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隋朝
释慧云
释慧云
范阳人
十二出家。
游听为务。
年十八。
乘驴止于叔家。
叔睹其驴快。
将规害之。
适持刀往见。
东墙下黄衣人。
扬拳逆叱曰。
此道人方为通法大士
何敢害也。
叔惧告妇。
妇曰。
君心无刚。
正眼花所致耳。
闻已复往。
又见西墙下黄衣人
勿杀道人。
若杀大祸交及。
叔怖乃止。
明旦辞往姊家。
叔又持刀送之。
曰。
此路幽险。
故送度难。
在前行。
正在深阻叔在其后。
挥刀欲斫。
忽见姊夫在旁。
竟免加害。
都不知也。
开皇中
周流餐挹。
具瞻经论。
名高东夏荣冠一时。
后领徒五百来过叔氏。
叙见当衢阐化。
深惟昔衅。
乃奉绢十匹。
夫妻发露。
始知之。
乃为说法治断。
安然无恨。
常以此事戒诸门人曰。
吾昔不乘好物。
何事累人。
自预学徒必无华饰。
且得支身。
成诵于口也。
后不测其终。
陈宣帝时
东阳郡乌伤县双林大士傅弘者。
体权应道蹑嗣维摩
时或分身济度为任。
依止双林导化法俗。
或金色表于胸臆。
异香流于掌内。
或见身长丈馀臂过于膝。
脚长二尺指长六寸。
两目明亮重瞳外耀。
色貌端峙有大人之相。
梁高拨乱弘道偏意释门。
贞心感被来仪贤圣。
沙门宝志发迹金陵
然斯傅公双林明道。
时俗唱言莫知其位。
乃遣使赍书。
梁武曰。
双林树下当来解脱善慧大士
白国主救世菩萨。
今条上中下善。
希能受持。
其上善者。
略以虚怀为本。
不著为宗。
亡相为因。
涅槃为果。
其中善。
略以持身为本。
治国为宗。
天上人间果报安乐。
其下善。
略以护养众生。
闻之延住建业
乃居钟山定林寺
坐荫高松卧依盘石
四澈六旬天花甘露恒流于地。
帝后于华林园重云殿。
开般若题。
独设一榻。
拟与天旨对杨。
及玉辇升殿。
而公晏然箕坐。
宪司讥问。
但云法地无动。
若动则一切不安。
且知梁运将尽。
救悯兵灾。
乃然臂为炬冀攘来祸。
至陈太建元年夏中
于本州右胁而卧。
奄就升遐。
于时隆暑赫曦。
而身体温暖。
色貌敷愉光采鲜洁。
香气充满屈申如恒。
观者发心莫不惊叹。
遂合殓于岩中。
数旬之间香花散积。
后忽失其所在。
往者不见号慕转深。
悲恋之声恸噎山谷(陈仆射徐陵为碑铭见类文)。
僧灵干隋 ? — 612年一月二十九日
释灵干
姓李氏
金城狄道人
祖相封于上党
遂随封而迁焉。
年始十岁。
乐闻法要。
游寺观看情欣背俗。
亲弗违之。
年十四。
投邺京大庄严寺衍法师为弟子。
昼夜遵奉无怠寸阴。
每入讲堂想处天宫无异也。
十八覆讲华严十地。
初开宗本披会精求。
佥共怪焉。
又酬抗群锋无所踬碍。
众益欣美。
冠年受具专志毗尼而立性翘仰恭摄成节。
三业护持均持遮性。
周武法通废仁祠。
居家奉戒仪体无失。
隋开佛日。
有敕简入菩萨数中。
官给衣钵少林置馆。
虽蒙厚供而形同俗侣。
开皇三年
洛州净土寺方得落采。
出家标相自此繁兴。
有海玉法师
讲华严众。
四方追结用兴此典。
即于此众讲释华严
东夏众首咸共褒美。
开皇七年
因修起居道业夙闻。
遂蒙别敕令住兴善
译经證义沙门
至十七年遇疾闷绝。
惟心不冷未敢藏殡。
后醒述云。
初见两人手把文书户前而立曰。
官须见师。
俛仰之间乃与俱往。
状如乘空。
足无所涉。
到一大园。
七宝树林端严如画。
二人送达便辞而退。
独入园东西极目。
但见林地山池无非珍宝。
焜煌乱目不得正视。
树下花座或有人坐或无坐者。
忽闻人唤云。
灵干汝来此耶。
寻声就之。
慧远法师也。
礼讯问曰。
此为何所。
答是兜率陀天。
吾与僧休同生于此。
次吾南座上者。
休法师也。
与休形并非本身。
顶戴天冠衣以朱紫。
光伟绝世。
但语声似旧依然可识。
又谓曰。
汝与我诸弟子后皆生此矣。
因尔觉悟重增故业。
端然观行绝交人物。
仁寿三年举当寺任。
素非情望。
因复俯从。
其年奉敕。
送舍利于洛州
便置塔于汉王寺。
初建塔所屡放神光。
风起灯灭。
而通夕明亮不须灯照。
又感异香从风而至。
道俗通见。
四月八日下舍利时。
寺院之内树叶皆萎。
乌鸟悲叫。
及填平满还如常日。
汉王谅作镇晋阳
起塔王之本寺。
中使䞋赐什物。
然其善于世数。
机捷枢要辩注难加。
尝为献后述忏。
帝心增感歔欷连洏。
乃赐帛二百段。
用旌隆敬。
大业三年置大禅定。
有敕擢为道场上座
僧徒一盛匡救有叙至八年正月二十九日卒于寺房。
春秋七十有八。
幢盖道俗相与奔随。
乃火葬于终南之阴。
志奉华严
常依经本。
作莲华藏世界海观及弥勒天宫观
至于疾甚。
目精上视不与人对。
久之乃垂顾如常日。
沙门童真问疾因见是相。
曰。
向见青衣童子二人来召。
相逐而去。
至兜率天城外。
未得入宫。
若翘足举望。
则见城中宝树花盖。
若平立则无所见也。
旁侍疾者曰。
向举目者。
是其相矣。
曰。
若即往彼。
大遂本愿。
曰。
天乐非久终坠轮回。
莲华藏世界是所图也。
不久气绝须臾复还。
问何所见耶。
曰。
见大水遍满华如车轮。
坐其上所愿足矣。
寻尔便卒。
沙门灵辩。
即干之犹子也。
少小鞠育诲以义方。
携在道位还通大典。
今住胜光寺。
众议业行擢知纲任。
扬导华严擅名帝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