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明朝
沈以潜明 1369 — 143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69—1432 【介绍】: 苏州府吴县人名玄字以潜,以字行。
宣德初,征入京师医士,未甚知名,院判蒋用文病,举以自代,进对称旨,即日擢为御医
工诗好琴。
有《潜斋集》。
宁杲明 1469 — ?
维基
宁杲(1469年—?
),字仲升,辽东海州卫官籍山东登州府蓬莱县人弘治丙辰进士
正德年间依附刘瑾,官至宣府巡抚
世宗即位后,言官交章弹劾,罢官遣戍。
原为海州卫武生弘治八年(1495年)乙卯山东乡试第十九名举人九年(1496年)丙辰进士
十年(1497年)江西吉水县知县十八年(1505年)授浙江道监察御史
正德初刘瑾所用,为捕盗御史
三年十二月大理寺左寺丞四年四月降为潜山县知县
不久复职为捕盗御史七月巡按真定广平等府,驻真定五年正月左佥都御史,时强贼张茂内丘县抢劫丁忧修撰康海财物,宁杲被停俸降调,又因勘报稽迟,七月被降为山西右参议
正德七年正月起复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二月巡抚保定等处兼提督紫荆等关,仍募义勇围剿贼寇刘七齐彦名等。
指挥江彬妄杀平民,冒报功次,被弹劾,十一月召令回京,停职听勘。
正德十四年三月起为巡抚宣府左佥都御史,不久加赞理军务
正德十六年(1521年)四月世宗登极,追查阉党残馀,宁杲御史王钧劾奏,朝廷下旨勒令冠带閒住,随即又遭给事中张九叙等弹劾「凭藉奸党,贪财害民」,诏令巡按御史执送京师,论死。
宁杲在狱中以病上闻,得旨免死,发配广东雷州卫
刘显明 ? — 158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81 【介绍】: 江西南昌人字草堂
膂力绝伦,稍通文义。
家贫落魄,入蜀冒籍为武生
嘉靖三十四年,以从攻宜宾苗民起事,官副千户
纳赀为指挥佥事,擢总兵官,镇守广东
福建,破倭寇。
万历初又以军功进都督同知,卒于官。
吴广明 ? — 160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1 【介绍】: 广东翁源人
武生从军,累著战功,历福建南路参将
万历二十五年副总兵刘綎朝鲜日本,俘斩甚众。
甫班师,李化龙播州,以广总兵官
与诸军逼海龙囤,从囤后登,遂平播州
广中毒箭,逾年而卒。
李应祥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广九溪卫人
武生从军,积功为广西思恩参将
万历间四川总兵官,镇压、茂、建昌邛部少数族起事,时称名将。
播州之役,总督李化龙荐为贵州总兵官,又督兵直抵海龙囤,与诸军共灭杨应龙
姚希孟明 1579 — 163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79—1636 【介绍】: 苏州府吴县人字孟长号现闻
万历四十七年进士
庶吉士
与舅父文震孟同在翰林,持清议。
天启五年被劾为缪昌期死党,削籍。
崇祯元年左赞善,历右庶子日讲官,迁詹事
韩爌等定逆案,为温体仁所忌。
借主乡试时武生冒籍事贬为少詹事,出掌南京翰林院,寻移疾归。
卒谥文毅
有《循沧集》、《公槐集》等。
维基
姚希孟(1579年—1636年)字孟长号现闻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明代文学家
出生十月,父早逝,由母文氏励志鞠之。
与舅父文震孟同学,时有盛名。
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应天乡试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进士,考选为庶吉士
座主韩爌馆师刘一燝很器重他,两人并执政,遇大事多向他咨询。
天启时,授检讨纂修神宗实录》。
后乞假告归。
四年冬还朝,当时东林党赵南星高攀龙等人被赶出朝廷,党祸大作,姚希孟也被崔呈秀的《天鉴录》列为东林党人,明年以母丧归,甫出京都,给事中杨所修弹劾他为缪昌期死党,遂削籍为民。
作《开读始末》记吴民反阉党事。
崇祯元年左赞善
右庶子,为经筵日讲官
三年秋,与谕德姚明恭顺天乡试。
武生二人冒籍中式,被给事中王猷弹劾,又遭温体仁忌,贬为南京少詹事掌南京翰林院,不久告病归乡,家居二年,崇祯九年(1636年)卒。
福王时赠礼部侍郎谥文毅
母文氏卒后,蔬食三年,昼夜诵佛经不止。
著成《佛法金汤徵文录》十卷。
黄道周漳浦集》中写道:“万历初年阁臣鸷起,文章之道,复归词林,李大泌,姚吴门为之归墟……予不及事大泌,雅交于吴门
下所为,霞蒸岳举,文行宗表,无有先于吴门者矣。
先生安步指辞,宏声亮实,韩蒲州见之而有王佐之称,刘南昌因之而有人龙之叹。
”还著有《公槐集》、《响玉集》、《棘门集》、《沆瀣集》、《循沦集》、《丹黄、松瘿集》、《伽陵集》、《风唫集》等。
许国佐明末 1605 — 1646
维基
许国佐(1604年—1646年)字钦翼号班王旧庵拙庵
自署百洲堂主人
广东揭阳县榕城(今榕城区)人。
明末官员。
天启七年(1627年)丁卯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进士,授四川富顺县知县
在官有惠政,因与豪霸恶绅对抗,解京下部狱。
当时陈子壮亦获罪狱中,二人一见如故,子壮有《蜀国弦》诗一首赠之。
两年后冤情澄清出狱,六年(1633年)贵州遵义县知县,再擢兵部职方司主事,不久转员外郎,升郎中,兼督九江饷务。
明亡后不仕。
顺治二年(1645年)揭阳武生公显因非礼南澳守将城隍庙进香女眷,丧失前程,率九军抗击清廷,陷揭阳城许国佐之母被捕。
国佐亲往刘公显大营,愿代母死。
公显劝其起义,国佐不愿合作。
被杀。
著有《蜀弦集》和《百洲堂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