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明朝
杨循吉明 1458 — 1546
循吉字君谦吴人
成化甲辰进士,授礼部主事,以病乞归。
有《筹堂集》十二卷、《都下赠僧诗》一卷、《菊花百咏》一卷、《斋中拙咏》一卷、《灯窗末艺》一卷、《攒眉集》一卷。
(《艺苑卮言》:杨君谦仪部主事,与郎中不相得,因谢病归。
久之,病良已,起复除原官。
君谦多病而好读书,最不喜人间酬应。
尝开卷至得意,因起踔掉不休,人遂相目呼「颠主事」云。
复官弥月,再乞病告,吏部以格不可,曰:「郎病已,复病耶?
安得告?
而可为者,致仕耳!
君谦恚曰:「吾难致仕何!
」即自劾罢,时仅三十馀。
既以归,益亡复问外事,而踪迹益诡怪寡合,出敝冠服赢舆马,故以起人易而更侮之。
又好缘文章语中伤人。
正德末君谦老且贫,尝识伶臧贤,为上所幸爱,上一日问:「谁为善词者,与偕来。
」贤顿首曰:「故主事杨循吉吴人也,善词。
」上趣为诏起。
郡邑守令心知故,强前为君谦治装,见君谦冠武人冠,韎韐戎锦,已怪之,又乘势语多侵守令。
已见上毕,上每有所幸燕,令君谦应制为新声,咸称旨受赏,亡异伶伍。
又不授君谦官与秩,间谓曰:「若娴乐,能为伶长乎?
君谦愧悔,汗洽背,谋于贤,乃以他语恳上放归。
益不自怿,诸后进少年非薄之,亡礼问者,而其文亦渐落,不复进。
卒穷老以死。
所著《奚囊杂纂》,未成书。
《续吴录》:家君尝云,杨君谦先生过,大父令题家君扇,语以当扩大其意,遂题云:「山人扪摸胸次笑,烟水万顷云千层。
」又题一画扇云:「一竿,一笠蓑,知是陆鲁望,知是张志和
醉醒张眼问人世,我是何人识得么?
」又题云:「蚕豆香生涧水深,溪边闲立听风吟。
有人识得寒山子,直到天台寺里寻。
」此皆过家君时顷刻书,故载之。
《笔精》:吴郡杨循吉初授官即致仕归。
读书支硎山南华寺,沈石田赋诗以美之云:「到手功名赋《子虚》,深山长谷觅安居。
读书已足功名事,更读人间未见书。
」「都门祖帐百花飞,多见龙钟赋《式微》。
较取柳条千万折,不曾送一少年归,」 谈迁枣林杂俎》:武宗南巡,于北固山上见杨循吉留题,因召见行在,见上不能对,遂罢遣归。
忌者因以为伶人臧贤所荐,不知此际循吉贫不能糊口,其赴召也,典衣为装,恶从市伶人
王元美轻信,笔其事于《卮言》,因而传播天下,冤哉!
徐文贞云:世庙初年欲起君谦,闻其颠而止。
杨公实颠,不以伶人事也。
愚按:正德十六年癸未京师,是日即杖臧贤等于午门,戍边。
安得从南巡荐循吉也?
江宁徐子仁霖亦曰臧贤所荐。
是年十二月,上至南京,贤死久矣。
流闻之谬如此。
田按:君谦才力富赡,徒以不受古人检束,取易晓于里夫竖子,故体多近俳,然集中合作如《咏阳山云泉庵大石》、《永石假山》诸篇,未尝不叹为奇宝也。)
房寰明 1540 — ?
维基
房寰(1540年—?
),字中伯号心宇浙江湖州府德清县人,民籍。
初姓姚。
隆庆元年(1567年)丁卯浙江乡试第三十三名,隆庆二年(1568年)联捷戊辰科会试第249名进士
福建漳浦县知县
隆庆三年(1569年),任南直隶歙县知县
万历五年闰八月选授山东道试监察御史六年十月奉命巡督河东盐课,九年四月巡按山西
河南道御史十二年五月提督南直隶学政,出为江西按察司副使十六年九月因与给事中张鼎思互行攻讦,俱降二级听调。
年轻时以八章文而知名,由御史提督学政南都,由于对士子的考卷太苛刻,被人作《倭房公赋》(消遣房寰身材矮小,改编自杜牧《阿房宫赋》)以讥之。
由于给事中钟宇淳的怂恿,房寰多次弹劾海瑞,攻击海瑞:“莅官无一善状,唯务诈诞以夸人,一言一动无不为士论所嗤笑。
妄引剥皮实草之刑,启皇上好杀之心。
”“以圣人自许,奚落,蔑视天子。
谈迁说:“时人大为不平,房寰今传三世而绝。
王锡爵很看不起房寰的品行,包括他的文笔。
刘应钶
维基
刘应钶字平叔号衡螺湖广承天府潜江县民籍江西安福县人
进士出身
性慈孝,事亲色养不倦。
万历十三年乙酉湖广乡试举人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成二甲进士服官所至,以恺悌著。
刑部郎出守太平府,开河振武,辟青山书院,与诸士讲肄其中。
移守嘉兴狱卒列陈刑具,珂怆然曰:恶忍以人难忍之痛,迫自诬服而快长吏意耶!
尽撤去之,并禁丞倅以下洎属邑毋得用,忌者以此中之,遂解组归。
以历仕所得禄分惠族人,少长无遗。
订刻朱子语录,疏圣谕以训子弟。
吉水邹忠介公称珂勤于检身,疏于防人,锐于慕古,暗于涉世。
粹乎穆乎,如金未矿,如玉未凿,其行谊可知已。
子刘达善,岁贡士,孙刘珏闻喜知县
陆锡明
维基
陆锡明字幼舆号玉井浙江嘉兴府平湖县人
少颖异,父陆基厚每抚而笑曰:「鹓儿凤雏,将破壳出,岂效而翁与鸡鹜争。
」乃手授经史,引古人忠孝大节,以训迪之
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科成进士
魏忠贤用事,廷试前门客讽令往谒,正色谢之。
及对策,拟一甲第三,抑置二甲第三,未尝有愠色。
工部主事,始祖陆宣公孤山,豪右改为书院,同兄陆鏊、侄陆澄原合疏上陈,得复归世守。
出知南直隶常州府丁艰归,起补徽州府
江西提学副使,清节益著,鉴拔得人
念母年高,乞终养,卒于家。
朱奉𮡶明末清初 1614 — 1644
维基
朱奉𮡶(1614年—1644年)号觉斯明朝汶川简王朱友㙴昆孙,明朝宗室,是自天启年间开始允许宗室参与科举之后的13位进士之一,所以在史料中被称为「宗室进士」或「宗科进士」。
四川省成都府华阳县(今四川省成都市)人,祖籍安徽凤阳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正月初七日生。
汶川王府宗籍,封奉国中尉
天启七年(1627年)丁卯科乡试第六十九名,崇祯七年(1634年)会试第280名,殿试第三甲第188名。
明史学家谈迁枣林杂俎》〈宗室进士〉条载:“华阳朱奉𮡶,(初名𮡶。
)皆庶宗,未请名,至是改登玉牒。
奉𮡶,侯,奉国中尉
)”崇祯八年(1635年),授中书舍人
崇祯十四年(1641年),考选贵州道监察御史
陕西布政司参议,守靖边道
致仕归。
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大军入四川朱奉𮡶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