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伍希儒” 相关资源
人物库
范辂明 1474 — 1536
维基
范辂(1474年—1536年)字以载湖广桂阳州(治所在今湖南省桂阳县)。
湖广乡试中举人
正德六年(1511年)中式辛未进士
授行人,除南京监察御史
明武宗多年无子,范辂与同僚以宋仁宗收养宋英宗为例,请择宗室贤者在宫中为养子,但朝廷不予批报。
范辂前后弹劾太监黎安、刘琅及卫官简文、王忠罪。
又称马姬有身孕,不应当入宫,其言语切直。
之后负责清军江西
宁王朱宸濠诸司以朝服相见,范辂称不可,并上奏。
其又弹劾镇守太监毕真贪虐等罪过,毕真以他事诬陷,范辂遂被逮捕入锦衣卫诏狱。
当时恰逢武宗巡幸,后改谪龙州宣抚司经历。
不久,朱宸濠与毕真发动宁王之乱被赣南巡抚王阳明所定,御史谢源伍希儒等交章举荐范辂
恰逢世宗即位,于是恢复官职,随后升福建佥事,转江西副使,致仕归乡。
又因为胡世宁举荐,起用为密云兵备副使,讨伐矿贼有功,历任江西布政使福建布政使,卒于任上。
释大定晚清 1824 — 1906年8月4日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六
释大定字密源姓邓氏黄陂人也。
父学浩,母蔡氏,雷雨中见宝塔涌见其前,感而有身。
故生有自来,幼而素食,有志遗尘,及严慈见背,诣随州仁圣寺礼本分剃度,同参大千知为道器,时善诱之。
沙弥,即精进猛勇,胁不沾席。
咸丰五年年三十二,从襄阳净信寺映川圆具。
遭逢寇乱,三为贼虏,皆因缘得脱。
避兵年馀,居徙无常。
入蜀至宝光寺,参妙香不契。
乃遍历终南五台、九华、普陀,维扬之高旻,毗陵之天宁,皆问道处。
最后至金山见观心慧,令参念佛是谁有省。
本名大顶,观问名时,聆音未悉,误为大定,乃曰:“一定多少时?
”对曰:“不堕诸数。
”观笑曰:“可谓大定矣。
”自是始更名大定,久之命为领釉。
同治甲戌,观示寂。
时定已还鄂,居归元寺,迎之还山。
初不言住持事,既至丈室,首座惟请继席,竖辞不允。
惟偕众僧环跪不起,定不得已,许之。
然性枯淡,居二年即退。
仍禅诵不倦,虽老不假给侍,躬自缝浣,或略失威仪,即跪佛前痛自责励,学者为之感泣。
室中惟一禅床,常坐一日如弹指顷,尚言恐有走漏,愧古人多矣,其真诣如此。
光绪癸卯年已八十,众讲开期弘法,登坛乞戒者五百馀人,极一时法会之盛。
丙午七月,偶患疾,延医视之。
笑曰:“我本无病,奚用药为?
”犹兀坐自若。
高居士者,本五戒弟子,辞之他往。
曰:“勿去,恐汝回时不及见。
”或以为戏言。
至八月三日,有请益者,初不之答,哀恳再三,乃厉声曰: “汝真欲参禅,祗须到底毋懈,若中道而返,前功尽弃。
”言词痛切,闻者堕泪。
明日五鼓,呼侍者扶起,端坐至日午,头稍低侧。
或呼曰:“老宿平时脊梁如铁,今何乃尔?
闻,即举头,泊然而寂。
清光绪三十二年八月四日也。
寿八十三,腊五十有五,坐五十二夏。
茶毗火灭,远见其面目如常,俨然入定。
近视则薪尽无馀,获舍利无数,塔于五峰山之阳。
生平教人真参实悟,不贵口头利滑,偶拈古人论说,皆得其要。
尝游普陀,与一座主论“二六时中,安身立命”之处。
喟然叹曰:“真妄相待,纵饶證真,亦是对待边事,岂究竟耶?
”闻者感服。
弟子慈本,状其行事,乞释敬安为之铭。