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傅大士陈朝 497 — 56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97—569
【介绍】: 南朝陈僧。
东阳乌伤人名翕一名弘字元风
年二十四,弃妻子,舍第宅,于松下建双林寺以居。
习禅宗,精研释典,通晓经论。
梁武帝中大通中迎入都,住同泰寺,迁钟山定林寺,从学者甚众。
尝讲经于华林园之重云、寿光诸殿,屡现异相。
陈,宣帝时卒,徐陵为之撰碑。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庾信北周 513 — 58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3—581
【介绍】: 北周南阳新野人字子山
庾肩吾子。
文藻绮艳,与徐陵齐名,时称徐庾体
起家湘东常侍,累官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
侯景建康江陵奉使西魏,被留不返。
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入周,封临清县
明帝武帝皆好文学,并恩礼之。
累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世称庾开府
官至司宗中大夫,以疾去职。
其《哀江南赋》为思恋故土之传世名篇。
有《庾子山》辑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徐孝克南北朝末隋初 527 — 59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27—599
【介绍】: 东海郯人
徐陵弟。
性至孝,博览经史,有口辩,能谈玄理。
梁武帝太清初太学博士起家。
侯景之乱岁饥,无以养母,乃与媒者谋,遣嫁其妻臧氏与侯景将孔景行,以所得谷帛供养其母。
己落发为僧,乞食以补供给。
后景行死,复还俗,与妻复为夫妇。
入陈,累迁国子祭酒
陈亡入长安,母欲思粳米为粥不能得。
母亡,孝克遂终身不食粳米。
文帝开皇中侍东宫讲《礼传》。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徐俭陈朝 ? — 58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88
【介绍】: 名或作众或报。
南朝陈东海郯人
徐陵子。
勤学有志操,梁武帝太清初,起家豫章王行参军
侯景乱起,携老幼避江陵元帝召为尚书金部郎中
入陈,累迁中书侍郎
欧阳纥兵败,拜为兼中书通事舍人
陈后主立,迁寻阳内史,为政严明。
袭封建昌侯,入为御史中丞
公平无所阿附,敢于弹劾权要,得后主信任。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徐仪陈朝 ? — 60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08
【介绍】: 南朝陈东海郯人
徐陵子。
少聪明机警,善《周易》,举高第,为秘书郎,出为乌伤
陈后主祯明初尚书殿中郎东宫学士
陈亡入,隐于钱塘赭山。
炀帝召为学士,除著作郎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徐份陈朝 549 — 57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9—570
【介绍】: 南朝陈东海郯人
徐陵子。
少有父风,九岁作《梦赋》。
初为秘书郎,累迁海盐,以政绩入为太子洗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虞世南隋末唐初 558 — 63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58—638
【介绍】: 越州馀姚人字伯施
虞世基弟。
受学顾野王十余年,精思不懈。
文章婉缛,得徐陵之意。
又从王羲之七世孙僧智永羲之书法,妙得其体,由是声名籍甚,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书家。
起居舍人
太宗时弘文馆学士,与房玄龄对掌文翰。
秘书监,封永兴县人称虞永兴
太宗重其博识,每机务之隙,引之谈论,世南必存规讽,多所补益。
太宗尝称世南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
卒谥文懿
有《北堂书钞》及文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558—638
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余姚)人。
排行七
文章婉缛类徐陵
建安王法曹参军
,任秘书郎起居舍人等职。
入唐,历官秦府参军弘文馆学士太子中舍人著作郎秘书监等职。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
尝学书于浮屠智永,得其法,与欧阳询齐名,并称“欧虞”。
曾劝太宗毋为宫体诗,而其诗除《咏蝉》等少量有兴寄、边塞诗较刚健外,其余多为应制、奉和、侍宴之作,文辞典丽,内容则比较空泛。
原集早佚,《全唐诗》存虞世南诗1卷。
唐诗汇评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余姚)人。
少受学于顾野王
为文祖述徐陵以为类己;又师沙门智永书,妙得其体,故声名籍甚。
,为建安王法曹参军
,官秘书郎起居舍人
隋亡,为窦建德黄门侍郎
李世民建德,引为秦王参军,转记室,掌文翰。
贞观中,转著作郎秘书少监秘书监封永兴县公
太宗有失,世南必犯颜谏,甚得亲礼,谓世南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
编有《北堂书钞》一百六十卷,今存;著《虞世南集》三十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一卷。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旧唐书本传
世南)善属文,常祖述徐陵亦言世南得己之意。
……陈灭,与世基同入长安,俱有重名,时人方之二陆。
《唐诗品》
虞监师资野王,嗜慕徐,庾。
髫卯之年,婉缛已著;琨玙之美,绮藻并丰。
虽隋皇忌人之主,贞观睿圣之朝,然而善始之爱,身存乱国,准伦之誉,竟列名臣,骈美二陆,不信知言矣乎?
其诗在隋则洗濯浮夸,兴寄巳远;在唐则藻思萦纡,不乏雅道。
殆所谓圆融整丽,四德具存,治世之音,先人而兴者也。
至如“横空一鸟度,照水百花燃”、“开霜后翠,梅动雪前香”,天然秀颖,不烦痕削。
又《长春宫应令》云“民瘼谅斯求”,《江都应诏》云“顺动悦来苏”,其视宫体之规,同归雅正。
石渠、东观之思,自非圣主,何能扬休下后世哉!
《诗源辨体》
武德贞观间太宗虞世南魏徵诸公五言,声尽入律,语多绮靡,即梁、陈旧习也。
……按《唐书》:“世南文章婉缛,慕徐陵
太宗尝作宫体诗,使赓和。
世南门:‘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臣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不也奉诏。
’帝曰:‘朕试卿耳。
’后帝为诗一篇,述古兴亡,既而叹曰:‘钟子期死,伯牙不复鼓琴,朕此诗何所示耶?
’敕褚遂良即其灵座焚之。
”今观世南诗,犹不免绮靡之习,何也?
世南虽知宫体妖艳之语为非正,而绮靡之弊则沿陈、隋旧习而弗知耳。
世南所慕徐陵,而谓之雅正,可手?
至如《出塞》、《从军》、《饮马》、《结客》及魏徵《出关》等篇,声气稍雄,与王褒薛道衡诸作相上下,此唐音之始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褚亮隋末唐初 560 — 64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杭州钱塘人,其先居阳翟字希明
褚玠子。
少博览图史,能诗。
年十八,为南朝陈仆射徐陵陈后主称赏,擢尚书殿中侍郎
隋时太常博士,坐事贬。
入唐,授秦王府文学
太宗贞观中累迁散骑常侍封阳翟县侯,为文学馆“十八学士”之一。
致仕归,卒年八十八。
谥康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560—647
字希明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祖籍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州)
幼聪敏,好学善属文。
18岁访徐陵,商榷文章,深为惊异。
陈后主闻而召见,累迁为尚书殿中侍郎
,为东宫学士,迁太常博士
归唐,初授秦王文学,预文学馆十八学士之列。
太子舍人太子中允
贞观中,为弘文馆学士,迁散骑常侍进封阳翟县侯
卒,赠太常卿谥曰康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
太宗朝宫廷诗人,与虞世南齐名。
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褚亮集》20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续拾》补题1则。
唐诗汇评
褚亮560-647),字希明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县)人。
幼警敏能诗,江总等服其工。
,为尚书殿中侍郎
,大业中太常博士,坐与杨玄感善,贬西海郡司户
薛举僭号陇西,以黄门侍郎
灭,从秦王李世民还京,授秦王府文学,为十八学士之一。
贞观中,累迁员外散骑常侍封阳翟县侯,致仕,终老于家。
有《褚亮集》二十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一卷,其中杂有在隋之作。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旧唐书本传
幼聪敏,好学善属文,博览无所不至,经目必记于心。
喜游名贤,尤善谈论。
年十八,诣陈仆射徐陵与商榷文章,深异之。
陈后主闻而召见,使赋诗,江总及诸辞人在坐,莫不推善。
陈叔达隋末唐初 573 — 63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35
【介绍】: 唐人字子聪
南朝陈宣帝第十六子。
封义阳王,历侍中丹阳尹都官尚书
入隋久不得官。
炀帝大业中内史舍人,出为绛郡通守
李渊起兵,叔达以郡降,授丞相府主簿,掌机秘。
入唐,授黄门侍郎、拜侍中封江国公
太宗贞观初,累擢礼部尚书
卒谥忠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35
字子聪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人。
陈宣帝陈顼第十六子。
在陈封义阳王
十余岁侍宴,赋诗十韵,援笔便就,徐陵甚奇之。
都官尚书
隋大业中,授内史舍人,出为绛郡通守
归唐,授丞相府主簿
高祖武德中,进黄门侍郎,判纳言,拜侍中封江国公
太宗贞观中,拜礼部尚书
九年(635)卒,谥曰缪
后赠户部尚书改谥曰忠
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叔达太宗朝宫廷诗人,与王绩有交往。
新唐书·艺文志四》载文集15卷(《旧唐书·经籍志下》作5卷,疑误),已佚。
全唐诗》存其诗10首,《全唐诗续拾》补收诗1首。
唐诗汇评
陈叔达(约573—635〕,字子聪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人。
陈宣帝第十七子,封义阳王,官丹阳尹
年十馀岁,尝侍宴赋十韵诗,援笔而成,徐陵奇之。
,为内史舍人绛郡通守
唐高祖起兵,叔达以郡降,授丞相府主簿,掌机密
武德初,授黄门侍郎,判纳言封江国公
贞观中,官至礼部尚书,卒。
有《陈叔达集》十五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九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杜甫唐 712年2月12日 — 77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2—770
【介绍】: 河南巩县人,祖籍襄阳字子美自称杜陵布衣又称少陵野老
杜审言孙。
初举进士不第,遂事漫游。
后居困长安十年,以献《三大礼赋》,待制集贤院
安禄山乱起,凤翔上谒肃宗,拜左拾遗
从还京师,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
弃官客秦州同谷,移家成都,营草堂于浣花溪世称浣花草堂
后依节度使严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代宗大历中,携家出蜀,客居耒阳,一夕病卒于湘江舟中。
工诗歌,与李白齐名,并称李杜。
后人又称其为诗圣,称其诗为“诗史”。
名篇甚多,为世传诵。
有《杜工部》。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12—770
字子美排行二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
其十三世祖杜预,乃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北)人,故杜甫自称“杜陵布衣”,即指其郡望。
十世祖杜逊,东晋时南迁襄阳(今湖北襄樊),故或称襄阳杜甫,乃指其祖籍。
杜甫一度曾居长安城少陵附近,故又尝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其祖父审言武后时膳部员外郎,于初唐五言律诗之形成曾起积极作用。
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之家,其一生正值唐朝由盛而衰之转变时期,安史之乱乃此转变之关键,杜甫一生经历与创作,与其时代之兴衰密切相联。
青年时代正值玄宗开元全盛时期,经过前后三次、历时十年之漫游生活。
开元二十三年(735),举进士,不第。
天宝六载(747)玄宗“诏天下,有一艺,诣毂下”。
杜甫应是届制举,又落第。
十载,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命待制集贤院
十四载十月,始授河西,不受,旋改右卫府兵曹参军
十一月安史乱发,次年六月玄宗奔蜀,长安陷落。
杜甫亦陷其中。
七月太子李亨即位灵武改元至德
肃宗至德二载(757)四月杜甫奔赴行在凤翔,授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
乾元元年(758)六月,贬华州司功参军
次年七月弃官,由华州秦州(今甘肃天水)同谷(今甘肃成县)年底成都,于西郊建草堂,生活相对安定
代宗宝应元年(762)因避乱又漂泊梓州(今四川三台)阆州(今四川阆中)
广德二年(764)重返成都剑南节度使严武杜甫节度使署中参谋,又荐为检校工部员外郎
又称杜工部
永泰元年(765)夏春之交,离成都,至夔州(今重庆奉节),在夔州2年,作诗430多首。
大历三年(768)正月,出峡,抵湖北江陵,又转公安岳阳
辗转漂泊于江湘之间。
大历五年冬,诗人病死于由长沙岳阳之小舟中。
生平详见元稹撰《杜工部墓系铭》,新、旧《唐书》本传。
年谱多家,其中以蔡兴宗、鲁訔、蔡梦弼、单复所编年谱及黄鹤所撰《年谱辨疑》影响较大。
近人闻一多少陵先生年谱会笺》考订颇详,可参考。
杜甫现存诗歌1440余首。
宋人王洙所编《杜工部》20卷,为今存之最早版本。
其诗歌乃围绕诗人所处时代环境与自身遭际而创作。
其“浑涵汪茫,千汇万状”之诗歌内容,反映当时社会面貌全面深刻,故后人誉之为“诗史”。
在诗歌艺术方面,杜甫承继前贤,勤于探索,刻意求工,无体不精,形成其“沉郁顿挫”,“律切精深”之艺术风格。
元稹称杜诗:“上薄风雅,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杜工部墓系铭》)故杜甫之于唐诗,具有集前代之大成,开后世之先路之作用,影响至大。
对杜诗之整理编纂、系年、分类、评点、注释、研究,历代学者用力至勤。
迄清以前之专门著述,今存者尚有200种左右。
版刻流传最广泛者,有钱谦益《杜诗笺注》,仇兆鳌杜诗详注》、杨伦《杜诗镜铨》等。
辛亥后近人之有关专著,亦达200余种之多。
全唐诗》编为19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2首,断句4。
唐诗汇评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杜陵布衣少陵野老
原籍襄阳(今湖北襄樊),自曾祖居巩(今河南巩县)
早年漫游吴越
进士落第,复游齐赵。
天宝三载结识李白,同游梁宋、齐鲁
五载,入长安,应试落第,遂居留长安,进《三大礼赋》,又投诗干谒权贵,十五载,始得授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安史叛军陷两京,被俘困长安
至德二载夏,间道奔肃宗行在凤翔,授左拾遗,上疏救房琯
乾元元年,出为华州司功参军
二年弃官经秦州同谷,至成都,营草堂寓居。
宝应元年蜀乱,流亡梓、阆诸州。
广德二年成都
严武剑南西川节度,荐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卒,蜀中乱,离成都经云安至夔州
大历三年正月出峡,经江陕、公安漂泊至湖南,转徙于、衡诸州间。
五年冬,病卒。
在我国古代诗史上,杜甫是“集大成”者,被誉为“诗圣”,其诗被誉为“诗史”,与李白并称“李杜”,对后世影响十分深远。
有《杜甫集》六十卷,已佚。
大历中樊晃集其诗编为《小集》六卷,亦佚。
北宋王洙重编《杜工部》二十卷、补遗一卷行世,为后世各种杜集祖本。
全唐诗》编诗十九卷。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元稹《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
唐兴官学大振,历世之文,能者互出。
而又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
由是而后,文体之变极焉。
然而莫不好古者遗近,务华者去实,效齐梁则不逮于魏晋
工乐府则力屈于五言,律切则骨格不存,闲暇则纤秾莫备。
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
使仲尼考锻其旨要,尚不知贵,其多乎哉!
苟以为能所不能,无可无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
余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辅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辞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
杜逢禄山之难。
流离陇蜀,毕陈于诗,推见至隐,殆无遗事,故当时号为“诗史”。
唐兴,诗人承陈隋风流,浮靡相矜。
宋之问沈佺期等,研揣声音,浮切不差,而号律诗,竞相沿袭。
开元间,稍裁以雅正。
然恃华者质反,好丽者壮违;人得一概,皆自名所长。
,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
他人不足,乃厌徐,残膏剩馥,沾丐后人多矣。
元稹谓“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
昌黎韩愈于文章慎许可,至歌诗独推曰:“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
”诚可信云。
孙仅《读杜工部诗集序》
公之诗,支而为六家:孟郊得其气焰,张籍得其简丽,姚合得其清雅,贾岛得其奇僻,杜牧薛能得其豪键,陆龟蒙得其瞻博,皆出公之奇偏尔,尚轩轩然自号一家,赫世煊俗。
后人师拟之不暇,矧之乎?
风骚而下,唐而上,一人而已。
是知唐之言诗,公之馀波及尔。
苏轼《王定国诗集叙》
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
黄庭坚《大雅堂记》
子美诗妙处乃在无意于文。
夫无意而意已至,非广之以《国风》《雅》《颂》,深之以《离骚》《九歌》,安能咀嚼其意味,闯然入其门耶?
故使后生辈自求之,则得之深矣。
秦观《韩愈论》
杜子美之于诗,实积众家之长,适其时而已。
苏武李陵之诗,长于高妙;曹植刘公干之诗,长于豪逸;陶潜阮籍之诗,长于冲淡;谢灵运鲍照之诗,长于峻洁;徐陵庾信之诗,长于藻丽,于是杜子美者,穷高妙之格,极豪逸之气,包冲淡之趣,兼峻洁之姿,备藻丽之态,而诸家之作所不及焉。
然不集诸家之长,杜氏亦不能独至于斯也,岂非适当其时故耶?
……孔子,圣之时者也,孔子之谓“集大成”。
呜呼,杜氏,韩氏亦集诗文之大成者与!
诗欲其好,则不能好矣。
王介甫以工,苏子瞻以新,黄鲁直以奇,而子美之诗,奇常、工易、新陈莫不好也。
《潜溪诗眼》
老杜诗,凡一篇皆工拙相半,古人文章类如此。
皆拙固无取,使其皆工,则峭急而无古气,如李贺之流是也。
然后世学者。
当先学其工者,椭神气骨皆在于此。
王介甫只知巧语之为诗,而不知拙语亦诗也;山谷只知奇语之为诗,而不知常语亦诗也。
欧阳公诗专以快意为主,苏端明诗专以刻意为工,李义山诗只知有金玉龙凤,杜牧之诗只知有绮罗脂粉,李长吉诗只知有花草蜂蝶,而不知世间一切皆诗也。
杜子美则不然:在山林则山林,在廊庙则廊庙,遇巧则巧,遇拙则拙,遇奇则奇,遇俗则俗,或放或收,或新或旧,一切物、一切事、一切意,无非诗者,故曰“吟多意有馀”,又曰“诗尽人间兴”,诚哉是言”!
子美诗奄有古今。
学者能识国风、骚人之旨,然后知子美用意处;识汉魏诗,然后知子美遣词处。
《遁斋闲览》
或问王荆公云:编四家诗,以杜甫为第一,李白为第四,岂之才格词致不逮也?
公曰:之歌诗,豪放飘逸,人固莫及,然其格止于此而已,不知变也。
至于,则悲欢穷泰,发敛抑扬,疾徐纵横,无施不可。
故其诗有平淡简易者,有绵丽精确者,有严重威武若三军之帅者,有奋迅驰骤若泛驾之马者,有淡泊闲静若山谷隐士者,有风流蕴藉若贵介公子者。
盖其诗绪密而思深,观者苟不能臻其阃奥,未易识其妙处,夫岂浅近者所能窥哉!
所以光掩前人而后来无继也。
山谷云,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
少陵诗宪章汉魏,而取材于六朝
至其自得之妙,则前辈所谓集大成者也。
李、杜二公,正不当优劣。
太白有一二妙处,子美不能道;子美有一二妙处,太白不能作,子美不能为太白之飘逸,太白不能为子美之沉郁。
大抵老杜集,成都时诗胜似关辅时,夔州时诗胜似成都时,而湖南时诗又胜似夔州时,一节高一节,愈老愈剥落也。
杨维桢《李仲虞诗序》
观杜者不唯见其律,而有见其骚者焉;不唯见其骚,而有见其雅者焉;不唯见其骚与雅也,而有见其史者焉。此杜诗之全也。
蜀郡虞集云:杜公之诗,冲远浑厚,上薄风雅,下凌沈、、每篇之中有句法章法,截乎不可紊;至于以正为变,以变为正,妙用无方,如行云流水,切无定质,出于精微,夺乎天造,是大难以形器求矣。
公之忠愤激切、爱君忧国之心,一系于诗,故常因是而为之说曰:《三百篇》,经也;杜诗,史也。
“诗史”之名,指事实耳,不与经对言也;然风雅绝响之后,唯杜公得之,则史而能经也,学工部则无往而不在也。
杜子美诗诸体皆有绝妙者,独绝句本无所解。
少陵故多变态,其诗有深句,有雄句,有老句,有秀句,有丽句,有险句,有累句。
后世别为“大家”,特高于盛唐者,以其有深句,雄句、老句也;而终不失为盛唐者,以其有秀句、丽句也。
轻浅子弟往往有薄之者,则以其有险句、拙句、累句也。
不知其愈险愈老,正是此老独得处,故不足难之;独拙、累之句,我不能掩瑕。
虽然,更千百世无能胜之者何?
要曰:无露句耳。
盛唐一味秀丽雄浑。
杜则精粗、巨细、巧拙、新陈、险易、浅深、浓淡、肥瘦靡不毕具,参其格调,实与盛唐大别,其能会萃前人在此,滥觞后世亦在此。
且言理近经,叙事兼史,尤诗家绝睹。
太白笔力变化,极于歌行;少陵笔力变化,极于近体。
李变化在调与词,杜变化在意与格。
然歌行无常矱,易于错综;近体有定规,难于仲缩。
调词超逸,骤如骇耳,索之易穷;意格精深,始若无奇,绎之难尽,此其稍不同者也。
大概杜有三难:极盛难继,首创难工,遘衰难挽。
子建以至太白,诗家能事都尽,杜后起,集其大成,一也;排律近体,前人未备,伐山道源,为百世师,二也;开元既往,大历继兴,砥柱其间,唐以复振,三也。
杜子美之胜人者有二:思人所不能思,道人所不敢道,以意胜也;数百言不觉其繁,三数语不觉其简,所谓“御众如御寡”、“擒贼必擒王”,以力胜也。
五七古诗,雄视一世,奇正雅俗,称题而出,各尽所长,是谓武库。
五七律诗,他人每以情景相和而成,本色不足者往往景饶情乏,子美直摅本怀,借景入情,点熔成相,最为老手,然多径意一往,潦倒太甚,色泽未工,大都雄于古者每不屑屑于律故。
故用材实难,古人小物必勤,良有以也。
李维桢《雷起部诗选序》
昔人云诗至子美集大成,不为四言,不用乐府旧题。
虽唐调时露,而能得风雅遗意。
七言歌行扩汉魏而大之。
沉郁瑰琦,巨丽超逸。
五言律体裁明密,规模宏远,比耦精严,音节调畅;七言律称是。
至于长律,阖辟驰骤,变化错综,未可端倪,冠绝占今矣。
少陵七律与诸家异者有五:篇制多,一也;一题数首不尽,二也;好作拗体,三也;诗料无所不入,四也;好自标榜,即以诗入诗,五也。
此皆诸家所无,其他作法之变,更难尽数。
《诗源辨体》
或问:子美五七言律较盛唐诸公何如?
曰:盛唐诸公唯在兴趣,故体多浑圆,语多活泼;若子美则以意为主,以独造为宗,故体多严整,语多沉着耳。
此各自为胜,未可以优劣论也。
宋明以来,诗人学杜子美者多矣。
予谓退之得杜神,子瞻得杜气,鲁直得杜意,献吉得杜体,郑继之得杜骨。
它如李义山陈无己陆务观袁海叟辈、又其次也;陈简斋最下。
《杜诗详注凡例》
元微之作序铭,盛称其所作,谓“自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
王介甫选四家诗,独以杜居第一。
秦少游则推为孔子大成,郑尚明则推为周公制作,黄鲁直则推为诗中之史,罗景纶则推为诗中之经,杨诚斋则推为诗中之圣,王元美则推为诗中之神,诸家无不崇奉师法。
宋惟杨大年不服杜,诋为村夫子,亦其所见者浅。
至嘉隆间,突有王慎中郑继之郭子章诸人,严驳杜诗,几令身无完肤,真少陵蟊贼也。
杨用修则抑扬参半,亦非深知少陵者。
诗有以涩为妙者,少陵诗中有此味,宜进此一解。
涩对滑看,如碾玉为山,终不如天然英石之妙,
五言排律,当以少陵为法,有层次,有转接,有渡脉,有闪落收缴,又妙在一气。
古之人,如杜子美之雄浑博大,其在山林与朝廷无以异,其在乐士与兵戈险厄无以异,所不同者山川风土之变,而不改者忠厚直谅之志。
志定,则气浩然,则骨挺然,孟子所谓“至大至刚塞乎天地”者,实有其物,向光怪熊熊,自然溢发。
少陵独步千古,岂骚人香草,高士清操而已哉!
《唐诗别裁》
少陵五言长篇,意本连属,而学问博,力量大,转接无痕,莫测端倪,转似不连属者,千古以来,让渠独步。
《唐诗别裁》
少陵七言古如建章之宫,千门万户;如巨鹿之战,诸候皆从壁上观,膝行而前,不敢仰视;如大海之水,长风鼓浪,扬泥沙而舞怪物,灵蠢毕集。
别于盛唐诸家,独称大家。
《唐诗别裁》
杜诗近体,气局阔大,使事典切,而人所不可及处,尤在错综任意,寓变化于严整之中,斯足以凌轹千古。
《杜诗镜铨》
五古前人多以质厚清远胜,少陵出而沉郁顿挫,每多大篇,遂为诗道中另辟一门径。
无一蹈袭汉魏,正深得其神理。
《杜诗镜铨》
少陵绝句,直抒胸臆,自是大家气度,然以为正声则未也。
宋人不善学之,往往流于粗率。
少陵之真本领……仍在少陵诗中“语不惊人死不休”一句。
盖其思力沉厚,他人不过说到七八分者,少陵必说到十分,甚至有十二三分者。
其笔力之豪劲,又足以副其才思之所至,故深人无浅语。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杜工部五言诗,尽有古今文字之体。
前后《出塞》、“三别”、“三吏”,固为诗中绝调,汉魏乐府之遗音矣。
他若《上韦左丞》,书体也;《留花门》,论体也;《北征》,赋体也;《送从弟亚》,序体也;《铁堂》、《青阳峡》以下诸诗,记体也;《遭田父泥饮》,颂体也;《义鹘》、《病》,说体也;《织成褥段》,箴体也;《八哀》,碑状体也;《送王砯》,纪传体也,可谓牢笼众有,挥斥百家。
《岘佣说诗》
少陵七律,无才不有,无法不备。
义山学之,得其浓厚;东坡学之,得其流转;山谷学之,得其奥峭;遗山学之,得其苍郁;明七子学之,佳者得其高亮雄奇,劣者得其空廓。
情芳意古,蕴藉宏深,本《小雅》怨诽之音,撰建安疏宕之骨,简蓄不逮古人,沉厉过之。
七言骨重气苍,意研律细,诸家评论,以此赅焉。
《唐宋诗举要》
五言长律,作者颇夥,然不能以颢气驱迈,健笔抟捖,则与四韵无大异,不过衍为长篇而已。
杜老五言长律,开阖跌荡,纵横变化,远非他家所及。
至……七言长律,最为难工,作者亦少,虽老杜为之,亦不能如五言之神化,他家无论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神皓唐 717 — 79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17—791
【介绍】: 唐僧。
吴郡人字恒度
俗姓徐
南朝陈徐陵七世孙。
幼依钱塘龙泉道场一公出家。
初进具于兴大师,通《律钞》于昙一
后十讲《律钞》,五升坛场。
肃宗乾元初为大德,住开元寺讲戒律,从学者均一时闻人。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李康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
代宗大历前后在世。
刘长卿为友。
睦州江东时,长卿为诗送之。
编选《玉台后集》十卷,以续南朝梁徐陵玉台新咏》,收录梁陈至唐玄宗天宝间诗人二百零九人诗六百七十首,并收自作诗八首。
佚。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玄宗天宝年间,续徐陵玉台新咏》,收录梁萧子范迄唐张赴209人诗670首,编成《玉台后集》。
代宗大历十二年(777)前后,出使江东刘长卿有《严陵台送李康成江东使》诗。
事迹散见《郡斋读书志》卷四、《文献通考》卷二四八引刘克庄语。
康成自选诗8首,载入《玉台后集》,其《河阳店家女》一首长达52韵,“若欲与《木兰》、《孔雀东南飞》之作方驾者。
”(《文献通考》引刘克庄语)《全唐诗》存诗4首,《全唐诗续拾》补2句。
唐诗汇评
李康成,生年年里贯均未详。
刘长卿有《严陵台送李康成江东使》诗,知二人同时。
曾编选自梁萧子范以下至唐张赴二百零九人所著乐府歌诗六百七十首为《玉台后集》,以续徐陵玉台新咏》,并自载己诗八首,已佚。
全唐诗》存诗四首,残句二。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吴绮清 1619 — 169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9—1694
【介绍】: 江苏江都人字园次号丰南又号听翁红豆词人
顺治十一年贡生,荐授秘书院中书舍人
康熙时官至湖州府知府,捕豪猾,修名胜,以失上官意被劾罢。
居废圃,有求诗文者,以花木为润笔,因名其圃为“种字林”。
诗词骈文有盛名,才华富艳。
有《林蕙堂集》、《艺香词》等。
吴绮字园次号丰南一号听翁又号红豆词人江都人
贡生顺治甲午荐授秘书院中书舍人历官湖州知府
有《林蕙堂集》。
词学图录
吴绮(1619-1694) 字园次一字丰南半兰号听翁又号葹叟别号红豆词人
江都(今属江苏)人。
顺治拔贡生,荐授中书舍人,迁兵部主事,擢郎中,出为湖州知府
以事被劾罢官。
工骈文,源出徐陵庾信,出入《樊南》诸集。
诗学晚唐李商隐杜牧温庭筠
又擅填词,以"把酒祝东风,种出双红豆"得"红豆词人"之雅号。
有《林蕙堂集》及传奇《啸秋风》、《绣平原》。
词集名《艺香词》。
清诗别裁集
字园次江南江都人
由选贡生湖州知府,著有《林蕙堂集》。
园次湖州,擒治豪猾,喜宾客,四方名流过从赋诗游宴无虚日,卒以是去官。
梅村赠诗云:“官如残梦短,客比乱山多。
”可以想其风趣矣。
园次扬州人官湖州知府有林蕙堂及亭皋集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吴兆宜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吴江人
吴兆骞弟。
诸生
善属文,尝注徐陵庾信二集,又注《玉台新咏》、《才调集》、《韩偓诗集》,笺释词藻,颇足备参考。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蒲映渌
闺秀词钞
字湘青无锡人武进黄永室。
有《绣香草》。
众香词
湘青,自序其《绣香小集》云“柳絮风多,敢望谢庭之句;眉山未老,浪传苏妹之名。
然而日暖昼长,燕翻莺舞,颇弄文墨,不敢告人。
近因云孙北首燕路,寂寂家居,偶编旧集,复辑新篇。
珍珠一载,羞居崇嘏之家;象管数言,或玷徐陵之选。
”次子亮可,亦成名进士
妇人集
黄比部与夫人浦氏伉俪最笃,一日邹大戏比部曰“君得毋昔人所谓爱玩贤妻有终焉之乎?
比部曰“下官正复赏其名理。”
正始集
湘清,工倚声,得白石、玉田神髓。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许禧身
许禧身字仲萱仁和人
祐身妹,贵阳直隶总督陈夔龙继室。
有《亭秋馆诗词钞》。
亭秋馆词钞·叶序
在昔玉台新咏,标体格于徐陵;金缕研词,播讴吟于唐代
厥后清照之工托兴,淑真之善言情。
靡不艺苑蜚声,文人却步。
然而乖中和之乐职,何与正宗;留绮语为香奁,终惭大雅。
求其发乎性情之正,止乎礼义之闲。
戛乎难矣,可多得哉。
尚书筱石陈公德配亭秋夫人以浙水之名媛,嫔颍川之华胄。
昌徵凤卜,曲谱双声;宠贲鸾纶,封崇一品。
人咸谓居富贵之地,必工为欢愉之言矣。
顾取偕园词钞读之,乃竟枨触多端,郁伊善感者,何哉。
盖夫人礼宗淑范,女士清才。
祥虽钟于阀阅之门,遇备历乎轗轲之境。
病风椿树,稚岁早凋;向日萱花,中途遽陨。
就诸父诸兄之鞠养,问尔顾尔复以何堪。
加以劫历红羊,危城几遭身殉(夫人从尚书公官京兆尹时,与于庚子拳匪之难。
);使来青鸟,弱息竟赋仙游(集中多悼女公子之作。)。
玦在身而腰佩不离,珠如意而掌珍倏碎。
埽愁无帚,记曲有箱。
疑夫人之触绪兴怀,回肠荡气。
假锦机以织出,丝缚红蟫;烧银烛以填成,泪凝绛蜡也已。
虽然,阎浮世界,幻等空花;积累根因,穫同种树。
夫人三车烂然,一鉴渊澄。
何妨付诸达观,藉自修其正觉
而况持躬省约,供顿胥捐;济物恢台,亲疏罔閒。
将勤施于人者既厚,即获报于天者必优。
仙衔罔极之恩,或竟尔重翔彩燕;神感至诚之德,安知不再降绂麟。
是绰板焉用其敲残,唾壶奚须乎击缺耶。
所愿叩宫弹徵,谐韶頀之音;刻羽引商,成清平之调。
丝竹黜其哀滥,笙管流其铿锵。
以雅以南,可歌可颂。
此日取七条弦以静奏,群钦拍合朱丝;他年偕一品集以俱传,定卜芬扬彤史
是为序。
慈溪子川叶庆增谨题。
亭秋馆词钞·陈序
仲萱主人亭秋馆诗钞六卷,余既序而刊之矣。
主人吟诗之暇,尤好填词。
每当花朝月夕,酒阑茶罢,兴之所至,一寄于倚声。
积久得偕园词钞若干首。
偕园者,客岁卜宅杭州横河里桥,小有园林,名之曰偕。
为他日乞身偕隐地也。
余素不喜词,又赋性直率,吟亦不工,旋作亦旋置。
主人则以莲藕玲珑之质,运芭蕉展转之心。
于其乡先辈厉太鸿赵秋舲诸君子得其近似。
犹忆庚子辛丑閒,京畿烽火,逼处危城,偶值事变之棘,余急切穷于因应,主人神閒气静,临乱不惊,时出一阕,索余唱和,余颇讶主人别调独弹,而又未尝不佩其心怀之浩落也。
兹编辑成,附以长女昌纹幼时联语并遗诗数首,以志不忘。
适同年友冯梦华中丞访余武昌,承代为审订,幕中诸宾从亦有诗文以张之。
爰付手民,如绘心曲。
后日西湖归隐,渔歌樵答,不知人閒有苍狗浮云事,则以此编为偕归之券可也。
己酉重阳后十日筱石陈夔龙序。
亭秋馆词钞·题辞

念奴娇·奉题亭秋夫人词集,即希拍政 仁和徐琪花农
鸾笙凤管,自垂髫按起,到听官鼓(首卷忆江南十二阕以儿时忆三字冠之。)。

惆怅銮舆西狩日,罗袖泪痕如雨。
忠爱心情,缠绵胸臆,岂独悲娇女。
画图卅二,丹青如对仙语。
多情彩蝶翩跹,金章玉质,时傍閒尊俎。
昨日省亲今介寿,帘外双双起舞。
草尽同心,花皆并蒂,此福天修与。
莫提往事,琼楼原在尺五。

浣溪沙·伏读亭秋夫人偕园词钞,莫名钦佩敬倚此阕 金坛冯煦梦华
一驻春明碧幰车(庸庵尚书曾尹京兆。)。

飞琼倦系冠清华。
生来词笔灿于花。
曾向梁园吟暮雪,又从吴苑谱朝霞。
汉皋解佩柔嘉


恨雨颦烟渺紫都。

剧怜曙后一星孤。
步虚仙舄夜归无。
记否波光兼饮渌,闹红一舸与鸥俱。
新词传唱遍西湖

沁园春·敬题亭秋馆词后 江都郭宝珩楚卿
林下高风,江上慈云,含毫邈然。

是乌衣王谢,庭留絮雪,鸥波赵管,笔带云烟。
翟茀承恩,莺花写韵,广乐钧天字字圆。
消长夏,好巡檐按拍,刻烛分笺。
年时湖上啼鹃。
掌上明珠付墓田。
孤山归鹤,悄聆愁语,小楼飞蝶,重证仙缘。
女作真仙,夫为生佛,福慧双修五百年。
金荃集,请寿之,播入歌弦。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张鸣珂晚清 1829 — 190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9—1908
【介绍】: 浙江嘉兴人字玉珊一字公束晚号窳翁
咸丰十一年拔贡。
历官江西德兴知县义宁知州
工诗词骈文。
有《寒松阁集》。
张鸣珂字玉珊一字公束晚号窊翁嘉兴人
咸丰辛酉拔贡,历官义宁知州
有《寒松阁集》。
词学图录
张鸣珂(1829-1908) 字玉珊一字公束晚号窳翁又号寒松老人
嘉兴人
咸丰十一年(1861)拔贡。
官新建知县,任满告归养。
复出为德化德兴知县
官至义宁知州
以事罢官。
晚以鬻文生。
骈文树骨庾信徐陵,取材杨炯骆宾王
诗上溯王维,沿波钱起,以格韵真切取胜。
有《寒松阁集》、《寒松阁词》、《寒松阁谈艺录》。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宋育仁清末民国初 1857 — 1931
全台诗
宋育仁(?
~?
),字芸子四川富顺人
博通群籍,尤深经学,为王闿运及门高弟。
乙未割台之役,有感事五首,唐衢痛哭,杜牧罪言,兼而有之。
连横台湾诗录》,今据以移录。
(吴福助撰)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宋育仁1857—1931),字芸子四川富顺县人
近代学者,思想家。
早年就读于成都尊经书院,一八八六年进士,选翰林庶吉士,改任翰林院检讨,为改良派人物。
一八九四年出任英、法、意、比四国参赞,著意考察西欧政治制度。
甲午战争爆发后,育仁在伦敦招募水师,准备偷袭日本长崎与东京,清廷制止之,解职归国,降为四品顶戴。
一八九五年参加强学会,鼓吹君主立宪。
一八九六年回川办实业。
1897年创办四川近代最早报刊《渝报》。
一八九八年主持成都尊经书院,办《蜀学报》,宣传维新思想。
辛亥革命后出任国史馆修纂,反对袁世凯称帝。
一九一六年受聘主修《四川通志》。
一生著述甚丰,现存有《时务论》、《泰西各国采风记》、《问琴阁丛书》等多种。
词学图录
宋育仁(1857-1931) 字芸子一字芸岩号道复
四川富顺人
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
编修
派为出使英、法、意、比四国公使参赞
归国后在四川办理矿务、商务,兼尊经书院山长
戌戌政变作,削籍归。
民国,任成都国学院院长,主纂《四川通志》。
王闿运之门,诗多半学南北朝徐陵庾信阴铿何逊,蒿目时艰,悉发为诗。
亦工为文,擅填词。
有《问琴阁文录》、《诗录》、《问琴阁词》。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黄金石
秀华百咏·序
盖自房中乐奏,首吟淑女之章;濮上诗成,细咏硕人之句。
美人香草,为写缠绵;秋菊春松,犹劳髣髴。
髣髴下此则台边玉映,肇艳体于徐陵;奁畔香霏,续宫词于王建
然而小家碧玉,偏夸云雨之词;大路青楼,敢撰烟花之记。
村姑写照,唐突西家;伧父题词,夸张北里。
风斯下矣,仆有感焉。
友云生,负抑塞磊落之才,兼悱恻芬芳之志。
抑扬纪传,咀嚼宫商。
固宜汁染衣,薰名香于女史;春风拂槛,叶古调于宫人
而乃值海水之群飞,磋欃枪之横扫,星闪积尸之气,池埋烧劫之灰。
虽投笔有心,一腔忠愤;而叫阍无路,五夜悲歌。
与流水而说平生,向落花而谈心事,此《秀华百咏》所为作也。
当夫上稽古史,旁及稗官,擎燕燕于掌中,叫真真于纸上。
华言风语,能教死者重生;宠柳娇花,但愿佳人再得。
哀渠窈窕,辄神往而曲致绸缪;纵有过差,亦心怜而巧为解说。
隐隐呼之而欲出,珊珊特怪其来迟。
较王母之从仙,已逾十倍;考刘向之列传,更极千秋。
绣出鸯鸯,不愧小窗班固;含来翡翠,可称院本王维矣。
论者谓贵贱无分,贞淫并列。
憔悴与姬姜杂见,勾栏偕衮冕齐登。
甚者俪莫愁于湘君,褒北鸡于谬木。
洛神以感甄人梦,南子因见圣传名。
昴宿之窃梁清,如来之妻法喜
印来粉爪,风枝露叶之书;写出丹青,牛鬼蛇神之像。
譬之苏峻神尧对坐,人拟四凶;江瀹法兴移床,不堪一噱。
所谓歌诗不类,拟人失伦。
不知宣圣采风,郑卫与周南并著;武梁画像,秋莱共曾母偕描。
欢喜海中,人天同队;虹霓屏上,姹女纷来。
法戒昭,尽黜虞初之说;妍嗤并列,足张娘子之军。
无磋帝女之魂,填来怨海;请炼蜗皇之石,补此情天。
则想像十香,或者彼妹知我;临摹三艳,愿为伊古闻人。
正诗人忠厚之遗,亦当世牢骚之慨也。
仆长诵美人之赋,爱读国风之诗。
十五王昌,薄殊崔颢;三年宋玉,淫异登徒。
凡夫十索裁笺,双声读曲,商隐烧香之句,冬扑粉之诗,往往帖写深清,文称慧业。
嗤之子脩容,干卿底事?
而痴人相惜,舍我其谁
扬少女之风,荡为香气;写中妇之艳,团作花光。
将十二行彩云歌舞,收人诗囊;为三千年花月因缘,结成公案。
光绪庚子冬至后三日,愚弟干庄椿拜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