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魏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彭城人。刘牢之之姊。牢之为桓玄所害,常思报复。及何无忌与刘裕定谋,夜于屏风里草檄,母窥知而说以桓玄必败晋师必胜之理。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27—389
【介绍】:
东晋陈郡阳夏人,字石奴。谢安弟。初拜秘书郎。累迁尚书仆射。孝武帝太元八年,淝水之战中,以将军假节征讨大都督,赖侄玄、琰与刘牢之率兵力战,破前秦苻坚,迁尚书令,封南康郡公。上疏请复国学,普修乡校。性贪,聚敛无度,为时人所讥。卒谥襄。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98
【介绍】:
东晋太原晋阳人,字孝伯。王蕴子。起家佐著作郎。孝武帝太元十五年,以中书令都督五州诸军事,兖、青二州刺史,镇京口。安帝立,会稽王司马道子执政,宠信王国宝,恭数谏,为道子所忌。安帝隆安初,起兵讨国宝,道子杀国宝,乃罢兵。明年复起兵,号为讨王愉、司马尚之兄弟。其部将刘牢之为司马元显收买,击败恭,收送京师斩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02
【介绍】:
东晋琅邪人,字灵秀。世奉五斗米道。叔父泰以天师道聚众见杀,恩流亡海岛。时会稽王司马道子之子元显当权。安帝隆安三年,元显发浙东诸郡免奴为客者当兵,群情激忿,恩因聚众起事。攻上虞,陷会稽,吴中八郡一时响应,众至数十万。恩自号征东将军。寻为谢琰、刘牢之所破,逃入海岛。次年,再破馀姚、上虞。谢琰败死,朝廷大震。五年,从水路至京口,图取建康。东晋倾全力防守,恩入海至郁州,为刘裕所败。元兴元年,攻临海,为辛景所破,赴海自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02
【介绍】:
东晋颍川鄢陵人。庾亮孙。初拜侍中,孝武帝时,迁豫州刺史,镇历阳。安帝隆安初会稽王道子惮王恭、殷仲堪等擅兵,出王愉为江州,以为形援,楷以江州非险塞之地谏之,不听。隆安二年,遂结王恭等举兵反。诏使司马尚之讨之,楷单马败奔桓玄。玄用为武昌太守。惧玄必败又密结司马元显讨玄,谋泄被收。及桓玄举兵东下,刘牢之倒戈助玄,玄至京师,楷与元显均被杀。
全晋文
无忌,东海郯人,刘牢之甥,州辟从事,转太学博士,为东海王元显中尉,加广武将军,起兵讨桓玄,为辅国将军琅邪内史,桓玄平,进右将军豫州刺史,未之职,迁会稽内史,义熙二年迁江州刺史,封安城郡公,加散骑侍郎,进镇南将军,拒卢循别将徐道覆,战败握节死,赠侍中司空,谥曰忠肃。
全晋文·卷二十
歆,镇军将军荟之子,导之孙。历太子中庶子、司徒左长史。隆安初王恭举兵,假建武将军、吴国内史,寻背恭,为刘牢之所败,亡走不知所在。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人。刘牢之部将。尝佐牢之与桓玄争权。曾任广陵相,后为宁朔将军。安帝隆安四年、五年,两次镇压孙恩农民军,军败被俘。
君主 | 庙号 | 谥号 | 年号 | 统治时间 | 注 |
---|---|---|---|---|---|
桓玄 | 永始 | 403年十二月—404年五月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69—404
【介绍】:
名一作灵宝。东晋谯国龙亢人,字敬道。桓温子。袭爵南郡公。初拜太子洗马。出补义兴太守。安帝隆安二年,兖州刺史王恭、荆州刺史殷仲堪起兵,玄应之。恭为其部将刘牢之所杀,诏以玄为江州刺史。明年,朝廷用离间计,加玄都督荆州四郡,使击杀殷仲堪、杨佺期,据有荆雍,领荆、江二州刺史,都督荆、司等八州。玄于是树用心腹,兵马日盛。安帝元兴初,会稽王世子司马元显领兵讨伐桓玄,玄率军东下,攻入建康,杀司马道子父子,执掌朝政。二年称帝,国号楚。三年,刘裕、刘毅在京口起兵讨之,玄兵败西逃,为益州兵所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371—415
【介绍】:
东晋末彭城人,字万寿。刘牢之子。起家王恭前军参军,袭恭败之。为司马元显咨议参军。谋袭桓玄不成,奔慕容德。刘裕平京口,召还,为辅国将军、晋陵太守,封武冈县男,从裕伐慕容超,大胜。晋安帝义熙十一年,进号右将军。司马道赐谋反,被杀。
全晋文
敬宣字万寿,彭城人,镇北将军牢之子,太元末为王恭前军参军,又参会稽世子元显征虏军事,隆安初以平王恭功加宁朔将军,寻破孙恩,加临淮太守,迁后军从事中郎,进辅国将军,元兴中,桓玄内逼,奔姚兴,又奔慕容德,还为晋陵太守,袭父爵武冈县男,迁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安帝反正,自表解职,寻除冠军将军、宣城内史、襄城太守,以伐蜀无功免官,寻从征慕容超,又拒卢循,迁使持节督马头淮西诸军郡事、镇蛮护军、淮南安丰二郡太守、梁国内史,转左卫将军,加散骑常侍,出为使持节督北青州军郡事、征虏将军、北青州刺史,领清河太守,寻领冀州刺史,进右将军,义熙十一年,为其下王猛子所杀。(案,敬宣《宋书》有传,今宜列晋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