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清朝
刘翼明明末清初 1607 — 168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7—1688 【介绍】: 明末清初山东诸城人字子羽号镜庵
贡生
胶东王朱僩慕其诗名,以诗来唱和,并无深交。
后闻僩为人所杀,即赴胶东,向官府控告,置凶手于法。
晚年官利津训导
有《镜庵诗钞》。
李克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山西洪洞人字端勖自署梅村
博雅嗜古,工诗,善篆刻,尤长于分隶。
曾游紫云山,得汉武梁石室画像,多洪迈隶释》所未及者。
晚年归里,取手拓古碑八十余种,编次成册。
沈德潜清 1673 — 1769
矢音集·序
古来君臣遇合,庶绩凝而万邦乂,相与形诸永言,以彰一德之治,若帝庸作歌而皋陶赓歌,成王游卷阿作歌而召公遂歌,其最盛也。
后如汉武梁,宋孝武曲水唐太宗之望海喜雪,玄宗花萼楼宋仁宗之赏花钓鱼,明宣宗之悯农减租,史册艳称。
然皆君有咏歌,臣工偶和,又皆臣依君韵,罕闻君和臣诗;臣下复从而赓和之,且积成卷帙者,有之,自少宗伯沈归愚先生始。
先生诸生时,姓名已闻九重,迨入翰林应制,命和御制《消夏诗》,深惬宸衷。
召对时,惜先生博通晚达,嘉先生风格老成,遂同鱼水契合。
五年之内,晋秩列卿,敕和殆无虚日。
中间用先生韵,而先生仍和御制者十居三四,此欧阳氏所云圣贤相遭,万世一遇者也。
辛未冬先生祝皇太后万寿赴京,陛辞时,皇上制诗序以赐先生,因取全稿釐定重刊,而以敕和诗别为一集,起《消夏十咏》后,及巡行嵩洛,省方吴会之作,题曰「矢音」,属予序之。
穆脩韩愈元和圣德诗》《平淮西碑》、柳宗元《雅章》《铙歌》制作如经,耸唐德于盛汉之表。
窃谓韩柳之诗,诚足铿锵金石,鼓吹轩陛;而先生随所摅写,皆寓古大臣忠爱之忱,和《咏柳絮》而念万姓之无衣,和《骏骨图》而虑权奇之隐伏,和《观打鱼》则思物命之宜留,和《各省告丰》则恐文具之无实,和《擘蓝御笔》而陈山左鸿哀,和《豆班集》而筹金堤蚁穴,如此之流,未易枚数。
先生因事纳规,皇上虚衷善受,赐诗云:「笑予结习多难遣,嘉汝临文不忘箴。
」君臣之间,两无猜嫌,此又韩柳当日未闻膺兹隆盛者也。
前予《西湖志纂》就,附先生名进呈,蒙皇上赐诗代序,兼文绮之锡;今又挂名简末,何其幸欤!
退老田间,玉堂天上,想望主臣一德,亘古殊荣,不啻神往于虞廷成周之世矣,猗与盛哉!
乾隆癸酉冬月,玉笥傅王露题。
杭世骏清 1696 — 1772
橙花馆集·序
汉武帝英风大略,旁招群彦,故一时儒行如董生,经术如儿大夫,通博如终童,长短纵横如主父偃,应对如严助朱买臣,词赋史才两司马
独东方先生不名一行,诙谐戏侮,跌宕于岩廊之上,是以当时目之为俳优,后世惊以为鬼物。
余谓先生闳览博物君子也,玩世不恭,捷给澹辞,至于《泰阶》之符,辟戟而谏,其大节伟矣,昆玉秋霜比质可也。
吾友杭子大宗,言不纯师,行不纯德,绝类东方先生之为人。
平生勤于聚书,晨钞晦写者十有馀年,而毕方不来,驺牙不至,无以證其蓄积之丛丛,于是形诸诗歌,一往不可罄控。
尝放言曰:「镂金错彩,论者弗尚,然学不赡则词不备,词不备则气不充,胸无安世三箧书,日搦管作苍蝇声,奚可哉?
公等已矣!
」予谓古之作者沈酣于卷轴,而浚发于灵台,能役书,不为书役,大宗持论不可为正鹄。
大宗虽渊然不可究诘,而能运之以越石之清刚,出之以景纯之豪隽,其所以儿抚一世者,固不尽如所云矣。
予行役四方,久不见大宗诗,今年貂敝金尽,垂翼而归,大宗为余蹙额者累日。
握手相慰外,出其近作十馀首,益丽以肆。
而其送小弱弟一章,则《小宛》之遗音也。
小弱弟就昏于黔阳黔阳去杭三四千里,溯钱唐,浮洞庭,累月踰时乃可至也。
其间霹雳魍魉、酸雨狂涛、春风斑竹、古渡神鸦,凡小弱弟之所跋涉而惊且惋者,一一著之于篇。
余读其诗而壮其奇,且悲其志也。
大宗曰:「余诗类此者夥矣,子其为我序之。
」呜呼!
大宗磊落豪宕之气,所谓玩世不恭者,非耶?
然观其友朋骨肉之间,其大节可睹矣。
雍正五年岁次丁未闰三月上浣钱唐龚鉴
沈梧晚清 1823 — 1887
人物简介
沈梧(1823—1887),一作沈吾。
字旭庭号古华山农又号九龙山樵
无锡人
工诗词,善书法,精丹青。
咸丰间游幕京师
著有《蓉湖渔笛词》。
收藏甚富,所作山水,有士大夫气,无刻画痕。
撰有《石鼓文定本》、《汉武梁祠画象考证》。
诗作散失良多,后人将其诗搜罗撰刻一册为《古华山馆劫余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