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明朝
清浚元末明初
人物简介
清浚字天渊别号随庵1328年(元泰定五年),出生于浙江台州路黄岩县(今浙江省黄岩县),父亲李益,母应氏。
清浚幼学乡校,颖悟特异,然不甘处俗,年十三依妙明出家”。
次年受具,从此随侍妙明“坐究行参”多年,阅《楞严》、《圆觉》、《楞伽》、《维摩》等经,皆深究义趣,了然于心。
中年以后,清浚回到四明一带,在今宁波东逗留五年后,“爱东湖青山境致清绝,往挂锡焉。
1368年,明王朝建立,朱元璋登极称帝,定都南京
是年,清浚被当地郡守邀请出世住持万寿寺
1371年,元朝残余势力基本肃清,大规模的战争结束,为慰祭无数在战争中丧生的人和在国内制造和平气息等多种原因,明太祖在首都的蒋山(今钟山)亲设普度大会,召全国有道沙门十人”,清浚即居其一。
僧传灯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僧。
浙江衢州人俗姓叶字无尽号有门
出家天台高明寺
有《天台山方外志》、《幽溪别志》、《楞严圆通疏》、《维摩无我疏》。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四
释传灯姓叶氏衢人
少从进贤庵禅师薙发,随谒百松法师
闻讲《法华》,恍有神会,次问楞严大定之旨。
百松瞪目周视,即契入,百松以金云紫袈娑授之。
生平修法华、大悲、光明、弥陀、楞严等忏无虚日。
卜居幽溪。
高明寺先有土人叶祺葬亲寺后,梦神云:“此圣者道场地,将有高人,大作佛法,可速迁。
”祺不之信,俄而举家病,始惧,乃徙焉。
明日至,即地立天台祖庭,学侣侁侁。
尝于新昌大佛前登座竖义,众闻石室中天乐铿锵,讲毕乃寂。
所著《生无生论》,融会三观,阐扬净土法门。
又有《法语》一篇,最为切要,其注《楞严》、《维摩》等经,凡染翰必被戒衲。
前后应讲席,七十馀期。
年七十五,预知时至,手书《妙法莲华经》五字,复高倡经题者再,泊然顺化
释超弘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三
释超弘字如幻
姓刘氏惠安人也。
父佑官潮州府学教授,家世儒素。
生而聪迈,髫齿能文,手不伫虑。
十九为诸生,屡试冠其曹,受知赏于黄相国石斋,才学重于时。
年二十七,婴剧疾。
知四大匪坚,生死事大。
偶读《维摩诘经》,益信有宗门向上诣,遂有绝尘之思。
喜从方外游,值雪峰亘,往还黄檗,道出惠安,邂逅瞻拜,便蒙激发,于是矢志皈㐆,尚羁俗缘,荏苒岁月,世情愈澹。
明季丧乱,清兵入关,天下改革,颁令薙发。
乃慨然辞父母,舍妻子,就平山寺从彻际脱白。
然戎马满郊,所在糜沸,久之,途径稍通,乃卷裓趋漳,依亘师于南山寺,止于侍寮,痛下钳锤,多有省悟。
亘所居泉之招庆、延福会城之芙蓉、雪峰皆执侍左右,殷勤十载。
拈颂机答,无爽玄旨。
一日,亘问:“檐前雨声点,点滴向何处?
”众所酬对,俱未契。
曰:“否则,落在师鼻孔里。
”亘首肯之。
丁酉岁,随之庆城,竟授以衣拂。
戊戌春,归温陵,不常厥居,盘桓山水间,笠杖萧然久之。
出主灵应,寺无香储,恒苦不给,因自持钵,以资饘粥。
乙己,霞舒苏家诸檀樾,延居杨梅山雪峰院,亦真觉禅师旧刹也。
衲子数辈,刀耕火种,暇则为说大义,道望蔚然。
雪峰二里许,有慧泉古基。
壬子,苏君尔源创建精蓝,迎居之,从此逍遥两寺。
与名流达者,诗偈书疏往来,酬答十有四载。
戊午,年已七十四矣。
知期将至,谓其徒曰:“晓露春霜,光阴无几,可预建一卵塔,身后毋为尔”累。
”即启土督役,复自撰铭。
中夏工就,每言中示意,不久于世。
至十月初,始有疾,众进药食,则郤之曰:“世缘已尽,食无益也。
”客至则执留之曰:“相见无多日,吾当与子诀。
”笑言不衰,二十日沐浴更衣,吉祥而逝。
寿七十四,三十二,著述甚富,今所传者,《瘦集》八卷,及《语录》二卷。
释尽玄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四
释尽玄字如如姓张氏澄江人也。
幼从塾师,颇通文义,因读《楞严》、《维摩》诸经,即作超尘之想,后从鸡足礼幻空祝发。
矢志参究,了明宗旨,有问法者,随机而道,应荅如响。
所著《三教直指》、《金刚定衡》、《性学正宗》诸书行世,创建拈花寺云。
聂大年明 1402 — 1456
大年字寿卿临川人
宣德末用荐为仁和训导,迁常州教谕
景泰初,徵入翰林卒。
有《东轩》、《冷斋》二集。
(《水东日记》:聂大年诗,三十年来作家绝唱也。
袁主事衷爱其《醉后跃起口占》云:「老我不胜金谷罚,傍人应笑玉山颓
王翰林称其「愿得明朝又风雨,免教行跌出都门」。
而吾友张筱庵喜其送僧「十年湖海孤舟别,万里云霄一锡飞」,以为不能忘之。
但未知大年曾以此为极致否?
大年诗翰著名于时,不得预京衔。
或曰大年尝署桃符云:「文章高似翰林院,法度严如按察司
」以此见忤达官,其然岂其然乎?
晚年被徵修前史,至京而卒。
予尝比之梅圣俞,宜也。
《悬笥琐探》:王文端公直尝以诗寄钱塘戴文进索画,且自序昔与文进交时,尝戏作一联,至是十年而始成之。
临川聂大年题其后曰:「公爱文进之画,十年而不忘也。
使公以十年不忘之心,待天下之贤,则天下岂复有遗才哉!
」语亦稍闻于公,公置之不省。
大年举为史官,困于谗议,卧病逆旅,自度不可起,乃使所亲投诗于公家,中二联云:「镜中白发难饶我,湖上青山欲待谁?
千里故人分橐少,百年公论盖棺迟。
」公得诗泣下曰:「大年欲吾铭其墓耳!
明日大年卒,公为墓志,有曰:「吾以大年之才必能自振,故久不拟荐,而乃止一校官耶!
大年之言固为正论,公不以为意,至泣而铭其墓,真所谓休休有容者矣!
因树屋书影》:临川聂大年正统间仁和教谕
予得其遗诗一卷,工于七律。
如:「一饭未尝忘钜鹿,千金何必学屠龙」,「可怜弄玉归天上,谁遣崔徽在卷中」,「老去维摩长卧病,重来苏晋爱逃禅」,「故乡夜雨灯前梦,京国秋风病后容」,「白马祠前潮似雪,碧鸡坊外路如天」,「露井晓分浇药水,春锄香带种花泥」,「铁马渡河冰已合,金笳吹月夜无风」,「柏子香消春梦觉梨花门掩雨声寒」,「听经白昼来山鬼,咒食清斋起钵龙」,「绿水画船春系缆,绛纱银烛夜登楼」,「荷叶雨鸣湖水冷,稻花香散野田」,「杖龙化去秋池涸,笙鹤归来夜月寒」,皆足以传。
西湖游览志馀》:聂大年襟怀坦率,有清才。
文章流丽,诗复俊逸,而洒翰得李北海遗意。
《詹氏小辨》:大年书法赵承旨,俊爽可爱。
田按:临川甘彦初以律体见长,寿卿古诗不多见,岂挹其流风耶!
东轩集》词新调爽,议其平熟,非公论也。)
僧祩宏明 1535 — 1615
禅师
名佛慧
字幻也
会稽人
其先史氏。
慧初生。
出家行脚。
俱有奇徵。
乃与幻有禅师
同出笑岩宝公之门。
洎住嘉禾之优昙苑。
自号懒石叟
著懒石语。
累万千言。
格尽物情。
时共珍之
又疾当世学者走声便软煖。
一澄之以枯淡。
数十年门无宿宾。
惟一能明侍者
终身料理巾瓶而已。
及其法鼓乍鸣。
有道缁素。
争集如云。
曰。
四大之躯孰不有。
五味之食孰能无。
白玉体个个分明紫金身。
人人可得争食之不常而食。
衣之不常而衣。
八万种魔。
宁教易晓。
四百四病。
以何遣除。
诸仁者不是祝发了。
叫做出家。
披金襕叫作出家识文达理。
叫作出家。
能行苦行。
叫作出家。
避喧求静。
叫做出家。
有人缘。
叫作出家。
感天供。
叫作出家。
紧要在著草鞋。
释迦腹里。
屙屎放尿跨大步。
穿达磨心中。
戴角披毛。
枯草拈来。
直得百花相斗。
鼓动含灵。
唤起维摩寂默。
十方如来。
密付汝印。
一切天魔。
自然倾胆。
咦。
鸟啼春昼閒弥勒。
花发东风见故人。
又曰。
一番相见一番新。
好看钵盂添柄。
几处行来。
几处险密。
奇艇内藏轮海。
不顾山头月白。
一任浮沉空。
无柰雨脚风。
清大家和会。
方衲子讲席。
高流居士宰官。
天仙魔梵。
有情无情。
生一乾坤。
死一乾坤。
圣一法界。
凡一法界。
何曾谩得诸人。
若也谩得。
便讨说个是非好恶。
贤善才能。
尊卑异类。
灼然些子。
谩不得欠不得。
你道是甚么境界。
会么。
满目尘埃千圣眼。
半身落魄五宗心。
晚移燕京多宝庵。
重修笑岩之令。
足不越阃者。
复十馀载。
缁素餐风而过。
从者多不堪其啸唾而去。
朝廷知而敬之。
老且耄矣。
思南归。
复止优昙。
俄示疾。
简历。
小师曰。
后二日可。
小师涕泣固留。
慧笑诺。
为迟三日。
恳再留不许。
远近从游者闻之趋。
置龛室。
适工报竣。
而跏趺示寂。
阅世九十一。
坐七十有八夏。
赞曰。
明之中叶。
象教崇隆之际。
公则阒然一室。
嗒然一我。
虽德重大内
弗居也。
以故。
追随于公者。
皆一时贤君子。
受公面折。
欣如获宝。
于其鬻声都市。
驾誉权门之流。
得非天壤与。
公语音如钟。
足有轮纹。
皤皤黄发。
齿落更生。
共疑为果地人再世。
岂苟然哉。
夏缁
字雪子初字幼青嘉善人
天启间文学
有西泠、维摩、孤望三集。
其诗早务纤艳,既悔之,渐趋空淡一派。
至南中梦游诸作,奥削苍凉,点染特妙。
绝句尤多风调,有竹枝缥缈之音。
德容明末清初
德容号费隐闽人
少孤出家,得法于密老和尚
开堂黄檗,历迁莲峰法通
崇祯戊寅,主席海盐金粟
复退居黄鹤峰,颜曰直指。
国朝顺治初木陈石奇二和尚请继席天童。
时拥众千馀。
参叩激扬,宗风大振。
杨廷鉴贻诗,有“五峰今日高天下,万指都教拜下风。
”之句。
后居超果径山维摩尧峰
十八年示寂。
严年六十九。
著有《语录》及《渔樵挂瓢》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