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毛际可” 相关资源
人物库 清朝
毛先舒明末清初 1620 — 168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0—1688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仁和人字稚黄,后更名骠字驰黄
陈子龙刘宗周弟子。
诸生
工诗,为西泠十子之首。
毛际可毛奇龄齐名,时称“浙中三毛,文中三豪”。
所作不涉时事,一生不出里门。
精音韵学。
有《歊景楼诗》、《声韵丛说》、《东苑诗钞》、《思古堂集》等。
词学图录
毛先舒(1620-1688) 字稚黄初名骙字驰黄
仁和人
诸生
父殁后即弃举子业,不以仕进为意。
入清,常与志同道合之友张丹沈谦南楼舒啸高吟,时称"南楼三子"。
中年多病,久困草荐,乡人戏呼为"草荐先生"。
诗文与毛奇龄毛际可齐名,有"浙中三毛,文中三豪"之誉。
又与沈谦张丹丁澎等并称"西泠十子"。
其文善持议论,其诗大抵音调浏亮,有明前后七子之馀风,亦能为香奁体、西昆体。
又工词,小令尤善留馀,以用"瘦"字妙绝,人呼为"毛三瘦"。
有《思古堂十四种书》。
词集名《鸾情集选填词》。
毛奇龄明末清初 1623 — 1716
词学图录
毛奇龄(1623-1716) 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西河又号秋晴僧弥春迟等。
萧山人
诸生
康熙十八年(1679)博学鸿词,授检讨,与修《明史》。
清初名学者。
毛先舒毛际可并称"浙中三毛"。
词学花间体,有"曲中齐梁"之评。
有《西河文集》。
词集名《毛翰林词》。
方象瑛清 1632 — ?
维基
方象瑛(1642年10月2日—?
),字渭仁号霞庄浙江严州府遂安县人
康熙二年癸卯浙江乡试第二十七名举人康熙六年丁未科会试易经房,中式第40名,殿试二甲36名。
九岁能诗,十三岁作《远山净赋》,早年与毛际可等友善,个性仁慈耿直,清廉沉静。
康熙六年(1667年)丁未进士,授内阁中书
康熙十八年(1679年)博学鸿词科
翰林院编修纂修明史,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闰六月,出任四川乡试主考官,期间留有许多诗文佳作。
伺候返京,升侍讲
方象瑛翰林院侍讲退休返乡之后,原来县官高升,县民聚集在衙门前鼓噪,方象瑛答应将大家的心声向县传达,县民才离去。
当时县官送给他黄金当作礼物,方象瑛严词拒绝。
后来和从兄方象璜向当朝者呼吁减税,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新的县官来了之后,夜里馈赠他黄金,希望他不要再谈遂安的弊政,他也不接受黄金。
后来有一件冤狱,县官想要杀人立威,象瑛期期以为不可,并要转交上级重审案件。
县官派人希望他不要再管这个案子,象瑛说:『杀人是为了取媚于官员,天下哪有这种道理!
』后来犯人没有被处决。
犯人出狱之后,象瑛避嫌,坚决不见。
后来犯人在三来谢,跪拜之后离去。
后来遂安人感谢他的恩德,建造思贤祠纪念他。
毛媞
众香词
安芳,为词伯稚黄女,稚黄序其《静好集》曰“余好诗,十馀岁,即从余问诗,余麾之曰‘此非汝事。
退,仍窃取古诗观之,及已嫁,归宁时,复出诗,诗颇有思理。
而华徵常客游四方,登临感遇,多慷慨悲歌。
尝曰我‘今四十乃无子,诗乃我神明为之,即我子矣。
’又尝问余可刻否,余曰‘可,然须之暮年积更多乃刻未迟。
’故华徵诗久成帙,而家会侯为序之,抑而未行,盖待之也。
今年六月竟病殁,思其平时诗,以为予语益为凄酸。
华徵又恐其久且散坠也,因便刻之,伤哉。
静好者,琴瑟,右御之谓会侯作序,曾几何时而忽弱一个,不能不抚卷为之涕泣云。
弦既断矣,而仍以静好名诗存,其旧亦所以志悲尔。”
释行珍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四
释行珍号天竺姓陈氏上海人
少聪颖多能,尝从人贸迁,舟行遇盗,投之水中,为渔者所救得苏,因求出世,脱离尘扰,礼无海学薙染。
时年十八,参箬庵于南涧,示以未生前话,长跽请益,箬庵拊掌者三,才起立,即喝出,愕焉失措,疑不去心。
年二十,圆具于瑞光,侍古南扫塔天童,因阻兵不能归,寄迹显圣,坐不语禅,念大事未明,愤郁致疾。
一夕气绝,众僧讽经,有一僧抚其胸曰:“速往西方去。
忽苏,瞿然顾视曰:“此身是何所在?
”众皆惊悚。
病愈还涧,箬庵随命侍香夹山,于赵州台山婆子䛡下,顿彻古今公案源委,呈偈机缘,载在语录。
箬庵印以偈云:“吹毛不犯当头令,出窟金猊果俊哉。
又称于众曰:“虽年少,悟处确实,法门令器。
闻之,痛自鞭策。
箬庵掌书记,始垂记莂。
复诘高峰六问,一一著语,箬庵解颐,自题其像授之。
已而结茅昼眉泉。
箬庵寂,奔丧建塔,更栖蕲州大潜。
戊戌冬,出主菩提寺,三载迁德章
丁未夏,应洸禅之请,继席南涧。
弘觉禅师为法派尊宿,每以古德应庵相拟,而念湖州道场为最初祖庭,宜兴之。
龙池为天童磬山两宗所自出,邮书劝驾,皆以为非不克胜任。
既至,重饬旧规,彻夜禅堂,策励勇猛,宗风一振,善权龙池
伊迩甲寅之难,乐安禅师塔燬于火,从灰烬中负灵骨归。
迄难定,复造窣堵拟于旧制。
无何,銮辂南巡,驻跸夹山
雍容晋接,庭奏对,天颜大悦,宠赍有加。
将寂之日,法雨泉岩石崩裂,林竹枯瘁。
生平九坐道场,说法十二会,开堂三十七年,前后四住理安,道风孤迈,学子非谋道真切痛念生死者不敢登其堂。
所至随机接引,辨才无碍,自奉甚薄,一衲补缀终身。
至若南涧,则殿宇寮舍,焕然一新。
得法弟子三十人,南北称大宗师者,强半出其门。
寿七十一,腊五十三,祥符遂安毛际可为撰塔铭。
孙秀姑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杭州候潮门外女子,十四岁时,无赖𨶒士积等调戏未遂,又多方威逼。
秀姑愤恨服毒死。
地方官审讯得实,置士积等于法。
毛际可为撰《孙烈女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