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明朝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五
释定清者,广德人也。好勤苦,早暮不休,发不暇剪,亦不栉沐,两髦毵毵,顶结如毡。岁久积高尺馀,累若叠螺,见者异之,号曰“秀头”。清少入僧籍,传临济宗。初广德有老僧来金陵,募造佛像。清与俱来,老僧每出无所得,清出辄充牣而归,归悉与老僧。后老僧颇为私藏,清遂弃去。闻祖堂山幽栖寺,林谷深秀,往栖焉。幽栖去城南三十馀里,梁武时旧刹也。殿庑倾侧,清见而闵之,慨然以兴复为己任。钵杖所至,檀施恐后,三岁功成,费几巨万。已而见金山之阳有阁焉,榜曰“灵观”。历岁既久,岸石崩颓,高阁陵夷,荡然无存,惟败垣𣀩砌,蒙蔽椔翳,土木偶躯,剥蚀风雨,清愀然伤之。乃募财庀工,借石他山,取木乔林,累岸为基,崇高七仞,开柘旧址,为阁六楹,重檐覆宇,雄伟壮丽,杗栋桷榱,绘以青碧,扉闼窗壁,漆垩涂塈。华光神像,金粉彩色,备极尊严,眩耀目精。始于弘治己卯八月,越明年八月,阁成,所费数千百金,皆孑身为之。清质状朴野,语言拙涩,未尝以巧令干人。人无贫富,见者皆乐为施与。每出募归,辄躬薪水以助投。夜则入山号佛,精诚不懈。平生惟疏食饮水,滋味不入口,一衲数载,寒暑不易,足惟草履而已。先后所募镃货,累亿万钱,未尝一毫自私,人多感叹,故钜工易成。僧宗文者,楚石上人再传弟子,乞王徽为之记,勒诸石云。
维基
王文(1393年—1457年),字千之,号简斋,原名王强,直隶束鹿县人(今河北辛集)。永乐辛丑进士。景泰间官至东阁大学士兼谨身殿大学士。英宗复辟后与于谦同被问斩。王文之父王绪,原籍霍丘(今安徽省霍丘县),入赘束鹿彭家庄(今属河北辛集市辛集镇),在村中开办私塾,并行医济人。王强为家中第三子。永乐十九年(1421年),王强中进士,授监察御史。宣德十年(1435年)十二月,真定卫军张普祥利用白莲教“以妖书惑众”,自称“七佛祖师”,派遣党徒在河南、山东、山西、北直隶等处度人,约定“先取彰德城,以次攻夺诸城”,形成反朝廷骚动,事败后被诛。其间,王强受命审理“张普祥案”,结案后,宣德皇帝钦赐王强更名为“王文”。英宗即位后,王文历任陕西按察使、右副都御史,兼宁夏巡抚、大理寺卿、右都御史、左都御史。“土木堡之变”后,英宗被瓦剌俘虏。英宗之弟郕王即位,是为代宗。王文被征召入京掌管都察院事务。景泰三年(1452年),加太子太保。不久,经高谷推荐及宦官王诚帮助,代宗诏王文入阁,任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执掌文渊阁。二品大臣入内阁,自王文始。历加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再进谨身殿大学士,仍兼东阁大学士。传闻瓦剌要释放英宗回京,群臣商议奉迎还朝礼仪。王文时任都御史,厉声道:“公等谓上皇果还耶?也先不索土地、金帛而遽送驾来耶?”众人一向畏惧王文,都因惊愕而不再商议。景泰帝有病,群臣欲复立沂王为太子。王文认为上意不可知,仅上疏请求早立太子。朝廷内外纷纷传闻王文和宦官王诚计划迎立襄王之世子为储。景泰八年(1457年),都御史徐有贞、武清侯石亨、宦官曹吉祥等,趁代宗卧疾南郊,发兵拥立英宗复辟。英宗复辟后,石亨和曹吉祥等唆使言官弹劾王文伙同于谦等人谋立外籓。王文据理有力地辩驳道:“召亲王须用金牌信符,遣人必有马牌,内府兵部可验也。”言辞激昂壮烈。于是逮捕了车驾主事沈敬进行讯问,确实没有动用牌、符的证据。但仍判于谦和王文阴谋未遂,因此把王文和于谦同斩于西市。王文的儿子都被充军到边疆。王文之死,人们皆知其冤,但因其人品颇受争议,因而不若于谦被世人所鸣冤。成化五年(1469年)王文之子王宗彝(原名王伦),伏阙替父陈冤,宪宗皇帝予以平反,特进太保,谥毅悯。
维基
李钧(1409年—?),字许国,江西吉安府永新县人,明朝官员、进士出身。江西乡试第三十名。景泰二年,登进士,授南京工科给事中。明宪宗即位数月,与王徽等上疏请奏远离太监内臣。同年冬,又与王徽等弹劾中官牛玉,得罪贬为绥德判官。
维基
朱宽,福建莆田人,明朝官员、同进士出身。天顺元年(1457年),登进士,授南京礼科给事中。明宪宗即位数月,与王徽等上疏请奏远离太监内臣。同年冬,又与王徽等弹劾中官牛玉,得罪贬为潼川判官。
维基
李翔(1425年—?),字鹏远,四川重庆府大足县人。天顺元年(1457年),登进士,授南京兵科给事中。宪宗即位数月,与王徽等上疏请奏远离太监内臣。同年冬,又与王徽等弹劾中官牛玉,得罪贬为宁州判官。
宁,字靖之,号方洲,海盐人(或云海宁人,误。)七岁题画龙,有莫点金睛恐飞去之句。景泰甲戌登进士,受知于少保谦、姚尚书夔,授礼科给事中。内阁陈循、王文以子不得举,中伤考官,宁疏言其失大臣体,又疏请裁止曹、石陈乞等事,闻者竦然。天顺中,奉使朝鲜,馈遗一无所受。朝鲜为树亭曰却金,陪臣朴元亨从游太平馆,宁赋百韵诗,朴随手和之,殊不相下。宁得溪流才白春前雪,柳折新黄夜半风。朴乃阁笔曰:不能和矣。升都给事中。宪宗朝首劝经筵,又荐起王竑、李秉,诸大臣不悦。太后生辰,设斋醮,礼官敛大臣金钱祈福,宁言不可。给事中王徽等劾内阁李贤,宁又合六科申救,人益忌之,出知汀州。未几乞归,家居三十年,日杜门以琴书自娱。放志山水,䌽舟蜡屐,随意所之,兴至成文,呼笔立就。性喜绘事,特饶姿逸,然不轻与人点染。没后无子,有二妾曰寒香、晚翠,剪发自誓,不下楼者四十年,诏旌为双节。著有方洲集。是时风雅寝微,宁力为振起。厥后董许朱陈辈出,武原诗学所以独盛于他邑也。
维基
张宁,字靖之,号方洲,浙江海盐县人。景泰五年(1454年)甲戌科进士,授礼科给事中。明英宗夺门复辟后,曹吉祥、石亨窃政,事关礼部者,张宁均朝中裁损,英宗遂知。当时朝鲜王朝与相邻的毛怜卫仇杀,诏令张宁同都指挥武忠调解。升礼科都给事中。因救王徽而得罪给事中李贤,出为福建汀州府知府,有政绩。以病免归。家居三十年,言者屡荐,终不复召。
维基
杨琅(1428年—?),字朝重,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人。天顺三年(1459年)己卯科福建乡试第一名。天顺八年(1464年)甲申科进士。授监察御史。宪宗初,上疏乞罢尚书马昂、翰林学士倪谦,请起尚书王竑,召还给事中王徽、修撰罗伦,皆不报。巡按浙江,升江西按察司佥事,改山东,提督学政,赈灾途中染病卒于东阿。
维基
王韦,字钦佩,号南原。应天府江浦县(今属南京市)人,南京锦衣卫籍。明朝官员。父王徽,成化年间曾任给事中,有直谏名声。王韦与顾璘、陈沂并称“金陵三俊”。又与顾璘、陈沂、朱应登并称“江东四大家”。弘治十七年(1504年)中式甲子科应天乡试第三,弘治十八年(1505年)联捷乙丑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正德二年(1507年)十月授南京吏部主事,历升南京礼部郎中,十三年十月升河南按察司副使、提调学校,历官太仆寺少卿。因母丧,哀毁卒。诗文婉丽有隽味,著《南原集》。子王逢元,亦是诗人。
维基
徐时进(1549年—1632年),作家。字见可,号九瀛先生,浙江鄞县人。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己酉十月二十二日生。少年家中贫困,但发愤学习。万历七年己卯科四十二名举人,万历二十三年(1605年)乙未科进士,授南京工部都水司主事,负责芜湖的水运和税务,,又管节慎库,与利玛窦相识。回到朝中后,改任南职方员外郎,不久升任郎中。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出任岳州府知府。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华容知县王绪以各店铺纳税困难,力请免徵商税,徐时进批准。二十九年,改吉安府知府,万历三十年,调任荆州府知府。万历三十二年,徐父去世,回乡守孝。丁外艰后回朝,重新启用,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补任惠州府知府,随擢广东巡按副使,监管惠州、潮州。万历三十八年,入京贺万岁,上疏乞求退休,批准。天启元年,再次启用为南京光禄寺少卿,不久改任太仆寺少卿,徐时进皆不就职。明熹宗特加大理寺卿致仕。崇祯五年(1632年)壬申六月十二日卒于家,年八十四。 监军徐风垣是他的后人。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湖广黄冈人,字子云,号补庵。天启时游京师,魏忠贤欲邀为记室,当夜逃归。崇祯三年举人。入清,隐居庐山智林村,出入皆素衣。后归寓郡城之东,读书其中。文宗西汉,诗本风骚,善真草书。有《智林村稿》。
维基
朱廷婿(1615年11月30日—?),字伯倩,号澹园,山西泽州阳城县人,明朝代藩隰川王府宗籍,隰川懿安王朱逊熮昆孙,明朝宗室进士,奉国中尉。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十月十一日生。崇祯十二年(1639年)己卯科山西乡试第五十三名举人,崇祯十六年(1643年)中式癸未科会试三百四十三名,二甲三十名进士。授行人司行人。崇祯十七年(1644年)十月和王绪弘计划起兵阳城失败,隆武二年(1646年)改名张大海起兵收复同官,后事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