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清朝
徐其相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南湘潭人字倬湖
嘉庆时布衣。
专力于诗,其集兰亭诗,甚为魏源所称。
曾结雨湖诗社。
有《随游小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程恩泽清 1785 — 183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85—1837
【介绍】: 安徽歙县人字云芬号春海
嘉庆十六年进士
编修
官至户部右侍郎
博学有盛名,与阮元并为嘉庆道光间儒林之首,而享年较短,又不轻著书,故传世之作,仅《国策地名考》、《程侍郎遗集》。
程恩泽字云芬号春海歙县人
嘉庆辛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户部侍郎
有《程侍郎集》。
程侍郎遗集初编·序
先大父宰歙,遍交其邑之名儒,而户部侍郎春海程公之考兰翘学土,以僮子从父后,肄业斗山亭,特为大父赏拔。
学士家极寒,大父召入署,躬督教之,衣食视诸子。
不数年,诸经注疏皆精熟,为文灌辟精粹,试必冠曹。
乾隆丁酉拔贡,入成均,连掇巍科,儤直内廷,声望斐然。
顾艰于嗣,晚乃诞公。
公丰仪玉映,父母珍若连城
七岁就傅,每日读书不过二时,而寒燠晦霾,气候失和,皆辍课。
曹顾厓少宰,大父庚寅分校南闱所得士也,时官侍讲,先君子从之游,与学士同邸,每抱持公,问以书,不能答,则遍检奥僻不经之字相诘难,盖好奇不群,幼性尔也。
学士卒于山东学政任所,高宗纯皇帝特简歙人之官清要者,俾往经纪其丧,因以少宰嗣司校事
少宰延先君子同往,至则为庀其行箧,握公手送之登车,年十有一矣。
已而先君子会试入都,见学士旧仆,讯以门户近况,则言公子发愤力学,入邑庠,大被宗师赏异,出应试小赋,名隽绮丽,叹为绝伦。
乙丑,再赴礼部试,公亦偕计吏来京师,风雅淹博,辇下共推为才子。
又越七年,遂与先君子同举进士,入翰林
公尝赠穆诗曰:「君祖授我严,奖诲若子姓。
君严我同谱,欣契挫其敬。
」盖实录云。
公负奇气,博观强诵,于经训、史筴、天象、地舆、金石、书画、壬遁、太乙、脉经、格学,莫不穷极要眇,究析发皇之,而精神所到,卓绝岸异,必然可传于后者,则其有韵诗文也。
诗初好温、李,年长学厚,则昌黎、山谷兼有其胜。
又际会清宴,无金革流离之事伤其耳目,故形之篇咏者,率排奡妥帖,力健声宏,琅琅乎若鸾凤之啸于穹霄也。
穆于癸巳,初侍公直园,情好之洽,久愈挚,不三五日,必召过饮,投巾振袂,谈议交错,寒士之被礼者,殆无与比。
尝请公自订其诗,公曰:「吾诗险而未夷,能飞扬而不能黯淡,思力所及者,腕每苦其不随,更读书十年,殆可相质邪?
」呜呼!
孰意所业之遂止于斯欤?
丁酉夏,穆将归应乡试,行有日矣,公置酒相饯,漏过午,拳拳不放别。
穆甫出都门,公遽感暑疾,久不瘳。
淳父尚书日往省之,沈顿之顷,尚以穆试事为念。
遗言乞仪徵相国铭其墓,而尚书书之。
次年,穆将南游,迂道入京师哭公。
公子德威以遗稿相授,涂乙潦草,首尾多不完,或篇题残捝,乙酉以前之作,竟无一字存。
疑公尚有本,藏之别笥,德威未检获也。
谋更事搜采成完袟,荏苒未遑,而德威又以措交库款赴粤东,卒于刘仲寅观察署中。
观察名晸昌,公视学贵州所拔贡生
公殁后,所以赒恤其家者有加。
德威卒,命其弟送柩返歙,买山营圹,并葬公及金夫人两世三棺。
其孤孙嫠妇之寄寓京师者,则祁尚书为经营拥树之。
观察又议以幼女妻德威之子,而娶其女为己子妇,迎公全家入,相依以久。
呜呼!
师恩友谊,人有同情,当公宾客填咽之时,讵知身后巨卿乃此两人哉?
穆幼闻先君子之所以称公者,长而公之相待,略如大父之待其先德,知己之感,永永弗谖也。
今年春尚书谋刻其遗集,曰:「以此为初编,续有裒录,补梓易耳。
」穆既恐残断之稿并归蘦落,又惩夫嫁名伪撰者之厚诬公也,乃偕公门人何编修绍基排比,为赋一卷、诗四卷,又凡稿草之失题者,及诗馀、试帖共为一卷,碑志、哀诔、骈俪、杂著之文五卷,总题曰《程侍郎遗集》,而叙其缘起如此,以詶公知,兼志余痛云。
道光二十有五年端蒙大荒落三月既望平定张穆序。
程春海先生集·序
嘉庆九年先生年二十,来乡试江宁,始相见,读其《咏史》诗若干首。
先君子呼曾亮曰:「汝见程公子诗乎?
渠长汝者一岁耳。
」及道光十一年先生主讲钟山书院,相见益亲。
夜过其邢氏寓园,月出,园中竹石如沐,池光荡人面。
坐水槛中,尽读其所作于别后者,而幼闻得名以《黄蝶》诗及前见者,俱不复存矣。
是时总督陶文毅公政宽简,民吏乐逸,多兴复湖山寺观,而葆益舟观察尤好为主人,泛酒船至燕子矶,饮绝壁下,还过嘉善石壁,访梅花水、夹萝峰,饭半山亭,听铜沟水声,循定林寺古道归,以为常。
先生及曾亮数人,皆其座中客也。
复至京师,为先生户部属官,遇我一如其旧。
山馆野寺,未尝不偕,偶召宾,未尝不与也
有所作必见示,时命同作,然常十不副一。
先生则于词无所穷,其称情辅意,足以射声叩景,如高赀者无所志而不就也。
丁酉夏,忽见语曰:「吾庭中树鸦数百,夜噪而飞,拔巢去,此何祥也?
」未几而病,呼余与诀。
余虽悲,犹以为倘不至若是。
后十馀日竟卒。
先生江宁,其同游者任阶平、主竹屿、注均之,皆已死,而观察亦归殡京师驸马之墓侧。
先生往哭甚哀。
及余与徐莲峰先生,去哭观察时未三四年,今莲峰又亦久死,先生之卒已十年矣。
悲夫!
户部尚书祁公以其孙幼孤,遗集或散佚,属张石州大令编而校之,曾亮不可无一言缀于末也。
先生平居无时去书,其学实事求是,而能创获新义,阮相国何子贞编修石州已详言之。
故惟述少长离合、南北游处之欢,以见略势分而笃古谊,如先生者,殆不可多见,以志吾哀。
至所作深博雄伟,读者当自得之,非言词所能赞也。
虽然,先生之异乎流俗者,岂独其诗文哉?
人尝属曾亮以事而匿其情,漫为请于先生,覆书曰:「吾子而有是言,岂某生平有不见信于深友者乎?
不然,则子受绐也。
」其行己情深而义方,虽他事类如此。
传曰:「直谅多闻,古之益友。
」又曰:「夫惟大雅,卓尔不群。
先生殆无愧斯言夫!
殆无愧斯言夫!
道光二十六年六月上元梅曾亮撰。
龙泉寺检书图记
歙县司农师程公既卒之明月,仪徵国师阮公约同人集龙泉寺,检其遗书。
先一日,基以告于公之孤德威德威泣而言曰:「先公于辨论经史、六书古义及天文地志,札记最夥,诗古文词亦为之甚勤,顾不自存省,其仅未散失者,杂置书簏中,往往无首尾题识。
它日从容整理,稍就次弟,当乞阮公鉴定。
今苫块迫促未遑也,顾辱公及诸君子存录之盛心,不可以负。
有《战国策地名考》二十卷,移写粗毕矣。
德威斩焉衰绖,不敢躬诣。
明日将浼宗人镇北先生持正于阮公。
」同人既集,镇北持书来,公披绎久之,叹曰:「疵类有未涤者,然既博且精矣。
闻尚无副墨本,余虽欲为审订,未忍遽携持去。
」属镇北还于其孤。
且谓曰:「诸君其急为校雠,使无遗憾。
余虽老,幸及为覆视,而弁言以行。
胡朏明禹贡锥指》、全谢山《地理志稽疑》后,此其盛业矣。
并其它箸作,当成大集,司农其可以不朽。
」乌乎!
京师才士之薮,魁儒硕生,究朴学能文章者,辐凑鳞比,日至有闻。
至于网罗六艺,贯串百家,又巍然有声名位业,使天下士归之如星戴斗,如水赴海,在于今日,惟仪徵司农两公而已。
仪徵以文章经术受三朝殊遇,扬历封圻,入跻宰辅,儒生勋绩,彪炳人寰。
司农继先公兰翘学士后,两世入直书房,督学典试,频膺使命,向用甫殷,迄未足以行其志。
仪徵公所箸《研经室集》《十三经校勘记》等书,手付剞劂,又刻宋本《十三经注疏》《皇清经解》诸巨册,普惠天下学者。
司农则诗文各种既未写定,即此二十卷成书,亦未知付刊何日。
仪徵公久得末疾,日有归志,承学之士,谓京师中儒林祭酒,继仪徵者惟司农
司农年不中寿,偶撄湿疾,遽归道山。
仪徵公年踰七旬,神明不衰,且勤勤焉检其遗书,流连而太息之。
噫!
资秉之异,学术之大,精神意量包涵斟挹之闳且远,司农仪徵,亦几如骖之靳矣。
信屈殊势,丰啬殊形,脩短异数,如是其不相侔也,岂非天哉?
岂非天哉!
仪徵少年通籍,蚤负隆誉,由乾隆至道光六十年间,海内覃经讲学之儒,皆其先后所师友,或其门下士,或其再传弟子。
司农之起后二十馀年,乾隆时老师宿儒,未及见者已多矣。
然基久处京师,所及交若刘丈申甫潘丈少白陈丈硕士陈秋舫龚璱人魏默深陈硕甫江铁君徐廉峰管异之陈东之徐君青郑浣香俞理初罗茗香汪孟慈陈颂南张彦惟许印林张石州沈子敦、黄蓉石诸君,大抵皆两公所识习而矜赏者也。
基自为弟子员,出司农之门,及成进士,改庶常,仪徵公实馆师
两公居相邻,基与璱人孟慈颂南诸君过从游侍,䡮迹辄相属。
司农已矣,仪徵既告归邗上,文选一楼,如灵光鲁殿。
因念基所及交诸君者,前后数十辈,或既逝且老,其尚未至于此者,或浮沈郎署,或留滞公车,或汎滥江湖,如有箸述,早付杀青。
天时人事,茫茫汗汗,知谁为后死,当检其遗书者哉?
读斯图,不禁为吾师雪涕向天,深悲之而复幸之也。
道州门人何绍基谨记。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陈沆清 1786 — 182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86—1826
【介绍】: 湖北蕲水人原名学濂字太初号秋舫
嘉庆二十四年进士
监察御史
曾典广东乡试,任会试同考官
学宗宋儒,工诗。
有《诗比兴笺》、《近思录补注》、《学斋诗存》、《白石山馆遗稿》。
陈沆字太初号秋舫蕲水人
嘉庆己卯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
有《学斋诗存》。
陈沆1785—1826清代官员、学者。
原名学濂字太初号秋舫
湖北蕲水(今浠水县)人。
嘉庆二十四年(1819)状元,授修撰,历任四川道监察御史广东学政礼部会试同考官
平生精研古赋,为清代古赋七大家之一、试帖诗八大家之一。
有《简学斋诗文钞》等。
传说嘉庆皇帝曾赐其“唯楚有才”匾额,悬挂在黄鹤楼上。
年仅十岁就曾游览黄鹤楼并题诗,嘉庆十八年后又多次到武昌,还应武昌盐法道章廷梁之邀留居武昌胭脂山,期间亦多次登临黄鹤楼
先后作黄鹤楼诗《中元黄鹤楼待月》《黄鹤楼夜坐》《江边黄鹤古时楼》等多首,其《九日黄鹤楼》于黄鹤楼诗碑廊中有录。
简学斋诗·跋一
道光甲辰夏月,晤小舫太史于都门,出其尊人秋舫先生诗集一编,披读数过,卓乎汉唐人手笔,诸家评语亦皆精当,欣佩无似。
道光辛巳年,关月生孝廉沈阳讲席,将出山海关先生于月生为甥舅行,送之以诗,云:「三年客里不曾离,我昨南归汝泪垂。
今我北来刚一月,又逢送汝出关时。
」「春草花满帝城,可堪仗策事孤征。
燕台已觉离家远,况隔燕台十五程。
」「鸭绿江头花覆烟,时平壮士罢屯田。
若非潦倒书生笔,那得轻看塞外天。
」「敝琴遍觅赏音难,从此秋心孰与弹。
妒杀出关诗句好,下车先与陆生看。
」其时献正在香岩学使幕中,故末句及之。
他日,献来京,先生云「陆君、陆公皆不文,非生不可,似不妨引贾生之例耳。
」此四章,情真语挚,风骨清高,不知编集中云何未载,可见先生诗集遗佚者甚多。
献初识先生,系嘉庆丙子年在汪均之、奂之昆季斋中,先生魏默深同年处见献拟古诗,中有「鸾镜试新衣,隔帘蝴蝶飞」「庭草枯复青,与君久离别」两联,颇为叹赏,此订交之始。
己卯秋,献就馆出关,先生赠以大毛裘,虽古人解衣之雅,亦无以过焉。
越年馀而先生归自粤东,又赠之以朱提五十,其时以馆谷尚丰,固辞未受,而感恩知己,则未尝一日忘怀也。
献每过先,无不见,见必商榷古今,忽屡过而未得一见,心窃疑之,乃排闼入,先生大笑,语之曰:「吾近获奇宝,杜门谢客者数日,今手钞毕矣。
天下之宝,当与天下共之,不妨携吾钞本去手录一过也。
」奇宝非他,乃仪部龚定庵所为古文上下卷也。
先生好贤重友之诚如此。
今汪均之、奂之昆季、关月龚定庵诸君俱归道山,惟献魏默深尚留恋京华,屈指旧交,如晨星寥落,抚今思昔,能无怅然。
且喜太史习其先人之业而能世其家,凡先生之有志焉而未逮者,将于太史期之也,独诗也乎哉?
五月二十一日丹徒陆献谨跋。
简学斋诗·跋二
秋舫诗,知其怀抱深远,立心忠厚,非徒以诗人自画者也。
既与纵谈,果然所愿。
秋舫力自淬精为有用之学,勿玩物以荒远大,词章尤足损人意气也。
况所怀益大,则诗亦自能醇厚深远,第于诗求之,浅矣。
三卷以前,犹见使才,语露痕迹,四卷以后,则益进朴至,多有得之言。
按之,皆有典要,其内泊如也,其外阔如也,益以蕴酿,何难继风人之义耶?
丙子六月,借读三日,敬悦非可语譬,谨识所能见及者归之。
均之汪正鋆拜书于自讼之室。
简学斋诗·跋三
幽岭石古,晓江春浓。
连樯飞度,好梦屡逢。
嘉庆二十一年六月,晤秋舫于都门,出示《秋舫诗钞》七卷,尘事纷纭,悤悤未暇读也。
越二日,秋舫见予诗况,遂索所以况秋舫诗者。
因闭门静读一过,敬识四语,可以尽秋舫之诗矣,未能尽秋舫之人也。
六月二十一日,奂之汪正荣记。
简学斋诗·跋四
秋舫之诗,好命余阅,至此本凡三次矣。
其改诗如改过,虚心实力无留难焉。
故其稿凡三易,每易辄胜,其为卷凡三,而亦每卷必进
秋舫近诗之进,则不于诗中得之矣。
自狂狷不似中行,而乡原者似之,而圣人之去取特异,盖真伪之间,相去至微而不可以道里计也。
论诗必三百篇,闻者罕不大噱,而不知自从删后更无诗,非其体制格律之不同,乃其本末真饰之迥绝也。
秋舫更以其虚心实力,严察而朴存之,使无一字非真诚流出,而必三百篇焉,则读者亦皆动其真诚,而竟如三百篇矣。
丁丑十月魏源读,谨跋。
简学斋诗·跋五
余阅秋舫诗,此其第四次矣。
羊角风,转而益上。
如白雪曲,唱而愈高。
大抵甲戌年是其转关,丙子后乃其进境,其中甘苦曲折,源一一能悉之。
学问之道无穷,而性情之故有本,改诗如改过,心虚而力勇,今愿与秋舫益勉之。
己卯孟冬魏源校毕,再识。
简学斋诗·跋六
空山无人,沈思独往。
木叶尽脱,石气自青。
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成连东海,刺舟而去。
渔洋山人能言之而不能为之也,秋舫其庶几乎?
其庶几乎?
壬午季春魏源书于藤阴书屋。
简学斋诗·跋七
甲戌春,余与秋舫定交京师,初见其诗,推为船山劲敌,别才五年,精进若此。
卷中古体尤胜,五言造意深妙,用力坚苦处,殆非船山所能也。
七言才壮而气逸,间有一二浮句冗字,惟固存而慎发之,则谨严中益见排奡,当与昔贤抗衡千载,况吾辈耶?
承示又将出都,索诗贶别,即题此卷,附呈教正:少年摇笔吐长虹,人海莺花电埽空。
万古居然回腕底,一魁曾不介胸中。
青莲祠畔金尊月,黄鹤楼前玉笛风。
料得怀人高咏地,江天兀傲又孤篷。
渔弟吴嵩梁
简学斋诗·跋八
水之大者,风已定,必有阴浪。
琴之古者,响已彻,必有泛声。
阴浪弥劲,泛声最悠,韦、二公以是雄视百代,作者其嗣响,已盥诵再三,为之敛衽退避矣。
道光壬午六月十二日安吴包世臣记。
简学斋诗·跋九
冲澹者其神,真朴者其质,诗品在苏州道州之间,不可以寻常畦径求之。
诸体俱佳,五古尤胜,必传无疑。
癸未中春敬堂姚学塽谨跋。
简学斋诗·跋十
秋舫天才俊亮,落笔不能自休,近更加以检束,骎骎乎窥汉魏之门矣。
卷中多精悍之作,如「各有天地身,攀附讵非耻」「一念静躁间,终古霄壤侔」,皆见道语,可以针顽立懦,不当徒以诗人目之。
乙酉初春云汀陶澍拜读。
简学斋诗·跋十一
外舅陈先生既殁,越二十馀年,其子小舫检箧中所藏遗诗,编次友朋选定者曰《诗存》,其馀若干首为《诗删》,以授梓人。
名澧襄雠校之役,终卷而叹曰:今之刻是编者,使先生以诗传,非先生意也。
先生内行淳美,于学无所不窥,而笃好宋五子书,诗则馀力为之。
嘉庆时,登上第,入翰林,恬于进取,交游不过数人。
道光初年,屡膺衡文之命,所得皆知名士,士林称为文宗。
京师久,禄薄不能迎养亲,将乞归,亲闻之,弗许。
名沣时尚幼,见先生端坐一室,事图籍外恒忽忽不乐,私心窃以为忧。
乃无何而疾作,年甫逾四十,曾不得大用于世,至今有馀憾焉。
先生作诗,多不自收拾,是编断自己巳以后,然少作为一时传诵者,他人诗集杂记中往往见之,今所录不及十之二三。
读之者孝弟之心油然以生,然则先生虽以诗传而不仅以诗传者,自在也。
抑闻先生著述有《近思录补注》十四卷,尤为平生所得力,董而理之,上诸史馆,以备儒林之采择焉,是则小舫之责也夫。
咸丰壬子孟春,婿叶名沣谨识。

(简学斋诗,录入:顾青翎)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龚自珍清 1792 — 184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92—1841
【介绍】: 浙江仁和人字璱人号定庵更名巩祚
龚丽正子。
道光九年进士,授内阁中书,官礼部主事
寻告归。
博学负才气。
早年从学于外祖父段玉裁
以后究心经世之学,并接受经今文学派观点。
于经通《公羊春秋》,于史长西北舆地,批判清朝专制统治造成“万马齐喑”局面,鼓吹振衰起敝,进行改革,为晚清思想界先驱者。
晚年颇受佛教天台宗影响。
诗文均自成一家,以奇才名天下。
有《定庵集》。
龚自珍字璱人号定盦一名易简字伯定更名蛩祚仁和人
道光己丑进士,授内阁中书历官礼部主事
有《定盦集》。
词学图录
龚自珍(1792-1841) 字璱人一名易简字伯定更名巩祚号定庵又号羽陵山民
仁和(今杭州)人。
清道光九年(1829)进士
内阁中书,迁礼部主事
告归。
暴卒于丹阳云阳书院。
少从外祖父段玉裁学。
后又入刘逢禄之门治公羊学。
又精史学、佛学。
魏源并称"龚魏",为近代著名启蒙思想家。
有《定庵诗集》、《定庵文集》、《定庵词》。
今人辑有《龚自珍全集》。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林昌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福建侯官人字惠常号芗溪
道光十九年举人
治经精博,兼长诗笔。
生平足迹半天下。
尤留心时务。
魏源等相知。
所作《平夷十六策》、《破逆志》、《射鹰楼诗话》,多述鸦片战争间抗英之事与对策。
有《衤隐山房诗集》、《小石渠阁文集》、《三礼通释》等。
林昌彝字惠常号芗溪侯官人
道光甲辰进士,有《衤隐山房诗集》。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潘曾绶清 1810 — 188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10—1883
【介绍】: 江苏吴县人初名曾鉴字绂庭
潘曾莹弟。
道光二十年举人,官内阁侍读,以父潘世恩年老,致仕。
工诗文。
有《陔兰书屋诗集》。
潘曾绶初名曾鉴字绂庭吴县人
道光庚子举人,官内阁侍读
三品卿衔
有《陔兰书屋诗集》。
词学图录
潘曾绶1810-1883初名曾鉴字绂庭
吴县人
潘世恩子,曾沂、曾莹弟,潘祖荫父。
道光二十年(1840)举人历官内阁中书内阁诗读等。
以父年高致仕,引疾归养。
父丧终,不复出。
后以祖荫贵,就养京师,优游文史,宏奖后进,布衣萧然,无异寒素。
老病杜门,仅与李慈铭相往还。
工诗文和词,又軎弹琴。
符葆森《国朝正雅集》云其"为诗清丽有则,无贵介气。
" 生平事迹,见其自订《绂庭先生年谱》。
有《兰陔书屋诗集》、《花好月圆室词》等词集。

  周凯曾为绘《紫藤花馆填词图》。

  周凯(1779-1837) 字仲礼号芸皋富阳县城宜家弄人。
少年时代曾向阳湖派领袖、散文家恽敬张惠言学习古文。
嘉庆十年(1805)进士,殿试二甲,授翰林院庶吉士,继任编修、国史馆纂修提调等职。
在京期间,与林则徐魏源龚自珍等结"宣南诗社",为京都二十四诗人之一。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杨季鸾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南宁远人字紫卿
年十二,以《春草诗》得名。
魏源陶澍等所推重。
咸丰元年举孝廉方正,官翰林院待诏
归后侨寓零陵主讲濂溪书院
有《春星阁诗钞》。
杨季鸾字紫卿宁远人
监生。
有《春星阁诗钞》。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叶衍兰晚清 1823 — 1897
词学图录
叶衍兰(1823-1897) 字兰台号南雪
番禺(今广州)人,原籍浙江余姚
咸丰六年(1856)进士
户部主事
赋诗绮才惊人,有"梁鸳鸯"之目。
既长,以工词负时誉,与沈世良汪瑔并称"粤东三家"。
刻意于吴文英,而得张炎之神,反映时事之什,允称词史。
又工书,精鉴赏,手绘清代学者遗像,各附以小传,成《清代学者象传》,自顾亭林魏默深凡百十七人,其孙恭绰,为影印传世。
又摹陈其年填词图、清微道人空山听雨图等。
弟子昌广生潘飞声等皆以诗名于时。
有《课余琐谈》、《馆阁爵里考》、《番禺县续志稿》、《剪松阁随笔》、《中华画人室随笔》、《海岳楼诗》、《梦庵词》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曾廉清末民国初 1856 — 1928
人物简介
曾廉1856-1928),字伯隅湖南宝庆邵阳县石牛山(今湖南邵东县汪塘乡境内)人。
光绪二十年(1894),中举人
翌年会试后,任国子监助教,参与编修大清会典》,为大学士徐桐赏识。
戊戍维新运动中,曾上书朝廷,指责康有为梁启超为“舞文诬圣,聚众行邪,假权行教”之徒。
雀塘铺(今新邵县境内)人樊锥在邵阳组织“南学会”反旧教,倡新学。
曾于邵阳学宫会集群儒斥樊“倡邪说,背圣教”,将其驱逐出邵阳
清末,列强入侵,日寇占琉球,蚀高丽朝鲜),进而图犯辽边,“国将不国”。
曾慷慨陈词,反对乞和,主张启用刚正忠义将帅,力拒外敌,以固边疆。
八国联军侵华(1900),曾随李秉衡出兵抗击。
兵败,李自杀,曾投江为部卒营救。
后调任陕西候补道,继续支持义和团保卫北京天津的反帝爱国斗争。
光绪二十八年(1902)曾因支持义和团而获罪,遂隐居贵州锦屏县屏山下,筑“掘阅园”从事教学与著述。
1902年客居贵州从事于改编元史,著成《元书》102卷,1911年刊行,另有《元史考证》4卷。
他虽取同乡先贤魏源的《元史新编》为蓝本,而宗旨却与魏源以来诸家致力于广搜中外史料、考订史实以补正《元史》者全然不同,自称欲继孔子作《春秋》之志,申明纲常大义。
宣统二年(1910),曾返故乡,长杨塘书院。
其时已废科举,兴学堂,曾仍力倡旧学,尚孔孟之道,以“仁学”自勉。
民国2年(1913)邀同仁筹募钱粮,建立“岩畔村积谷会”,解饥民之困。
民国17年农历六月初三日逝世。
著有《元书》等书传世。
有《瓠庵集》、《瓠庵续集》。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诸宗元清末至民国 1875 — 1932
人物简介
诸宗元(1875-1932),字贞壮一字贞长别署迦持晚号大至
浙江绍兴人
光绪二十九年(1903)举人,官直隶知州湖北黄州知府等。
大至阁诗·序(梁鸿志)
余识贞长逾二十年。
癸丑、甲寅间,贞长京师,见辄谈艺,又时时相聚饮博。
十年癸亥,余居上海贞长参浙江军幕,其主将每招余至杭州,暇则与贞长游湖上,饮酒楼,各出诗相视,以为笑乐。
又二年乙丑,余在枢府,邀贞长北来治官书,晨夕相见,顾簿书填委,而文酒之乐邈不可得。
居数月,余谢病去,贞长仓黄南归,以贫故,复为人掌书记,体力渐渐衰退矣。
六年辛未,以《病起楼诗》寄余大连,尽一册,皆绝句,读其诗,私心慨叹,忧其不久于世。
是年余来上海,复与相见,辄和余妙高台二诗。
未几又病,余走视诸寝,因怀参饵贻之,贞长目余曰:「环堵萧然。
」语次长喟,余亟乱以他语。
壬申三月,游华山归贞长已前死三日
以贞文学粹美,交友遍天下,佣书老死而不获一日之逸,士之忧生失职至于此极,然则诗人多穷之说,其信然耶?
贞长治诗垂四十年,不名一家,而所诣与范肯堂为近,陈伯严郑太夷俞恪士黄晦闻夏剑丞李拔可交口称之。
余最喜其静安寺追怀恕斋一诗,以为浏亮沈痛,而家国、身世、朋友之感胥寄于是,盖贞长尝居湖广总督幕府恕斋总督瑞澄字也
贞长才气横溢,赋诗喜和韵,和《落叶》诗叠韵至四五十不肯休,朋辈无抗手者。
顾其过人处,则在独谣孤咏,情与景融,悠然意远,而不系于更唱迭和之所为也。
贞长既死,其友朱钵文为之董理遗稿,凡七巨册,余钞得三百二十篇,刊布于世,稿本则归诸钵文,度必有好事过余而举授之梓者。
然即此以概其全,亦足以尽吾贞长矣。
甲戌秋日长乐梁鸿志
(录入:顾青翎)
大至阁诗·序(叶恭绰)
余年十二,随先君至,先君为妙选师友,故一时贤俊,多得从之游。
厥后聚散不常,遭遇复各异,曩者晨夕谈艺之乐,一逝不可复得。
日月易迈,往昔盛年各随尘浪以俱去,三十年中,哭桂伯华刘玉珩、沈筱宜矣,继又哭陈师曾斐漪,最近复哭诸贞长与刘未林、文公达
余幸稍识生死无常之理,不至以此伤性,然情怀则可知也。
又念诸君以特异之姿,阅世数十寒暑,所得者惟忧苦疾患,此固人类所同,然第求稍获世间名利恭敬,以窃自慰其非虚生浪死,其事亦至复不易。
呜呼!
人生之多艰,文人之无命,殆不信耶?
殆不信耶?
贞长长于余数岁,少好为诗,屡相唱和,惊其骨格腾健,望之莫及。
中岁偶读所作,则益转为苍浑,骎骎与散原吷庵诸公并驰。
没后,觅所为诗,固裒然成集,梁子众异因独任剞劂之役,刊成此帙焉。
贞长平生知友甚黟,今独得此于众异,于死友可云不负。
贞长异时屡助节使幕府,嶷然将有以自见,固非欲以诗人终者。
顷岁胥疏无俚,买地西湖红桕山庄,葺屋数椽,期将隐居以老,复遇焚如,燬藏书,万数千卷都尽,意气乃顿衰。
谋食来海上,所为诗始率易。
及病以死,几无赀为殓。
综其身世,颇类子美樊川玉溪剑南,然敛华就实,能用于世,复似过之。
至于诗之与古人絜长较短,则未易以一二言尽也。
余往者曾属友人吴眉孙师曾遗诗;伯华以学佛弃其文字;玉珩早死,无遗稿;筱宜、斐漪所作散佚;余比搜辑公达之作,尚未成编;未林遗稿则贫不能刊。
呜呼!
当今之世,贞长之犹得流传此帙,得不谓之厚幸欤?
抑文字与世谛牵缠至固,贞长曾从伯华学佛,今兹摆脱落尘鞅,将舍其所执而企其所未至,区区一诗集之刊布,其未必为贞长之意乎?
第朋辈之所得而助于贞长者,则固止如是也。
噫!
民国二十二年十二月番禺叶恭绰
大至阁诗·序(夏敬观)
诸君贞长既殁年馀,其故旧取手书诗若干篇,复辑录朋游传写投赠之什,汇为若干卷,长乐梁众异遂择其尤醇者,推次年月,编而刊行,使余序之。
盖君所为诗黟矣,然不自爱惜,投积败箧中,草或不完,己巳前存杭州宅者,不戒于火,君尝谓我当忆存之,今求其家不果有也。
少才力横肆,好魏源龚自珍之学,颜所居曰「默定书堂」,中岁始更名「大至阁」。
所赋诗多随兴所至,振笔书之,未尝刻意锻鍊,求胜于人,诗成辄自喜。
方一笺置前,未必尽惬吾意,及汇百十篇诵之,则才逸言雅,固不在近顷诸能诗者后。
余交君逾三十年,览省其间,酬唱之作,若历梦境,悲忧患难,尝与共之,有徘徊肝膈而不能去者,况与君生同岁,顾后死以序君之诗耶?
君善记书,久客疆吏幕,辛亥武昌兵变,君遂去,后过恕斋,有诗最为朋曹所传诵。
生平志事,亦略具于是。
又尝记相者言「当获身后名」,纪之以诗。
翳古以来,以诗名而命蹇似君者,代有其人,亦惟使吾辈执卷吟讽叹赏而已夫,身后名果于君何济哉?
新建夏敬观序。
病起楼诗·序
《病起楼诗》一卷,总七言绝句七十二首,为居士今岁病两月馀时所制。
中间人事之乖迕,病状之嬗易,皆著于篇什。
今幸而不死,自视辄为哑然,但以诗而论,则钱牧斋所谓许秀才体矣。
儿子章世、祥世既为写录,将以寄海内故人,吾友朱翁炎午、陆君丹林乃举以付印,海内之知居士者,见此短册,当信居士犹在天壤间也。
中华民国十九年四月二十五日大至居士记。
居士病之得生,朱翁张十一弟森玉皆有厚于居士用,并记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