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隋朝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六 护教科(二)
生常山真定之房氏。从父徽远。隋国子博士。净年十四出家。日记八千馀言。听大智度杂心婆沙等论。及他经部。隋开皇末。戾止帝城。嘉声远播。学徒钦属。
大业初。尝至槐里。遇始平令杨宏。集道俗于智藏寺论义。且欲令道士先升座。时吾释虽殷。莫敢言其非者。净出众谓曰。明府盛结四部。铨衡两教。窃有未谕。请咨所疑。何者。盖宾主有常礼。其犹冠屦之不可颠倒。岂于佛寺。而先道士乎。明府教义有叙。请毋坠彝伦。令曰。旨哉几误。遂先僧。道士于永通。令所重者。使六义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令即命净申释。且曰。法师必须辞理切对。不得犯平头上尾。于时令冠平帽。净因戏曰。贫道又不冠帽。宁犯平头。令曰。不犯平头。则犯上尾。净曰。贫道脱屣升座。自可上而无尾。明府解巾冠帽。可谓平而无头。令有腼容。净因问通曰。有物混成。为体一故混。为体异故混。若体一故混。正混之时。已自成一。则一非道生。若体异故混。未混之时。已自成二。则二非一起。先生道冠馀列。请为稽疑。于是通遂茫然无对。净曰。先生既能开关延敌。焉得息鼓偃旗。便尔败绩。顾谓令曰。明府既焉道助。何以救之。令亦赧然。尔后虽屡进援。皆应机摧挫。
武德初。神尧皇帝幸延兴寺法会。三府官僚咸集。时清禅法师。立破空义。相府记室王敬业。奏诏净对论。问曰。未审破空。空复何破。答以空破空。非以有破。曰执空为病。还以空破。是则执有为病。还以有除。
贞观二年。梵夹新至。诏所司选名德翻译。净当笔受。出大庄严论等。撰疏三十卷。波颇三藏曰。此非东方菩萨耶。
十三年。高宗居东宫。集诸宫臣。及三教学士。于弘文殿。令与道士蔡晃抗论。晃整容问曰。经称序品第一。未审序第何分。净曰。如来入定徵瑞。放光现奇。动地雨华。假远开近。为破二之洪基。作明一之由渐。故为序也。第者为居。一者为始。序最居先。故称第一。晃曰。第者弟也。为弟则不得称一。言一则不得称弟。两字矛盾。何以会通。净曰。向不云乎。第者为居。一者为始。先生既不领前宗。而谬陈后难。便是自难。何成难人。晃曰。言不领者。请为重释。净于是启东宫曰。昔有二人。一名蛇奴。道帚忘扫。一名身子。一闻千解。然则蛇奴再闻不悟。身子一唱便领。此非授道不明。但是纳法非俊。晃曰。法师言不出唇。何所可领。净曰。菩萨说法。声震十方。道士在座。如迷如醉。岂谓形体有聋瞽。其智抑亦有之。晃曰。野干说法。何由可闻。净曰。天宫严卫。理绝兽踪。道士魂迷。谓人为畜。国子祭酒孔颖达。从旁进曰。佛家无净。法师何以构斯。净启东宫曰。如来存日。已有斯事。佛破外道。外道不通。反谓佛曰。汝常自言平等。今既以难破我。即是不平。何谓平等。佛为通曰。以我不平破汝不平。汝若得平。即我平也。而今亦尔。以净之诤。破彼之诤。彼得无诤。净亦无诤也。于时东宫。语颖达曰。君既剿说。真为道党。净复启曰。净闻君子不党。其如祭酒亦党何。东宫怡然而笑曰。不图法乐之至于斯。俄而东宫下令。请主普光寺。仍知本寺上座事。笺辞不许。
净材赡学富。既弘经论。兼缀编章。杂心玄文三十卷。俱舍疏三十馀卷。金刚般若释文。太常博士褚亮为之序。法华缵述十卷。胜鬘。仁王般若。温室。盂兰盆。上下生。各出要缵。英华诗集十卷。吴王咨议刘孝孙为序。其馀著述。不尽录。十九年更崇翻译。诏下已谢病矣。时方六十有八。后莫悉所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83—666
【介绍】:
唐宜州华原人。令狐熙子。博涉文史,早岁知名。高祖武德初为起居舍人,迁秘书丞。时经籍散缺,德棻奏请购求天下遗书,不数年群书略备。太宗贞观中请修梁、陈、周、齐、隋五史,自领周史。高宗朝官弘文馆学士、太常卿。累迁国子祭酒。暮年著述尤勤,国家凡有修撰,无不参预。卒谥宪。有集。
德棻。宜州华原人。武德中官秘书丞。贞观中封彭城子。累除秘书少监。高宗朝迁国子祭酒。进爵为公。乾封元年卒。年八十四。谥曰宪。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85—682
【介绍】:
隋唐时道士。贝州宗城人,一作赵州赞皇人,字子真。少以至孝闻。隋炀帝大业中,师事王远知,度为道士,居嵩山逍遥谷二十余年,但服松叶饮水而已。唐高宗幸东都,因召见与语,敕有司于师正所居造崇唐观,前后赠诗,凡数十首。卒谥体玄先生。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92—672
【介绍】:
唐杭州新城人,字延族。许善心子。隋炀帝大业中举秀才。旋依李密为记室。唐初为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太宗贞观时由著作郎官至中书舍人,专掌诰命。高宗时为礼部尚书,与李义府等助高宗立武则天为后,擢侍中。又助武则天逐褚遂良,逼杀长孙无忌、上官仪等。高宗显庆中为中书令,与李义府同掌朝政。曾监修国史。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592—672
字延族,杭州新城(今浙江富阳西南)人。祖籍高阳(今属河北),世仕江左。隋大业中举秀才,为淮阳郡司法书佐。唐高祖武德初为秦王府学士。太宗贞观中,历著作郎、中书舍人、给事中、太子右庶子、中书侍郎等职,封高阳县男。高宗朝,授礼部尚书,历郑州刺史、卫尉卿、太子宾客,册拜侍中,进封郡公,迁中书令,改右相。咸亨三年(672)卒,赠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大都督,初谥缪,改曰恭。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自贞观后,敬宗监修国史,先后参与编撰《文馆词林》、《文思博要》、《瑶山玉彩》等书。然修史窜改专出己私,为世所讥。敬宗为太宗朝宫廷诗人,《新唐书·艺文志四》载《许敬宗文集》80卷(《旧唐书·经籍志下》作60卷),已佚。《全唐诗》存许敬宗诗28首,《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收诗19首,断句1。多为奉和应制之作。
敬宗字延族。杭州新城人。武德初补秦府学士。贞观时累除著作郎。封高阳县男。高宗朝为礼部尚书。册拜侍中。进封郡公。拜中书令太子少师同东西台三品。咸亨元年致仕。仍加特进。三年薨。年八十一。册赠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大都督。初谥谬。改字恭。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96—658,或597—659
【介绍】:
唐杭州钱塘人,一作阳翟人,字登善。褚亮子。太宗时历起居郎、谏议大夫,奏章数十上,多被采纳,累官至中书令。贞观二十三年,受遗诏辅政。高宗即位,封河南郡公,任尚书右仆射,世称“褚河南”。因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后,屡贬爱州刺史,以忧卒。工书法,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唐初四大书法家。有集及墨迹传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唐时郓州寿张人。九代同居。北齐及隋开皇中,王公已亲诣慰抚。唐太宗贞观中,敕加旌表。高宗麟德中封泰山还,幸其宅,问本末,公艺书“忍”字百余以进。高宗善之,命赐缣帛。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608—664
【介绍】:
唐陕州陕县人,字游韶。太宗贞观初擢进士第。召授弘文馆直学士,迁秘书郎、起居郎。高宗永徽初,历秘书少监,进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因谏高宗废皇后武则天,为则天所嫉恨。麟德元年,又以与废太子李忠合谋反武则天,下狱死。工诗,多应制奉和之作,诗风绮错婉媚,时号“上官体”。有集,佚。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约608—664
字游韶,陕州陕县(今河南陕县)人。隋末,其父为人所杀。时仪幼,藏匿获免,遂出家为僧,游情释典,尤精《三论》。博览经史,工于文词。贞观初,登进士第,太宗闻其名,召授弘文馆直学士,累迁秘书郎。太宗作诗,多命继和。不久,撰《晋书》成,转起居郎。高宗时,为秘书少监。龙朔二年(662),迁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位居宰相。曾为高宗草废武后诏,为武则天所忌恨。麟德元年(664),武后指使许敬宗构陷仪参与梁王李忠谋反事,下狱死。生平见《旧唐书》、《新唐书》本传。《旧唐书》本传云:“本以词彩自达,工于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显贵,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时人谓为‘上官体’。”又总结归纳六朝以来偶对之法,创“六对”、“八对”之说,于律诗之发展有所贡献。然其诗多应制奉和、粉饰升平之作,形式华美而内容空泛。原有集30卷,已佚。《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续拾》补12首。
唐诗汇评
上官仪(?—664),字游韶,陕州陕(今河南陕县)人。贞观初举进士,召授弘文馆直学士,累迁秘书郎。太宗每属文,遣仪视草,宴集未尝不预。高宗嗣位,迁秘书少监,龙朔二年,加银青光禄大夫、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麟德元年,坐梁王忠事下狱死。仪工五言诗,以绮错婉媚为本,时人多效之,谓为“上官体”。又总结六朝以来诗歌中对仗方法,创为“六对”、“八对”之说,对律诗形成有促进作用。有《上官仪集》三十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一卷。
仪字游韶。陜州陜人。幼度为沙门。贞观初举进士。授宏文馆直学士。累迁起居郎。高宗朝迁秘书少监。加银青光禄大夫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许敬宗诬与梁王忠谋逆。下狱死。中宗时追赠中书令秦州都督楚国公。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10—662
【介绍】:
唐扬州江都人。来护儿次子。举进士。太宗贞观中累擢通事舍人,迁中书舍人,与令狐德棻等撰《晋书》。高宗永徽中,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迁中书令、检校吏部尚书。因谏高宗立武后,为武后所恶,坐褚遂良事贬台州,徙庭州。突厥入寇,济拒之,不介胄赴敌,殁于阵。有集。
唐诗汇评
李义府(614—666),瀛州饶阳(今河北饶阳)人。贞观八年(634)对策擢第,补门下省典仪,寻除监察御史、太子舍人。高宗朝,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以赞立武昭仪为皇后,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迁中书令。怙武后之势,蓄邪黩货,稔恶嫉贤,而貌似温恭,故人谓“笑中有刀”,又谓之为“李猫”。龙朔三年,除名长流巂州,卒于流所。有《李义府集》四十卷,已佚。《全唐诗》存诗八首。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16—720
【介绍】:
唐道士。括州括苍人。字道元。自曾祖三代为道士。有摄养、占卜之术。少得家传,尤擅符箓。历高宗、则天、中宗朝五十年,往来山中,时被召入宫,尽礼问道。睿宗时拜鸿胪卿,封越国公。
法善。括州括苍人。自曾祖三代为道士。皆有摄养占卜之术。法善少传符录。尤能厌劾鬼神。高宗闻其名。徵诣京师。将加爵。固辞。求为道士。因留内道场。睿宗即位。称法善有冥助之力。先天二年拜鸿胪卿。封越国公。仍为道士京师景龙观。开元八年卒。年一百七岁。赠越州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