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清朝
世楷,字英一,号孝山,晚号锢翁,浚睿长子。顺治戊子以贡授平阳判。姜镶搆乱被围五旬楷固守继乃诱降李建泰平其党迁登州郡丞判帅海时行闻其名勿敢犯海寇张名振联䑸深入计却之升南雄太守一以仁厚为治民戴之若怙恃时两藩龙票横行粤中楷不为屈奸僧指南倚势为害立毙诸杖建天峰书院以训士丁外补补思州乞归卒有越吟秋吟晋吟齐吟岭外思阳等集诗格直追开宝合雅归风不独为湖中领袖也
新续高僧传·明律篇第四之三
释海禄,字万中,大兴人也。髫年祝发兴隆庵。顺治五年,玉光律师宏戒广济。禄与同侣相诫曰:“我辈新徒,戒力未坚,当先登律堂深求造诣。坐作进退,悉合规矩,非可微涉经训,徒资谭论也。况近来沙门佻挞日甚,不守毗尼,何称佛子。”时玉光总持律部,操德精严,见禄衣敝履穿,坐无越席,行无越思,经岁不闻笑语,步行绥绥尘不为动,有諠于侧者,则凝坐寂然,视若无睹。因其纯笃,拔为教授,阐心诱道,孳孳不倦。有好学者,则与之究解,贯彻终始,忻然说怿。偶有桀黠,薰其德馨,潜化默运,不觉自新,日迁于善。玉光益敬爱之。每有问答,未尝妄下一语,出见大众,澹然寡言,而胸中空洞不著一物,人我俱亡。清顺治八年,玉光既灭,恒明老人乃迎之升座。摄尔旧衲,行止如故,主席六载,说戒硁硁,众有不和,但责执事。由是两序翕然,不严而畏。尝作《持戒简要颂》,明月易晓,以训后学,幽燕弟子多遵守之。薰修之馀,遍检三藏,因著《正法经》五卷,其他撰作,多在别集。每乘月独步,裴回阶间,闻诵读声,辄即其门,伫立不去,久之乃叩户启扉,复与研味,迎机而道,多所造就。游其门者几二千人。其最上弟子则有天孚湛祐。以康熙十年寂于广济寺寮,荼毗,归灵骨于二圣庵塔院。鸳水何元英为之赞云。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西永新人,字眉山。康熙间人。嗜学,旁及天官、地理、歧黄、律历等书,才略优长,而性耽泉石,居丧循古礼,不用僧道作法事。曾作《辟佛语》以训后人。书法宗钟、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湖南巴陵人,字于木。雍正二年举人。专研经学,绝意仕进,以训课为事。有《四书讲义》等。
清州搜玉
许志良(约1705—1774)字培元,号雨亭。原籍沈阳,高祖许官,为镶白旗包衣管领下人,入关定居青县,遂为青邑旗人汉军。雍正二年(1724)武进士,授蓝翎侍卫直宿禁行。历任苏州、浦口、广东、广西等地。著有《步射正仪》、《马射正仪》二书,以训士卒。又著《诗法针度》一书藏于家。乾隆十六年(1751),在广东饶平县黄冈镇涑玉泉胜地写下两首《玉泉留题》,诗见《饶平乡土》一书。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安徽婺源人,字茂文,学者称柳江先生。举人。通经史,以训诂为治经之本。嘉庆间卒,年三十二。有《毛诗多识录》、《尔雅古注合存》、《读书随笔》等。
全台诗
陈廷植(1869~1957),字培三,又字槐三,号祐槐,台北大稻埕人。清贡生陈儒林长子,擅长诗文,光绪十五年(1889)由学政刘铭传取中秀才。光绪二十一年(1895)乙未割台,侍父避地本籍泉州同安。未几归台,明治三十三年(1900)获颁绅章。初设退一斋教授生徒,以训蒙为乐。明治四十二年(1909)准设私塾培德书房讲授汉学。大正二年(1913)应日人之请,任大稻埕公学校汉文教师,大正七年(1918)辞职。陈廷植为台北「瀛社」创社(1909)社员,大正十二年(1923)应门生黄师樵建议,另组「聚奎吟社」,同时创「养性斋诗学研究会」,成员以其门生为主,时于陈氏宅中举办击钵吟会,与其他北部诗社「天籁吟社」、「淡北吟社」、「鸥社」(旅北同仁)、「萃英吟社」等组成五社联吟,时开雅集。其诗作大都已佚失,今仅散见于各选集及日治时期报纸《台湾日日新报》、《汉文台湾日日新报》等徵诗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