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明朝
朱谋堚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宗室
太祖第十七子宁王朱权之孙朱多炡子。
效其父,变姓名为来鲲,字子鱼
出游三湘吴越间。
有文集行于世,汤若士为之叙。
人物简介
贞吉之子。
效其父变姓名为来鲲,字子鱼,出游三湘吴越间。
有集行世,汤若士为叙。
严果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苏州府震泽人字毅之
嘉靖时王世贞总持文坛,海内才子俱上贽贡。
徐渭汤显祖等不为所致,以布衣终其身。
有《天隐子遗稿》。
叶逢春明 1532 — 158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32—1589 【介绍】: 浙江馀姚人字叔仁号和斋
嘉靖四十四年进士
宁国府推官
隆庆初抚州通判
汤显祖诸生逢春颇赏识之,汤由此知名。
官至郧阳知府
有《工部集》。
沈璟明 1533 — 161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33—1610 【介绍】: 苏州吴江人字伯英号宁庵又号词隐
万历二年进士
兵部主事,寻补礼部员外,改吏部,降行人司正,升光禄寺丞
留心边事,精于六书,而毕生深究者,则为戏曲声律,罢官后三十年精力尽瘁于此。
著《南九宫谱》,为作曲者之准绳。
论文则尚朴质而反对雕凿。
汤显祖同时,才逊于显祖,提倡之功则远出其上。
所撰戏曲有《义侠记》、《埋剑记》、《双鱼记》等十七种,总称《属玉堂传奇》,另改削汤氏《牡丹亭》为《同梦记》,《紫钗记》为《新钗记》,然其作品实不如显祖
张位明 1534 — 1605
维基
张位(1534年—1605年)字明成号洪阳江西南昌府新建县人,明朝重臣,隆庆戊辰进士,官至礼部尚书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戊午江西乡试第二名举人隆庆二年(1568年)戊辰科会试第二名,殿试第二甲第三十一名进士
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编修世宗实录》。
万历八年(1574年)六月,任司业
万历十九年(1591年)转任吏部侍郎,兼任东阁大学士,后改任文渊阁大学士,因第一次妖书案获罪,回乡隐居于南昌南湖,僻湖上小洲为别墅,取名“杏花楼”。
以文会友,曾与汤显祖刘应秋等人于此饮酒纵诗。
熹宗天启年间,追赠太保谥文庄
沈懋学明 1539 — 1582
维基
沈懋学(1539年—1582年)字君典号少林一号白云山樵直隶宁国府宣城县人万历丁丑状元及第
沈懋学少有才名。
万历五年(1577年)会试第八十一名,殿试一甲第一名进士
懋学少有才名,与梅鼎祚齐名。
张居正知道汤显祖沈懋学是当时名士,希望自己的儿子张嗣修跟他们往来,汤显祖拒绝,沈懋学则与张嗣修万历五年(1577年)同榜登科,懋学为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嗣修则为第二名(榜眼)。
翰林院修撰
引疾归。
居数年卒。
安宗时追谥文节
明史》有传。
王骥德明 1540 — 1623
词学图录
王骥德(1540-1623) 字伯良伯骏号方诸生又号玉阳仙史亦称秦楼外史会稽人
王守仁侄。
戏剧家,家藏元剧数百种。
自幼嗜歌乐,精研词曲。
吕天成顾大典、史盘、叶宪祖汤显祖友善。
师事同乡徐渭,又出入孙月峰孙如法沈璟之门。
所作自成一家,沈璟极称赞其曲学造诣之深,每作一剧,往来商榷不绝。
所作《曲律》四卷,专论曲法,与吕天成的《曲品》,称"论曲双璧。
"又著《南词正韵》若干卷。
散曲有《方诸馆乐府》二卷。
戏曲有传奇《义陵记》及《题红记》。
杂剧《男后记》、《离魂记》、《救友记》、《双甄记》及《扭魂记》。
又校注《西厢记》、《琵琶记》二种。
制《南词过曲》33章及《声韵分合之图》一种,并《曲谐》传于世。
屠隆明 1542 — 1605
维基
屠隆(1543年7月26日—1605年10月7日)原名儱字长卿一字纬真号赤水别号由拳山人鸿苞居士桃花客卿溟涬子浙江宁波府鄞县人文学家、戏曲家,同进士出身
屠隆的家族世居鄞县桃花渡。
其曾祖屠子良、祖父屠璞、父亲屠浚并不富裕,三代布衣。
父亲依靠渔业以及商贾为生。
屠隆为其父六子中最幼者。
屠隆幼年时即受到张时彻屠大山范钦的赏识。
万历元年(1573)屠隆创作了《冥海波恬赋》,受到刘翾赞赏。
二十岁时,屠隆开化开馆授徒谋生。
万历四年(1576)丙子浙江乡试第九名举人次年联捷丁丑进士,任颍上青浦知县
进士当年,屠隆瞿九思冤案鸣不平,作《为瞿睿夫讼冤书》,成功使瞿九思获释回乡。
颍上县时,屠隆修筑了颍上东门河堤,解决了颍上的水患问题。
万历六年底,屠隆赴任青浦
当时的青浦属于割上海华亭两县而成的新设建制,非常贫困。
屠隆在任上尽力治理,离开青浦时,当地士民数百人尾随送别至太仓州
万历十年(1582)屠隆上京大计(考核绩效)。
万历十一年(1583)改任礼部仪制司主事郎中等官职。
万历十二年十月,和西宁侯宋世恩“宴游甚欢”,被刑部主事俞显卿弹劾。
屠俞二人双双罢官回乡。
屠隆罢官一事,先是万历十二年夏宋世恩来到京城,因爱好文艺,极力想要结交屠隆
屠隆见热情难却,便与宋世恩兄弟相称。
九月宋世恩屠隆等人宴会,席间声称,既然他与屠隆是兄弟,也要让自己的妻子去屠隆家拜见老夫人和嫂夫人,表示两家为通家,交情甚好。
而此时的刑部主事俞显卿青浦乡绅,曾经试图巴结青浦知县屠隆,但屠隆却不理会他。
俞显卿因此十分衔恨屠隆,身为刑部主事的他便将宋世恩的话添油加醋,往“淫秽”上引,暗示屠隆宋世恩夫人有染。
万历帝看了书奏后下令彻查,经查并无俞氏所说事情,俞显卿便因诬告罢官了。
屠隆也因“诗酒放浪”之过罢官。
此事件中,背后操纵者为徐阶
屠隆青浦任上由于没有接受徐阶的笼络,声称“黄发大老,某敢不事之,惟谨第为明天子守三尺法,以牧此中黔首,宁能废公义而媚私门,结纳之言,不敢闻命。
”遭到徐阶忌恨。
屠隆在京时,徐阶花费千金使人日夜侦查他的动向,以便落井下石。
屠隆的仕途因此事件而告终。
罢官后,屠隆汪道昆之邀,前往新安歙县)加入白榆社,又在杭州参与南屏诗社。
屠隆汤显祖情谊深厚,万历二十三年(1595)屠隆在春秋两季两次去遂昌拜访了时任遂昌知县汤显祖
期间他们共同研讨了文艺创作,游山玩水。
万历二十四年(1596)屠隆创作了《昙花记》《彩毫记》《修文记》传奇三部
万历三十三年(1605)屠隆卒,年六十三。
杨起元明 1547 — 1599
维基
杨起元(1547年—1599年)字贞复号复所广东惠州府归善县民籍,博罗县人
累官吏部左侍郎
善作八股文,与唐顺之汤显祖等并称「举叶八大家」。
隆庆元年(1567年)杨起元丁卯广东乡试第一,万历五年(1577年)进士,房师陈经邦五月考选庶吉士
师从罗汝芳,“以知性为宗,不离日用,亦不讳禅。”。
七年翰林院编修十三年大明会典纂修官
十五年大典告成,升修撰,给诰命。
十六年典试福建
万历十七年(1589年),为国子监司业
十九年司经局洗马翰林院修撰玉牒纂修官,寻充经筵讲官二十年回籍养病。
二十一年南京翰林院侍读学士,掌本院印信。
二十三年国子监祭酒,以母老乞遵制侍养,不允。
二十四年南京礼部右侍郎,改吏部右侍郎
因母卒未任,持丧归乡。
次年九月在惠病逝。
谥文懿
广州禺山书院山长,“以明德、新民、止至善为宗”。
孙鹏初
维基
孙鹏初本名羽侯号湘山湖南华容人,晚明文学家
鹏初少就读于家塾,十五岁至县城儒学门读书,万历十七年(1589年)焦竑进士,选庶吉士历官礼、兵二科给事中万历二十三年冬明神宗因“兵部考选军政,中有副千户者不宜擅署四品职”,被贬逐。
后里居著书,曾提议修《儒藏》。
汤显祖称:“公之所以为文也,盖江汉洞庭为水,渊钜足以滋演文貌;而鹑首祝融为火,雄精足以显发神明。
然则公之文为必传,传而必久。
李(梦阳)、何(景明)七子之间,有以处公矣。
”著有《初堂》十卷。
许汝魁明 1556 — ?
维基
许汝魁(1556年—?)字真甫号仰亭江西湖口县人
丙子江西乡试第三十名举人万历十四年(1586年)丙戌科会试第一百四十名,廷试三甲二百四十五名进士礼部观政,授浙江常山知县
万历十七年(1589年),调任上海知县十八年以母丧去职。
服阕后又官上海县
汤显祖有往来。
秩满,迁南京吏部主事
历官陕西榆林兵备右参政佥事三十九年七月河南右布政副使兵备大名四十年六月加升河南左布政四十二年三月南京光禄寺卿,升南刑部右侍郎四十六年七月官至南京通政使
吕胤昌明 1560 — ?
维基
吕胤昌(1560年—?
),字玉绳号姜山浙江余姚人
戏曲学家。
明万历十年(1582年)考中举人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登进士
曾任吏部主事河南参议
万历二十一年三月1593年4月癸巳京察,因东林党争,任吏部文选郎吕胤昌被罢免。
其后专心研究戏曲。
与同时期汤显祖张凤翼沈璟梅鼎祚等戏曲家交好,常通书信。。
苏茂相明 1567 — 1630
维基
苏茂相(1567年—1630年)字弘家号石水福建晋江人
御史苏士润之侄。
万历十九年辛卯福建乡试第二十二名举人二十年(1592年)联捷壬辰科二甲十二名进士,年二十六岁,授户部主事,出使山东时见到饥民,以赈恤请,有人说他管太多,茂相说:“饥溺由己,岂异人任耶。
万历二十五年丁酉(1597年)典试贵州,出京为彰德府知府
河南副使,不久督学江西,与汤显祖交游。
因与长官理念不合,家居十年,孝亲友弟。
晋升为南京尚宝司少卿,升太仆寺卿。
魏忠贤建造生祠,将生祠建于凤阳皇陵之次。
起为刑部右侍郎,改户部左侍郎提督军务巡抚浙江等处地方,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总督漕运户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天启六年闰六月,升总督仓场户部尚书、兼总督漕运
天启七年(1627年)秋十一月,官至刑部尚书
崇祯帝苏茂相曹思诚潘士良三人为三司法,下令清查阉党,苏茂相在清查阉党逆案时百般庇护。
崇祯元年(1628年)春太傅致仕,旋以老病乞归泉州
帝颜其堂曰‘赐美’。
三年春卒。
墓在晋江二十一都御辇乡。
著有《皇明名臣类编》、《临民宝镜》、《读史咏言》等。
刘胤昌
维基
刘胤昌字燕及号淯水南直隶安庆府桐城县人
胤昌生而颖异,读书如素所熟悉者,为文伸纸淋漓,万言立就。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应天乡试举人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进士,初知宜黄县,以最调临川明敏刚决,果于任事,犯者虽贵势子弟,必寘于法。
两充江西乡同考官,勤课士类,凡所甲乙,翕称藻鉴,汤显祖就出自其门下。
万历四十年调任广济四十二年擢南大理寺评事四十四年考察免官。
天启二年,起升兴化府知府朝议将大用之,未赴任而疾作不起。
朱大启明末清初 1575 — 1642
维基
朱大启(1575年10月17日—1642年7月18日)字君舆号广原浙江秀水(今嘉兴市)人,祖籍直隶吴江盛泽(今江苏),同进士出身
户部尚书朱国祚侄。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顺天府乡试六十五名举人
次年,联捷庚戌科第三甲七十五名同进士
礼部观政,授江西南昌府推官
万历四十年(1612年)充任江西本省乡试同考官
朱大启江西任职时,曾与汤显祖有书信往来。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任广东乡试同考官
次年行取,暂拟礼部主事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吏部验封司主事
同年,调考功司主事,升考功司郎中
天启五年十月二十七日1625年11月26日)调文选司郎中
魏忠贤当权,想谋划派遣宦官分别镇守九边,遭到王永光等一众大臣上公疏反对,公疏大启所草拟,因而忤逆到魏忠贤,遂被罢职免官回乡。
天启七年九月二十七日1627年11月4日)升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
崇祯元年八月十四日1628年9月11日)升太仆寺卿,后调大理寺卿
官至刑部左侍郎,卒赠刑部尚书
韩敬明末 1584 — ?
维基
韩敬(1584年—?
),字求仲一字简与号止修
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今浙江吴兴)军籍,乌程县人
明末状元,政治人物。
早年受业于汤宾尹
好佛学,曾追随云栖莲池大师
万历三十七年己酉顺天府乡试第八名举人万历三十八年侍郎王图主持会试,汤宾尹为分校官
会试时,韩敬的试卷为其他考官所弃,汤宾尹越房搜得此卷,坚决要求萧云举王图等人将韩敬录取为第一名。
此后廷试亦取得第一名。
本年闰三月翰林院修撰三十九年四月患病回籍。
四十年十月汤宾尹给事中孙振基弹劾,夺官,韩敬亦被令冠带闲住。
汤显祖却为韩敬叫屈。
此后又丁忧在家,服阕后,万历四十六年十月上疏奏辩申冤,礼部左侍郎何宗彦奏请结案,四十七年三月降二级,调南京别衙门用。
汤开远明末清初 1588 — 164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88—约1640 【介绍】: 抚州府临川人字伯开
汤显祖子。
崇祯五年举人河南府推官
谏帝治下过严,被切责。
后监左良玉军,又上疏言对督抚动辄逮捕,对大将则失之姑息。
帝大怒,削籍逮治,以左良玉等合奏乞留,释还职。
官至河南按察副使,以劳瘁卒官。
吴伟业明末清初 1609 — 1671
梅村诗馀·序
词者,诗之馀也。
乃诗人与词人,有不相兼者。
如李杜,皆诗人也。
太白《菩萨蛮》、《忆秦娥》为词开山,而子美无之也。
温、李皆诗人也,然飞卿《玉楼春》、《更漏子》为词擅场,而义山无之也。
欧、苏以文章大手,降体为词,东坡「大江东去」卓绝千古,而六一婉丽,实妙于苏。
介甫偶然涉笔,而子固无之。
眉山一家,老泉子由无之也。
辛幼安之豪气,而人谓其不当以诗名,而以词名,岂诗与词若有分量,不可得而踰者乎。
有明才人,莫过于杨用修汤若士用修亲抱琵琶度北曲,而词顾寥寥。
若士四梦,为南曲野狐精,而填词自宾白外无闻焉。
即词与曲亦有不相兼者,不可解也。
近日词林宗匠,往往专意诗古文,至度曲倚声,则多搁笔,兼人之才,吾目中惟见梅村先生耳。
先生文章,仿佛班史,然犹谦让未遑,谓予曰:「若文则吾岂敢,于诗或庶几焉。
」今读其七言古律诸体,流连光景,哀乐缠绵,使人一唱三叹,有不堪为怀者。
及所制《通天台》、《临春阁》、《秣陵春》诸曲,亦于兴亡盛衰之感,三致意焉。
先生之遇为之也。
词在季孟之间,虽所作无多,要皆合于国风,好色小雅,怨诽之致。
故余尝谓先生之诗可为词,词可为曲。
然而诗之格不坠,词曲之格不抗者,则下笔之,古人所不及也。
休宁孙无言遍徵当代名家词,将以梅村编首,亡何而梅村殁矣。
孙子手卷不释,仍寓余评次刻之,可谓笃好深思。
而余于先生,琴樽风月,未忘平生。
故谬附知言,序其本末如此。
予观先生遗命,于墓前立一圆石,题曰「词人吴某之墓」。
先生退然以词人自居矣,夫使先生终于词人,则先生之遇为之也。
悲夫。
兰陵邹祗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