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清朝
钱谦益明末清初 1582年9月11日 — 166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82—1664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常熟人字受之号尚湖又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遗老
明万历三十八年进士
编修詹事崇祯初礼部侍郎,因事罢归。
文学冠东南,为东林巨子。
娶名妓柳如是,筑绛云楼,藏书极富。
南明弘光帝时,起为礼部尚书
清兵渡江,出城迎降。
顺治三年,授礼部侍郎,任职五月而归。
后两次以大案牵连入狱,均得幸免。
七年,绛云楼毁于火,藏书悉成灰烬,晚境颇颓唐。
诗文极有造诣,入清后所作多抑塞愤张之语。
有《初学集》、《有学集》、《国初群雄事略》,又编《列朝诗集》。
清高宗谦益入《贰臣传》,焚其书,虽屡禁不绝。
维基
钱谦益(1582年10月22日—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初号尚湖又号牧斋晚号绛云楼主人蒙叟东涧老人,又因其住址而称虞山、因其职位而称宗伯直隶常熟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人,万历三十八年探花
作为明末清初时期文学领域的集大成者,钱谦益引领文坛长达五十年之久。
在政治上钱被视为东林党或复社人士钱谦益与东林党或复社皆有密切来往,但却遭周延儒排挤,入南明又依附马士英阮大铖。。
明朝时四次出仕,官至礼部尚书
后在南京降清,任礼部侍郎五个月,有“贰臣”之目。
辞官后投入反清复明运动,为遗民义士接纳,更成为联络东南与西南抗清复明势力的总枢纽。
钱谦益的诗文被乾隆帝下诏禁毁。
陈寅恪认为其是“复国之英雄”,“应恕其前此失节之愆,而嘉其后来赎罪之意,始可称为平心之论”,并称钱与其妻柳如是的诗文足以“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祁彪佳明末清初 1602 — 1645
维基
祁彪佳(1603年1月3日—1645年7月28日)字虎子一字幼文又字弘吉号世培别号远山堂主人寓山居士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明末政治人物、戏曲作家、造园家,天启壬戌进士
弘光时,官至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苏松南京陷落后自尽殉国。
祁彪佳万历三十年十一月己卯寅时生于山阴墅。
自幼聪敏,六岁能诵帝王名。
九岁因其父安排聘商氏商景兰兵部尚书商周祚第三女)。
万历四十六年赴童子试,无出其右者,遂为第一。
四十七年彪佳年十八,会试下第不中。
跟随父亲赴任沂州,游览琅琊名胜,归家后继续读书。
泰昌元年,与商氏成婚。
明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时年二十一岁,次年福建兴化府推官,旁人或觉得彪佳年轻,而莆田有时缙绅势力强大的地方,恐怕不能胜任,结果其在任时非常关心民间疾苦,尽力去除底层穷困百姓的负担,名声颇佳。
崇祯元年十一月初一日,父亲祁承㸁去世,二十二日听到讣告,这一天也是祁彪佳生日,此后终生不庆生辰。
崇祯四年(1631年)考选,五年选授福建道监察御史次年巡按苏松
宜兴缙绅陈一教势力薰赫,家奴周文爙仗势肆意,积累了许多民怨。
平民陈轼聚众对抗文爙,烧毁了陈一教的房屋和别墅,还在附近劫掠,差点导致民乱。
祁彪佳逮捕、陈二人并问斩,其余惹事者各戍边、配流,事件遂平息了下来。
他将周文爙所占别人的田产、子女归还人民,奏免陈一教父子的官职,民心大定
当时三吴一带有一伙名叫“天罡”的黑恶势力,为无籍之徒组成,到处作案犯罪,打枪奸淫,招摇过市。
祁彪佳上任后立即将其四名魁首逮捕,杖杀并曝尸三日,之后一旦有抓到天罡的,全部不加讯问直接杖杀。
很快平定了该势力的恶行。
文震孟祁彪佳的治绩大为赞赏,称之为“国朝二百年所仅见”。
后受权臣周延儒排斥,家居八年
崇祯八年五月,到杭州养病,与母亲王氏游览西湖
病痊愈后回到绍兴
十月,在寓山构筑别墅,准备隐居终身。
彪佳对自己家的仆人管理很严,禁止他们与外人发生争吵。
崇祯九年四月,筑寓山草堂竣工,彪佳与友人闭关论性理之学。
同年,由于彪佳常苦于疟疾之症,为治地方疟疾,于是捐资与友人王金如建立了医药局,在疫病期间保全了民众的生命,此外彪佳还建立乡贤祠。
剡县饥荒时,祁彪佳王金如合力赈饥,因想到死在野外的人没人收尸,彪佳专门请了一位法号“本原”埋葬野骨的僧人,支付其报酬并让其掩埋三吴一带遗骨。
又出资改善监狱囚犯的生活条件。
崇祯十一年,针对流寇严重的情况,撰写御寇》一书。
十三年绍兴饥荒,彪佳建议《救荒策》十五条。
遂出面负责救灾。
设立粥厂,制定供给米粮的法规,全活不可计,编辑《古今救荒书》。
杭州有卖妻为娼者,彪佳出钱将之赎回娘家。
彪佳与族兄祁宁方倡议保甲,自任正、副长。
崇祯十四年秋绍兴再度歉收。
民乱勃发,彪佳在母忧期间,急忙入城,下令逮捕抢粮者,绳之以法。
日夜工作,尽力救荒。
崇祯十四年(1641年),起为河南道掌印御史
崇祯十五年北京,路上因兵乱梗阻,历尽艰险。
至十二月初四日入都门。
在朝上疏,请求皇帝留下有清名、声望的耿直之臣。
崇祯十七年(1644年)巡按南京,清兵入浙,驻节杭州抵御清兵。
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清兵破南京
闰六月弘光帝被俘,潞王监国
群臣计划推举祁彪佳苏松总督,还没来得及任命清军便来到杭州,官员四散。
清军贝勒召见祁彪佳等士大夫四人,彪佳没有回应。
初六日晨,于杭寓山花园莲花池内自杀殉节,有绝命词:“图功为其难,洁身为其易。
吾为其易者,聊存洁身志。
含笑九原,浩然留天地。
”又有遗言:“山川人物,皆属幻影。
山川无改,而人生则倏忽一世矣。
鲁王朱以海谥彪佳曰忠毅”,隆武建元,赠光禄大夫少傅兼太子太傅兵部尚书,给四代诰命,谥“忠敏”,赐祭葬,荫一子中书科中书舍人
归葬绍兴亭山北麓
乾隆四十一年乾隆帝褒奖其在危难刻的气节,赐谥“忠惠”。
张岱祁彪佳的挚友,祁彪佳殉节后,张岱极为哀痛,写了一篇祭文。
其中有这样的语句:“奕远既去,花月、声音、饮食之道难得解人。
吾辈住此寂寞世界,毫无意味。
祁彪佳殉国后,其「澹生堂」藏书亦从此散出,多为黄宗羲吕留良所有,部分归杭州赵氏小山堂,馀则散入坊间。
朱之锡清 1623 — 166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3—1666 【介绍】: 浙江义乌人字孟九号梅麓
顺治三年进士散馆授编修
吏部侍郎出任河道总督,治河殚竭心力,以劳卒官。
徐、兖、淮、扬间颂其政绩,有死为河神之传说。
乾隆帝南巡河工,封为助顺永宁侯,嗣加号曰佑安,民称朱大王
王士禛清 1634年8月26日 — 1711年5月11日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4—1711 【介绍】: 山东新城人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晚号渔洋山人
身后避世宗讳,改“禛”为“正”,高宗命改“祯”。
顺治十五年进士
扬州府推官
康熙间礼部主事翰林院侍讲,官至刑部尚书
以与废太子唱和,于四十三年被借故革职。
诗有一代正宗之称,而后人嫌其才力不足。
倡神韵之说,领袖诗坛近五十年
文章亦颇雅饬。
诗集初有《阮亭诗钞》,晚年并年所刻为《带经堂集》,又自选部分诗为《渔洋山人菁华录》,另有笔记《池北偶谈》。
沈映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娄县人字朗乾号庚斋又号雅堂
岁贡生
工诗画、山水清矫拔俗。
高宗南巡献诗画,擢第一,给事禁中。
尝画《避暑山庄图》三十六幅。
有《庚斋俟删存稿》。
杨芝茂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顺天人字子瑞
善画人物,仿李昭道,寸马豆人,设色绚丽。
曾为乾隆帝画肖像。
易祖栻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南湘乡人字淑南一字张有号啸溪
易宗瀛子。
江苏青浦主簿
工书,善墨,间作山水虫鱼。
乾隆帝曾为其画竹题诗,又命作雨中山翠图。
有《啸溪诗稿》。
永珹
履端亲王永珹高宗第四子。
有《寄畅斋诗稿》。
永璂
贝勒永璂高宗第十二子。
有《日课诗稿》。
张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娄县人字嵎寅号友竹
善画山水,后得王昱指授,画益超诣
乾隆帝南巡时曾献画受赐。
有《赐锦堂诗集》。
徐元梦清 1655 — 174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5—1741 【介绍】: 满洲正白旗人,舒穆禄氏,字善长号蝶园
康熙十二年进士,授户部主事,迁侍讲,累擢为工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
雍正间,署大学士充《明史总裁,调户部尚书
以翻译本章错误及在浙江时失察吕留良著作事降官。
乾隆帝即位,命直南书房,授礼部侍郎,与鄂尔泰、福泰掌管编辑《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卒谥文定
王世芳清 1659 — 179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59—约1792 【介绍】: 浙江天台人字南亭
少时有勇力,二十岁应募为兵,中枪几死。
后弃兵为农,且耕且读。
五十八岁成诸生
八十一岁出贡。
九十六岁授遂昌县训导
以入京祝高宗六旬“万寿”,加司业衔
享年一百三十岁以上。
自云惟“茹淡泊,寡思虑”而已。
德龄母清 1663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63—? 【介绍】: 清满族人。
早寡,持身以礼,训子有方,族党称之。
乾隆帝曾作诗赞其贤德。
朱轼清 1665 — 1736
维基
朱轼(1665年—1736年)字若瞻号可亭,江西省瑞州府高安县艮下村(今属高安市村前镇)人。
朱轼自幼苦读,“束身励行,通经史百家”,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进士
历任刑部主事浙江巡抚吏部尚书,有惠政,居官廉洁,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自诸生宰相,食不二味,衣不鲜华,而爱国忘家,唯民休戚是念,凡所学必以身践之”。
雍正朱轼在懋勤殿设讲坛,教育弘历,被誉为“帝师元老”。
官至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吏部尚书
雍正赐诗:“忠岂唯供职,清能不近名;眷言思共理,为国福苍生。
乾隆元年(1736年)九月十七日卒于京城
太傅谥文端次年归葬故里。
蒋衡清 1672 — 174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72—1743 【介绍】: 江苏金坛人原名振生字湘帆一字拙存晚号江南拙老人函潭老布衣
贡生
工诗善书。
早年好游,足迹半海内,在陕西观历代碑刻。
南归后,乃闭门十二年楷书《十三经》。
大学士高斌奏进之,高宗赐官国子监正,未就。
有《拙存堂诗文集》、《拙存堂临古帖》。
张廷玉清 1672 — 1755
维基
张廷玉(1672年10月29日—1755年5月19日)字衡臣号研斋安徽桐城人,出身桐城张氏家族,康雍乾三朝重臣,《明史总纂官,死后配享太庙
张廷玉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
康熙朝,任刑部左侍郎
雍正朝,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等,完善军机处制度。
乾隆年间,加封太保,后因得罪乾隆帝,险些遭祸,后仍依雍正帝遗命配享太庙,是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汉族大臣。
谥文和
沈德潜清 1673 — 176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73—1769 【介绍】: 江苏长洲人字确士号归愚
乾隆元年,以廪生试博学鸿词
四年进士
编修,累迁侍读左庶子侍讲学士日讲起居注官内阁学士,官至礼部侍郎
十四年,以原品休致。
高宗赐诗极多。
卒谥文悫
论诗专主格律,所作平正通达,然实乏才气。
有选本《唐诗别裁》、《明诗别裁》、《国朝诗别裁》、《古诗源》,著有《啸轩诗钞》、《归愚诗文钞》、《说诗晬语》。
四十三年徐述夔案起,以曾为徐氏《一柱楼诗》作序,夺谥,并毁墓碑。
福敏清 1674 — 175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74—1757 【介绍】: 满洲镶白旗人,富察氏,字龙翰号湘邻
康熙三十六年进士,榜名作傅
高宗少时师傅。
雍正间浙江巡抚湖广总督协办大学士
乾隆间武英殿大学士
卒谥文端
维基
福敏亦“傅(1673年—1756年)字龙翰号湘麟,富察氏。
满洲镶白旗人
清朝官员,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加太傅
卒谥文端
康熙三十五年丙子举人三十六年(1697年)进士,榜名傅
庶吉士散馆知县待铨。
当时世宗尚未即位,高宗方才就学,命福敏侍读
世宗登极后,擢福敏内阁学士, 兼任礼部侍郎
雍正三年(1725年),迁吏部侍郎,出署浙江巡抚
四年,擢左都御史,兼翰林院掌院学士
又出署湖广总督,赈济水灾难民。
雍正五年(1727年),召还京,授吏部尚书
六年,因追查担任浙江巡抚期间徇布政使佟吉图动用库银,被夺职。
雍正八年(1730年),命协理兵部侍郎,迁左都御史
雍正十年(1732年)署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不久署刑部尚书
乾隆三年(1738年),擢武英殿大学士,兼工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
次年,加太保
乾隆六年(1741年)七月高宗初次前往木兰围场福敏上疏谏言,得到高宗称赞。
乾隆十年(1745年)因病请求解任,得到批准,加太傅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卒,年八十四。
高宗亲自祭奠,赐祭葬,祀贤良祠谥文端
清史稿》有传。
祖上属镶白旗殷富察氏孟古慎郭和一支,族内堂兄弟傅鼐,同族有四川总督、陕甘总督富察文绶和其子富察国泰、国霖 ,一品成都将军观成,一品吏礼部尚书贵庆福建巡抚代办闽浙总督瑞瑸,吏部郎中浙江嘉兴知府瑞琇,府经历闲散瑞珍等。
来保清 1681 — 176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81—1764 【介绍】: 满洲正白旗人,喜塔腊氏,字学圃
年十三为圣祖御前侍卫
雍正初内务府总管署工部尚书
乾隆间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为军机大臣,进太子太傅
能知人,舒赫德伊犁,以粮尽误军机,高宗遣内使斩之,来保力救得免。
善相马,高宗尝以《相马歌》赐之。
卒谥文端
缪曰藻清 1682 — 1761
维基
缪曰藻(1682年—1761年)字文子一字彤子号南有居士江南省苏州府吴县人
清朝官员。
缪曰藻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进士缪国维之曾孙,康熙六年(1667年)丁未状元缪彤之子。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缪曰藻又高中乙未科一甲第二名进士
康熙帝以此为盛世之象,亲作御制诗以示嘉奖。
翰林院编修
雍正四年(1726年)缪曰藻出任顺天乡试同考官,生司经局洗马
同年十月,署日讲起居注官
雍正八年(1730年)会试同考官
雍正十年(1732年)十一月提督广东高学政
后因“以失察所属”,被镌职。
乾隆帝即位后,诏复缪曰藻原官。
缪曰藻以母亲年老为由辞官,不再出仕。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卒于乡里,享年八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