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明朝
释超弘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三
释超弘字如幻
姓刘氏惠安人也。
父佑官潮州府学教授,家世儒素。
生而聪迈,髫齿能文,手不伫虑。
十九为诸生,屡试冠其曹,受知赏于黄相国石斋,才学重于时。
年二十七,婴剧疾。
知四大匪坚,生死事大。
偶读《维摩诘经》,益信有宗门向上诣,遂有绝尘之思。
喜从方外游,值雪峰亘,往还黄檗,道出惠安,邂逅瞻拜,便蒙激发,于是矢志皈㐆,尚羁俗缘,荏苒岁月,世情愈澹。
明季丧乱,清兵入关,天下改革,颁令薙发。
乃慨然辞父母,舍妻子,就平山寺从彻际脱白。
然戎马满郊,所在糜沸,久之,途径稍通,乃卷裓趋漳,依亘师于南山寺,止于侍寮,痛下钳锤,多有省悟。
亘所居泉之招庆、延福会城之芙蓉、雪峰皆执侍左右,殷勤十载。
拈颂机答,无爽玄旨。
一日,亘问:“檐前雨声点,点滴向何处?
”众所酬对,俱未契。
曰:“否则,落在师鼻孔里。
”亘首肯之。
丁酉岁,随之庆城,竟授以衣拂。
戊戌春,归温陵,不常厥居,盘桓山水间,笠杖萧然久之。
出主灵应,寺无香储,恒苦不给,因自持钵,以资饘粥。
乙己,霞舒苏家诸檀樾,延居杨梅山雪峰院,亦真觉禅师旧刹也。
衲子数辈,刀耕火种,暇则为说大义,道望蔚然。
雪峰二里许,有慧泉古基。
壬子,苏君尔源创建精蓝,迎居之,从此逍遥两寺。
与名流达者,诗偈书疏往来,酬答十有四载。
戊午,年已七十四矣。
知期将至,谓其徒曰:“晓露春霜,光阴无几,可预建一卵塔,身后毋为尔”累。
”即启土督役,复自撰铭。
中夏工就,每言中示意,不久于世。
至十月初,始有疾,众进药食,则郤之曰:“世缘已尽,食无益也。
”客至则执留之曰:“相见无多日,吾当与子诀。
”笑言不衰,二十日沐浴更衣,吉祥而逝。
寿七十四,三十二,著述甚富,今所传者,《瘦集》八卷,及《语录》二卷。
张弼明 1425 — 1487
字汝弼松江华亭人
成化丙戌进士,授兵部主事
员外,出为南安知府
有《东海集》九卷。
(《东海集》:成化壬寅九月既望石斋先生白沙陈献章公甫应诏起而之京,道过南安,而大守东海居士华亭张汝弼欲用曹参礼盖公故事,款留于周、程吟风弄月台上数月以受教。
石斋不可,曰:「当不俟驾矣!
方度岭,又值积雨,装弗亟办,容与数日耳!
东海不能强。
石斋有诗曰:「玉枕山前逢使君,西风吹破玉台巾。
」巾乃石斋自制,类华阳巾,直方而无襞积者。
东海籧籧龂龂,论议或有戾于其道,而云破此巾也。
遂以一绝激之,曰:白沙村里玉台巾,不耐风吹易染尘。
莫笑乌纱随俗态,宋廷章甫是何人?
石斋复以《玉枕山》诗曰:「一枕横秋碧玉新,金鳖阁上见嶙岣。
使君得此原无用,卖与江门打睡人。
」跋曰:东海居士咏《玉台巾》,侮我太甚,口占《玉枕山》诗答之。
东海和答曰:「炎瘴多收一雨新,独看天柱耸嶙峋。
横秋玉枕真无用,自是乾坤不睡人。
天柱山南安之照山也,故自依天柱以玉枕与石斋,顺其意耳!
而又作二绝句云:「客囊羞涩客衣单,欲买南安玉忱山。
纵有枕头那得睡,鸡声催入紫宸班
」「寄语江门打睡人,而今天地正芳春
觉来莫管闲花鸟,须扫昆仑顶上尘。
」 《麓堂诗话》:张东海草书名一世,诗亦清健有风致。
《假髻曲》等篇皆为时所传诵。
尝自评其书不如诗,诗不如文。
又云大字胜小字。
予戏之曰:「英雄欺人每如此,不足信也,」 李濂《嵩渚集》:笔声张汝弼诗文俱自成家,草书天趣逸发,论者推为一代冠冕。
观其送子弘宜会试诗云:「直道逊词真要诀,权门利路是危机。
」可以见其为人。
《诗谈》:张弼清俊,明珠数颗,举世宝之。
姜南丑《庄日记》:成化间,妖人王臣者,跛一足,人称王瘸子,游食京师,以左道事中贵,得授锦衣千户。
请为上合大丹,以采药为名,与中贵偕出川、广、直隶两浙等处买办,搜索宝玩,需求珍异,民不堪命,巡镇大臣莫敢谁何。
有司官吏颐指气使,奔命不暇。
及回京,为各处巡抚守令交章飞劾,而科道并弹。
于是上大怒,斩臣首,传诣所历地方令,民心大快。
初臣至广东南安华亭张东海目睹其骄横,作诗叹曰:「过岭囊箱下濑船,丁夫日夜少安眠。
薄田荡尽犹输税,恶客时来横索钱。
穷发东南皆赤子,举头西北是青天。
不才无计苏民困,食禄乘轩自赧然。
」 《武进县志》:云间张汝弼有盛名。
南安郡,道经毗陵
陆詹事简方得告南归,张访之,适展墓不见,乃索纸笔题一绝于陆世经堂,有「始知东阁先生贵,不放南安太守」之句。
陆归急追之,已行远矣。
震泽》:张汝弼诗多警句,往往为人传诵。
其草书尤多自得,酒酣兴发,顷刻数十纸,疾如风雨,矫如龙蛇,欹如堕石,瘦如枯藤,狂书醉墨,流落人间,虽海外之国,皆购其迹,世以为颠张复出也。
田按:东海诗有豪气,不受羁勒,七言断句,尤推擅场。)
张燮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福建龙溪人字绍和别号海滨逸史
万历二十二年举人
性聪敏,博极群书。
结社芝山之麓,与蒋孟育高克正林茂桂等称七才子。
黄道周雅重之。
有《西洋》、《霏云居集》。
齐心孝明 ? — 1629
维基
齐心孝(?
—1629年),字君求号未孩直隶安庆府桐城县人
敏惠,以神童称,与人角艺,一读其篇章,人皆咋舌汗流,退避三舍。
每得题,瞬目少许,伸纸疾书,文不加点,至今制举业传颂之者,犹惊奇绝艳,后学叹为不可企及。
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乡试第三,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会试一百二十九名,二甲八名进士
户部观政,考选翰林院庶吉士,与黄道周倪元璐等齐名都下
及选翰林院编修崇祯二年(1629年)卒于官,所著诗文若干卷,多散佚。
汪泗纶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徽州府休宁人字自鲁
万历三十八年进士
漳浦知县,调福清
清屯田,缮城堡。
御史
首请杜绝内批,又请召还杨涟等以作士气。
巡按江西,敦重持大体。
历掌河南京畿道,升太仆寺少卿
尝识黄道周诸生中,人服其精鉴。
汪泗论
维基
汪泗论(1575年—?
年),字自鲁号石莲南直隶徽州府休宁县人,军籍。
丁酉应天府乡试三十九名举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会试一百六十一名,第三甲第五十一名进士
工部观政,授官福建漳州府漳浦县知县,调福清县,有惠政。
四十四年留部考选,授山东道监察御史
天启二年(1622年)巡按江西三年河南道印,八月照刷文卷,九月太仆寺少卿
曾于诸生中识黄道周,人服其精鉴。
明史》有传。
黄应举明 1575 — 1610
全粤诗·卷五二三
黄应举字清霞
南海人
明神宗万历三十二年(一六〇五)进士
初授彰
闽之钜卿若宰辅蒋德璟黄道周,大参莫廷爚、少参张国经太守颜公暄,皆出公门。
奏最考选秋曹,奉差南旋,竟病不起,卒年三十六。
清黄登岭南五朝诗选》卷四有传。
程宇龙明末
维基
程宇龙号起田四川重庆合州人,明末官员。
程宇龙万历年间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中式壬戌文震孟进士,与郑鄤黄道周张四知等同年。
天启三年(1623年)顺天府固安县知县
五年考察,本年补河间府教授六年学正,本年升南刑部湖广司主事,升广东司员外郎江西司郎中崇祯二年京察。
涂仲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福建漳州人字德公
耿直万历间国子监
崇祯中在家,闻黄道周被系狱,乃走万里至京上疏论救。
帝怒,移锦衣狱严讯。
指尽折而不稍挫。
终与道周俱论戍,寻赦归。
陈子龙荐,授御史
呕血死。
王思任明末清初 1576 — 1646
维基
王思任(1574年8月26日—1646年10月30日)字季重号遂东谑庵浙江山阴县(今属浙江绍兴市)人。
明朝作家,官员。
李之椿倪元璐黄道周王铎合称天崇五才子。
明万历三年乙亥(1575年),七月二十一日辰时出生于北京西江米巷药铺中。
出生时其母亲唐氏梦有金星入怀,故小名叫“金星”。
父亲王东海东海老人)时年四十六岁,思任为其六子。
万历十五年(1587年),到北京读书,成为黄洪宪之子的伴读
由于王思任叔祖葬于宛平,他得以在应天府参加乡试。
期间宛平知县徐启东亦出面保护他,命其在府学学习,免受其他学子的攻击(当时明朝禁止异地乡试)。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应天府乡试中举。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联捷进士,同年娶杨维聪之孙女为妻。
万历二十四年,担任兴平知县,之后因母丧回乡。
万历二十七年,出任当涂青浦三县,累迁袁州府推官
后来任江西九江佥事,一生三仕三黜。
他生性滑稽,对人常是调笑狭侮,不加检点。
但每逢大事,又是气宇轩昂。
弘光败走时,马士英皇太后制,奔逃到浙江王思任写信痛骂他:“叛兵至则束手无措,强敌来则缩颈先逃……吾越乃报仇雪耻之乡,非藏垢纳污之地也。
职请先赴,乞素东白乃以拒阁下。
”,当时人心大快。
又上书太后“请立斩马士英”。
鲁王时,出任礼部右侍郎
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1646年)九月二十二日,清兵破绍兴城王思任绝食而死。
韩日缵明 1578 — 1635
全粤诗·卷五三一
韩日缵(一五七八-一六三五)字绪仲号若海
博罗人
鸣凤(一五四三-一六一二)子。
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一六〇七)进士
选授翰林院检讨
历官礼部尚书经筵讲官纂修两朝实录。
前后两充会试同考,得士如方应祥黄道周倪元璐冯元飙等,皆以文章气节事功著称于时。
晚年奉命教习馆员,条上馆规六款,曰端心术、习启沃、敦素风、正文体、练经济、养器识,砥砺士风,切于时弊。
卒谥文恪
清光绪惠州府志》卷三十二、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九一等皆有传。
有《韩文恪公文集》首二卷(拟御制文、日讲讲章、疏稿)、二十一卷、末一卷(启、杂著、询荛录、敬梓录)。
清屈大均广东文选》卷九、卷一一有传。
张履端
维基
张履端字旋吉号元思直隶华亭人同进士出身
万历四十年(1612年)与兄拱端、弟轨端三人同时考中举人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进士,授晋江县知县
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分校乡闱,识拔黄道周,有知人之誉。
束鹿县,整治恶徒,为避滹沱河水患,改建新城
秩满,授兵部主事
尚书王永光因灾异陈言,魏忠贤疑心是履端之谋,夺其职。
崇祯改元,召复故官,病卒。
钱春明末清初 ? — 1639
维基
钱春(?
—1638年),字若木,号梅谷,直隶武进县人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进士历官高阳县献县知县
监察御史
太仆少卿徐兆魁攻讦李三才,藉机批判顾宪成
钱春上三疏,首发其憸邪。
出按湖广,申请给予礼部侍郎郭正域光禄少卿顾宪成恤典。
又请释放咸宁知县满朝荐
因疏论首辅方从哲被责,出为福建右参议
不久父丧回籍。
天启初年,起故官。
召为尚宝司少卿,历迁光禄寺卿
天启五年(1625年)魏忠贤门克新钱春倚恃东林,「父作子述」,因此削籍归。
崇祯九年(1636年),召拜通政使
户部右侍郎,加尚书总督仓场
累官南京户部尚书
累疏引疾不允。
崇祯十一年(1638年)黄道周刘同升等因谏杨嗣昌夺情,被贬。
范景文等疏救,钱春亦署名。
次年正月范景文削籍,钱春未受追究。
终于因上疏请改折白粮罢归。
同年卒。
钱龙锡明末清初 1579 — 1645
维基
钱龙锡(1578年—1645年)字稚文号机山直隶华亭县人明末东林党大臣。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应天乡试第四十九名举人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会试第二十三名,廷试二甲十八名进士
庶吉士编修,屡迁少詹事右庶子
天启四年(1624年)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改南京吏部右侍郎
因忤魏忠贤六年九月被削籍为民。
崇祯即位后以抽签方式选任阁员,龙锡第一个被抽中,任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依次为李标来宗道杨景辰
崇祯二年(1629年)袁崇焕钱龙锡谈到平辽事宜,认为毛文龙「可用则用之,不可用则杀之」,后袁斩毛文龙皮岛
毛文龙死后,清兵入寇,龙锡御史高捷弹劾,引疾,遂放归。
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御史史褷又上疏言:“龙锡主张崇焕斩帅致兵,倡为款议,以信五年成功之说。
卖国欺君,其罪莫逭。
龙锡出都,以崇焕所畀重贿数万,转寄姻家,巧为营干,致国法不伸。
右春坊右中允黄道周上疏称:“今杀累辅,徒有损于国”,认为龙锡不宜坐死罪。
崇祯帝以忤旨之罪把黄道周降级外调,又碍于舆论,乃释放龙锡,戍定海卫,居戍所十二年,两次大赦皆不得还。
安宗时,复官归里。
不久去世,年六十八。
明史·钱龙锡》说:“逆案之定,半为(钱)龙锡主持,奸党衔之刺骨。”
姚希孟明 1579 — 1636
维基
姚希孟(1579年—1636年)字孟长号现闻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明代文学家
出生十月,父早逝,由母文氏励志鞠之。
与舅父文震孟同学,时有盛名。
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应天乡试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进士,考选为庶吉士
座主韩爌馆师刘一燝很器重他,两人并执政,遇大事多向他咨询。
天启时,授检讨纂修神宗实录》。
后乞假告归。
四年冬还朝,当时东林党赵南星高攀龙等人被赶出朝廷,党祸大作,姚希孟也被崔呈秀的《天鉴录》列为东林党人,明年以母丧归,甫出京都,给事中杨所修弹劾他为缪昌期死党,遂削籍为民。
作《开读始末》记吴民反阉党事。
崇祯元年左赞善
右庶子,为经筵日讲官
三年秋,与谕德姚明恭顺天乡试。
武生二人冒籍中式,被给事中王猷弹劾,又遭温体仁忌,贬为南京少詹事掌南京翰林院,不久告病归乡,家居二年,崇祯九年(1636年)卒。
福王时赠礼部侍郎谥文毅
母文氏卒后,蔬食三年,昼夜诵佛经不止。
著成《佛法金汤徵文录》十卷。
黄道周漳浦集》中写道:“万历初年阁臣鸷起,文章之道,复归词林,李大泌,姚吴门为之归墟……予不及事大泌,雅交于吴门
下所为,霞蒸岳举,文行宗表,无有先于吴门者矣。
先生安步指辞,宏声亮实,韩蒲州见之而有王佐之称,刘南昌因之而有人龙之叹。
”还著有《公槐集》、《响玉集》、《棘门集》、《沆瀣集》、《循沦集》、《丹黄、松瘿集》、《伽陵集》、《风唫集》等。
张鹏翀明末清初 ? — 1639
维基
张鹏翀(?
—1639年),字凌虚号襟溟直隶保定府祁州束鹿县人
天启元年1612年)辛酉左光斗督学直隶,拔选为举人明年(1622年)壬戌进士,与黄道周倪元璐同出于左谕德韩日缵门下,三人相友善。
河南确山县知县,县冲疲役,有马户夫头,值者家立破产。
鹏翀用额设工食募应,不以病里甲,民德之。
确山南至信阳有百八十里,中途无税驾所,鹏翀自明港驿设皇华,行者称便。
又蠲俸粥荒,活周泽等千余家。
魏忠贤柄政,以龃龉中乙丑计典,降为应天府学博士
国子监学正七年户部主事,以丁忧去职。
服阕,起补原职,司天津辽东及中原练饷,秩满,户部尚书毕自严爱其才,复任之。
再岁晋寇南向入怀庆卫辉,神州孔棘,尚书侯恂举荐为河南睢陈兵备道副使,募兵六千人,自倾家产俸金养军,时为崇祯六年(1633年)癸酉,自是日起,领军剿寇。
七年八月,三十万大小七十二营贼寇进入睢陈抄掠,蔡沟有郑贵北二毛,平头垛有郭三海西平有侯鹭鹚,啸聚数万,鹏翀擐介胄,叠战擒之,当提兵下西平,军饥浃旬不食,啜野菜以饱,有觅得面饼进者,鹏翀却之曰:忍民兵枵,独果腹乎?
由是三军感激泣下,争用命,诸贼悉平。
九年正月,贼犯永城鹏翀副将祖大乐御之,鏖战至辰至西,斩贼渠混天王,隔旬再至再破之,贼精锐几尽,余众奔宿州
鹏翀有红旗军千人,皆选锐,贼望旗惊窜,曰:张长头兵来矣!
谓其好赴斗也。
越三年,不敢犯其境。
鹏翀兼摄臬守学驿,绾五篆,历六载不迁,后升山西口北道右参政
鹏翀官睢陈,心力俱困,不时呕血,移节赴口北,道卒于封丘之邮署。
方一藻明末清初 ? — 1640
维基
方一藻(?
—1640年),字子元号玄根直隶歙县人
天启元年辛酉科乡试五十八名举人二年(1622年)壬戌科会试十三名,二甲二十一名进士
户部观政,授户部主事五年管新太仓六年陕西员外,本年升保定知府
崇祯二年山西霸州道副使三年(1630年)永平道四年河南副使遵化道
崇祯四年,以右佥都御史,担任辽东巡抚
六年加俸一级,九年兵部右侍郎右副都御史十一年兵部左侍郎,加服俸一级,兼右都御史
十二年兵部尚书十三年回部管左侍郎事。
后以大学士巡抚辽东,当时吴三桂“拜其门下”,又与其子方光琛“缔盟为忘形交”。
崇祯十一年(崇德三年,1638年)陈新甲主议和,遣一藻盛京沈阳)与清廷接触,于是方一藻派遣一名“瞽人卖卜者”周元忠到清廷洽谈,皇太极基本上同意。
方一藻建议用隆庆年间“俺答封贡”的模式与对方谈判。
黄道周所排斥,连上三疏。
和议之事不了了之。
吴彦芳
维基
吴彦芳,榜名吴彦方字延祖浙江杭州府钱塘县民籍,南直隶徽州府歙县石桥人。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浙江乡试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进士,初令莆田,设靖寇方略,先事伐谋,海氛旋扫,以廉卓报政,擢四川道御史,九阅月疏十一上,所论皆关切民生军国利病。
大凌被围,疏论孙承宗,又驳逆案吕纯如辨冤之谬。
登州用兵,请撒监岛中官,及刑科给事吴执御疏劾周延儒而论荐刘宗周文震孟黄道周倪元璐惠世扬诸贤,彦芳因言执御所举真君子,言侍郎李谨等皆忠良当用,通政使章光岳当斥。
帝怒其朋比行私,削籍,下法司讯,释系归。
后以闽抚题覆论靖寇功,诏赐白金,自是杜门不出。
何九云明末清初 1581 — 1649
维基
何九云(1581年—1649年)字舅悌号培所晚号东湖闲史福建泉州府晋江县衮绣铺东街菜巷(今泉州市鲤城区)人,进士出身
南京工部侍郎何乔远次子。
云南永昌府知府何九说之兄。
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福建乡试。
天启元年(1621年)朝廷起用何乔远光禄寺少卿九云随侍于京师
与同乡蒋德璟黄道周黄景昉庄际昌郑之玄林胤昌等人皆为文章性命之交,黄景昉特意举荐他给朝廷。
崇祯十年(1637年)会试落榜,授福建漳平县教谕
端严率士,捐薪俸建布衣陈真晟;筑讲堂于东山寺侧,每逢释奠前夕,必定亲自视察;又捐薪俸修漳平文,刊印发行朱熹李幼武所编的《宋名臣言行录》,更推举未入祀孔庙乡贤祠左春坊左中允景旸等十人入祀。
崇祯十六年(1643年)癸未进士
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
不及数日,甲申之变,李自成攻破京师崇祯帝自尽。
何九云本欲以死殉国。
侍者以其父尚未营葬为由劝解道:“司空未葬,子道犹亏。
何九云于是勉强南归葬父,然后闭门不出,并为其书斋题匾“东湖闲史”,与二、三遗老结社于山中。
自附于龚胜范蠡之后。
清顺治六年(1649年)卒,享寿六十九岁。
著有《墅存稿》。
王命璿
维基
王命璿(1576年—?
年),字君衡号虞石福建龙岩县人,官至刑部左侍郎
二十五岁中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举人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进士
广东新会县知县,为官清介,三十八年考选,四十年陕西道监察御史四十一年巡视边关,四十三年丁忧
四十五年起补原职,巡按广东
天启二年(1622年)大理寺右寺丞三年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四年太常寺卿五年大理寺卿
以母丧丁忧归。
崇祯初年,起为刑部侍郎
明亡,坚拒清朝征召,隐居万安圆光寺。
卒于隆武二年(1646年)前,黄道周曾为他撰《龙岩王廷尉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