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清朝
沈德潜(1673~1769) 清代学者、诗人。字确士,号归愚。长洲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乾隆四年(1739)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加尚书衔,赠太子太师,卒谥文悫。工诗,主张格调,提倡诗教,有《古诗源》《唐诗别裁》《明诗别裁》《清诗别裁》等著述多种,影响颇广。于《唐诗别裁》中高度评价崔颢《黄鹤楼》:“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有七律《黄鹤楼》。
君主 | 庙号 | 谥号 | 年号 | 统治时间 | 注 |
---|---|---|---|---|---|
弘历 | 高宗 | 纯皇帝、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 1735年—1796年 | ||
乾隆 | 1736年—1795年 |
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 即清朝乾隆皇帝。乾隆帝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在位六十年,期间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其文治武功颇为后世称誉。乾隆帝热衷诗词,据说一生作诗4万多首。乾隆帝虽未曾亲至黄鹤楼,但所作《南苑行宫题仇英黄鹤楼图用崔颢韵兼效其体》谓“高楼江夏今好在,我欲寻之叹路悠”,《黄鹤楼歌题邹一桂画》谓“黄鹤楼高古名迹,向所俯仰徒存思”,表达了切切的向往之情,于此亦可见当年黄鹤楼名声之盛。
秀华百咏·序
盖自房中乐奏,首吟淑女之章;濮上诗成,细咏硕人之句。美人香草,为写缠绵;秋菊春松,犹劳髣髴。髣髴下此则台边玉映,肇艳体于徐陵;奁畔香霏,续宫词于王建。然而小家碧玉,偏夸云雨之词;大路青楼,敢撰烟花之记。村姑写照,唐突西家;伧父题词,夸张北里。风斯下矣,仆有感焉。吾友云生,负抑塞磊落之才,兼悱恻芬芳之志。抑扬纪传,咀嚼宫商。固宜柳汁染衣,薰名香于女史;春风拂槛,叶古调于宫人。而乃值海水之群飞,磋欃枪之横扫,星闪积尸之气,池埋烧劫之灰。虽投笔有心,一腔忠愤;而叫阍无路,五夜悲歌。与流水而说平生,向落花而谈心事,此《秀华百咏》所为作也。当夫上稽古史,旁及稗官,擎燕燕于掌中,叫真真于纸上。华言风语,能教死者重生;宠柳娇花,但愿佳人再得。哀渠窈窕,辄神往而曲致绸缪;纵有过差,亦心怜而巧为解说。隐隐呼之而欲出,珊珊特怪其来迟。较王母之从仙,已逾十倍;考刘向之列传,更极千秋。绣出鸯鸯,不愧小窗班固;含来翡翠,可称院本王维矣。论者谓贵贱无分,贞淫并列。憔悴与姬姜杂见,勾栏偕衮冕齐登。甚者俪莫愁于湘君,褒北鸡于谬木。洛神以感甄人梦,南子因见圣传名。昴宿之窃梁清,如来之妻法喜。印来粉爪,风枝露叶之书;写出丹青,牛鬼蛇神之像。譬之苏峻与神尧对坐,人拟四凶;江瀹向法兴移床,不堪一噱。所谓歌诗不类,拟人失伦。不知宣圣采风,郑卫与周南并著;武梁画像,秋莱共曾母偕描。欢喜海中,人天同队;虹霓屏上,姹女纷来。法戒维昭,尽黜虞初之说;妍嗤并列,足张娘子之军。无磋帝女之魂,填来怨海;请炼蜗皇之石,补此情天。则想像十香,或者彼妹知我;临摹三艳,愿为伊古闻人。正诗人忠厚之遗,亦当世牢骚之慨也。仆长诵美人之赋,爱读国风之诗。十五王昌,薄殊崔颢;三年宋玉,淫异登徒。凡夫十索裁笺,双声读曲,商隐烧香之句,冬郎扑粉之诗,往往帖写深清,文称慧业。嗤之子脩容,干卿底事?而痴人相惜,舍我其谁?扬少女之风,荡为香气;写中妇之艳,团作花光。将十二行彩云歌舞,收人诗囊;为三千年花月因缘,结成公案。光绪庚子冬至后三日,愚弟干庄椿拜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