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张允言” 相关资源
人物库 清朝
刘如煇
维基
刘如煇1853年—卒年不详),字伟臣号纬丞
江苏省常州府武进县(今属常州市)人。
原为附贡生
光绪二年(1876年)丙子顺天乡试副榜。
五年(1879年)己卯科乡试南元。
十五年(1889年)己丑科第二甲第十三名进士出身
历官户部福建司主事加三级,截取浙江即补知县,加同知衔
历署浙江嘉善县慈溪县富阳县知县
度支部奏调入都特用为度支部主事、加四品衔、制用司行走
遇覃恩加三级奖给,从二品封典。
例授中宪大夫
林绍年清末民国初 1845 — 1916
维基
林绍年(1845年—1916年)字赞虞福建闽县人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光绪十四年(1888年)浙江道监察御史,以极谏慈禧动用海军经费修颐和园,名噪四海。
二十六年(1900年)迁云南布政使,就擢巡抚,兼署云贵总督
三十年(1904年)上奏朝廷,呼吁实行立宪改革。
光绪三十一年九月十一,由代贵州巡抚调任广西巡抚
光绪三十二年九月二十1906年11月6日),解任以侍郎用。。
三十二年(1906年)内召,以侍郎军机大臣,兼署邮传部尚书,授度支部侍郎
支持改革。
三十三年(1907年)御史赵启霖段芝贵案,林绍年替言官赵启霖报不平,跟庆亲王奕劻闹翻,称病退出军机,外出任河南巡抚
1910年调回中央任学部侍郎,后改任弼德院顾问大臣,随即告病回乡1916年病逝于福州故里。
李经野清末至民国 1855 — 1943
维基
李经野(1855年—1943年)字莘夫号曹南钝士山东省曹县龚楼乡土地庙人清朝菏泽县扣地),清朝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李经野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幼读私塾。
清朝光绪五年(1879年)举人
光绪九年(1883年)参加会试,中三甲九十一名进士;同年五月,著以主事分部学习
光绪十年(1884年)户部主事
光绪二十四年六月(1898年)山东省办理股票,当局按田亩摊派,李经野认为“此乃扰民之法”,乃上奏,意见获光绪帝采纳,下令禁止此类行为。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户部贵州司员外郎,同年升任福建司郎中兼财政处提调内仓监督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被贬为廉州府知府
廉州府任内,他清理积案,兴办学校,还集资兴建廉州西门桥,并亲自书写了“惠爱桥”匾额,悬挂在桥顶。
廉州邮局当时由洋人控制,一位华籍员工工作失误,洋人本拟自行处置,但李经野三次去邮局交涉,要回了该华员,由中国自行处理,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廉州府知府三年任满后,李经野调任湖北造币总厂总办,但他未就职,而是称病回乡
辛亥革命后,李经野一直在家闲居。
1917年张勋复辟时期,他曾被任命为度支部右丞
1936年韩复矩亲自拜望李经野,并拟聘其孙子李序安任山东省教育厅厅长兼韩复矩秘书,遭李经野谢绝。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方面多次请他“主持地方”,均遭其拒绝。
他在抗日战争期间多次掩护中国共产党干部。
1938年3月,中共曹县工委委员、民运部长于子元曹县东南开展工作,其间长期居住于李经野家。
单县中共地下党负责人张彤光遭到隶属亲日政权的县长通缉,躲藏在李经野家,后经李经野疏通,终于令其脱险。
1938年底,八路军115师344旅在代旅长杨得志的率领下向南行进,于旧历十一月二十七日在温楼遭国民党方面李文斋部曾立堂的阻挡,双方激战三个昼夜,344旅未能攻克温楼。
后来,李经野促成双方达成了和平协议,使344旅得以顺利南下。
侯集区区长赵殿科在抗日战争期间多次将李经野家作为联络点,他后来说,“李大人是清朝官员,晚年对共产党是有认识的,好多地下党员都得到他的帮助,其情难忘。
1943年李经野逝世。
任文灿清末 1863 — ?
维基
任文灿(1863年—?
),字远煇璧东广东广州府花县(今广东省花县东北花城)人,进士出身
光绪十四年(1888年),中举;光绪十六年(1890年),登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八年五月散馆,著以部属用。
宣统二年(1910年),任度支部主事
刘彝铭清末民国初 1865 — 1928
维基
刘彝铭(1865年—1928年)字辛甫四川省成都府成都县人清光绪二十九年癸卯进士,曾任度支部主事
吴钧清末 1866 — ?
维基
吴钧(1866年—?
),字秉丞号莜谷甘肃皋兰(今甘肃兰州)人,寄籍甘肃省西宁府贵德厅(今青海贵德)
清朝中华民国政治人物。
吴钧生于同治五年(1866年)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吴钧乙未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十九年四月散馆,著以部属用,任户部主事,后改度支部主事
清朝末年任过一任山西省忻县知县,此外至中华民国初年一直在北京任职。
中华民国时期,他于1912年北京临时参议院议员。
1923年敦煌县知事
曾习经清末民国初 1867 — 1926
曾习经字刚甫号蛰庵揭阳人
光绪庚寅进士
历官度支部右丞
有《蛰庵诗存》。
蛰庵诗存·梁启超序
刚父之诗凡三变,早年近体宗玉溪,古体宗大谢,峻洁遒丽,芳馨悱恻,时作幽咽凄断之声,使读者醰醰如醉。
中年以降,取径宛陵、摩垒后山,斫雕为朴,能皱能折,能瘦能涩。
然而腴思中含,劲气潜注,异乎而非貌袭江西,以拧态向人者矣。
及其晚岁,直凑渊微,妙契自然,神与境会,所得昂王入陶、圣处。
生平于诗不苟作,作必极备锤炼,炼辞之功什二三,炼意之功什八九,洗伐糟粕,至于无复可洗伐,而犹若未餍,所存者则光晶炯炯,惊心动魄,一字而千金也。
故为诗数十年,而手自写定者仅此。
孟子曰:“诵其诗,不知其人,可乎?
”善读刚父诗者,盖可以想像其为人,抑得其为人,然后其所以为是者,乃益可见也。
刚父与物无竞,而律己最严。
自出处大节,乃至一话一言之细,靡不以先民为之法程,从不肯藉口于俗人所即安者,降格焉以自恕。
其于事,有所不为也。
于其所当为者,及所可为者,则为不厌,且常精力弥满以赴之,以求其事之止于至善,不屑不洁,其天性也。
顾未尝立厓岸焉,以翘异于众,而世俗之秽累,自不足以人之。
其择友至严峻,非心所期许者,弗与亲者也。
其所亲者,则挚爱久敬,如其处父母昆弟之间者,然壹以真性情相见。
当其盛年,鞅掌度支,起曹郎,迄卿贰,历二纪馀,综理密微,一部之事皆办取,盖在清之季,谙悉食货掌故,能究极其利病症结者,舍刚父无第二人。
及清鼎潜移,则于逊位诏书未下之前一日,毅然致其仕而去。
盖稍一濡滞,忽已出于致无可致之地。
烛先机以自洁,如彼其明决也。
鼎革之际,神奸张彀以弄一世才智之士。
彼固夙知刚父,则百计思所以縻之。
刚父不恶而严,巽词自免,而凛然示之以不可辱。
刚父之在官也,俸入外既一介不取,常以所俭蓄者周恤姻族,急朋友之难,故去官则无复馀财以自活。
刚父泊然安之,斥卖其所藏图籍、画书、陶瓦之属以易米,往往不得宿饱,而斗室高歌,不怨不尤,不歆不畔者十五年。
呜呼!
刚父之所蕴藉以发而为是者,其本原略如此。
太史公之序屈子也,曰:“其志洁,故其称物色芳,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
”喻此志者,可以读刚父之诗矣。
刚父长余六岁,其举乡试于余为同年。
余计偕京师,日与刚父游。
时或就其所居之潮州馆共住,每瀹茗谈艺达夜分为常。
春秋佳日,辄策蹇并辔出郊外,揽翠微、潭拓之胜,谓此乐非褦襶子所能晓叶。
甲午丧师后,各忧伤憔悴。
一夕,对月坐碧云寺门之石桥,语国事,相抱恸哭。
既而余南归,刚父送以诗曰:“前路残春亦可惜,柳条藤蔓有莺啼”:又曰:“他年独自亲调马,愁见山花故故红。
”念乱伤怀,恻然若不能为怀也。
余亡命十馀年而归,归后屡值世难,不数数相见,刚父谢客,顾以余伟未汨于世俗也,视之日益亲。
去岁六月刚父六十生日,余造焉。
甫就坐,则出一卷相属,曰:“手所写诗,子为我定之。
”余新病初起,疗于海滨,将以归后卒读,而有所论列。
归则刚父病已深,不复能相笑矣,余与叶玉虎暨二三故旧襄治其丧。
玉虎:“此一卷者,刚父精神寓焉。
且手泽也,宣景印以传后,子宜为序。
”乃序如右。
刚父讳习经亦号蛰庵居士潮之揭阳人
光绪己丑巨人,庚寅进士
起家户部主事历官度支部左丞
卒时年六十。
其卒后一年岁在丁卯三月之望,新会梁启超序。
傅兰泰清末 1868 — ?
维基
傅兰泰(1868年—?
),字梦岩,朱尔车特氏,蒙古正黄旗人
清朝官员。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乙未进士
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四月,任度支部右丞侍郎一职。
宣统三年十月二日1911年11月22日),改任度支部左丞侍郎一职。
袁绪钦
维基
袁绪钦湖南长沙府长沙县(今湖南省长沙市)人,进士出身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登进士,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
光绪二十七年,任户部主事
光绪三十三年,任度支部主事
工诗,《晚晴簃诗汇》收其诗作二首。
彭绍宗清末
彭绍宗字印根一字栎隐湘阴人
光绪癸卯进士,官度支部主事
维基
彭绍宗(?
年—?
年),字印根一字栎隐湖南湘阴县人
清末官员、诗人。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癸卯,朝廷补行辛丑壬寅恩正并科殿试,彭绍宗中式二甲,同年闰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
度支部主事
彭绍宗工诗,《晚晴簃诗汇》收其诗作二首。
李毓芬晚清
维基
李毓芬(1866年—?
年),字少如
福建省福州府侯官县(今属福州市闽侯县)人,晚清政治人物。
光绪十一年(1885年)乙酉乡试举人
光绪十六年(1890年)庚寅恩科第二甲第一百八名进士出身
同年五月,著主事分部学习,签分户部
二十八年(1902年),因八国联军期间留在京师办事出力,三月获得保举加四品衔
二十九年(1903年)闰五月,因督修清西陵大工办事出力,保举候补户部员外郎,遇缺即补。
三十一年(1905年)二月,补户部员外郎,充户部山东司正主稿
十月,因惠陵工程出力,保举候补知府,在任即选补。
三十二年(1906年),以户部员外郎,充宝泉局监督
三十三年(1907年),因经理银库出力,保加三品衔
六月,报捐得花翎。
三十四年(1908年)三月,擢升户部郎中
七月,截取奉旨圈出照例以繁缺知府补用。
宣统元年(1909年),因监修菩陀峪定东陵工程出力,保举加二品衔,充度支部筦榷司副司长、统计处总办
京察评为一等,四月由吏部带领引见。
十一月,充度支部张家口税务监督
民国元年(1912年),续任北洋政府张家口居庸关等处税务监督
景凌霄
维基
景凌霄陕西户县人同进士出身
光绪二十九年,登进士三甲第二十一名,同年闰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
后担任度支部主事
辛亥革命后,历任陕西省财政厅厅长。
宋名璋清末
维基
宋名璋江西奉新县人,清末政治人物。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丁酉江西乡试第一名举人(解元)。
光绪三十年(1904年)宋名璋进士
后以主事分部学习,并入进士馆。
后入日本法政大学速成科第五班。
中华民国成立后,1917年张勋复辟期间,曾被任命为度支部右参议
刘冕执
维基
刘冕执(1872年—1944年)字闻长湖南省湘潭县人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毕业,曾经改翰林院编修
被选入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学习。
光绪二十九年十二月(1904年初),被派往日本留学。
宣统元年(1909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
宣统二年(1910年)九月二日内阁奉上谕:刘冕执著赏给法政科进士
宣统三年(1911年),授职翰林院编修
历任度支部币制调查局编译帮办
民国二年(1913年)任财政部币制委员会专门委员
后任财政部参事、参议院议员、国民政府文官处参事等职。
抗日战争爆发后避难回湘。
张镇芳清末
维基
张镇芳(1863年—1933年)字馨庵号芝圃河南项城县人,清末民初官员、财阀、清朝最后一任直隶总督
袁世凯表弟。
光绪十八年(1892年)张镇芳中式壬辰进士
历任翰林院编修户部主事北洋银元局会办、永七盐务局总办、陆军粮饷局总办、行营营务处总办、清理财政局总办、禁烟局总办直隶银行督理、财政总汇处帮办湖广总督后路军军需局总办长芦盐运使兼护直隶臬司湖南提法使度支部承参行走等职务。
民国元年2月张镇芳直隶都督
同年3月,署河南都督
同年10月,正式任河南都督翌年1月,兼任民政长。
因镇压白朗起义失利,被袁世凯罢免,召回北京
民国四年(1915年)5月,他创办盐业银行,自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9月,担任请愿联合会副会长,支持袁世凯称帝。
民国五年(1916年)6月袁世凯去世,张镇芳投靠张勋
民国六年(1917年)7月1日张勋发动辫军复辟,张镇芳出任内阁议政大臣度支部尚书
见复辟将要失败,与雷震逃离北京时被捕。
15日,他与雷震冯德麟二人同被褫夺官职,以叛国罪送法庭,判刑后,即到天津保外就医。
盐业银行则由吴鼎昌接管任总经理。
民国九年(1920年)张镇芳被释放,其后仍任盐业银行董事长。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张镇芳病逝。
享年71岁。
陈锦涛
维基
陈锦涛(1871年6月20日—1939年6月12日)字澜生,男,广东南海人中华民国政治家、经济学家。
1885年(光绪11年),陈锦涛香港皇仁书院学习。
1890年(光绪16年)毕业后留校任教,后转任天津北洋大学堂教习
1901年(光绪27年)以官费赴美国学习政治经济学,获哥伦比亚大学理学硕士
1906年(光绪32年),获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师从著名经济学家欧文·费雪。
9月回国应清廷部试,获法政进士
嗣任度支部预算司司长、统计局局长、印铸局局长、币制改良委员会会长、大清银行副监督资政院议员等职务。
1911年(宣统3年)10月,出任袁世凯内阁度支部副大臣。
1912年(民国元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陈锦涛出任财政部总长。
1912年3月,与许世英组织国民共进会。
1912年9月,出任北京政府财政部审计处总办
1913年民国2年)10月,任财政部驻外财政员,驻英国伦敦。
1916年民国5年)6月,任段祺瑞内阁财政总长兼署理外交总长。
1917年4月,因受贿罪被收监。
当时,1917年4月上海《申报》揭露北京政府财政部在受理商人张兴汉开办炼铜厂申请的过程中,总长陈锦涛、次长殷汝骊等主要官员涉嫌收受张兴汉的商业贿赂。
该报道发表后,国会众议院提出质问,经司法调查属实,陈锦涛入狱,殷汝骊潜逃。
1918年民国7年),陈锦涛获得大总统冯国璋赦免。
此后,陈锦涛广州参加护法军政府。
1920年民国9年)4月,继伍廷芳之后出任护法军政府财政部长。
同年11月,主席总裁岑春煊失势,陈锦涛遂辞职,此后寓居上海
1925年任西北银行经理。
1925年民国14年)12月陈锦涛段祺瑞手下再度获得起用,出任财政总长兼盐务署督办。
1926年,与胡光鹿等人在天津合办中国无线电业公司。
国民政府时期,1930年民国19年),陈锦涛出任国立清华大学经济系教授,并兼任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币制研究委员会主席。
1935年民国24年),任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币制委员会主席。
1938年民国27年)3月,参加南京中华民国维新政府,任财政部长,5月兼任华兴银行总裁
1939年民国28年)6月10日,参加日本总领事馆的宴会时,中毒,连夜坐飞机到上海静安寺路找西医卓生医治,因陈中毒太深,6月12日,医治无效,去世,享年69岁(满67岁)。
吕彦枚清末民国初 ? — 1931
维基
吕彦枚(?
—1931年),山东省登州府文登县吕家集人
光绪十四年(1888年)山东乡试举人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癸卯科三甲进士
同年闰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
度支部主事
辛亥革命爆发,吕彦枚与乡居官员王嘉禾等,在吕集纠结保清势力,奉莱州府知府杨芾手函,成立「团练分局」,围攻文登县临时军政分府。
文登再次光复后,逃亡北京
未受追究,卒于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