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5
【介绍】:
宋邵武人,字群玉,号药洲。第进士。初为贾似道幕客。尝除太府丞、知某州,皆辞不赴。理宗开庆元年,似道在鄂私向忽必烈乞和,请称臣纳币,莹中撰文颂之。度宗时,似道专朝政,大小政事皆决于莹中。似道夺职之夕,与之相对痛饮,五更归舍,服冰脑而死。好书法,曾命善工翻刻淳化阁帖、绛帖,皆逼真。又尝刊行《韩昌黎先生集》,后世号世彩堂本。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扬州府江都人,字高伯。嘉靖五年进士。授大理寺评事,升南京左寺正,出为杭州知府。海宁知县引用巨猾,恣营奸利,杀人灭口。岑按验得实,廷笞逐之。后为御史劾罢。博学善属文,为文宏博,诗宗初唐,有《竹素斋集》。
维基
方岑,字高伯,直隶扬州府江都县人,进士出身。嘉靖五年(1526年)丙戌科进士。授大理寺评事,升南京大理寺左寺正。出为浙江杭州府知府,处理海宁县知县贪腐案,被浙江巡按周汝员弹劾罢官。工诗文。著有《竹素斋集》。
维基
谢兰,字与德,号畹溪,山西振武卫旗籍,太原府代州人。正德十四年(1519年),谢兰中式己卯科山西乡试举人,嘉靖五年(1526年)登丙戌科第三甲第三十二名进士。授真定府推官。嘉靖八年(1529年)九月,选授浙江道试监察御史,巡按辽东。嘉靖十年十二月条上辽东边防事宜,嘉靖十二年巡按浙江。外补山东按察司佥事,以疏通运河,加俸一级。转山东左参议,嘉靖十七年(1538年)二月升陕西副使,历陕西参政,擢河南按察使。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正月,升浙江右布政使,八月迁河南左布政使。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三月,推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陕西。次年陕西盗栾文等率巩昌、汉中二府饥民千馀人,流劫徽、成诸州县,陕西巡抚谢兰及郧阳巡抚于湛奉诏围剿,以功升俸一级,晋秩二品,赐金币。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三月,升工部右侍郎,嘉靖二十九年改任兵部。同年八月俺答入寇畿辅,京师戒严,兵部尚书丁汝夔下狱,谢兰暂理部事,又革职戴罪理事,解严后,九月降一级,调任南京太仆寺卿,三十年二月考察致仕。卒年七十九岁。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存素堂诗初集·跋
此吾师自乾隆庚子春迄嘉庆丙寅冬录存诗也,诗得二千馀首。综阅者,金匮杨员外芳灿、昭文孙庶常源湘。录存者,东乡吴学博嵩梁、海宁查孝廉揆。校字者,寿山。釐定而刊者,春堂王屯牧墉也。吾师出入翰林三十年,性情冲澹,行端质厚。为诗高洁简质,不矜锤鍊,而有非锤鍊所能到者。或累月不握笔,兴之所至,日或数作,或十数作。诗之富,人共知之;而诗之精深奥窔,或未尽知也。山自癸亥夏侍几席,诗成,辄命录稿。论者谓长篇浩瀚,短章矜贵。咏古之作,闳议独抒;怀人之作,深情并揭;登临纪事之作,天心月胁,笔之超旷,皆足以达之。盖能合陶、韦、杜、苏而一之者也。先是,泾上吴孝廉文炳敦请全集付梓,师却之。厥后阮中丞元刻于广州,吴庶子鼐、陶明府章沩刻于京师,黄布衣承增刻于淮阳,皆非全本,师盖不知也。去年夏,春堂自楚北书来,娓娓千言,请任剞劂之役,师答书不许。程素斋邦瑞自扬州来,乞刻全集,赋诗辞之。一日,春堂自数千里外专健足来都门,秘致山书,索存素堂诗,其意诚且坚。山慨然曰:「春堂其古豪侠,食德而弗忘报者耶!其忠笃出于天性,慕道向义,以圣贤为指归者耶!」爰取向所钞吴学博、查孝廉选定诗二大册与之,曰:「《录存》者,非全集也。」与之而不敢禀命于师者,知师不欲以诗显也。昔李文饶《一品集》刊之暮年,说者多有散佚之憾,盖孜孜于勋业故耳。师今年五十有五,思日赞襄,惟恐不逮,犹暇诗乎哉?朱石君相国尝戏谓师为李西涯后身,而西涯建树多在馆阁。师真无愧于西涯者,则以兹编为《一品集》之嚆矢,可也。嘉庆十二年岁次丁卯上元日,受业彭寿山谨识。
太素斋词·序
词虽小道,而律甚细,昔周草窗作西湖十景词,杨守斋谓辞美而律未协,相与订正,月馀而后定。然则作词易,协律难也。余同年生勒少仲河帅,起家比部,扬历中外,臶至封疆,政事文学,兼而有之。生平于诗文不苟作,独喜为词,方其少壮时,风流自赏,歌衫舞袖间,长令短调,促节曼声,每篇成,辄为同人所叹赏。又强于记识,宋元名家之词,背讽如流者,不下千馀首,而于万氏红友《词律》一书,致力尤深,故其所作婉媚深窈,使人读之意移,而揆之于律,无一不合。昔人谓史梅溪词有瑰奇警迈清新閒婉之长,而无詑荡污淫之失,少仲之词,庶几近之矣。中年以后,并词亦不轻作,当同治庚午、辛未间,竹樵方伯恩锡方开词坛于吴下,杜筱舫观察文澜从而和之,爰有重刻《词律》之举,并取吾邑徐诚庵大令本立所辑《词律拾遗》附益之。一时唱妍酬丽,逸兴遄飞,虽以余章句陋儒,亦频有缘情之作。而少仲以斲轮老手,密尔自娱,不出一字,殆有少年绮语之悔乎。然其将去姑苏也,命人录所作《太素斋词》若干首以赠余,盖享帚自珍之意,又未尝不在此也。少仲既归道山,遂有刻其词以行世者,而刻之不精,读者憾焉。陈仲泉同年谋重刻之,余乃出少仲所录赠者,校雠一过,并补入原刻所无有者数篇,虽不多,然其辞美而律又谐,虽紫霞翁见之,不能更易一字,是固词家之正轨也。余既喜少仲之词克传于世,而又叹仲泉之拳拳于故友也,因书数语,以识岁月。余衰病颓唐,自竹樵、筱舫诸君长逝,倚声一道,久辍不作,今读此编,不胜人琴之感矣。光绪十年岁次甲申仲夏,德清荫甫俞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