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僧慧忠” 相关资源
人物库
僧利涉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六 护教科(二)
西域人
婆罗门种姓也。
蚤年结侣。
捋游震旦。
玄奘三藏
方东反。
遇诸金梭岭。
而获师事焉。
遂为门高弟。
宏放冲达
中宗尤器重之。
朝野士贵。
莫不愿交。
开元中
讲华严于安国寺
四众奔拥。
无容膝地。
檀施云委。
而忮求者颇侧目。
时有大理评事总校韦打。
上言。
释道二教。
蠹政久矣。
臣乞与较所学。
若果优长。
则国家存之。
何不可者。
诏三教各选百人。
集内殿辨论。
定其胜负。
于是玎先升高座。
唱所问难。
道士叶静能
沙门思明
皆屈挫。
次升座。
辞指注射。
往复数百千转。
而端绪条畅。
彼常不足。
而此常有馀。
旁观为之骇汗。
乃从容问玎曰。
子先升座。
岂非主耶。
然则主人何姓。
以儒则姓孔。
以道则姓李。
以佛则姓释。
如是则子其姓孔矣。
玎曰。
姓韦
即于座长哦曰。
我之佛法是无为。
何故今朝得有韦。
无韦始得三数载。
不知此复是何韦。
待卫百僚。
闻之悚然。
上因忆韦后事。
遽变色曰。
玎是庶人族。
辄敢轻蔑祖教。
淩𨏦释门哉。
玎惧下殿。
俯伏待罪。
叩头言。
臣非庶人族属。
上怒终不解。
诏贬象州
号明教大师
助钱帛。
明教寺以彰其能。
后以小罪。
谪居汉东
南阳龙兴寺
慧忠国师以山野进见。
识之曰。
汝将来当以道德。
为天子模范。
勉之。
非吾辈敢比也。
且遗之衣物。
其藻监类此。
著立法幢论一卷行世。
大历中
西明寺翻经沙门圆照
为作传成十卷。
则其美言懿行之富。
可知。
僧法钦唐 714 — 792
释法钦
俗姓朱氏
吴郡昆山人也。
门地儒雅祖考皆达玄儒。
而傲睨林薮不仕。
托孕母管氏忽梦莲华生于庭际。
因折一房系于衣裳。
既而觉已便恶荤膻。
及迄诞弥岁在于髻辫。
则好为佛事。
立性温柔雅好高尚。
服勤经史便从乡举。
年二十有八俶装赴京师路由丹徒
因遇鹤林素禅师
默识玄鉴知有异操。
乃谓之曰。
观子神府温粹几乎生知。
若能出家必会如来知见。
闻悟识本心。
素乃躬为剃发。
谓门人法曰。
此子异日大兴吾教与人为师。
寻登坛纳戒。
鍊行安禅。
领径直之一言。
越周旋之三学
自此辞素南征。
素曰。
汝乘流而行逢径即止。
后到临安
视东北之高峦。
乃天目之分径。
偶问樵子。
言是径山
遂谋挂锡于此。
见苫盖覆罝网屑近而宴居介然而坐。
时雨雪方霁旁无烟火。
猎者至将取其物。
颇甚惊异叹嗟。
皆焚网折弓而知止杀焉。
下山募人营小室请居之。
近山居前。
临海吴贞舍别墅以资之。
自兹盛化参学者众。
代宗武皇帝大历三年戊申岁二月下诏曰。
朕闻江左有蕴道禅人。
德性冰霜净行林野。
朕虚心瞻企渴仰悬悬。
有感必通国亦大庆。
愿和尚远降中天尽朕归向。
不违力应物见形。
今遣内侍黄凤宣旨。
特到诏迎速副朕心。
春暄师得安否。
遣此不多及。
敕令本州供送。
凡到州县开净院安置。
官吏不许谒见疲师心力。
弟子不算多少听其随侍。
帝见郑重咨问法要。
供施勤至。
司徒杨绾笃情道枢行出人表。
一见于众。
退而叹曰。
此实方外之高士也。
难得而名焉。
帝累赐以缣缯陈设御馔。
皆拒而不受。
止布衣蔬食。
悉令弟子分卫。
唯用陶器行。
少欲知足无以俦比。
帝闻之更加仰重。
南阳忠禅师曰。
欲锡钦一名。
手诏赐号国一焉
德宗贞元五年遣使赍玺书宣劳并庆赐丰厚。
钦之在京及回浙。
令仆公王节制州邑
名贤执弟子礼者。
相国崔涣裴晋公度第五琦陈少游等。
自淮而南妇人礼乞。
号皆目之为功德山焉。
六年州牧王颜请出州治龙兴寺净院安置。
婉避韩滉之废毁山房也。
八年壬申十二月示疾。
说法而长逝。
报龄七十九。
法腊五十。
德宗赐谥曰大觉
弟子崇惠禅师
大禄颜禅师
参学范阳杏山悟禅师
清阳广敷禅师
于时奉葬礼者。
子实相常觉等。
以全身起塔于龙兴净院。
在山猛兽鸷鸟驯狎。
有白兔二跪于杖屦之间。
又尝养一鸡不食生类。
随之若影不游他所。
及其入长安长鸣三日而绝。
今鸡冢在山之
形貌魁岸身裁七尺骨法奇异。
今塔中塑师之貌凭几犹生焉。
杭之钱氏为国。
天复壬戌中叛徒许思作乱。
兵士杂宣城之卒发此塔。
谓其中有宝货。
见二瓮上下合藏肉形全在而发长覆面。
兵士合瓮而去。
刺史王颜撰碑述德。
比部郎中崔元翰湖州刺史崔玄亮故相李吉甫丘丹
各有碑碣焉。
释道坚唐 735 — 807
襄州慈恩寺释道坚
姓王氏
丹阳人也。
初发心于牛头山慧忠禅祖。
大历元年栖隐池州南泉山。
后诣襄汉泊慈恩寺
元和初载相国燕公镇于汉南
深相钦重。
问道周勤。
施供繁沓。
遂于凤林关外造寺请居。
二年示灭。
春秋七十三云。
释惠涉中唐 741 — 822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六 传宗科(四)
会稽谢氏子。
晋大傅安裔孙。
大历初
金陵庄严寺
牛头山忠禅师
语合许入室。
悉倾法蕴。
谢世。
踵武化风。
如是迄五十年。
长庆二年终。
寿八十二。
门弟子惟宴等。
建塔寺之西北。
勒铭纪德。
僧清江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会稽(今浙江绍兴)人。
诗僧
幼出家,代宗大历初杭州华严寺,师华严宗僧人守真
越州开元寺后,又从昙一学《四分律》。
大历八年(773)南阳慧忠习禅观。
大历贞元间以能诗闻名于江南,与诗人皎然齐名,时称会稽二清
与当时诗人交往频繁。
晚年住襄州辨觉寺,约卒于宪宗元和间
宋高僧》卷十五有传,另参《唐才子传》卷三。
其诗多送别赠答及行旅抒怀之作。
全唐诗》存诗1卷。
僧遗则中唐 773 — 83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3—830 【介绍】: 唐僧。
长安人俗姓长孙
善属文,能诗,工草书。
雅耽经史,尤乐佛书。
出家从牛头山慧忠,后居天台山佛窟岩,传其道者号为佛窟学
有《无生等义》及诗文等。
释遗则
俗氏长孙。
京兆长安人也。
祖冽鄂州司马
考利涉隐居金陵
则弱不杂俗。
恬恬终日而无所营。
始从张怀瓘学草书。
独尽笔妙。
雅耽经史尤乐佛书。
以为得吾心。
一朝捐家业从牛头山慧忠
忠所谓牛头六祖也。
天竺达磨以释氏心要至。
传其道者曹溪嵩山秀。
学能者谓之南宗学
学秀者谓之北宗学
而信祖又以其道传慧融。
融得之居牛头山
弟子以传授
由是达磨心法有牛头学。
则既传忠之道。
精观久之。
以为天地无物也。
我无物也。
虽无物未尝无物也。
此则圣人如影百姓如梦孰为死生哉。
至人以是能独照。
能为万物主。
吾知之矣。
遂南游天台至佛窟岩盖薜荔荐落叶而尸居。
饮山流饭木实而充虚。
虎豹以为宾。
麋鹿以为徒。
兀然如枯。
其后剫木者见之转相告。
有慕其道者曰。
道者未有弟子。
相率为筑室。
图佛安僧。
蔚为精舍焉。
故元和已来传则道者
又自以为佛窟学
佛窟之号自则始也。
一坐四十年。
大官名侯赍书问讯檀舍。
则未尝有报谢。
礼拜者未尝而作起。
时岁在庚戌。
季夏十有三日。
召弟子曰。
汝其勉之。
至十五日夜遂坐殁。
是夜山下人闻若山崩。
旦望之则䌽云翔泊于岩上。
父老皆泣曰。
师死矣。
已而视之果然。
凡则二十岁为僧腊。
五十有八而终。
善属文。
始授道于钟山
序集融祖师文三卷。
宝志释题二十四章。
南游傅大士遗风序。
又无生等义。
凡所著述辞理粲然。
其他歌诗数十篇皆行于世。
则元居瀑布泉西佛窟本院建龛塔。
会昌中例毁之。
其院为道门所有。
开元寺僧正法光
咸通乙酉岁
遂徙碑于今所。
河南尹韩又伪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