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清朝
傅山明末清初 1607 — 1684
词学图录
傅山(1607-1684) 字青竹,后改青主号公它公之它朱衣道人石道人啬庐侨黄侨松等。
山西阳曲人
思想家、文学家、医学家、书画家,清初通儒无出其右者。
书法为"清初第一写家",画被列入逸品。
崇祯十七年寿阳五峰山中加入道教,改着黄冠朱衣。
顺治十一年南明委宋谦来汾州与其密谋举义,后事暴露被捕,抗词不屈,绝食九日,几死,门人以计救之,得免出狱。
康熙十七年征举博学鸿词,被迫舁至北京,以死拒不应试,特授中书舍人,仍托老病辞归。
后与顾炎武阎若璩李因笃朱彝尊戴本孝等数十人在太原庄、祁县丹枫阁聚会,切磋学问,砥砺志行。
有《霜红龛集》、《荀子评注》、《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等。
柳逢良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广西阳朔人湖南湘阴籍,字翼云一字蒙盦
咸丰进士,官礼部主事
初治《礼经》、《说文》,何绍基谓其浅薄,乃筑室盘山,潜心学问。
有《费氏易考》、《今文尚书句读》、《愈愚堂经解》、《三国志补》、《隋书经籍考證》、《荀子释义》。
蔡廷治清 1648 — 170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8—1707 【介绍】: 安徽休宁人字瞻岷
致力经世之学,熟谙当时典章。
治经学,尝注《》、《》、《》、《春秋》、《仪礼》、《大学》、《中庸》、《孟子》、《荀子》数十卷。
私谥德文先生
汪中清 1744 — 1794
词学图录
汪中(1744-1794) 字容甫
江苏江都(今扬州)人。
21 岁中秀才乾隆四十二年34 岁选为拔贡生
一生困苦,靠做幕宾、卖文及教书生活,常年奔走,多交学者,如钱大昕程瑶田王念孙凌廷堪孙星衍毕沅刘台拱章学诚等。
王念孙刘台拱为莫逆交。
王念孙在为汪中述学》所作序云: "余与容甫交,垂四十年,以古学相砥砺,余为训诂文字声音之学,而容甫讨论经史,榷然疏发,絜其纲维。
余拙于文词,而容甫播雅之才,跨越近代,每自愧所学不若容甫之大也。
"乾隆五十五年被推荐参加文宗、文澜二阁《四库全书》校勘,历时四年,后因心脏病猝发死。
有《述学》内外篇、《春秋述义》、《春秋后传》、《广陵通典》、《荀卿子通传》、《小学》等。
王先谦清末 1842 — 1917
词学图录
王先谦(1842-1917) 字益吾学者称葵园先生
长沙人
咸丰进士,曾任国子监祭酒江苏学政
晚年回长沙曾主讲思贤讲舍,岳麓书院最后山长。
曾投资工商业,但反对变法革命,清末民初长沙著名劣绅。
有《续皇清经解》、《汉书补注》、《庄子集解》、《荀子集解》等。
费墨娟晚清 1869 — 1915年7月24日
二如阁诗集·黄纬序
墨娟者,我邑费担农广文先生之爱女也[1]。
方七岁,攻书史,积十余年,经传皆通,尤长于诗,先生亦乐以诗授之。
岁壬午,余就馆其家[2],乃兄寅生暨诸弟[3]皆及门[4],余亦藉承[5]先生教。
娟年十五,有才名,闺中日事讽咏[6]。
兄嫂绣云甫聘归[7],亦能诗。
于是,二人嗜学一心。
先生博物,拥书万卷,吴楚诸名公时过访[8]焉。
至则无有不赠,赠则无有不和。
数年诗既多,先生笑而汇之成一帙[9],曰:“吾锡汝名[10],署为《二如阁》。
”从兄[11]湘臣茂才、右达、明经素不轻许人诗者,于此稿则尽情击赏[12]。
[1]我邑:我县,即阳新县(旧时谓兴国县)。
邑,旧时县的别称。
费担农:费墨娟之父,名费光业,字敬之,号担农。
广文先生:指费担农先生
广文先生”是旧时对儒学教官或儒雅之士的泛称。
宋敖陶孙《次韵翁伯绍教授》诗:“政思坐上觅佳客,广文先生秀眉宇。
”费担农曾于同治九年例授县候选教谕,故云。
以下凡言“先生”或“广文先生”皆指费担农。
[2]就馆:任教于私塾。
馆,这里指私塾。
[3]乃兄:乃,代词;其,他的。
乃兄,即谓其兄。
红楼梦》第四回:“令其读书,较之乃兄,竟高十倍。
”暨:连词;与、及。
诸弟:同宗之弟。
《国语晋语四》:“而惠慈二蔡,刑于大姒,比于诸弟。
韦昭注:“诸弟,同宗之弟。
唐韦应物寒食京师诸弟》诗:“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 [4]及门:受业于门下。
语出《论语先进》“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孔子所谓“及门”,本谓在门下,后以“及门”指受业弟子。
《元史许谦传》:“及门之士著录者千余人。
” [5]藉承:凭依,继承。
[6]讽咏:诵读吟咏。
晋张华博物志》卷十:“听诵诗书讽咏之音,不听淫声,不视邪色。
” [7]聘归:,才,刚刚。
聘归:古代谓女子出嫁。
宋陆游《雪后寻梅偶得》之一:“定知谪堕不容久,万斛玉尘来聘归。
” [8]过访:过访,探视访问。
[9]一帙:一本书稿。
明高启荆南唱和集后序》:“因以一帙示余,曰:‘此野人之词也。
'” [10]锡汝名:为你赐给书稿一个名字。
锡,通“赐”。
《诗经大雅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署:题记。
《汉书苏建传》:“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
” [11]从兄:堂兄。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侯窦婴者,孝文后从兄子也。
” [12]击赏:击节赞赏。
《旧唐书阎立本传》:“池中有异鸟随波容与,太宗击赏数四,诏座者为咏,召立本令写焉。
” 娟年十八,归张外子坤轩[1],俊逸士也。
琴瑟既调,逮事翁姑,欢心最得[2]。
洎乎高堂已谢,家政独操,抚嗣息,课奴婢[3],内和伯叔之亲,外洁宾朋之馔,相夫子,摒挡一切,俾秩然而就绪[4]。
人静更深,则仍手一卷吟讽,参稽[5]故学识,与年俱进。
坤轩所与游多淹雅[6]著名之士,每因内子能诗欣欣然各有奉赠。
昭仪操人伦之鉴,尚矣[7]。
降若《随园》所纪,闺秀诗才极一时之盛,如叶方伯佩荪家前后两夫人、两女公子及儿妇皆诗坛飞将也[8]。
娟殆可与媲美与?
惜乎[9]!
[1]外子:丈夫。
旧时夫称妻为内子,妻亦称夫为外子。
费墨娟丈夫名张学譓,幼名翌珍,字昆言,号坤轩。
[2]琴瑟:《诗经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后比喻夫妇间感情和谐。
苏轼《答求亲启》:“许敦兄弟之好,永结琴瑟之欢。
”逮事翁姑:逮事,侍奉。
翁姑,公婆。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四:“泰惊悸,召诘之,妪曰:‘老妇常逮事翁姑于此,子孙不肖,为他人所有,故悲耳。
'” [3]洎乎高堂已谢:等到公婆谢世。
洎(jì)乎:等到,待及。
嗣息:儿子。
课奴婢:督促、训导奴婢。
宋苏轼仇池笔记二红饭》:“今年东坡收大麦二十余石,卖之价甚贱,而粳米适尽,故日夜课奴婢舂以为饭。
” [4]相夫子:相,辅助。
夫子,指其丈夫张坤轩。
俾秩然而就绪:俾(bǐ),使。
秩然,秩序井然,整饬貌。
明方孝孺《祭童伯礼》:“孰如吾子,祠庙是虔,岁时烝尝,其仪秩然。
” [5]参稽:参,领悟。
稽,查考。
荀子解蔽》:“疏观万物而知其情,参稽治乱而通其度。
” [6]淹雅:犹高雅。
《宋书王微传》:“少陶玄风,淹雅修畅。
” [7]昭仪操人伦之鉴:昭仪,皇帝妃嫔封号之一。
这里指唐代武昭仪,即武则天
人伦之鉴,即人伦鉴识,指鉴别、评估人物的能力。
《梁书丘仲孚列传》:“少好学,从祖灵鞠有人伦之鉴,常称为千里驹也。
”清王永彬《围炉夜话》:“郭林宗为人伦之鉴,多在细微处留心。
武则天昭仪而为皇后继而为皇帝,大行科考,选贤能,立女官,时人许以人伦之鉴。
当时上官婉儿被配没掖廷,武则天闻其多才,即召见宫中,试其文才而后大悦,当即下令免除上官婉儿奴婢身分,使其掌管宫中诏命,后又命其处理百司奏表,参决政务,终使这位才女功成名就。
此句言下叹息墨娟女史生不逢时,没有那样的机遇。
尚矣:那是很久远的事了。
尚,通“上”,久远。
《史记三代世表序》:“五帝三代之记,尚矣。
” [8]降:这里是说到了后来。
降,表示从过去某时起往后算。
唐韩愈董公行状》:“所奏于上前者,皆二帝三王之道。
由秦汉以降,未尝言。
”《随园》:指清袁枚随园诗话》。
方伯:这里泛称显贵的官员。
汉之刺史,唐之采访使观察使明清布政使均称“方伯”。
唐韩愈《送许使君郢州序》:“于公身居方伯之尊,蓄不世之材,而能与卑鄙庸陋相应答如影响。
”飞将:清袁枚《随园诗话遗补》卷三:“吾乡多闺秀,而莫盛于叶方伯佩荪家。
其前后两夫人、两女公子、一儿妇,皆诗坛飞将也。
”并详引上述诸才女诗,如引叶佩荪先娶夫人周瑛清《甲戌闻捷》:“双眉欲展意犹惊,起听铜钲屋外声。
不惜雕梁驱乳燕,泥金帖子挂题名。
”又引其继娶夫人李含章《夏书》:“午楼风暖试轻纱,语燕声中日未斜。
满地绿阴帘不卷,游丝飞上蜀葵花
”又引女儿《春阴》:“碧窗人起怯春寒,小立闲庭露未干。
墙外杏花阶下草,引人长倚碧阑干。
”又引长媳《春晓》:“翠幕沉沉不上钩,晓来怕看落花稠。
纸窗一线横斜裂,又放春风入画楼。
” [9]殆可与媲美与:此句是说谓墨娟女史和《随园诗话》中提到的乾隆年间的闺秀诗才大概可以比美了吧,可惜出生得晚,她的诗无缘载入很有影响的《随园诗话》。
广文先生癸巳年冬遽赴召玉楼矣,逾年,绣云复兰萎[1]。
嗣是[2],诸作率多恼恨穷愁。
且因乃兄暨弟科名未就[3],则于诗中寓箴劝之意,盖其孝义之情、敦厚之旨,天性然也。
余叨世好[4],今又授馆于兹,长君明珠甫成童[5],经训已通,他日必显,显则此稿必传。
课徒之暇,尝请而读之[6],窃叹诗人之芳馨气泽大都不泯,而广文先生独得之爱女[7]。
因为之叙,一以志东君之韵事[8],一以述才人之苦心。
光绪辛丑年[9]孟春月之上浣10癸巳,恩科[11]举人考授汉宗室觉罗教习知县黄纬题撰[12]。
[1]赴召玉楼:唐李商隐李长吉小传》:“长吉将死时,忽昼见一绯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
天上差乐,不苦也。
'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
少之,长吉气绝。
”后因以“玉楼赴召”为文士早死的典实。
兰萎:比喻丧亡。
宋王柏陈卿内邵氏挽词》:“槁兰萎兮弃钗钿,凄凄东坞兮藏风烟。
” [2]嗣是:从此以后。
[3]科名:科举功名。
箴劝:告戒、规劝。
[4]叨世好:忝为世交。
叨:犹辱。
谦词,表示承受之意。
唐陈子昂《为副大总管苏将军谢罪表》:“臣妄以庸才,谬叨重任。
” [5]长君明珠:长君:古代公子的泛称。
这里指费墨娟女史之子明珠,明珠又名张羽尧。
[6]课徒:教育学生。
清李伯元南亭笔记》卷五:“萧山汤文端未第时,为人课徒。
”请:敬辞
用以代替某些动词。
表示恭敬、慎重,或使语气委婉。
红楼梦》第十四回:“只听一棒锣鸣,诸乐齐奏,早有人请过一张大圈椅来,放在灵前,凤姐坐下放声大哭。
”在这里是说把费诗拿出来。
[7]之爱女:这样值得宠爱的女儿。
之,指示代词,这样,这样的。
[8]东君:犹东家。
对主人的尊称。
清袁枚《新齐谐梁朝古冢》:“朱生匆匆出署,将觅船赴浙,忽差役寄东君札来,止之。
”韵事:风雅之事。
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文艺》:“听其自制自歌,则是名士佳人,合而为一,千古来韵事韵人,未有出于此者。
” [9]光绪辛丑年:即公元1901年
此时费墨娟女史已32岁。
[10]上浣:即上旬。
俗以上浣、中浣、下浣为上旬、中旬、下旬,本唐制十日一休沐。
浣:沐。
[11]恩科:此指清代于寻常例试外,逢朝廷庆典,特别开科考试,称为“恩科”。
[12]考授汉宗室觉罗教习知县:指清代汉人通过考试后在皇族觉罗子弟的官办学堂任教,期满后以知县用的官衔。
陈毅清末 1871 — 1929
维基
陈毅(1871年2月2日—1929年3月22日)字诒重一字武仲,晚年号郇庐原名道亨湖南湘乡东凤一都长乐乡人
清末民初政治人物。
17岁师从王先谦,预撰经籍。
为县学优廪贡生,荫生,充坛庙工程监督京师务处编书局襄校兼书经图书分纂、刑部奉天司邦主稿。
光绪二十八年顺天乡试举人,补刑部郎中
光绪三十年(1904年)进士登第,授刑部郎中,后官至京师编译馆主纂、京师大学堂提调邮传部左参议右侍郎、资政院参议等。
清王朝灭亡后,拒受袁世凯交通部职。
客居青岛,常与恭亲王溥伟联系,为积极的复辟派。
民国二年(1913年)溥伟几经密谋,拉拢一批军阀准备起事,陈毅则起草“檄文”。
后北洋政府发觉此事,对其进行瓦解监视
最终活动流产,史称“癸丑复辟”。
后来又与于式枚刘廷琛胡思敬等参与张勋复辟活动。
复辟失败,乃侨居天津,追随废帝溥仪,以“孤臣自命”。
1928年五月,发生孙殿英军盗掘东陵皇墓案,六月十八日醇亲王及亲王载振等召开会议,决定派陈毅与载泽、溥相、耆龄宝熙等往东陵查勘祭扫。
此时陈毅负病力疾前往。
此时又恰逢刚出生的儿子去世,其长妾也悲伤去世,不久陈毅也去世。
陈毅生前曾经参与修订《皇清文献通考》。
所撰有《荀子异义》、《墨子正义》、《郇庐诗文集》一卷、《东陵纪事诗》一卷等。
其《郇庐诗文集》由其友胡嗣瑗整理于1936年出版,中有王先谦墓表、李鸿藻家传、张勋神道碑铭、胡思敬墓志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