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南明永历帝” 相关资源
人物库 明朝
丁魁楚明末清初 1563 — 1650
维基
丁魁楚(1563年—1647年)字中翘号光三,圣名路加(拉丁语:Lucas),河南永城马牧乡丁老家村人,祖籍山东诸城进士出身
万历四十年(1612年)乡试中举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登丙丑科进士
初官户部陕西司主事
善事权要。
崇祯四年(1631年)春,以右佥都御史保定巡抚崇祯七年(1634年)兵部右侍郎,代傅宗龙总督蓟、保定军
崇祯九年(1636年)七月,因后金入塞,畿辅被兵,魁楚被究失机之责遣戍,崇祯十一年(1638年)之后释放。
崇祯十七年(1644年)五月甲申国难后,由福王朱由崧即帝位,同年十月,以原官起用,以兵部右侍郎总督河南湖广兼巡抚承天德安襄阳等地,未及赴任,随即代沈犹龙广东巡抚总督两广军务
隆武元年(1645年)唐王朱聿键福州称帝,命丁魁楚以原官协理戎政,寻加兵部尚书太子太保,赐尚方宝剑。
靖江王朱亨嘉桂林反叛,攻下梧州,监禁广西巡抚瞿式耜丁魁楚檄令思恩参将陈邦传等突袭朱亨嘉,于桂林捕获朱亨嘉押送福州
隆武帝丁魁楚平粤伯,仍留镇两广。
唐王灭亡后,丁魁楚瞿式耜兵部尚书吕大器等拥立桂王朱由榔广东肇庆称帝,是为永历帝,进东阁大学士,兼理戎政。
丁魁楚派军士在肇庆灵羊峡一带挖掘端砚,并将其制成精美的砚台。
清兵南下攻下广州,进逼肇庆丁魁楚永历帝逃亡梧州,随即又改道去岑溪,因锱重太多,有船三百馀艘载黄金二十万两、白金二百四十馀万两,被清将李成栋追上,丁魁楚投降。
李成栋丁魁楚曾经结怨,李成栋于是杀魁楚家人数百人。
魁楚乞求饶恕保全一个儿子,李成栋笑说:「汝身且莫保,尚求活人耶?
」一并被杀。
幼孙李成栋部将罗成曜收养。
黄公辅明至南明 1576 — 1659
维基
黄公辅(1576年—1659年1月28日)字廷玺广东新会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万历四十年(1612年)举人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担任浦城知县,挽留辞官的叶向高、谴责卸职的钱象坤
转任山西道监察御史后,他为误读帝诗的府属辩白,发还馈金责备对方,又上疏弹劾韩敬魏忠贤李实不法,乞求治罪,言辞激切,被霍维华反劾而削籍。
魏忠贤败亡后,黄公辅得起用为湖广湖北道参议,改任江西副使
其时湖广有数百人到北京杨嗣昌衙门,责骂杨嗣昌不为当地著想,对方因此上疏让他留在湖广,其后再进任宝庆参政,入贺朝廷期间上疏「流寇燎原,征讨宜急」,获崇祯帝嘉奖。
崇祯十三年(1640年)黄公辅兼任长沙副使,正值张献忠攻打长沙城,他设置埋伏,斩杀三千多名流贼平定事件;很快他回到宝庆监督军队反击攻城的临蓝营军队,斩杀对方首领
他清廉谨慎,长沙宝庆人民感恩其德政,获举荐任佥都御史抚治偏沅,与巡按不和而称病归乡。
隆武二年(1646年)广州失陷,张家玉陈子壮陈邦彦起兵;黄公辅则在永历元年(1647年)正月南明朝廷起用为太仆少卿,到七月时他也在新会起兵。
陈邦彦攻打顺德,和他约定屯兵充当犄角,他和连城璧接连收复新会新宁,不久三人战死,他的军队也散去。
永历帝临幸肇庆,转任左通政经筵永历三年(1649年)擢官刑部左侍郎,署任兵部尚书,其时他已年老,无心仕进,只是想见皇帝抒发怀抱。
次年(1650年)永历帝西奔,他留在肇庆,率领李元胤、马吉翔守卫三水,兵败后退入深山。
永历八年(1654年)李定国出师,黄公辅和孙子黄确依附王兴至十一年(1657年)他写信给郑成功,商议以福建广东军队收复南京,适逢勤王兵前来,他命黄确自龙门越南前往永历帝行在。
十二年(1658年)南明朝廷晋任他为兵部尚书总督水陆义旅,赐尚方剑方便行事;他和王兴议事被泄密,拒绝尚可喜前来招降,孙儿黄确、黄硕兄弟被擒后也坚持不屈。
十三年(1659年)正月七日黄公辅在文村忧愤而死,年八十四岁。
晏清南明 1578 — 1650
维基
晏清(1578年—1650年)字玄洲一字泰征,明朝末年至南明官员,湖广承宣布政使黄冈县人
晏清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进士
芜湖知县,有清廉的名声;改吴江知县芜湖民请他留任。
吴江吏来迎接,在路上相争,不得行,再宿乃去。
吴江水涝,他为民请命,擢升为吏部验封司主事
天启年间魏忠贤请封其从子魏良臣为伯爵;晏清阻止。
吏部尚书周应秋晏清籍。
崇祯初年,以原官起用。
崇祯九年(1636年)张献忠骚扰蕲州黄州,焚黄冈县枫香桥一带;文学邓云程兜甲执铁鞭,率乡兵数千格斗退敌。
张献忠黄冈县白杨山,县民被杀六、七万人;晏清率父老向湖广巡抚王梦尹请兵,王梦尹不应。
晏清验封司郎中周延儒勾结太监王化民入吏部,奏转任晏清广东盐法道佥事
弘光元年(1645年)晏清尚宝司卿隆武二年(1646年)晏清太仆寺卿:但都没有赴任。
当时江州黄州已经沦陷至满清。
朱由榔即位,擢升他为吏部左侍郎,辞官不至。
李成栋广东晏清避地浔南。
永历帝南宁,擢升为吏部尚书
吴贞毓主事吏部侍郎,诋毁晏清
晏清方端士所重,吴贞毓没有什么作为。
永历四年(1650年)吴贞毓户部尚书,与王化澄一起陷害晏清晏清辞官;皇帝不许。
诏狱兴起,晏清进谏,皇帝不听;于是移病不起,拜表即行。
浔州不久病卒,年七十三岁。
潘曾玮明至南明
维基
潘曾玮(16世纪—17世纪),字采生号二岳南直隶镇江府溧阳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潘曾玮年少贫而力学,崇祯三年(1630年)举人次年(1598年)联捷进士,授浙江杭州教授,迁任国子监博士,上呈《北雍条议》。
户部主事后,革除夙弊,在芜湖榷关时,谢绝馈赠。
广东分巡副使,平定海盗李朝天、刘铁臂等万馀人。
明亡仕清,不久随李成栋反正,和洪天擢李绮南宁迎接永历帝,升任光禄寺少卿,转任大理寺卿
不久辞官归乡,杜门教学。
有子八人、孙三十人。
祀乡贤祠。
何吾驺明末清初 1581 — 165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广东香山人字龙友号家冈
万历四十七年进士
少詹事
崇祯六年礼部尚书,旋入阁,与首辅温体仁不协,罢去。
南明隆武帝召为内阁首辅。
闽疆既失,赴广州永历帝以原官召之,引疾辞去。
有《宝纶阁集》。
全粤诗·卷五七八
何吾驺字龙友号象冈
香山人
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举人四十七年(一六一九)进士,拟鼎甲,改二甲四名,由庶吉士历官少詹事
明思宗崇祯初左春坊经筵日讲官
纂修《神庙实录》成,晋少詹事侍讲学士,历官正詹事
明思宗崇祯五年(一六三二)礼部右侍郎
六年(一六三三)十一月尚书,同王应熊入阁,温体仁久柄政,欲斥给事中许誉卿,已拟旨,文震孟争之,吾驺亦助为言。
体仁讦奏,帝夺震孟官,兼罢吾驺
居久之,唐王自立于福州,召为首辅,与郑芝龙议事,辄相牴牾。
闽疆既失,永明王以原官召之,为给事中金堡大理寺少卿赵昱等所攻,引疾去。
顺治三年(一六四六)十一月桂王由榔称号于肇庆,适唐王聿键聿𨮁嗣为唐王者,与大学士何吾驺自闽浮海至南海关捷先等首倡兄终弟及议。
大学士苏观生遂与吾驺布政使顾元镜侍郎东莞王应华南海曾道唯总督林察等拥立聿𨮁,改年绍武
都司署为行宫,应华道唯并拜东阁大学士
招海上四姓盗,授总兵等官,与肇庆相拒。
十二月十五日大兵克广州,时唐王聿𨮁方事阅射,急易服逾垣匿王应华家,俄缒城走,为追骑所获,投缳而绝。
何吾驺应华等悉降。
卒于家。
有《元气堂诗文集》三十卷、《经筵日讲拜稽录》四卷、《周易补注》四卷、《云笈轩稿》二卷和《石刻楷草四种》。
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三有传。
黄士俊明末 1583 — 166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83—? 【介绍】: 广东顺德人字亮垣一字象甫号玉仑
万历三十五年殿试第一,授修撰,历官礼部尚书
崇祯九年入阁,累加少傅,予告归。
后相南明永历帝,年老不能决事,数为台省所论列,乞归卒。
维基
黄士俊(1570年—1661年)字亮垣号玉崙
广东顺德县(现顺德区杏坛镇右滩村)人,祖籍福建莆田黄岸。
明末政治人物。
黄士俊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广东乡试举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殿试位列一甲第一名,授翰林院修撰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太子洗马,历春坊官、詹事府詹事侍读学士、玉牒馆总裁
崇祯二年(1629年),升任礼部尚书协理詹事府事。
崇祯九年(1636年),任东阁大学士
崇祯十年(1637年)文渊阁大学士
历加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少傅
清兵入关后,士俊未保晚节,薙发易服。
清顺治六年(南明永历三年,1649年己丑)黄士俊肇庆觐奉南明永历帝,惜朝纲腐败,遂辞官,回乡隐居。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卒于家,享年91岁,谥文裕
梁士济
维基
梁士济1580年代—1650年代),字遂良广东广州府南海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梁士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举人,多次上书未获回音,从事教书二十多年,门生有数百人;到天启元年(1625年)他登进士,授奉新知县,调往清江。
湖广地方用兵,需要徵给粮食,他只能辛劳应办。
崇祯五年(1632年)峒寇作乱,守道计画让城外居民撤离,梁士济坚持不可以,说:「盗寇来到,放火焚烧就没有怨恨了。
」自己带领精锐士兵扼守河上,居民才得以安定
他又设置学田资助士人,扩大弟子生员到科举规定,待士亦有礼;对人不涉及私事,议罪谨慎不苛求。
他在诸生中认识后来文章节义闻名的杨廷麟,朝廷因为他循良召任,当地民众都请求他留下,为他停车三日。
之后他改任兵科给事中,转为江西道御史,再迁官浙江巡按云南,因父亲逝世辞官。
刘香作乱,熊文灿来访商讨对策,梁士济坚持不要招抚,应一举歼灭。
不久他再获起用巡按四川,当地充斥流寇,他详细检验功罪,革除贪污,取消火耗,于是流寇逃遁,人民安乐;同时又整修昭烈君臣陵墓及杜甫草堂
完成使命后回归朝廷,他的行李却依然简陋。
不久梁士济改为巡按北直,任内铲除宦官,弹劾宗室,矫正外戚,不回避权要;他奉敕监军山海关,查核将领,筹措兵饷。
再转掌河南道,为皇帝侍读,他四次上疏辞官,因此归乡。
南京失守,梁士济西樵山躲避。
隆武帝继位,张家玉再三推荐他,下旨尽快出任抚按,但未赴官;永历帝即位,擢任他为太仆卿永历二年(1648年)再晋为兵部右侍郎,去世时虚岁七十七。
孙昌祖明至南明
维基
孙昌祖(?
—17世纪),字鹤林福州府侯官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孙昌祖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孙昌裔的堂弟,天启四年(1624年)举人,但因为试卷内写下诋毁魏忠贤的文字,与艾南英谢于道、程科会三人被罚停三科会试。
崇祯十三年(1640年)才能中进士,获授嘉兴推官,任内号称仁爱明察。
南明年间嘉兴失陷,孙昌祖到福京谒见隆武帝,迁任吏科右给事中;后来再到肇庆谒见永历帝,升任礼科都给事中,之后事迹不详。
邓启隆明至南明
维基
邓启隆(16世纪—17世纪),原名邓启泰字望之号贲闻江西吉安府安福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邓启隆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中式丁酉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授直隶宁国府推官
任内守贫刻苦,多次平反冤狱;改任山东道监察御史,请求朝廷尽快处分逆党,以正法纪。
之后调贵州道,出巡两淮盐政,疏通获得数十万充盈国库。
弘光帝即位,升太常少卿,谕祭桂王朱常瀛永历帝继位后,改任太仆卿,卒年八十七。
李士淳明末清初 1585 — 1665
维基
李士淳(1585年—1665年)字仲垒号二河又号玉溪福建清流(今三明)人,一说广东程乡(今梅州市梅县区)人。
同进士出身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广东乡试第一名举人(解元)。
崇祯元年(1628年)戊辰进士,授山西翼城县知县,建翔山书院,以计杀山西巨寇王嘉胤。
崇祯八年(1635年)调任山西曲沃县知县
十一年戊寅行取入都,时有考选翰林之命,行取者争奔竞。
给事中启新论之,上怒,罪廷臣滥侚者,吏部尚书田唯嘉乃请先推部曹,凡推二十二人,士淳户部云南司主事,会同授者王章任浚涂必泓李嗣京欲疏辩之,惮为首获罪,以士淳年老,四人不告而首其名,士淳怒,与等大诟。
会上知唯嘉有私,诏许与考,又以为首者必良士,召入对策称旨,擢第一,授翰林院编修,充东宫讲读
六年以启沃有功,加侍读学士
十六年癸未分校礼闱
崇祯十七年甲申李自成京师士淳为所获,被四夹,受刑甚惨,卒不污伪命,潜遁归里。
隆武帝即位福州,授士淳詹事府詹事,命练兵措饷。
士淳仆仆兴长平镇间,持钵沿门,有如老衲
又遣其子李梓多方劝导,得饷二万有余,兵科给事中张家玉疏称其忠。
隆武二年(1646年)三月镇平土寇攻围程乡张家玉前往招降,士淳拜而送焉。
清兵入潮州士淳委蛇观变,阴图恢复。
永历帝即位,擢礼部右侍郎,转吏部右侍郎翰林院侍读学士协理詹事府事、经筵讲官,敕使敦促不出,皆在家拜命。
庚寅(1651年)广东复陷。
壬辰(1652年)大学士郭之奇联络闽广,图谋合力大举,闻士淳罗万杰、赖其肖、谢元汴等起兵于潮州,遣使以腊诏相通。
癸巳(1653年),郝尚久反正,程乡吴六奇所守,潮广路不通,尚久败,事遂无成。
在乡重建松江书院,又创办耆英书院。
清顺治十年(1653年),清廷以荐起用,有司敦促至再,坚辞不就,世比之王伯厚元遗山
年八十一卒。
陈象明明末清初 ? — 164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6 【介绍】: 广东东莞人字丽南
崇祯元年进士
户部主事,榷税淮安,以清操闻,累迁饶州知府,以忤巡按御史,被劾降官。
后迁湖南道副使
南明永历帝立,征调土兵至梧州,遇清兵,战死。
吕大器明末清初 1586 — 1649
维基
吕大器(1586年—1649年)字俨若号先自东川遂宁县北坝人。
晚明重臣。
吕大器生于万历十四年(1586年)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为官清廉,嫉恶如仇。
崇祯十年(1637年),告假居家,张献忠分兵袭攻遂宁大器协助县令宾臣抵抗之。
崇祯十四年(1641年)升任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
揭露总兵柴时华的不法行为,柴时华被去职,竟引乌斯藏蕃军来犯。
大器令王世宠征讨,柴时华战败,自焚而死。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吕大器南京,与钱谦益等主张拥立潞王朱常汸未果,累官至南京兵部右侍郎,因为弹劾马士英而罢官,清顺治二年(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明隆武帝大器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
汀州失守,大器广东
后与广西巡抚瞿式耜等拥立永明王桂王朱由榔即位广东肇庆,尽督西南诸军。
顺治五年(南明永历二年)(1648年),以大学士督师征讨朱容藩,行至思南(今贵州省)得疾,于都匀病逝。
谥文肃吕潜是其长子。
著有《东川文集》、《抚甘督楚疏稿》。
明史》卷二七九有传。
彭耀明末清初 ? — 1646
维基
彭耀字着卿广东广州府顺德县人,赐特用进士出身
崇祯九年(1636年)举人崇祯十三年中殿试乙榜,十五年进士历官延川知县南明时户科给事中
隆武二年十一月苏观生等人欲拥立唐王朱聿𨮁为帝,在肇庆永历帝遣其前往召谕,语甚切至,因历诋苏观生关捷先等人,导致苏观生震怒,因而遇害。
永历朝廷事闻赠大理寺卿谥忠悯
其子彭睿埙荫授中书舍人
周梦尹明至南明
维基
周梦尹(16世纪—17世纪),字奠维浙江绍兴府上虞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周梦尹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己酉浙江乡试举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获授永兴知县;县内有冤狱,前任未能判决,他来到后致力洗雪,令县民称颂。
知后地方有贺某进行巫蛊之事,权贵打算藉此陷害十一人,他坚持不允,遭罢官归乡。
之后他得起用为南阳府推官,改任刑部主事职方郎中巡视九边。
户部尚书以兵饷不足,议论加南直隶浙江福建田赋,周梦尹监持不可,被厌恶,外任府江佥事
八排瑶作乱,他亲自行问,用六个月平定,升任岭东副使
其时汀州漳州南安赣州寇乱,盘踞九连山,成为心祸患;督抚檄令湖广江西、惠潮带十万兵士讨伐。
有土寇暗地作引导,周梦尹先用计秘密抓拿,九连山的寇盗依次平定,以功升任参政,但突然以考绩降职。
他的母亲年八十岁,需要抚养,得知降职后神色自若。
崇祯十一年(1638年),朝廷起用他为下荆南参议;流寇出没,他不停防备阻遏,多作招抚,又因考绩去官。
杨嗣昌上疏让他留任监督七省军队,他坚持辞官;改官四川参政
弘光年间周梦尹上疏救济张孔教遗族;隆武帝继位,入朝担任光禄卿太仆卿;到永历帝即位,晋官左副都御史
他清楚钱谷和兵刑,不需依靠门户,多次获起用和遭罢官。
南明灭亡后在乡村居住,看到不宜之政,直言不讳。
卒年八十五。
朱寿明末清初 ? — 164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6 【介绍】: 宗室
太祖第十子鲁王朱檀八世孙。
崇祯中为云南通判。
永历帝广西,用为右佥都御史,使募兵。
孙可望兵至,题诗于壁,被杀。
傅作霖明末清初 ? — 164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7 【介绍】: 湖广武陵人
举人
唐王兵部主事,后依何腾蛟长沙,改监军御史
永历元年,官至兵部尚书,从永历帝武冈
清兵破城,被执死。
侯伟时明至南明 ? — 1647
维基
侯伟时(?
—1647年8月27日),字异度,号令丘湖广荆州府公安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侯伟时崇祯三年(1630年)湖广乡试举人次年(1631年)进士,获授阳江知县,之后曾任职稽勋主事和文选郎中,不热中名利,有好名声。
北京沦陷,他的妻子刘氏自缢身亡,自己就易服南走免于遇难。
隆武帝继位,起用他为太仆少卿,让他在长沙府徵兵。
永历帝奉天,特别擢任他为吏部右侍郎,负责选拔官吏。
孔有德攻陷奉天永历帝逃亡到靖州侯伟时不及同行,和吴炳同时被抓获。
侯伟时见到孔有德,站立直视,坚持不坐,也不愿薙发和答问,只说:「应死久矣。
」如此重复三次。
侯伟时只有一子侯章华,时年十岁,很是疼惜。
当日清朝命令章华穿著珍服,抱著他的膝盖哭泣请求投降,他却说:「吾生汝如一块土耳!
」将章华踢下阶,不停大骂。
左右的人都揪著他的脸颊,因此血流满面;刀刃切他的小腿,仆倒在地上,但他仍然不屈服,从容地赋绝命诗而死,路人看到无不哭泣,章华亦忧郁至死。
南明朝廷得知他遇害,追赠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谥号忠靖
田芳明至南明 ? — 1647
维基
田芳(?
—1647年),字象峰山西汾州府孝义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田芳天启七年(1627年)丁卯科第五名举人,,崇祯十年(1637年)丁丑进士,担任河南归德府知府,转任兵部职方司郎中,出为陕西督粮参议,历河南睢陈副使江西督学佥事
弘光时,升任太常寺卿桂王朱由榔监国后改官太仆寺卿,有廉正声誉;永历元年(1647年)永历帝平乐东行,他和郑封梧州等待,不久瘴病爆发,二人都暴毙,葬在长老寨。
郑封明至南明 ? — 1647
维基
郑封(?
—1647年),字大野河南开封府祥符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崇祯七年(1634年)进士,因父丧归乡守孝三年,杜门谢客。
服丧后不补任官职;听从母亲就选行人,母亲去世后离职。
李自成攻打开封,他向高名衡上表守城计策,多次猜中敌军行动;又跟随周王朱恭枵守城,于风雪中连续二十日不换衣服。
崇祯十六年(1643年),朝廷起用郑封江西道御史巡视北城。
之后外任广西巡按御史,妻子留在北京
北京城失陷,他们都投御河而死。
隆武帝即位,郑封出任山东道御史靖江王朱亨嘉谋反,劫持他劝进登基,他不答允;到永历帝继位时改官通政使
永历元年(1647年)永历帝到达平乐郑封走入博白山出家为僧,法名铁船,得知皇帝将东行,就和田芳梧州等待,不久瘴病爆发,二人都暴毙,葬在长老寨。
他的儿子郑庚锡抱著他的尸体痛哭而死。
王芝瑞明至南明 ? — 1648
维基
王芝瑞(?
—1648年),字钟淑号静川应天府江宁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王芝瑞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进士,授行人,历官吏部验封司主事员外郎
有宗室郡王应降授将军,向他行贿三千以违制袭封王爵,他立刻驳斥;政府为该名宗室说情,但最终并不允许袭封。
真人张应京面见崇祯帝建坛求雪,没有效果;惟崇祯帝依然器重张应京,在他请求下,让他住在魏忠贤故宅作为策勋的府邸。
事情颁布后,王芝瑞说:「有功的人才能赐与宅邸。
张应京只是一名真人,获得高爵厚禄,而且求雪无效,凭甚么得策勋?
」最后也不能阻止。
周延儒再次出任首辅,王芝瑞是他以前取录的进士吏部有官职出缺,周延儒打算让王芝瑞补任。
王芝瑞说:「先生出山,不满足众望,将失败是朝廷之事。
我离开也嫌不够快,敢扰乱吗?
」坚持辞官归乡。
来王芝瑞再次获起用为四川督学佥事,帮助王应熊筹措粮饷有功。
弘光元年(1645年),他奉朝廷命令守江,寇盗不敢渡河;擢任尚宝司少卿,任命的诏令尚未到达,张献忠就在闰六月带兵向南,王芝瑞于江上拒守。
樊一蘅轻敌战败被他所救,但迷路遇上敌寇伤及马匹,后军来到得免,退入永宁,不久当地也失陷。
最初曾英得王芝瑞提拔,王应熊命他攻打寇盗、恢复永宁,而王芝瑞则守卫遵义
隆武帝继位,徵召王芝瑞担任光禄寺少卿,擢兵部右侍郎都察院佥都御史巡抚四川
受命后到达湖南,途中福京失守,因此依附武冈刘承胤
刘承胤计划拥立岷王朱禋□,王芝瑞不断阻止,几乎被杀害,逃入广西黄尚宾在万年城带兵迎接。
永历二年(1648年)闰三月,永历帝招任他为吏部左侍郎,拜命后不久遽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