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明朝
贲字幼文,其先蜀人,徙常州,再徙吴。张士诚辟为属,已谢去,居湖州蜀山。吴平,谪徒临潦。洪武初用荐奉使晋冀,还授给事中,改御史,出按广东。改刑部主事,迁广西参议,再迁河南左布政使,以事下狱死。有《北郭集》六卷。
(《国雅》:除方伯幼文,词彩遒丽,风韵凄朗,殆如楚客丛兰,湘君芳杜,每多惆怅。皋亭山作全佳,当似耿湋。余尝爱其《折莲子》绝句云:「柔丝零落芳心苦,未及秋风已断肠。」读之颇增悲慨。集中有《送曾伯滋赴河将幕》云:「上将初分阃,儒官解习兵。风旗春猎野,雪帐夜归营。洮水从岷下,祁山入陇平。知公能载笔,草檄报边声。」中二联并佳。
王稚登《吴郡丹青志》:除幼文画山水林石,濯濯可爱。六砚斋三笔:徐幼文作绘,清润恬雅,所题楷笔,亦秀整端慎,不为遝拖自恣。今得睹其草书《泰山纪游》三诗,雄紧跌宕,出入旭、素,无不淋漓快健,乃知古人之不可则也。诗云:「万仞峰头上帝居,紫宸绛节接清虚。昆仑尚想周王制,屃赑犹传秦相书。盘礴三齐横地轴,孤根西北接天枢。自是仙人真窟宅。愿得安期一起予。」其二曰: 「山下更衣路渐难,岩岩高上历欲岏。天关遥控三千里,烟磴斜悬十八盘。复殿尚留元狩碣,老松仍挂祖龙官。怪来爽气清人骨,玉峡流云瀑布寒。」其三曰:「翠削芙蓉倚碧霄,盘空霞磴度飞轺,绝壁金银双阙迥,澄空钟磬万山岧。天门过雨岚光合,日观标霞海色遥。穹碑读罢占遗迹,欲共玄晖问泬㵳。」《画史会要》:《陈仲醇》云:「幼文字学晋王廙,画法董源,曾于项氏见之。」
《木事诗》:杨孟载《梦绿轩序》曰:「馀与劝文同谪钟离,结屋四楹,幼文居东,馀居西。诗云:『去年吴城正酣战,却忆危楼望葱茜。今年放逐到长淮,万绿时于梦中见。』因题其室曰梦绿。幼文《纪梦》诗云:『梦里绿阴芳草,画中春水人家。何处江南风景?莺啼小雨飞花。』又《听歌》云:『才得听歌便泪垂,眼前不似旧题时。青春多半遭离乱,白发能消炎许悲?』」知其身伤离乱,又遭逢迁谪,故间情之作,亦复凄楚。
田按:季迪与幼文投契不浅。季迪《送徐七往蜀山书舍》诗云:「获君乃瑚琏,顾我犹斗筲。高怀矫衰薄,雅音变哇咬。谈诗辨六义,读易穷诸爻。情亲岂殊意,气合真同胞。因依像轮辐,畅和谐埙匏。妓席夜留宴,僧扉昼携敲。要抄送讴唱,澜翻杂诙调。」《北郭秋喜徐幼文远来兼送南归》云:「东海徐君我同里,日共周旋接冠履。斯人自是真可人,不见心忧见之喜。」《怀徐七》云:「客行日已远,我思日已积。东南望归棹,鸟去烟波夕。忧来不成言,满抱空戚戚。」《徐记室谪钟离归后同登东丘亭》云:「同上高亭一赋诗,喜逢君是谪归时。不然此日登临处,应望天涯有远思。」可谓情溢言外。幼文诗才,不及高、杨、张,而蹈矩中规,亦自善用其短。诗集称北郭,而吕志学《跋幼文惠山图》云:「幼文所制乐府诗文若干卷,签题《悟澹集》。」此又读幼文诗者所当知也。)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池州府铜陵人。慧性过人,清标迈俗。沉酣典籍,以古人自期。弃举子业,隐居泉山,以诗酒自娱,邀游吴越间,与陈继儒、何伟然等为师友。有《彀音集》、《泉山集》。
智艇,字苇如,号秋潭。嘉兴梅溪人。居秀水金明寺。晚构黄叶庵于西郊,自称黄叶老人。修竹百竿,手自拂拭。客至,拾落叶煮茶,移时,无寒暄语。工诗,擅行草。吴越士大夫慕谒者接踵。与沈纯甫、吴少君、陈眉公、殷方叔交善。陈赠诗云:“人与寒云淡,身如秋叶轻。非关住禅寂,兼欲遣诗名。”群称为僧中黄叔度。行脚三十馀年,道价隆重,诸方礼为耆宿,而不说法领众,不立侍者。书记诗名满东南而无专集。日煨品字柴,支折脚铛,咿唔黄叶堆中。发为词章,实足迈今轶古。同郡谭梁生、休宁叶熙时辈,各梓其稿名《黄叶庵集》。
海湛,号雪谷,苏州寒山僧。擅书画,见知于王百谷。继与赵凡夫、陈眉公善。有耳疾。对客会意,点头微笑而已。如晏坐清谈,则能了了。万天间,来寓嘉兴王江泾李氏墓所。十馀年,终于静峰庵。有《寒岩集》、《谷中馀草》、《雪龛草》,蒋之翘作天耳和尚歌赠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常州府江阴人,一作周禧,自号江上女史。周淑祜妹,周荣起次女,嫁同邑黄生。与姊同工画花鸟,兼善写观音大士像。陈继儒谓其十指放光,直造卢楞伽、吴道子笔墨之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嘉兴人,字润卿,号春门,自号竹浪老人。工书善画。书先师法赵孟頫,晚爱张伯雨,足与姚绥颉颃。其画前追倪瓒、黄公望,后仿文徵明、沈周诸家,与李日华、陈继儒相埒。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常州府宜兴人,号少山。著名陶工。初为吴颐山家僮,尝仿供春作大壶。后游太仓,闻陈眉公等论茶艺,乃作小壶。制壶技艺精湛,前后诸家均不能及。所制壶以柄上拇痕为识。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松江华亭人,字承芳。善画,宗黄公望。陈继儒赠诗云:“诗在大痴画中,画在大痴诗外,却好二百年来,翻身出世作怪。”
仲春,字方叔,秀水布衣。慕隋东皋子之为人,亦号东皋子。工医术博通六籍百家。书法晋唐。有葆楮厂赋,为黄学士沈司马所称。陋室如茧不蔽风日、弦歌卖药淡如也。每携数十钱行游市中,购古帖残书补葺,读之往往,申旦不寐。有子志伊胼胝粪田,而好读晋史。父子皆能酒,尝分杖头之半篝灯夜读。遇显者辄引避。华亭陈继儒赠诗云:樱桃花开春可怜,何处行人不放船。却羡白头殷处士,鹧鸪声外独耕田。赠志伊云:一领青蓑五尺锄,日斜槲叶护茅庐。归来濯足城边石,曲录床头读晋书。著有栖老堂集。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山东临清人,字未央,贡生。与陈继儒、范景文为友,并有名望。尝昼寝夜读,十年不出户。督漕吴邦臣、知州金堡数造访其庐,不纳;赠以金帛,不受。有《类巂》、《茗柯堂然否集》。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秀水人,字天鹿,号荑庵。少孤,由母胡氏教读。及长,博通群籍。值明季世,弃举业,无进取志。时与陈继儒、李日华诸名儒以诗酒还往。工诗文,尤邃于词。有《籁阁词笺》、《琴啸轩乐府》、《南都游草》、《九峰游草》、《吴门杂咏》、《荑庵文集》。
闺秀词钞
华亭人,徵君眉公侄女,同邑平生室。有《梅龛吟》。
夜台者。西蜀人。少习引导辟谷之术。遇大智师于峨眉。薙发受戒。辞师至终南伏牛。又至五台多服水斋。日则静坐。夜则游台。人因呼为夜台。五台方圆五百里。暴风怒号。走大石。吹骡马。如扫叶。师棕衣棕帽。手握铁杖。遇风则止。风止则行。有时昏黑。堕入坑谷中。铁杖垂卷。而师无恙。遇虎即投身。示之曰。汝啖我结一小缘。遇矿贼。振锡环响。贼遥呼曰。夜台师慑伏不敢动。大雪满山。众负锸迹师雪中。师已僵槁。雪埋腰膝间。众舁归。置热火土锉上。沃以汤。稍久乃苏。复夜行如前矣。师夜中时见灯光野火。猛兽鬼怪。亲见文殊。或为老比丘。或为美好妇女。抱婴儿赤裸下体。顷刻不见。如是夜游。二十馀年。岁癸卯。入京师。慈圣太后。赐钵杖及紫襕袈裟一袭。师先。于塔院寺。设千盘会。于龙泉寺。设龙华会。皆四十九日。又于峨眉五台。各铸幽冥钟一口。重万三千觔。又于普陀峨眉。请藏经二部。又于九华。设水陆道场。其馀镪粟。分施静室及诸贫僧。铢两尺寸。不入私橐。故久而缁素益信之。师往反四大名山。精神尪顿。繇蜀至广陵。忽病作。道人某。断指入糜。冀疗师疾。师诃曰。出世人。岂效儿女子所为。吾期已近矣。是时疾已瘳。买一巨舫。设水陆像。放𦦨口不绝。庚戌十月。繇通州渡海。过福山。忻然欲留。先遣散诸弟子。独留老道人自随。登舟将行。有新安二贾客。恳附舟。师曰。此有缘人许诺。扬帆甚驶。问日中乎。曰中矣。命作饭。饭二客。复出衬钱授之。因礼十方诸佛曰。我欲归海。众惊曰。今已在海中。复何归。师曰。我闻。解脱菩萨。临命终时。戒其弟子。分身为三。一施鸟兽。一施鱼鳖。一施蝼蚁。我今亦尔。众哀号牵挽。师出一纸授客。即解脱菩萨语也。众方哀挽不已。师曰。汝为我礼佛。皆拜。师一跃入海。众欲收帆援师。师端坐水浪上。摇手曰。帆一下。汝曹皆覆矣。须臾白黄雾拥师而去。时万历庚戌十月二十五日也。老道人。归言之人。华亭陈眉公。作文记其事。
维基
陶珽(1575年6月19日—?),字稚圭,号不退,又号紫阗,自称天台居士。云南姚安府官籍浙江省黄岩县人,诗人。早年读书于白井庵大觉寺,拜可全和尚为师。辛卯云南乡试第六名举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中庚戌科会试二百七十九名,廷试二甲四十八名进士,大理寺观政,初授刑部四川司主事,升福建司员外郎、山西司郎中,四十三年出为直隶大名府知府,丁忧归。服阕,起补永平府知府,天启元年(1621年)四月升按察司副使,管山石二路,改陕西陇右道副使,转山东辽东兵备道,与经略袁崇焕筹粮运饷。官至武昌兵备道。有诗名,与邢侗齐名,与袁宏道、董其昌、陈继儒等友好。曾重刻陶宗仪《书史会要》、《说郛》等书。陶珽顺治3年重辑陶宗仪编之《谢氏诗源》。
亮采,字德严,号涛生。平湖人,天启丁卯副榜。与云间董思白、陈眉公友善,至辄扫榻湖墅,盘桓旬月。时父廷元方显于朝,无纨裤习,其拟辞举人进士书云:求为伏阙上书骂欺君之人,而恐累在朝之父,令我扪舌捶胸,后人亦可悲其遇矣。卒年仅三十。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3—1644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吴江人,字孟硕。工画,为董其昌、陈继儒所赞赏。明亡后佯狂而卒。有《云芝集》。
月湄词·序
温、和生而《花间》作,刻羽引商;李、晏出而《草堂》兴,谐声依咏。淮海、漱玉倡温丽之微言;稼轩、放翁极雄豪之变态。投袂而赴节,咏歌朝庙之端;比事以属词,怅别都门之外。管弦所协作者,掇腴搴芳,词令斐然,听之惊心动魄。洵元音之鼓吹,衍乐府之源流。近代而还指不多屈。用修元美,几同秦柳升堂;徵仲眉公,亦比欧苏入室。张右文纂图谱,恰在泯绝之日;钱功甫辑词华,适丁散佚之年。各出新声,俱标艳体,多有缘情雅作。宁为累德微词,碧云红叶之章,共推扬于文,正杨花谢桥之句,犹许可于伊川。盖假物而行吟,实贤者所不免。未可呵为蜡屐,奚容等若雕虫。仆解绂偷闲,读书怀古,咏绿肥红瘦,不觉魂销;吟残月晓风,能无技痒。爰寻声而按谱,遂累句以成编。托景言怀,或缘感激而归旷远;逢时揽胜,或因欢冶而起悲愁。卉蕊涉趣于朝昏,虫鸟争妍于远迩。假闺房而矢咏,岂曰淫哇;望古昔以具言,敢流愤激。风云月露,尽入笔端;尹吉姬姜,俱供词料。写生体物,未造语入微;惜别征歌,将深情如诉。厥类既广,为调良多,翰墨怡情,窃愧短辕之犊;声歌娱志,犹贤长日之棋。藉以消忧,用兹捐忿。随时铨次,间多先后之殊;辨物成章,弗别短长之体。诚知蓬垢自喜,未窥倾国之令姿;然而瓦缶杂陈,或当拊髀之雅好。情词剌谬,倘蒙一顾于周郎;教诲殷勤,愿贶百朋于陆子。庶乎,挈微蛙眢井,得窥苍昊之全;转尺鲵蹄涔,获识江河之大。敢云齑臼,聊备刍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