者也。
徐熥《晋安风雅》:正、嘉之际,郑吏部善夫实执牛耳,虎视中原。而高、傅二山人左提右挈,闽中雅道遂曰中兴。
《闽小纪》:郑善夫尝雪中游天台,美髯白皙,毛褐笋舆,戒从者勿言姓名,人以为神仙,甚传郡中。太守顾璘闻之,曰:「此必吾继之。」亟使人要之。善夫答以诗云:「客有飘飘者,闲来湖海游。云端寻雁宕,雪里过台州。白业藏贤达,浮槎近斗牛。丰干漫饶舌,太守是闾丘。」
《坚瓠集》:郑少谷《上泰陵》诗云:「苦忆焚香赐第日,报恩真愧济时才。」盖泰陵乙丑科宫中焚香祝天,愿得贤才以辅太平。故云。《明诗选》:陈卧子曰:「继之雅质,故铺叙之言独长。」
《池北偶谈》:宋、明以来,诗人学杜子美者多矣。予谓子瞻得杜气,鲁直得杜意,献吉得杜体,郑继之得杜骨。
田按:少谷清才,集中仿魏、晋以来无所不有,但摹壮为多耳。大约气格雄浑,五律歌行最胜;音节浏亮,七言律绝为优。但摹拟极肖,融化为艰;短制偏工,大篇未化。其品次在何、李、边、除之亚,馀子不及也。)
维基
郑善夫(1485年—1523年),字继之,号少谷,福建闽县(今福州市)人。明代儒学家(阳明学)、诗人、政治人物。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生于高湖,世代书香,少有才名,精于易经、数学和历法。弘治十七年(1504年)举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正德元年(1506年),以候补官员在京纂修《苏松常镇实录》。正德六年(1511年),任户部广西主事。因宦官当政,辞官,筑少谷草堂于金鳌峰下,闭门读书,曰:“俟天下之清也。”正德十三年(1518年),诏任礼部主事,升任员外郎。正德十四年(1519年)因痛斥江彬被廷杖三十,罚跪午门五日,辞官未获准。隔年辞官获准,与傅汝舟、福州太守汪文盛有来往。嘉靖元年(1522年),都御史周季风荐任南京刑部郎中,未几,改任吏部验封司。嘉靖二年(1523年)游武夷山,感染风寒返家,两天后病逝,葬于福州西郊梅亭山。善夫精于天文、算学,能推算日蚀、月食,上疏请改历元。《明史·文苑传》有传,称其“闽中诗文,自林鸿、高柄后,阅百余年,善夫继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侯官人,字亨仲。洪武二十七年进士。永乐中,累迁陕西按察副使。善诗,与林鸿等并称闽中十才子。有《善鸣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