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清朝
维基
浦起龙(1679年—1762年),字二田,号孩禅,学者称山伧先生,江苏金匮(今无锡)人,学者,进士出身。以弱冠补诸生,屡试不第。雍正八年(1730年)登庚戌科进士。雍正十年(1732年)授扬州府学教授,因父病故未能赴任。雍正十二年(1734年)应当时的云南总督尹继善之邀,担任五华书院山长。乾隆四年(1739年)任苏州府学教授,主紫阳书院。史称:“公家甚贫,书甚富,口甚拙,手甚敏,待人甚厚而校书甚严。”浦起龙读杜甫诗十年,不穿凿字句,如《别董颐》一诗,历代皆以为董颐南下邓州,浦起龙指出: “南适恐误,邓在江陵西北也。”清朝著名的学者王昶、钱大昕,经史学家王鸣盛均受业其门下。乾隆十年(1745年)被江苏布政使爱必达参劾,遂以年老辞官回家,居乡撰写《史通通释》一书。乾隆十五年(1750年)应无锡县知县王镐邀请,与同邑华希闵、顾栋高等共同编纂《无锡县志》。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去世。另著有《读杜心解》、《古文眉诠》、《酿蜜集》、《不是集》等卷。
维基
姜炳璋(1709年—1786年),字石贞,号白岩,浙江象山丹城横十字巷人,清代政治人物,进士出身。父姜桂萼,以孝闻乡里。生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七月初三日,十岁能文,十六岁补博士弟子员。乾隆十五年(1750年)庚午科举人,乾隆十六年(1751)浙江学政雷鋐以“浙东一学者”荐于朝。明年选拔为象山第一名拔贡。乾隆十九年(1754年)甲戌科进士,因其貌不扬而未授官,居乡候选十年,乾隆二十九年始授四川石泉(今北川)知县。任石泉知县时,村民不知种水稻,以荞麦为粮。任内教导居村民种植水稻。与钱大昕、纪昀等称“八彦”。卒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著有著有《周易通旨》八卷、《禹贡言贞言错辨》一卷、《诗序广义》二十四卷、《诗经提纲》一卷、《周礼提纲》一卷、《枟弓钺》一卷、《读左补义》五十卷、《八分隶楷考》一卷、《三朝百官志》六卷、《历朝纪元考》一卷、《两汉总论》一卷、《范香溪年谱》一卷、《姜忠肃祠堂志》二卷,《尊行日记》四十八卷、《尊乡集》四卷、《古诗忆》一卷、《玉溪生诗解》四卷、《白岩山人诗文集》四卷、《兰江晤语》一卷、《鄮风》一卷、《霜鸿留影集》一卷、《栾栾草》一卷、《鸣榔纪剩》一卷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20—1770
【介绍】:
清安徽怀宁人,字秦树,号渔村,又号待园。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少从陈祖范游,精古文。乾隆南巡,召试,与钱大昕等五人同赐举人,授内阁中书舍人。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安徽宣城人,字慧相,一字蕙纕,号实堂。乾隆十七年举人。官江苏震泽训导。后保举知县,不就。与袁枚、王鸣盛、钱大昕、翁方纲等人为文字交,曹振镛、潘世恩均从其授业。有文集。
维基
王昶(1724年—1806年),字德甫,号述庵,又号兰泉。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人。学者。祖籍浙江兰溪,明季迁至朱家角定居。王昶早年广交海内诗人,与王鸣盛、吴泰来、钱大昕、赵升之、曹仁虎、王文莲并称「吴中七子」。乾隆十九年(1754年)进士,归入选班。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帝南巡,王昶获召试第一,授内阁中书。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爆发卢见曾案,卢见曾因受贿一万六千两被抄家,王昶转告纪昀,使卢家得以藏匿资财,仅抄出钱数十千,并无金银首饰。乾隆得知此事,下令严查卢见曾寄顿赀财一案。经刘统勋审问卢见曾之子卢瑛及孙卢荫恩,乃供出预通信息之纪昀、黄骏昌及徐步云。当时云南边境战乱,王昶之座师即当时云贵总督阿桂之父阿克敦,王昶得阿桂保奏,随其远征缅甸。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随阿桂入川九年,所有奏檄,均由王昶起草,平定大小金川后,功任吏部员外郎,在随军岁月著有《征缅纪闻》和《征缅纪略》。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由通政副史升大理寺卿,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授左副都御史,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改江西按察使,同年免职。官至刑部右侍郎。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25—1814
【介绍】:
清安徽歙县人,字易畴。乾隆三十五年举人。授江苏嘉定县教谕,甚为钱大昕、王鸣盛所敬重。曾从学于江永,读书百遍不能背诵,然能为深沉之思,精于考据。有《通艺录》,对古代器物均绘图说明,其《释虫小记》、《释草小记》,则近于动植物学之研究。
词学图录
曹仁虎(1731-1787) 字来殷,号习庵。江苏嘉定人。乾隆二十七年高宗南巡,召试列一等,特赐举人,授内阁中书。明年,成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累迁右庶子,擢侍讲学士。每遇大礼,高文典册,多出其手。博学多通,诗尤妙绝。与王鸣盛、王昶、赵文哲、吴泰来、钱大昕、黄文莲唱和,称"吴中七子。"有《宛委山房》、《春盘》、《瑶华唱和》、《秦中杂稿》、《辕韶》、《鸣春》等集,及《蓉镜堂文稿》、《二十四气七十二候考》、《转注古音考》。
词学图录
罗聘(1733-1799) 字遁夫,号两峰,斋号朱草诗林、香叶草堂。祖籍安徽歙县,先辈迁扬州。"扬州八怪"年最少者,与妻方婉仪,子允绍、允缵均善画梅,有"罗家梅派"之称。24岁拜师金农学诗画。乾隆三十六年携画至京师拜谒名流,所作八幅《鬼趣图》最受倚重,袁枚、姚鼐、钱大昕、翁方纲为之题咏。次年南归,在天津因大雪受阻,整理金农诗作,并作后记。卖画为生。乾隆五十五年携幼子允缵三上京师,画为抢购。能诗,有《香叶草堂集》。
维基
钱塘(1735年—1790年),字学渊,一字禹美,号溉亭,江苏嘉定县(治所在今上海市嘉定区)人。清代官员、学者。乾隆四十五年(1880年)庚子恩科二甲进士。请改教职,选江宁府儒学教授。钱塘曾与钱大昕共学,精于考据,尤其对声音文字、律吕推步造诣深厚。著作有《律吕古义》《泮宫雅乐释律》《说文声系》《古文曰述古编》等。
维基
陈琮(1761年—?),字应坤,又字爱筠,青浦人,一作广东琼山县兴义人,清代文学家。乾隆二十六年辛巳(1761年)出生。乾隆时诸生,从钱大昕游。爱好抽烟,不肯自拔,受师傅的指责。王昶主讲青溪书院,深重其才。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登丁未科进士,授陕西淳化知县。晚年绝意进取,专事撰述。尝与赵逢源论诗曰:“作诗之难,非病其不似古人,即病其太似古人。”撰《烟草谱》八卷。有诗文集《墨稼堂稿》传世。
词学图录
汪中(1744-1794) 字容甫。江苏江都(今扬州)人。21 岁中秀才,乾隆四十二年34 岁选为拔贡生。一生困苦,靠做幕宾、卖文及教书生活,常年奔走,多交学者,如钱大昕、程瑶田、王念孙、凌廷堪、孙星衍、毕沅、刘台拱、章学诚等。与王念孙、刘台拱为莫逆交。王念孙在为汪中《述学》所作序云: "余与容甫交,垂四十年,以古学相砥砺,余为训诂文字声音之学,而容甫讨论经史,榷然疏发,絜其纲维。余拙于文词,而容甫播雅之才,跨越近代,每自愧所学不若容甫之大也。"乾隆五十五年被推荐参加文宗、文澜二阁《四库全书》校勘,历时四年,后因心脏病猝发死。有《述学》内外篇、《春秋述义》、《春秋后传》、《广陵通典》、《荀卿子通传》、《小学》等。
维基
王念孙(1744年—1832年),字怀祖,号石臞。江苏高邮州(今高邮市)人。清代学者、音韵学、训诂学、校勘学家、官员,是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曾任给事中,与钱大昕、卢文弨、邵晋涵、刘台拱有“五君子”之称。□父王安国,雍正二年(1724年)榜眼。王念孙生于乾隆九年(1744年),八岁读完十三经,早年从学于戴震。乾隆三十年(1765年)高宗南巡,钦赐举人。乾隆四十年(1775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改工部主事。升郎中,擢监察御史,转吏科给事中。嘉庆四年(1799年),仁宗亲政,白莲教战事正酣,念孙上陈剿贼六事,弹劾国相和珅,直声震朝野。同年,授直隶永定河道。嘉庆六年(1801年),河道决口,赔两万七千两,特旨留任督办河工。事竣,赏主事衔。河南衡家楼段黄河决口,奉命前往勘查,又赶赴台庄治理河务。不久,授山东运河道,在任六年,又调永定河道。后来永定河再次涨水决口,王念孙引罪,得旨休致。道光五年(1825年),重赴鹿鸣宴。道光十二年(1832年)卒,年八十九。《清史稿》有传。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44—1813
【介绍】:
清江苏嘉定人,字晦之,一字竹庐。嘉庆元年举孝廉方正,赐六品顶带。与兄钱大昕皆治古学,时有两苏之比。精通经史,著书满家。刊行者唯《后汉书补表》。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47—1803
【介绍】:
清浙江海盐人,字侃叔,号耕庐,又号芸父。乾隆诸生。与兄吴以敬并称两孝子。治经学,于《尚书》钻研尤精。好金石之学,尝从钱大昕游,大昕引为畏友。有《群经字考》、《读经笔记》、《尚书后案质疑》、《钟鼎款识释》、《澉浦诗话》、《遵道堂诗文稿》。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53—1817
【介绍】:
清浙江海宁人,字仲鱼,号简庄,又号河庄。嘉庆三年举人。在京师与钱大昕、王念孙等往来。强记博识,精研文字训诂,长于校勘辑佚。阮元称为浙中经学最深之士。藏书甚富。有《续唐书》、《论语古义》、《简庄文钞》等。
维基
施朝干(生年不详—1797年),一写为朝干,字培叔,又字铁如,号小铁、廷午,室名六义斋。江苏省扬州府仪徵县(今属扬州市)人,诗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癸未科第二甲第二十九名进士出身。历官不详,至四十三年(1778年)任礼部仪制司郎中。缘事革职,四十五年(1780年)复官。五十三年(1788年)任掌广西道监察御史,数次密奏,得到乾隆帝嘉许悦纳、下部议行。至五十七年(1792年)为通政使司副使,九月七日升太仆寺卿。六十年(1795年):太仆寺卿,四月二十七日升太常寺卿。七月七日充山东乡试正考官。八月出差以太常寺卿提督湖北学政。嘉庆二年(1797年):太常寺卿、湖北学政,三月二十四日迁宗人府丞、仍湖北学政。十一月卒于任上。个性清廉耿介,居住在邗上,不屑跟盐商往来。到京城当官后,只有破车一辆、老屋子几间,贫乏中诵读经籍,很少接待宾客。年少时就以诗闻名,王鸣盛刊行《吴中十子诗》以施朝干居首位。王昶说施朝干「质朴清真、不尚才藻、得之孟东野、梅圣俞为多」。钱大昕评价施朝干诗风在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之间。古文文笔也简洁、有法度。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64—1810
【介绍】:
清江苏吴县人,字寿阶,号又恺。监生。家世本望族,聚书万卷,嗜风雅,好友朋,与钱大昕、王鸣盛等相切磋,尤精小学。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69—1842
【介绍】:
清江苏嘉定人,幼名慰劬,字苌生,号木夫,妻死后改号空空叟。钱大昕婿。诸生。道光间捐官湖南布政司理问。精金石学,富收藏。亦善画花卉。有《汉魏蜀石经考异辨正》、《说文地名考异》、《古泉山馆彝器图录》、《古镜图录》等二十余种。又有《奕载堂文集》、《古泉山馆诗》及自订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