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金朝
姚孝锡
孝锡字仲纯丰县人
政和四年登科,调代州兵曹
国朝兵入雁门州,将议以城降官属恇怯投死无所仲纯投床大鼾略不以为意帅府就注五台簿未几移疾去因家五台善治生亭榭场圃富于游观宾客日盈其门州境岁饥出家所藏万石赈贫乏多所全济乡人德之中年之后以家事付诸子放浪山水间诗酒自娱醉轩其自号也资禀简重喜怒不形于色弃官时年二十九至八十三乃终名士大夫为诗以吊者数十人先生长于尺牍所著鸡肋集丧乱以来止存律诗五卷而已今略载于此次冠卿韵云节物后先南北异人情冷暖古今同次赵献之韵云红缬退风花著子绿针浮水抽秧溪墅早春云久客交情谙冷暖衰年病骨识阴晴春日和德充云烟染绿丝迷别浦雨催红糁缀长条新诗云愁边日晷偏疑短梦里江乡未当归盘无兼味惭留客梦厌多岐不到乡赋雪云酒敌馀威翻索莫诗含幽思倍清新雨云岸涨鱼吹沫山空石转雷雪云舞风初学絮带雨不成花峰山寺云谷虚繁地籁境寂散天香云生古木千章秀山抱晴川一掌平怀士会云诗忙疏酒盏俸薄减厨烟感怀云玄晏暮年常抱病子山终日苦思归古诗尤有高趣恨不复见之矣(挽词今载于此掌饮令胥持国云山东夫子老河东谁与先生臭味同早岁遽辞名宦里百年常乐圣贤中醉轩风月千秋恨蜗室樽罍一梦空白玉楼成人不见空馀乡泪托东风 司经刘迎云百年陆陆变苍茫晚向山林得老苍孤干郁生陈柏树故基岿立鲁灵光谋生有道田园乐阅世无心寿命长何日车声过通德拜公一炷影前香 高平李仲略云早岁才猷著崎岖步世艰非嫌食周粟甘学抱吴关高义追东汉移文谢北山孤风激贪懦凛凛莫容攀平水毛麾云盖世清芬五十年直疑湖海水云仙不矜江夏无双誉便造南华第一篇就荒堪笑晚莼鲈托兴果谁贤佳城郁郁高名在应与台山万古传 西京都转运使丹元子田彦皋云琳琅风月三千首㳺戏尘凡八十三径尚存元亮五湖空负子皮舟 王元老云夫子人之杰魁然道纯乡闾连沛邑族系出虞宾清节冰壶莹孤标玉树新妙龄探桂窟雅志傲蒲轮事业传衣钵风流表搢绅斗南惟此老月旦复谁人忍死哭亡社偷安笑具臣斯文虽未丧吾道竟难伸彭泽不书宋东陵无负秦直从强健日收得自由身把臂言犹在回头迹已陈发书占绝笔感商麟去矣骑箕尾嗟哉厄己辰终天从此别穷壤向谁亲堕椁逢王果留灯待沈彬俱逝水丘蹠共荒搸书带缘新垄笛声起旧邻绝弦双堕泪挂剑一伤神蒙树悲长夜山花作好龟趺平木杪谁为写光尘 承旨党世杰云望西山以驰吊兮其下维德人抱明月以螭盘兮宁终屈而不伸天昏廓以四辟兮群飞纷其上翥将搏挐以并征兮惜冲风之落羽为佩兮为帷谁招余者兮余从与归青云岂难振迹兮顾揵结之不素玄豹自媚其文兮亦何嫌于隐雾诗书与友兮琴尊与㳺适意自安兮乐閒自休出吾馀以研桑兮犹足以比素封之侯惟清閒为秘福兮非有力能兼取虽神仙犹可畏兮曾莫乐于下土数与数相乘除兮常此夺而彼与陋岩栖之下槩兮心实往而迹藏出非徼而处非隐兮吾独蹈古人之所常随时委顺以终老兮噫先生为不亡)
张子羽
子羽字叔翔东阿人
马定国荠堂集载其师友六人,其一香严可道上人,题比阳道边僧舍云:山头翠色僧房静,山下红尘客路长。
五月行人汗如雨,岂知高处有清凉。
其一鲜于可字东父蜀嘉州人
从祖侁父之武,皆有名于时。
东父诗有小雨润履綦,花气袭芳襟。
十里青山堪布屐,半篙春水已胜舟之句。
其一高鹍化字图南平原人
少有能诗声,如盘中酒影金蛇活,与流虹聚石矼之句,皆奇怪不凡。
其一王景徽,字彦美祁国文献公溥之后,赠定国诗云:涧下已蔽牛,溪中供羞。
故乡未有终焉计,欲指吴山归去休。
其一吴演,字子长东平人
文肃公奎之孙。
年三十,以食贫暂仕,即归隐于鱼山狼溪之侧。
定国云:情驰夏日流,目断晚云碧。
新诗从何来,远自金马客
雄深作者意,奔轶古人迹。
名高四海望,发未一茎白。
应嗤穷途士,抽簪老泉石。
采蕨在南山,驱牛向东陌。
劳生岂不苦,衣食迫晨夕。
膏粱无宿怀,茅茨得真适。
卒岁将何求,一饱惟力穑。
访国城石氏云:昔我访君处,树凉炎暑收。
今君访我来,城空残雪留。
经时少乘兴,两至皆空投。
茅茨隔溪上,车马度城头。
不闻机杼声,但听溪水流。
向来方圆翁,曾伴此中游。
近闻大梁至,京尘满衣裘。
相思懒归步,落日风飕飕。
山居云:西首鱼山崦,北连黄石
崇冈在东南,我家山北陲。
地僻少人事,终朝掩柴扉。
尊酒不常得,书卷聊自怡。
春风数日来,处处生
寸心复何累,一饱良可期。
当年终南人,捷径以贻讥。
知我无心者,岂顾悠悠辞。
渊明贫居:凄其岁云暮,北风无时休。
晨兴倦薪水,夜寐乏衾裯。
缺月正裴回,宿鸟频啁啾。
欲无憔悴叹,奈此霜霰秋。
脱兵火,环堵且淹留。
闭门念袁安,守贱吊黔娄
坐读贫士诗,吾乃渊明俦。
溪上招王仲先云:幽居复何为,冬来性成懒。
柴门俯清溪,寸步出亦罕。
今晨偶携杖,爱此晴日暖。
寓目随所之,行到南溪畔。
背阴雪犹积,向暖冰全泮。
支颐卧上,仰面苍崖断。
泉声何从来,乍喜两耳换。
平分意甚迟,斗落势方悍。
坐来百虑忘,还惜日景短。
尘寰多忧虞,中林足閒散。
故人恋明时,归休苦迟缓。
幅巾来何时,临流话幽款。
叔翔亦其一也。
定国叔翔于文章无所不能,尝仕国朝,官洛阳云。
党怀英金 1134 — 1211
公讳怀英世杰宋太尉进之十一代孙父纯睦自冯翊来以从仕郎泰安录事参军卒官妻子不能归遂为奉符人公之在孕也太夫人梦道士吴筠来托宿及公生仪观秀整如神仙然少颖悟日授千馀言师亳社刘嵓老济南辛幼安其同舍生也尝试东府取解魁是后困于名场遂不以世务婴怀放浪山水间诗酒自娱箪瓢屡空晏如也夫人石氏徂徕先生之后亦能安贫守分既久乡豪杰有知公者稍料理之大定十年进士甲科成阳军事判官汝阴入为史馆编修应奉翰林学士出为泰定军节度使为政宽简不言而人化召翰林学士承旨致仕大安三年九月年七十八终于家是夕有大星殒于所居之堂众惊视之而公已逝矣谥曰文献礼部閒閒公墓志云公之文似欧公不为尖新奇险之语诗似奄有魏晋篆籀入神李阳冰之后一人而已尝谓唐人韩蔡不通字学八分自篆籀中来故公书上轧钟蔡其下不论也小楷如虞褚亦当为中朝第一书法以鲁公为正柳诚悬以下不论也古人名一艺而公独兼之可谓全矣(皇叔永蹈伏诛公作诏云天下一家讵可窥于神器公族三宥卒莫逭于常刑非忘本根骨肉之情盖为宗社安危之计亦由凉德有失睦亲乃于间岁之中连致逆谋之起恩以义掩至于重典之亟行天高听卑殆非此心之得已兴言及此惋叹奚穷论者谓公之制诰百年以来亦当为第一间閒公作碑偶不及此故表出之)
赵秉文金 1159 — 1232
秉文字周臣滏阳人,閒閒其自号也。
幼颖悟,读书若夙习。
大定二十五年进士应奉翰林文字
上书论宰相胥持国当罢,宗室守贞可大用,又言狱讼征伐,国之大政,自古未有君以为可、大臣以为不可而可行者。
坐讥讪免官。
未几,起为同知岢岚军州事,转北京路转运司度支判官
承安五年冬十月,阴晦连日,宰相万公入对,上顾谓万公曰:卿昨言天日晦冥,亦犹人君用人邪正不分者,极有理。
赵秉文曩以言事降授,闻其人有才藻,工书翰,又且敢言,朕非弃不用,以北边军兴,姑试之耳。
泰和二年,改户部主事翰林修撰,出为宁边州刺史
一年,改平定州,治化清净,所去人思之。
贞祐初,中国仍岁被兵,公建言时事可行者三:一迁都,二导河,三封建。
朝廷略施行之。
四年,除翰林侍讲学士
明年,转侍读
兴定中,拜礼部尚书侍读同修国史知集贤院
开兴正月,京师戒严,时公已老,日以时事为忧,虽食息顷,不能忘。
每闻一事可便民,一士可擢用,大则拜章,小则为当路者言,殷勤郑重,不能自已,竟用是得疾薨,年七十四。
自幼至老,未尝一日废书不观。
著易丛说十卷,中庸说一卷,扬子发微一卷,太玄笺赞六卷,文中子类说一卷,南华略释一卷,列子补注一卷,删集论语孟子解各一十卷,资暇录一十五卷,所著文章号滏水集者,前后三十卷。
大概公之文出于义理之学,故长于辨折,极所欲言而止,不以绳墨自拘。
七言长诗,笔势纵放,不拘一律,律诗壮丽,小诗精绝,多以近体为之。
至五言大诗,则沈郁顿挫,学阮嗣宗,真淳简澹学陶渊明,以他文较之,或不近也。
字画则有魏晋以来风调,而草书尤警绝,殆天机所到,非学能至。
宣徽舜卿使河湟,夏人多问公及王子端内翰起居状,朝廷因以公报聘,其为四方所重如此。
论者谓公至诚乐易,与人交不立崖岸。
主盟吾道将三十年,未尝以大名自居。
仕五朝,官六卿,自奉养如寒士,不知富贵为何物,盖学道所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