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近现代
王揖唐清末至民国 1878 — 1948
逸塘诗存·跋
戊寅岁,什丈出其历年所为诗数巨册,授叔明合肥李骏孙家煌,读之月馀而竟。
其诗以纵横驰骤之才,蹈厉发扬之气,一出之以敦厚温婉,盖得于诗教者深矣。
因以付梓请于公,而公退然自以为诗不足存,弗许。
其后海内求诗者日众,抄胥不足以供事,乃更亟请而后得许,惟曰:「刻二三百首已足。
」爰与李君本公斯旨,录其中尤佳者得千馀篇,公仍以为多,于是再三易,始定稿。
故今之所存仅十之一耳。
板既镌,其字之笔画有小误者,如并与并互见,留或刻作留,以叔明校勘之役,因以改刻请于公。
而公又弗许,曰:「刊之所以代抄胥,奚必过求于字画之间乎?
」盖公之冲雅谦抑,恢宏大度,出自天性,固非寻常诗人所能企及也。
剞劂既竟,爰述刻诗之由,并志字画之误,以谂天下后世之读公诗者。
辛巳夏月,曼珠溥叔明谨识。
(录入:顾青翎)
李炜现当代 1903 — 1975
后端居室诗存·跋
余素爱同光体诗,每有閒暇,则浸淫其中。
曩余编邑贤诗词徵,读磨店李氏昆仲诗,独好之。
李氏昆仲者,玉泉公之五世孙,为弥龛栩庵,诗家谓其为同光体之殿军也。
于外侮日亟、国势阽危之际,其诗感怀抒情,咸无「宣平之奏,饰喜之辞」,而多家国之思,亲人之念。
古体排奡,近体高远,奥崛而冲澹,颇为时贤嘉赏,为吾邑之诗而豁然辟一新途。
然李氏昆仲因避乱而飘泊海隅,域内欲读其诗诚不易也。
于是余遂发重刊李氏昆仲遗诗之愿,以张吾邑之诗风。
戊戌夏,余于网络书肆购得《佛日楼诗》《后端居室诗存》二种,秉烛而录,名为《合肥李氏兄弟诗集》。
由执友朱金顺先生之介,蘧然得其宗人企业家朱金桂先生之助而克成此事。
是年秋,余邀桐城古文家汪公茂荣先生为之序,卯,又请自贡黄公宗先生题写书名。
是籍之刊布海内,则余愿遂矣。
癸卯春二月,邑后学陈章明拜识。
(录入:顾青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