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清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5
【介绍】:
清山东莱阳人,字绍祖,一字颐园。乾隆四十五年进士。授编修。历御史、云南巡抚、刑部侍郎、内阁学士等。道光初,官至兵部尚书。以直声震天下,劾罢大学士彭元瑞、黔抚伊桑阿、常明、桂抚成林等多人,但亦以偏躁过急,屡遭降谪。
维基
初彭龄(1749年—1825年),字颐园,山东莱阳市姜疃镇北黄村人。清代政治人物。官至工部尚书。乾隆十八年(1753年)迁居至今青岛市即墨区金口镇海堤村。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帝巡幸山东,赐举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迁江南道御史,劾彭元瑞徇私为婿侄营事,又劾江西巡抚陈淮贪渎。迁兵部侍郎。嘉庆四年(1799年),出任云南巡抚,当时云南盐价昂贵,掺灰土,云南总督富纲议改时民运民销,得到初彭龄支持,又参劾兵部侍郎江兰失职。嘉庆九年(1804年),误信湖北巡抚高杞之言,上疏参劾吴熊光。由于查无实證,初彭龄被撤职。次年起复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查办西宁盐务。历任山西巡抚、陕西巡抚。嘉庆十五年(1810年)被刘大观劾奏“任性乖张,不学无术。”道光元年(1821年),担任兵部尚书。道光四年(1824年),退休。翌年卒。葬于京西山吕村。《清史稿》有传。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安徽绩溪人,字伯敬,号春乔。嘉庆四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改甘肃灵台知县,升丹噶尔厅同知,卒于官。自幼嗜学,后出彭元瑞、朱圭、阮元之门,又与姚文田、王引之、张惠言为同年友,故学有根柢。尤精于声韵训诂,多独得之见。有《古韵论》、《说文管见》、《尚书序录》、《小学卮言》、《对床夜话》、《消夏录》及诗文集等。
维基
刘凤诰(1760年—1830年),字丞牧,号金门。江西萍乡(萍乡市上栗县赤山乡石观泉村)人,探花。六岁丧母,瞎一眼,才思敏捷,师承彭元瑞,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登己酉科进士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升任翰林院侍读学士,并以此身份随乾隆帝出游泰山。历任国子监祭酒、太常寺卿、内阁学士等职。官至兵部侍郎,加太子太保。嘉庆五年(1800年)起任山东学政,嘉庆十四年(1809年),替代巡抚阮元监临考场,闱后人言藉藉,传出有“监临打监军小题大作,文宗代文字矮屋长枪”之语。刘凤诰后来因被御史弹劾在当考官时泄漏试题,以致引起江南考生闹事。经钦差大臣托津、卢荫溥等人的调查,确认“请托属实”,革职查办。后遣戍黑龙江,流寓齐齐哈尔卜揆。因他盛名早著,上自将军斌静,下到一般吏卒,“咸宾敬之”。在当地与满族学者西清友好,并为西清的《黑龙江外纪》作序。与流人程煐、戴襄谷等人过从甚密,诗酒唱和。嘉庆十八年初,奉命办理墨尔根城迁奴武装起义案,被墨尔根副都统明德讦诬为有“教供情事”。清廷调查后认定并无私弊,未予惩处,同年五月将其赦归。道光元年,因患目疾,赴扬州就养。道光十年(1830年)正月,病逝扬州,归葬南昌。幼子刘元喜。好杜甫诗,集杜诗3卷,称“文以载道,弗尚词华,飞毫聘藻,失之浮夸。”。娶广东巡抚李侍尧之女。曾作济南大明湖铁公祠“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对联。著有《五代史记注》、《存悔斋文集》32卷,外集4卷。
维基
戴敦元(1767年—1834年),字吉旋,号金溪,浙江开化人,学者,进士出身。戴敦元自幼天赋秉异,十岁即举神童,学政彭元瑞试之以文,语句老成;面问经义,对答如流。彭元瑞叹道:「子异,日必为国器!」戴敦元年仅十五即举乡试,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登癸丑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改礼部主事。出典山西乡试,升郎中。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出任广东高廉道。道光元年(1821年)擢江西按察使。道光二年(1822年)迁山西布政使,不久调湖南,护理巡抚。道光三年(1823年)召授刑部侍郎,十年未迁,专治刑狱。道光十二年(1832年)擢刑部尚书,典会试。道光十四年(1832年)卒,朝廷优诏赐恤,称其「清介自持,克尽职守」,赠太子太保,谥简恪。《清史稿》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