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清朝
殷岳明末清初 1603 — 167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3—1670 【介绍】: 明末清初直隶鸡泽人字宗山一字伯岩又字伯子
明崇祯三年举人
清顺治初江苏睢宁知县申涵光遗书劝之归,遂辞官回乡。
工诗,不喜律体,所作唯古体。
涵光张盖并称畿南三才子。
后客死福州
有《留耕草堂诗》。
申涵光明末清初 1619 — 167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9—1677 【介绍】: 明末清初直隶永年人字孚孟一字和孟号凫盟一号聪山
申佳胤子。
顺治中贡生,少有诗名,晚年名更高,与殷岳张盖广平三君。
绝意仕途,累荐不就。
以理学训其两弟,皆能立身扬名。
有《聪山诗集》、《荆园小语》、《说杜》等。
赵湛明末清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直隶永年人字秋水号石鸥
诸生
入清不仕。
申涵光张盖等同开河朔诗派。
有《玉晖堂集》。
赵舒翘晚清 1848 — 1901
维基
赵舒翘(1848年—1901年)字展如号琴舫晚号慎斋陕西长安县人晚清大臣。
八国联军后,庚子拳乱时支持义和团杀害外国人,八国联军时随慈禧西逃,后在《辛丑和约》第二条被指为战犯应予赐死,由此自尽多次但未死,被岑春煊命士兵将之闷死。
同治十三年(1874年)进士,授刑部主事
光绪八年(1882年)起,历任刑部员外郎湖广司郎中安徽凤阳知府浙江温州道浙江布政使
二十一年,任江苏巡抚
二十三年,内召入,任刑部左侍郎兼礼部左侍郎次年刑部尚书
二十五年,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军机大臣兼管顺天府事。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庚子拳乱爆发,与大学士刚毅奉旨调查回奏。
赵认为「拳匪不可恃」,但屈从刚毅,遂提出「抚而用之,统以得帅,编入行伍」、「因势利导」的招安政策。
二十六年,八国联军陷燕京,随慈禧太后逃至西安
辛丑条约》签订时,联军指赵为拳乱「祸首」,逼清政府严惩。
慈禧太后把赵的「革职留任」,改「交部严惩」,再改「斩监候」,最后定「斩立决」。
西安绅民闻讯,连署为赵请命,愿以全城之命,保其免死。
太后不敢将其押往刑场,怕引发民变,命「赐死于其门第」,令陕西巡抚岑春煊监督执行。
赵素来体健,试吞黄金、吞鸦片、服砒霜,十几个小时皆不死,痛苦不堪。
岑春煊施以「糊加官」,命武士以烧酒喷纸,糊其七窍方才窒息身亡。
释常顺
新续高僧传·灵感篇第六之三
释常顺字智成
姓王氏,俗呼王三,涉人也。
父母早世,少依邑中尔寺同兴祝发,蔬食苦行,幽闇独坐,不与众处。
常自言笑,若与人晤,及就察之,块然一室,人莫测所由。
清同治十三年,诣京西潭柘山,从慈云受具戒。
既得度牒,便造寺北高峰极颠置焉。
归谓其侣曰:“吾牒俾虎守之。
”人笑其妄。
然自是居无常所,髣髴若狂。
寺东山旁有蝎子洞,六月寒风袭人,或不敢近。
独居之无恙,人始异焉。
尝为人治病,无方药针炙,偶拾木叶草茎,杂以牛溲马勃,饮之辄愈。
人以是奇之,竞相传说。
求医者日益多,则息于树梢崖巅以避之。
有寻得者,辄谩骂。
已而复随拾与之,使去。
时值瘟疫流行,至津沽,为人驱疫,所至就差,人多信仰,为造像奉之。
河东桥畔人家,犹时相膜拜。
往来津京,飘忽无定,时见时隐,或向人作禽言兽舞,多不可解,以“魔佛”号之。
光绪十六年春赤体跣足,手持白灰粉石,于山树崖壁,图画龟黾鱼鳖。
人或怪之,但云到时便知。
至秋七月,山洪暴发,寺门外石桥,沟深十丈,至是水高于桥数丈。
荡析林屋,漂流数百里。
寺中铜鼎重万两,为水冲至罗滩村南,后运还寺。
新房村东首庙前古槐,大十围,乘水浮去,自佛门沟至房山县,地四五十里,因根石盘结,树随水行,不偏不倚,卒止于沟口,亭亭若张盖,至今存焉。
当水发时,居人登高,见有兽而角者,涌浪澎湃,状若怒涛,或云:“此蛟也。
独预知其兆,人始服其神异。
庚子之变,肇于拳民。
联军入,两宫西狩。
六部长官,先后奔赴行在。
达宦富室,纷纷迁徒,都城一空。
先数月,不著衣履,游行市间,袒露胸膊,指示人曰:“上半截,一扫光。
”且行且唱,多不解其故。
及拳祸作,红镫教出名曰“一扫光”,其言乃验。
当水灾后,寺宇倾废,方欲兴修,正待募集,适恭忠王出游,将至山寺。
悬两铁钩于颐,独坐石桥候之。
王至,奇其状貌,又习闻山有异僧,因戏之曰:“汝坐此何为?
”曰:“化缘。
”王曰:“化谁。
”曰:“谁肯舍,吾化谁。
”王曰:“吾闻汝有道行,能食四两不死,吾助此缘。
果食之,卒无恙。
恭王前后舍施钜万,规模闳廓,金紫㶷赫,殊胜于前,顺之力也。
然鸠工估直,出入经营,不过问。
敝衣行囊,放浪自若。
尝游京市,走入倡门,直躯卧闼,踞床高坐,两手金钱盈握,伎女环观,复指肘后一囊,白光粲粲,若数千银饼,笑谓之曰:“若爱我,即予若
”然伎寮素闻魔佛,敬之若神,俱莫敢近。
出以金钱掷地,铿然有声,迫而视之,若流入地中,都忽不见。
行疾如飞,走马逐之不及。
宣统元年正月元日,示微疾,作偈别众,曰:“始来终去五旬五,状疯类禽与兽舞。
人赠别号称魔佛,愿众醒迷说三涂。
”寂于水云堂
清御史徐花农者,感厥神异,执弟子礼。
是夕至其家,伎乐前道,天花缤纷,与之别曰:“吾今他去,老虎洞里,烦君护持。
”醒而异之,明日探视,则子时入灭。
徐于西山洞中,塑像奉之。
至今乞药者,灵感尤甚。
生时尝作偈云:“将来罗侯岭上平,片野荒凉行路希。
”独自吟咏,人莫得其故。
洪宪改元袁总统将即帝位,使人至西山,削平罗侯岭顶,以通车路。
殆所谓岭上平与?
尚未至行路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