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清朝
德生清 1750 — 1817
维基
德生(1750年—1817年)字载之体仁荟斋号厚圃垕圃别号葆光主人,邱氏,内务府汉军正黄旗人(属内务府正黄旗汉姓满洲旗人),籍奉天辽阳(旧称襄平)。
清朝官员,进士出身
工诗善画。
乾隆三十九年(1774)甲午举人(与胞兄福庆顺天乡试同榜,时隶内务府正黄旗第五参领第二旗鼓佐领杨作新下,据《钦定八旗通志》科举;杨作新系内务府镶黄旗汉军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乙巳恩科进士宜振高祖),四十三年(1778)戊戌进士(隶内务府正黄旗佐领杨作新下)。
钦点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检讨国史馆提调官兵部主事
历任山东道监察御史乾隆四十六年山东兖州府知府嘉庆三年登州府知府嘉庆五年济南府知府六年七年两次护理济东泰武临道;升山东兖沂曹济道
嘉庆七年(1802)因事(被裁审理嘉庆年金乡冒考案失当)谪戍乌鲁木齐
乾隆五十三年(1788)戊申贵州乡试主考官
乾隆十七年(1752年)壬申恩科进士翁方纲德生的《寒香课子图》题诗《厚圃侍御以其先人寒香课子图属题》:“……琅琅交诵声,穿出寒林翠。
寒香在根干,所养深以粹。
……一椽鼓箧地,一掬思亲泪”(载翁方纲复初斋诗集》)。
乾隆十九年(1754年)甲戌进士纪昀为该图题诗《德厚圃侍御尊甫寒香课子图》:“……谁知料峭寒侵骨,尚把遗经自课儿。
何必燕山窦十郎,五枝丹桂一时芳。
弟兄父子相诗友,也抵三苏共一堂”(载纪昀纪文达公全集:诗卷十二》)。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庚辰进士金士松为该图题诗《为德荟斋侍御生题其尊人寒香课子图照》:“……兀傲几枝斜映雪,清芬尤记过庭时。
……记取香从寒后发,德门遗泽卷中传”(载金士松《乔羽书巢诗集:外集卷四》)。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己酉探花刘凤诰为该图题诗《为德垕圃前辈题寒香课读图》(载刘凤诰存悔斋集》卷十八)。
嘉庆七年(1802年)壬戌进士陶澍嘉庆二十年(1815)乙亥为该图题诗《寒香课子图为垕圃太守德生作》:“百本环屋数楹,暗香深处读书声。
餐余雪蕊清官味(注:尊翁曾官于杭),谱入灯花课子情……君家世有承恩树,不袭淩寒两到名”(载陶澍陶文毅公全集》卷53)。
此外,进士书法家刘墉 (清朝)亦曾题诗《寒香课子图》(载《刘文清公遗集》卷13)。
担任《四库全书》缮书处复校官,详校《四库全书》本(冯惟讷辑《古诗纪》156卷、《集礼》,覆堪(审核)《四库全书》本《江南通志》、《江西通志》、《云南通志》(鄂尔泰督修)、《广东通志》(郝玉麟督修),与内务府正黄旗蒙古进士法式善共同担任《四库全书》本满文版《御制翻译易经》的覆堪(审核)。
曾游访湖南桃源县桃花源,绘《桃源图》,作《游桃源洞记》(载胡焯桃花源志略》、胡凤丹桃花源志》),其子景星 (道光进士)后两任桃源县知县
嘉庆五年(1800)山东邹平县知县李琼林(字西圃乾隆中举人,修嘉庆八年刻本《邹平县志》十八卷)祥报济南府知府德生关于西汉经学家伏生墓祠现状(载《邹平县志》,1836)。
嘉庆七年,重修济南府乡贤祠题名碑、府学名宦祠题名碑。
曾收藏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丙戌进士、画家余集 (清朝)的《腊梅山茶轴》(上有乾隆五十六年(1791)辛亥垕圃”收藏印,据《傅熹年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工作笔记》)。
景星 (道光进士)作《皇清诰授朝议大夫垕圃府君年谱》(又名《垕圃德生)年谱》一卷,载《贩书偶记续编》)。
包世臣清 1775 — 185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75—1855 【介绍】: 安徽泾县人字慎伯号倦翁,又号小倦游阁外史人称安吴先生
嘉庆十三年举人
江西新喻知县
因劾去官。
工书法,详论古人书法得失,雅重北碑,自成一家之言。
善经世致用之学,尤详河漕盐政,主张兴西北水利,又预见英国发动侵略战争之危。
先后为江苏省督抚陶澍幕僚
著作除《小倦游阁文稿》外,有《安吴四种》。
施彦士清 1775 — 183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75—1835 【介绍】: 江苏崇明人字朴斋又字楚珍
道光元年举人
学以经世致用为主,兼长天文舆地。
贺长龄陶澍延访入幕,襄办海运。
事成,历官万全等县。
以劳瘁卒于官,有《求己堂八种》、《海运图说》、《春秋朔闰表发覆》等。
徐培深清 1778 — 1858
维基
徐培深(1778年—1858年)字资之号松泉贵州石阡人同进士出身
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丁丑进士,二甲十二名,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户部主事,官广西道监察御史
去职后,辗转扬州,受两江总督陶澍之聘,主讲乐仪、梅花书院
与同榜同乡进士成世瑄张海澜并称“石阡三杰”。
程恩泽清 1785 — 1837
程春海先生集·序
嘉庆九年先生年二十,来乡试江宁,始相见,读其《咏史》诗若干首。
先君子呼曾亮曰:「汝见程公子诗乎?
渠长汝者一岁耳。
」及道光十一年先生主讲钟山书院,相见益亲。
夜过其邢氏寓园,月出,园中竹石如沐,池光荡人面。
坐水槛中,尽读其所作于别后者,而幼闻得名以《黄蝶》诗及前见者,俱不复存矣。
是时总督陶文毅公政宽简,民吏乐逸,多兴复湖山寺观,而葆益舟观察尤好为主人,泛酒船至燕子矶,饮绝壁下,还过嘉善石壁,访梅花水、夹萝峰,饭半山亭,听铜沟水声,循定林寺古道归,以为常。
先生及曾亮数人,皆其座中客也。
复至京师,为先生户部属官,遇我一如其旧。
山馆野寺,未尝不偕,偶召宾,未尝不与也
有所作必见示,时命同作,然常十不副一。
先生则于词无所穷,其称情辅意,足以射声叩景,如高赀者无所志而不就也。
丁酉夏,忽见语曰:「吾庭中树鸦数百,夜噪而飞,拔巢去,此何祥也?
」未几而病,呼余与诀。
余虽悲,犹以为倘不至若是。
后十馀日竟卒。
先生江宁,其同游者任阶平、主竹屿、注均之,皆已死,而观察亦归殡京师驸马之墓侧。
先生往哭甚哀。
及余与徐莲峰先生,去哭观察时未三四年,今莲峰又亦久死,先生之卒已十年矣。
悲夫!
户部尚书祁公以其孙幼孤,遗集或散佚,属张石州大令编而校之,曾亮不可无一言缀于末也。
先生平居无时去书,其学实事求是,而能创获新义,阮相国何子贞编修石州已详言之。
故惟述少长离合、南北游处之欢,以见略势分而笃古谊,如先生者,殆不可多见,以志吾哀。
至所作深博雄伟,读者当自得之,非言词所能赞也。
虽然,先生之异乎流俗者,岂独其诗文哉?
人尝属曾亮以事而匿其情,漫为请于先生,覆书曰:「吾子而有是言,岂某生平有不见信于深友者乎?
不然,则子受绐也。
」其行己情深而义方,虽他事类如此。
传曰:「直谅多闻,古之益友。
」又曰:「夫惟大雅,卓尔不群。
先生殆无愧斯言夫!
殆无愧斯言夫!
道光二十六年六月上元梅曾亮撰。
贺长龄清 1785 — 184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85—1848 【介绍】: 湖南善化人字耦庚号西涯晚号耐庵
嘉庆十三年进士
编修
道光间出为江西南昌知府,历江苏按察使布政使,佐巡抚陶澍创行海运。
后官贵州巡抚
九年,禁种鸦片,振兴文教,颇多惠政。
擢云贵总督
因故罢官。
工文章,有《耐庵文集》等。
辑有《皇朝经世文编》。
陈沆清 1786 — 1826
简学斋诗·跋十
秋舫天才俊亮,落笔不能自休,近更加以检束,骎骎乎窥汉魏之门矣。
卷中多精悍之作,如「各有天地身,攀附讵非耻」「一念静躁间,终古霄壤侔」,皆见道语,可以针顽立懦,不当徒以诗人目之。
乙酉初春云汀陶澍拜读。
陈銮清 1786 — 183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86—1839 【介绍】: 湖北江夏人字芝楣
诸生时,入总督百龄幕,熟悉苏省利弊。
嘉庆二十五年进士
道光间江苏松江知府苏松太道布政使,助创海运,浚通吴淞江、浏河,筑宝山华亭海塘,为历任督抚陶澍林则徐所倚重。
官至江苏巡抚、署两江总督
有《耕心书屋诗文集》。
梅曾亮清 1786 — 1856
维基
梅曾亮(1786年—1856年)原名曾荫字伯言又字葛君江宁府上元县(今南京市)人,祖籍宁国府宣城县
曾祖时移籍江苏
出身诗书家庭,由母亲候启蒙。
十八岁时,梅曾亮钟山书院姚鼐为师,与管同方东树刘开姚莹,并称姚门高第弟子。
二十九岁时入吴鼒扬州文馆
道光二年(1822年)进士三甲八十九名,授知县,因考虑到赡养父母不便,没有赴任。
先后为邓廷桢陶澍幕僚
援例为户部郎中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告归,主讲扬州梅花书院
咸丰二年冬,回到家乡上元
不久太平军祸起,避难于王墅村,再移居淮安,晚年投靠河道总督杨以增,被安顿在河督节署之清晏园
咸丰五年(1855年)十二月十八日杨以增积劳成疾,卒于南河节署,梅曾亮痛苦万分,“抚尸恸而无泪”。
二十四天后咸丰六年正月十二日梅曾亮去世。
梅曾亮是桐城派承上启下的人物。
他在北京二十馀年间逐渐成为了桐城派唯一常驻京城的人,许多人都登门向他求教作文之法。
曾国藩亦深受其影响了。
著有《柏枧山房集》31卷。
魏源清末 1794 — 185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94—1857 【介绍】: 湖南邵阳人字默深又字墨生汉士
道光二年举人,会试落第,纳赀为内阁中书二十五年始成进士
熟于国故朝章,从刘逢禄学《公羊春秋》。
治学以经世致用为宗旨,与龚自珍齐名。
陶澍等幕,襄助筹办漕、盐、河诸大政。
鸦片战争后作《海国图志》,倡“师夷长技以制夷”说。
进士后官高邮知州
晚年弃官潜心著述。
有《古微堂诗文集》、《圣武》、《史新》、《老子本义》等。
刘源灏清 1795 — 1864
维基
刘源灏(1796年—1865年)字鉴泉顺天府永清县(今河北廊坊市永清县)人。
刘源灏道光三年(1823年)癸未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
道光十四年(1834年),充山西乡试正考官
次年,外放扬州府知府,善于治狱,清理积案甚多,得到总督陶澍巡抚林则徐赏识。
常镇通海道
九月,移任陕西督粮道
历官潼商道、山东按察使山东布政使,入为光禄寺少卿
咸丰七年(1857年)湖南按察使,迁布政使
咸丰十年(1860年)贵州巡抚,再迁云贵总督,以年老乞休。
同治三年(1864年)卒,享年七十。
杨季鸾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南宁远人字紫卿
年十二,以《春草诗》得名。
魏源陶澍等所推重。
咸丰元年举孝廉方正,官翰林院待诏
归后侨寓零陵主讲濂溪书院
有《春星阁诗钞》。
胡林翼清 1812 — 1861
维基
胡林翼(1812年7月14日—1861年9月30日)字贶生号润之湖南长沙府益阳(今益阳市赫山区)人,晚清中兴名臣、政治家、文学家、理学家、军事家,是湘军前身湘勇重要首领
道光丙申进士,官至湖北巡抚
祖父胡显韶,为诸生;父亲胡达源,任翰林院侍讲
胡林翼生于嘉庆十七年六月初六日酉时,少时风流无赖,然天资聪颖,“笃嗜《史记》、《汉书》、《左氏传》、《资治通鉴》既中外舆图地志,山川危塞、兵政机要,探讨尤力。
道光十年(1831年)桃花江陶氏别墅娶两江总督陶澍之女陶静娟,婚后仍流连于秦淮河畔,陶澍说:“润之之才,他日勤劳将十倍于我,后此将无暇行乐,此时姑纵之。
道光十六年(1836年)24岁中进士,选庶吉士散馆翰林院编修
先后充任会试同考官江南乡副考官(文庆主考官),道光廿年(1840)江南乡安徽录取人数超额事降一级(从七品)调用(文庆遭革职)。
期间岳父陶澍去世,后父丧丁忧去职,长达七年,服阙后,捐纳内阁中书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知府分发贵州, 历任安顺镇远黎平知府贵东道,“励志政事,军兴而后益以名节厉世,颇似信国少保”。
在任强化团练、保甲,镇压黄平、台拱、清江、天柱等地苗族起义和湖南李沅发起义,后总结战争经验编成了《胡氏兵法》。
太平军西征,湖北成为主战场,胡时安顺知府曾国藩推荐其襄助湖广总督吴文熔,咸丰四年(1854年)春,擢贵东道
出黔抗击太平军,胡率600名贵州练勇奔赴湖北战场,无奈尚未抵达武昌,吴已兵败自杀;7月,升四川按察使,仍驻防岳州9月湖北按察使,赴援九江
1855年3月,升湖北布政使,率大军回援武昌4月武昌失守,前三任湖北巡抚皆于任内阵亡,或被太平军逼迫自尽,武昌失守,至胡就任后才反败为胜守住武昌,并二度派兵拯救初用兵不知军曾国藩部,奉诏署湖北巡抚,负责南岸军事,与曾国藩策划围攻武昌
领清军与太平军激战,三夺武昌次年12月,第四场争夺战清才收复破武昌城,授胡湖北巡抚
咸丰七年(1857年),击溃陈玉成部,次年五月攻佔九江,不久合围安庆十一月,主力李续宾部在“三河之战”全军覆没,其势遂受挫。
咸丰九年(1859年),与曾国藩分兵四路进攻安徽
咸丰十一年(1861年)春太平军攻入湖北胡林翼率部回援,八月曾国荃攻下安庆,时皇帝咸丰病逝,胡闻讯大恸致病情加重,八月二十六日亥时胡林翼武昌病卒。
胡与正房陶静娟生有一女胡端仪,咸丰三年(1853)五月监察御史周开铭。
左宗棠清 1812 — 188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12—1885 【介绍】: 湖南湘阴人字季高一字朴存自号湘上农人
道光十二年举人
少时喜读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后执教安化陶澍家塾,尽读其藏书。
鸦片战争后,复留心西学。
咸丰间,历佐张亮基骆秉章戎幕。
十年,由曾国藩荐,以四品京堂办军务,镇压太平军
转战皖、赣、浙、闽,以法国人编组洋枪队(“常捷军”),克杭州等地。
浙江巡抚,擢闽浙总督
同治五年,用法国人日意格等创办福州船政局。
旋调陕甘总督,又赴直隶参与镇压捻军张宗禹部。
七年,西进镇压回民起事。
光绪元年,奉督办新疆军务之命,讨伐阿古柏,平定叛乱。
新疆建省之计。
官至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调任两江总督
中法战争时,自请赴福建督师,在福州病逝。
谥文襄
有《左文襄公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