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明朝
维基
林聪(1417年—1482年),字季聪,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福州府宁德县(今福建省宁德市)人,正统己未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左都御史。正统三年(1438年)举戊午科福建乡试第九名,正统四年(1439年)联捷进士,授吏科给事中。景泰元年(1450年),进都给事中。当时,中官金英家人违法,都御史陈镒、王文治案却均不罪于金英。林聪率领同官弹劾陈镒、王文畏势从奸,一并弹劾御史宋瑮、谢琚均下狱,之后恢复职位,林聪继续弹劾,宋瑮、谢琚被调外。太监单增督京营受宠,当时士兵稍忤者辄遭辱,其家奴白昼杀人,夺民产。林聪举发其事,单增下诏狱,后获宽宥,不敢再作乱。景泰三年,上疏请纠察刑狱治理妖僧赵才、湖广副使邢端等,后均得准。当时建造东宫,林聪因反对,迁春坊司直郎。景泰四年(1453年),大学士商辂称其敢言,不宜置之散地,于是恢复为吏科都给事中。随后请减轻福建银场额重。景泰五年,以灾异偕同官条上八事,限制武清侯石亨、指挥郑伦等分田等。林聪最初弹劾吏部尚书何文渊下狱后致仕。之后弹劾山西布政使王瑛老等,均罢免。御史白仲贤擢广东按察使。林聪言其奔竞不当超擢,乃迁镇江知府。兵部主事吴诚夤缘得入吏部,因林聪弹劾,遂改工部。各司均忌惮林聪风裁,其所言未有不敢遵从的。内阁及诸御史亦并以林聪好论建,并非善臣。同年冬,林聪甥陈和为教官,欲得近地便养,林聪对吏部官吏陈说此事。御史黄溥等遂劾林聪挟制吏部,加之此前得罪的众多官运均弹劾,后下廷讯,坐专擅选法,论斩。因高谷、胡濙力救得免,贬为国子监学正。英宗发动夺门之变后,拜其为左佥都御史,巡抚山东,赈灾饥荒,使得饥民得活者多达一百四十五万人。后进升右副都御史,逮捕江淮盐盗,平定并惩治当地贪官。后母丁忧,起复,再辞,不予批准。天顺四年,曹石之变爆发,将士妄杀,至割乞儿首报功。林聪署都察院事,令获贼者必生致,滥杀为止。成化二年,外出巡视淮南淮北饥荒,奏贷漕粮及江南余粮以赈灾,得到批准。次年,与户部尚书马昂清理京军,进升右都御史。成化七年,代王越担任大同巡抚,后遇疾致仕。再过一年,以故官起掌南京都察院。成化十三年(1477年),召拜刑部尚书,寻加太子少保。成化十五年,与中官汪直、定西侯蒋琬按察辽东失事,汪直包庇巡抚陈钺,林聪无法与之争。成化十八年,卒于任上,享年六十八岁。赠少保,谥庄敏。
维基
陈(1429年—1488年),字廷威,直隶省河间府献县人,治《书经》,年二十九岁中式天顺元年丁丑科第三甲第一百一十名进士。十一月十四日生,行一。由国子生中式顺天府乡试第二百二十五名举人,会试中式第二百五十一名。天顺元年,登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后改监察御史,再迁山东左布政使。陈钺工于心计,贪财奸诈,官吏百姓无不畏而恨之。成化十五年(1479年),陈钺担任辽东巡抚,因不瞭解当地事务,而被马文升调换,并约束其举动。汪直抵达辽东后,陈钺身著戎服伏道左边,为其扫路装饰厨房,并使得其住宿舒适。唯独马文升仍与汪直分庭抗礼,对并其随从颐指,随从遂诋毁马文升。陈钺借此再次诬陷马文升因禁农器,不与交易,而招致外部入寇。同年六月,宪宗命汪直同刑部尚书林聪即讯辽东事,马文升被逮捕下锦衣狱,谪戍重庆。同年十月,辽东巡抚陈钺请求讨伐海西,宪宗命以抚宁侯朱永为总兵,陈钺提督军务,汪直监军。汪直抵达辽东后,有头目郎秀等四十人入贡,在广宁遇到汪直,汪直诬陷其为窥伺于是掩杀,并以捷报上报。论功,加汪直岁禄,监督十二团营;朱永进保国公,陈钺为户部尚书。至此,海西诸部以复仇为辞,深入云阳、青河堡等,杀掠男妇,皆支解尸体以报仇。边将敛兵不出,陈钺亦隐匿不上报此事。而此时,依附汪直的太仆少卿王宗彝(大学士王文之子)为佥都御史、担任辽东巡抚。成化十六年(1480年)正月,给事中孙博上疏弹劾东厂、西厂中伤大臣;却遭到宪宗指责。同年三月,宪宗命汪直、保国公朱永、尚书王越率兵出塞,在威宁交战,并获胜,王越封威宁伯。同年四月,辽东巡按御史强珍上疏,弹劾此前太监汪直、总兵侯谦、巡抚陈钺失机隐匿的事情。都给事中吴原、御史许进等上奏,并将陈钺比喻为宋朝的黄潜善、贾似道。宪宗下诏罚陈钺俸禄,陈钺因而怨恨王越掌都督院事而纵容强珍。汪直正在巡边还京中,陈钺在郊外五十里相迎,诉强珍承奉王越旨意弹劾他。汪直大怒,王越亦来迓,汪直不见王越。巡抚辽东王宗彝遂阿汪直旨意,诬陷强珍妄奏,逮捕强珍至京,下锦衣卫狱,戌辽东。成化十八年三月,再次被弹劾罢免致仕。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30—1502
【介绍】:
明山西崞县人,字廷美。天顺八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成化时迁兵科都给事中,奏请起用致仕尚书王竑、李秉。又斥都御史王越,并及宫闱隐事,乃被杖文华殿。寻擢陕西参政,进布政使。治陕十五年,多有建树。弘治中巡抚湖广、四川,召拜户部尚书。致仕归。卒。
维基
梁璟(1430年—1502年),字廷美,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太原府崞县(今属山西省原平县北崞阳镇)人。梁璟于天顺八年(1464年)中进士。授官通政使司兵科给事中。成化年间,梁璟经过数次升职,任都给事中。任内屡次为减轻民负上疏。京郊八府地区,原本只设巡抚一人,在蓟州驻军,防御边境,不能兼顾。曾璟建言在顺天、永平二府分设巡抚,得到采纳。不久,因与同僚韩文、王诏等奏请起复前尚书王弦、李秉,斥责都御史王越,言语涉及宫闱隐秘,结果在文华殿遭受鞭打。九年任期届满,升任陕西布政使司左参政,历任左、右布政使。先后在陕西任职十五年,抗击番部,多有政绩。孝宗继位后,梁璟升任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弘治二年(1489年),因当地饥荒,请求免征两京漕粮八十九万余石,获准。孝宗登极时,本已下诏免去各地额外贡献,而提督武当山的宦官又上供黄精、梅笋、茶芽等,劳民伤财;宦官陈喜又率领三十余名道士肆虐各处。梁璟奏请免除,多被采纳。因丁忧停职,守制期满后,弘治五年(1492年),巡抚四川。七年(1494年),拜为南京吏部右侍郎,后升南京户部尚书,致仕还乡而卒。《明史》有传。
维基
王浚(1431年—?),字克深,直隶广平府威县人。进士出身。顺天府乡试第八十二名。成化二年(1466年)丙戌科会试第一百三十□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九十二名。任御史,劲直有风。巡按山东、陕西、苏松常镇,除奸肃纪,声隆望重。擢南京佥都御史,暨巡抚甘凉、郧阳等处,尝抗疏罢浚河以苏冻绥,开茶山以慰流逋,活人无算。练兵储粮,民安盗息。以劳瘁卒官,旅榇肃然,家无余赀。兵部尚书王越尝为经纶治化诗卷赠之。
维基
钟(1440年—1511年),字大器,号独山,山东郓城似楼村人,祖籍河南清丰,同进士出身。成化二年(1466年)登丙戌科进士,授监察御史,巡按两淮盐业。汪直指使其弹劾马文升,似钟不从,被罚廷杖。由都御史王越举荐,升任大理寺丞,再升右少卿。以右副都御史巡视保定等府。召为刑部右侍郎,丁忧时以官船运母柩南还,被漕运总兵官王信奏上,被逮捕下吏部。恰逢当时尹旻被驱逐,似钟与其为同乡,于是被贬为曲靖府知府,后改知徽州府,再入为大理寺左少卿。弘治三年(1490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抚苏州、松江等地。召为户部侍郎,总督仓场。不久,改吏部侍郎。弘治十一年(1498年)升右都御史,两年后进户部尚书。因东厂特务举发其子似瑞受贿之事,辞职回乡。正德年间,权阉刘瑾指摘其在部期间旧事,罚米三次。正德六年(1511年)卒。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四川内江人,字文洁。成化十四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由翰林历参政。首劾汪直、王越乱政。在朝中有“半朝汪”之称。
字朝宗,号丹山。少才气锐发。为文下笔千馀言,折其同辈。中进士试监察御史,王襄敏公钺重公才,使总诸道章奏,且荐公可大用。即擢佥都御史历右都御史。时占城国为安南所侵,其王子来奔。公受敕处分,定其国难,使人护王子归国。因以金宝器异香为报,公不受。其国人至以疏请,上命公受之,再辞乃止。会吏部尚书阙,上手书公名付内阁,公黜陟至慎。值考察,见以忧去官者,非大过不黜。注选至瘴远地,多濡笔不下,务以土俗稍宜者补之,奏著为令。复请起王端毅公恕与之共事,以班在马忠肃公文升上,奏请后之。时多内降官,公疏言天下士竭其心力,有积数十年不得官,而白身之人,缘借蒙幸如拾芥,不可以为训,因得稍减。有请开纳马例者,公疏言内藏与太仆见积尚多,忽开此例,是使人疑国用大耗也,恐不可以示远,议遂格。户、礼、刑、工诸部尚书,俱为言官所论去位,公面陈诸大臣,不宜轻遂其去,执对甚力,遂并致仕归里。正德改元,敕召公以吏部尚书掌院。时逆瑾盗政,将大起罗织之狱,公执不可。瑾必欲置刘忠宣公大夏死,公曲为保,护得减论。当轴二年,度势终不可回,坚请致仕。公达治体,论事俱得机要。生平耑以爱护人才为重,处心逊厚,自谓手持此笔,论狱生死,惟恐误杀一人。掌铨衡,进退惟恐误黜一人。尝坐部堂,令办事官奉砚。公初衣白绫甚泽,其人误倾墨汁衣上,匍伏请罪。公笑挥曰:去,去,吾方恶其太白,亦何罪?人以方韩魏公。有乡人冒称屠公子于道,请谒郡县,其怨家发之。公呼至,但相戒曰:汝甘为吾子置而翁何地耶?国法可畏,后慎勿为此。诸居乡盛德事甚多,不能具载。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41—1526
【介绍】:
明山西洪洞人,字贯道,号质庵。成化二年进士,除工科给事中。遇事敢直言。劾都御史王越,被杖。弘治中累迁户部尚书。掌国计持大体,务为国惜财。裁汰冗员,力遏权幸。武宗即位,太监马永成、刘瑾辈用事。文与同官上疏纠劾。瑾等恨之甚。伺隙坐以罪,降级致仕。又复以他事罪之,罚米千石,至家业荡然。瑾诛,始复官致仕。卒谥忠定。有《忠定公集》。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鄞人,字元益。成化二年进士。历官为都给事中。威宁伯王越镇边,杀麾下以邀赏。镒发其奸,卒为所构,乃挂冠归去。
字元益,以进士选为翰林庶吉士,迁兵科给事中,弹劾无所避。时妖僧继晓以术得幸,常迎至宫中,妃嫔以下,俱膜拜受戒,王公勋戚,趋。候,其。门,公愤然曰:此国家大蠹也,吾当以死谏。即极言其邪教乱俗,乞正法以肃朝廷。疏入,继晓宠遂衰,公直声震于朝。迁都给事中,论列益力,权贵俱为敛手。时同里毛弘,与公同在谏垣,并有重名。京师为之谣曰:毛黄门口,章黄门手。毛章在朝,神惊鬼走。其风裁若此。后威宁伯王越镇边,多杀麾下首级邀赏,公摘发其奸。及越在京营,亏耗卒伍,复连章论之,竟为所搆。遂挂冠归里,唯以诗歌自怡。遗集藏于家。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45—1508
【介绍】:
明福建莆田人,名普长,字元甫,后以字行,更字秉仁。成化十一年进士。弘治中累迁为都给事中,谏止汪直、王越谋复起用,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莆田人,字恒吉。成化十七年进士。授瑞安知县,改饶平知县,下车即访陈献章于白沙,究性命之学。秩满召入,授监察御史,弹劾不避权贵。威宁伯王越附汪直,复附李广。天祐率同列抗疏极言,忤旨下狱。寻得释,出按广西,又按南北畿郡,居台凡十三年。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04
【介绍】:
明河间府景州人,字约之。初为历城教谕。成化十四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论事不避权贵,汪直用事,立西厂。疏论汪直擅作威福。帝因而罢西厂。直恨之。使参王越北伐军事。师还论功,升山西按察佥事,遂乞致仕。后以告发知州马某不法,被毒死。
维基
王缜(1463年—1523年),字文哲,广东承宣布政使司广州府东莞县(今广东省东莞市)人,官至户部尚书。王缜中式广东乡试第四十四名举人。弘治六年(1493年)中式癸丑科三甲第二十四名进士,选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弹劾三边总制王越依附汪直、李广,出理南畿屯田。累升至工科都给事中。明武宗继位,王缜反对以营造加恩内府工匠。正德元年(1506年),出任山西右参政,历福建布政使,迁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苏、松诸府。协同平定江西贼王浩八叛乱,调郧阳巡抚,迁南京刑部右侍郎。嘉靖二年(1523年),升任户部尚书,同年卒于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